面对衰老

你看到的野生动物总是精神抖擞
不是它们没有衰老
而是在体力刚刚下降时
残酷的生存竞争早就将其淘汰
衰老对其并不是问题。
它是在人类选择了农业和定居
改善了安全和卫生后
才大面积降临的

衰老和年轻,生和死如同
阴和阳是不可分割的连续整体
持续进行,没有开始也没结束
当拒绝衰老也就拒绝了生长
当你开始“衰老”时
体内分子损伤不断发生并累积
引发一系列慢性疾病
糖尿病、癌症,阿尔兹海默症
高血压等,最终影响寿命的长短
但你的精微层面则在生长
扩展一直到“因果”体
当直接意识到你的真实本质
也就不会再害怕衰老或死亡

用如今成就替代年轻时的潜力
相比长者的成就,一无所有的
年轻人拥有的是无限的可能性
这两个阶段各有各的好处
威廉·巴特勒·叶芝曾写道
“一个老人不过是无用的东西
像一根竹竿上的破旧衣裳
除非灵魂拍手歌唱
在凡胎肉体里更高声地为
每一件破旧衣裳歌唱”

主动需要努力

我们聘请体能教练、找到工作
并按时上班是有原因的
我们看到了指导我们行动的
其他人的价值。一方面
授予其他人对我们的努力的权
威是具有挑战性的,因为他们
可能不知道我们有多少储备
或我们正在做的其他事情

另一种选择是情感上的负担
采取主动。与其称其为
“采取主动”,不如说
“给予主动”更准确因为
它供不应求,我们需要更多
大胆去决定做一些没有人预料
到或强制你去做的事情
以自己的名义,你的兴趣阅读
一些东西或发展一项技能
举手、发言、启动新项目

那些想出如何掌握一项技能或
一种观点,然后承诺一次次地
去做的人,获得了巨大的回报
如果你想要某种成功
就需要执着加上好运
才能找到适合执着的事情
你越认为你是有限的自我
你就需要越多的努力
正是自我,才要求努力

人生路口的抉择:绿灯前的思考

行走在空旷道路上,远方的信号灯已然绿灯亮了许久,预示着即将变红。此刻,你面临抉择:是加快速度,赶在黄灯出现前冲过,还是放慢速度,安全优雅地停车等待?这完全取决于你的判断。

若这是真实的绿灯,从安全和节能角度考量,放慢速度是明智之举,既安全又不会让汽车引擎过度耗能。然而,若这是一盏隐喻的绿灯,象征着转瞬即逝的机会之窗,以及正在消逝的文化转变,那么加快速度就显得尤为必要。因为这代表着为你所服务之人的利益,付出额外努力虽复杂,但却意义重大。一味等待最后期限,往往难有收获。当目睹世界风云变幻,这恰恰是你加倍努力的有力理由,抓住机遇,勇敢前行,才能在时代浪潮中有所作为 。

如果我是你

有人遇到问题时
很容易想用五个词
我想避免使用此五个字
“因为我不是你”
我不知道现在坐着感觉或
感觉如何,但你可以借鉴
过去的经验。整理出你独有
的体验和内心感悟,你也许
还没有表达过自己的想法

如果你对自己想要的东西以及
下一步的正确方向进行了思考
想想看可产生多少解决方案
可以肯定的是:比有人刚刚
告诉你确切的操作要多得多
学会对不熟悉事物的熟悉感
建立我在尴尬、困惑和犯错
时也变得舒服自如
且知道不管发生什么
我都可以应对它并从中学到东西

当我拥抱新事物时会犯下许多
错误,这种还未成形的初学者
阶段要花费我更多时间来应对
此时除了渴望学习我并不知道
自己在做什么
我热爱这一阶段,因为这时
我学得最快也成长得最快
就算是简单的收获
比如学会浏览新的公交系统
也能让我感觉是个重大成就

从内心混乱到清晰:探寻行动与问题的答案

在日常生活里,即便功成名就、成家立业,外在收获满满,可内心深处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浑身不自在。究其根源,是内在意识出了偏差。为了寻求内心解脱,不少人投身于各类宗教、灵修或身心灵疗愈体系,结果却不尽人意,反倒陷入混乱,徒增更多麻烦与伤害。

我也曾依据思想和智慧行事,却还是陷入各种混乱的泥沼。过往参与的活动,无一不让我感到沮丧、焦虑,甚至厌烦,还找不到摆脱困境的出口,这让我如今对行动充满恐惧,生怕危害大于益处,只能尽量减少活动。

但换个角度想,如果内心澄澈明晰,还会惧怕产生更多问题吗?我们常常急于躲避问题,可不管用什么方法,往往只是雪上加霜。虽然直面问题可能会让人感到心烦意乱,然而解决问题的能力,恰恰取决于应对方法的清晰程度。内心意识清晰了,行动自然不会再混乱无序 。

更人性化

随着网络大数据技术变革越深
世界就需要变得更加人性化
这是软趋势,也是面临的选择
世界变化的脚步令人吃惊
有趣的是注意没改变的东西
我们依然会笑、会哭,会关心
仍然想要分享互动的人际关系
希望我们的孩子有更多的机会
我们需要在沙滩上散步
我们还希望看到天空拨云见日

这就是真正了不起的事情
虽然技术可能会降低人性化
但更有可能让人性发光发热
这一切都取决于我们的意愿
可以被动改变也可以主动改变
但是如果我们被动改变,创造
的未来也许会让我们不开心

摆在我们面前的机会
是让世界多增加几分人性
而不是减少人性
让世界变得更加豁然开朗
而不是闭塞
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而不是更加混乱的明天
通过变革我们对未来的认识
积极面对未来
加强改变未来的能力
而不是被动随波逐流

更多更好

我们通过成为更好的
朋友来结交更多朋友
我们倾向于将更多的自己投
入到工作中,从而做得更好
当我们更加关注时会找到更多
解决方案,通过更多内心倾听
来提出更好,更清晰的问题
当我们更好地辨别重要事项时
我们会变得更加满足

一旦意识到这点就不会到处加
微信而是会在今后人际交往中
去做减法,其实并不是所有人
都需要交往,更不是所有的人
都要去对话以求一致
在生活和经商能和需要交往的
只是很少的相同视角那部分人
这小群人正是你的“部落”人

这听起来像是份忠实的使命
宣言,但很容易因外界的
干扰而分心,而不是专注于
重要的事情。 记住
谷歌是在互联网泡沫破裂
时创办的,不稳定的股票
市场的短期后果是真实且
令人不安的。 其所能做的
就是专注于重要的事情
——顶住

未来愿景

将自己投射到未来
从未来再回头看你现在的位置
这是远见力技能的关键
我称之为未来愿景。你的
商业伙伴、供应商、投资者
他们的未来愿景是什么
你的客户未来愿景又是什么

未来愿景指我们每个人脑海中
形成的未来生活的画面
这不同于目标、野心或愿望
未来愿景不是我们希望或努力
的方向,是实际持有的对未
来的预期和笃定,或好或坏

我们每个人都有个未来愿景
但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
没有检查它展现的画面
意识到未来愿景的存在
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受它控制
意识到自己的未来愿景
等于你的手中拥有了非常强大
的战略工具,你就能掌控未来
你的未来愿景决定采取的行动
和避免的行为,不同的未来
愿景创造出不同的现实

谁喜欢你的工作?

谁喜欢你在做的事情
谁会告诉他们的朋友
谁在排队等候
谁买了很多

你能帮助到谁
谁让你打动,关心
谁有你可以解决的问题
谁是你的合适客户
谁促使你努力工作的理由

如果企业没能意识到
其客户已经变成网络的个人
从而适应浪潮,学乖一些
深深投入到交流当中去
否则就会贻误良机
如果你知道你将更接近
做最好的有意义工作

人类是复杂的生物
信念,文化,想法,行动
非常不容易预测或改变
这就是为什么营销如此迷人
但是科学是人类活动的子集
保留给致力于基于严格假设
和结果检验的方法的人们

我们需要创新和前进的动力
它通常来自局外人,不太受过
认证的人和有自己观点的人
但是要准备带来严峻的挑战
而不仅仅是机械地按部就班
展示你的作品。积极从事
迭代工作,使事情变得更好

关注他人的好奇

人的大脑是高度社会化的
因为其他的生物,尤其是
其他人类对我们的生存和
繁衍极为重要
达尔文主义认为自然就是现实
环境就是选择。环境无法被
基本原则所定义,它并非被
动存在。现实就是我们在
生存繁衍的过程中所要面对
的一切,这当中包括他人的
存在、他人对我们的态度
以及他人归属的社群

人类的脑容量随着进化不断增加
这让我们演化出了好奇心
让我们对周遭的世界越发关注
和好奇,而且最终将家庭和社群
之外的存在理解为客观世界
由于人类大脑习惯于关注他人
从一开始我们用自带人格分类的
社会化大脑面对未知、混乱
非人类的世界

由此就出现了错误的陈述
即当我们这么做时
使用的是最初进化的类别来
代表前人类时期的动物世界
人的心智远比人类古老
人格的分类远比人的物种古老
甚至都不是来自人类出现前的
动物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