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诚实的危害

不管是商务应酬或生活八卦
我们很熟悉各种吹牛和撒谎
巨大谎言中总是包含着可信度
大的谎言比小的谎言更容易
欺骗人们原始天真的心灵因为
人们自己常常在小事上说小谎
却不敢大规模作假,人们从来
不会想到编织巨大的谎言
也不会相信他人会无耻到大张
旗鼓地歪曲事实。就算他们
清晰地看到了撒谎的证据
也依然会疑惑又犹豫地认为
也许事情还有其他的解释

当谎言破坏了个体或集体与现
实的关系时,深渊会真的出现
一切瓦解崩溃,生命凋零
世间充满分离,挫败和绝望
希望也不再有意义。不诚实的
人们在持续失败无望的折磨下
便变得愤愤不平。失望和失败
使人相信世界是故意与我为敌
它要让我毁灭,而我必将复仇
至此,一个可怕而又未知的
世界成了痛苦之源

你的故事从哪里开始?

讲述你的故事最简单的部分
就是写下来。最难的部分是
知道该说些什么及为什么这
对大多数听众来说至关重要
你必须首先想知道为什么
有些人而非所有人会关心你
正在长期潜心创造的东西
这种质疑迫使你深入挖掘
并询问——你是对谁的承诺
它让你首先明确你想要做出
的特定承诺的原因

作家兼评论家玛丽·麦卡锡写道
“我们的每一天,每一小时
每一小时都悬而未决
换言之我们是自己故事的英雄”
你是否在建立独具一格的品牌
——然后静心下来,扣心自问
对自己,合伙人和你的团队
“最近我们的故事有哪些发展
因为品牌不是所听到的故事而
是他人的故事所带给你的生活

作为营销人员我们相信
这是我们创造价值的话语
但它的意图是指导令人愉悦
并造成区别的词语,明确此
意图是你的故事开始之处

知识的方式

头脑思维在冥想禅定时停止了
毕竟禅定便非制造出结果产生
已存在或将要存在状态的手段
如果禅定与目的与将要达成
的所渴望的结果一起的话
那就不是禅定
——仅仅只是欲望的实现
欲望是从来不会被满足的
它没有尽头。对欲望的了解
不要试图停止它或者维持它
就是禅定的开始与结束。

奇怪的是许多禅定者总是坚持
他寻求延续,变成了观察者
经验者,一部记忆回忆的机器
那个评价、积累、拒绝的人
当禅定属于禅定者时,只是
加强作用于禅定者、经验者
头脑的寂静是经验者的不在场。

当人的头脑思维停止的时候
就有来自另一层面觉醒的状态
能够断断续续警觉到许多东西
——能够探索、寻求、询问
但此都是欲望、愿望、确认
与获得的行为,始终觉醒的
既不是欲望也不是欲望的产物
欲望产生出思维二元性的冲突
而冲突不可避免带来痛苦黑暗。

网络时代学习的任务

殊不知,网络时代学习任务
应该是识别加工
处理海量的数据信息
你所需要的信息都已在那
还有每天不断涌现更新的
可是学生一旦到了学校
进入的课堂世界里信息匮乏
学校学习的信息是井井有条
分门别类,结构严谨
线性破碎,因果逻辑
小孩的心灵早已被恐惧
权威顺从和迷惑枯燥占领
被概念,符号词语
理想,努力奋斗裹挟
这样的教育扼杀了学生
潜在的活生生的创造力
阻碍其意识的多层次
多水平的整体发展

因为他们走出21世纪
复杂整合的网络世界
而一旦走进学校教室
回家面对传统家长,老师
有仿佛进入19世纪西方分类
数据时代的教育体系,让学生
回到破碎,零散,局部的世界

巧用20分钟规则,开启高效行动

别小看这“20分钟规则”,它可不是空想,简单易行,你只需设定好计时器,然后开始行动。

你可以用二十分钟去户外散步,放松身心;也可以用来打坐冥想,沉淀内心;还能利用这二十分钟清理思绪、写日记,或者写上几句优美的句子,又或是给朋友打个电话,听听他们的声音,联络一下感情。

很多人总说没时间,但其实我们都能挤出这二十分钟。我们可以放下手机,少看一档节目,早起几分钟。我们总是误以为,必须花一整天或整整一小时,才能去做自己真正关心的事,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有前进的感觉。但实际上,我们往往在等待那个神奇的3小时空闲时段或者放假的那天,却发现它永远不会出现。

在那些让我感到不知所措的日子里,我就会设定一个计时器,然后开始工作。要知道,你可以在20分钟内做许多事情,迈出这小小的一步,或许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改变 。

匠人精神

不知不觉,又到了羊年的春节
其中来自中国游客将日本的
商场店内的电饭锅买断了货
这是对中国制造的莫大讽刺
使日本制造“匠人精神”更突出
中国制造业就缺乏这种
沉下心钻研本业的态度
只是抱着浮躁的心态
到处寻求速成的捷径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
为追求 “短、平、快”
即投资少、周期短
见效快所带来的即时财富
纷纷转向金融投机
房地产炒作及炒股等,取代
平日车间、田里辛苦的工作
人千万不要着急
也不要投机取巧,急功近利
深耕自己,并非一时的冲刺
而是持久的积累和耐心

不少企业主将网络思维
视为传统企业救命稻草
期待能够在产品服务营销上
带来颠覆性的变化
而又把像匠人一样追求的
产品品质的精神抛在脑后
浮躁习性多是来自于多年的积累
在思维层面想解决此问题
是不可能的,你必须
穿越头脑甚至穿越潜意识
与内在的灵性建立连接
用内在的平静之力来化解浮躁

突破媒体困境,拥抱合作创新

当媒体文化与危机碰撞,厄运似乎被加剧。充斥在耳边的,是愤怒、冲动又短视的声音,或是空洞的安抚,以及交易后的焦虑。但在这之中,也有一些重要的声音不应被忽视。那些处于边缘,却富有远见的人,他们早早警觉,洞察可能性并积极行动。过去,商业模式多基于竞争,而未来,分享合作才是成功的关键。就媒体行业而言,大家应携手合作,探索彻底改造和重新定义21世纪媒体的途径。

例如高音质广播,作为新车的一项配置,它具备去商品化的独特优势,既能接收声音信号,还能接收数据,显示频道代号和播放歌曲名称。然而,目前只有1%的受访消费者对其有购买兴趣,尚未流行开来。或许可以尝试增加语音阅读功能,让它能大声读出滚动文本,以此来吸引更多用户,挖掘其潜在价值,推动媒体行业在合作创新中不断发展,摆脱当前困境 。

发明部落

部落领导花了大量的时间让部
落成员之间建立强有力的关系
他们并没有告诉人们该怎么做
而是设立场景,让员工身历其境
去设身处地思考自己应该怎么办
他们是极少数改变部落文化的人
最后他们让每个人参与其中
部落的每个人都能体会到
对自己部落归属和做出的贡献

我想不出有一次个人或
公司创造了崭新的世界观
将其传播然后领导了这部落
在哈雷戴维森前先有哈雷式叛徒
在苹果出现之前有数字游牧民族
在马利之前有甲壳虫乐队和
拉斯塔法里人之前有流行音乐迷

没错新技术会创造新的体验
但喜欢其早期采用者是我们
到达那里之前的早期采用者
我们的工作是找到断开连接
的人并将其连接起来
找到渴望追求目标的人
并为其提供实现该目标的结
构世事轮回,我们从已经存
在的世界观开始,一种观点
一种等待已久被满足的饥饿

我们用的纸币仅仅是交换符号

钱其实不是真实的
它只是用于交换的手段
是交换的一个符号
换取我们需要或有价值之物
它具有价值是因为我们认同
它的价值,可以来交换
但还有更引人的现象是
我们实际上并不完全同意
因为钱在每个人的想法和
价值的衡量是千差万别的
它往往是基于人们的内心
告诉自己的有关钱的故事

纸币并没有真的像黄金
一样的使用或具有价值
最初用纸币时有黄金和
白银做储备以支持银行
和政府意识到人们不需要
支持也接受我们使用的东西

从具有“真正的价值”的钱
转移到没价值物,比如像
纸币,电脑屏幕上的数字
代表金钱“相信支撑它
的银行和政府”系统
接着引进债务,信用卡
利率,月支付等等
将钱的价值等同成像时间
物理对象往往很难转换
钱等同金银已够难
何况纸币是借来的钱
何况是按月支付
何况是未来利息

发明还是发现?

我们都认同,艾萨克·牛顿并未发明引力。引力一直存在,他的功劳在于为之命名并加以描述。同样,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肯定不是发现北美洲的第一人。在他抵达之前,已经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数万年。

尼尔斯·玻尔开始阐述量子力学之后,原子弹的出现就变得不可避免。物理定律,结合主权国家间竞争的博弈论,意味着原子弹迟早会被发现。

另一方面,披萨、说唱音乐和从可可豆到巧克力块的制作工艺都属于发明。创造并传播这些新奇事物、文化理念以及所需的坚持,绝非必然会发生的。

大体而言,科学家多从事发现,工程师和艺术家则擅长发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