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觉自己的行动就是转化

拥抱你的本然,让意识从你的
肉体局限中解脱并独立地存在
意识中充满自我的影子和执着
而失去单纯,此时的现实是迷
失后的自我打造的诠释“幻觉”
你的纯真和爱一直都在
却被思想,概念,观点和情感
编织的“我”的剧本遮掩覆盖了。

察觉自己的行动就是转化
直接面对思维的“自我”
由大脑打造的剧本幻觉
你的努力是剧本获得的一部分
经验者只是对已知的积累
你是透过过去的思想或记忆观察
而没有仅透过五官直接感受。
真正的升维,
是将你过去所逃避的一切,
再次放在面前,要你用
更高频率的心智去面对与转化。

放下——如果有买吃的喝的钱
有一席安身之处
并且有闲暇来思考写作及睡觉
——你还能向上天要求什么
还能对命运抱有怎样的期望呢
当我们寻找人的心灵成长时
除了认识到你的才华,能力
并同时希望能更好点,感受
更好,更多活力,过有创新
更有趣味,更人情味的生活。

死亡是幻

不是期待死亡发生这样的事
但是死是随时随地发生的,
每天有那么多的人就那样死了
——坐着的、站着的、躺着的
须先接受死亡为生命的一部分,
才能看出我们生命的真实意义
接受人生不确定,无常的一面,
在每口呼气中将身心化为虚无
我们若能彻底地死于每一呼气
便能在每一吸气中重生。
生和死如同阴和阳是不可分割
的连续体持续进行,
一个硬币的两面
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

当我们无意识去拒绝死亡
其实也就同时拒绝了生存
死亡告诉你生命的真正含义
你的生命是件很了不起的经历
原来生命中执着的微不足道
而真正不可忽略的是你的灵性
那超越肉体,二元世界的本质
当你直接体验到你到底是谁
也就不会再害怕生或死。
相反地,如果我们想忽视,
逃避每一刹那的死亡与无常
我们同样地逃避了生命,因为
生死本是同一整体的两个面向.

体验和经验

生命的状态里
想要经验一些不在我们意识范
围内的东西。这痛苦,这挣扎
这与快乐一起成熟的仇恨
就是我们所谓的生命
而我们想要经验某些与我们
所谓的生命对立的东西
对立面就是真实存在的延续
也许是修正过的延续
但死亡不是对立面。是未知的
那可知的渴望经验死亡
经验未知。但是无论怎么做
它都无法经验到死亡
所以它感到恐惧

能被经验都是意识已知的投射
已知只能经验已知
经验总是在已知的范围内
已知不能经验超出它范围的
东西,体验和经验完全不同
体验不在经验者的范围之内
但是随着体验的消失
经验者和经验开始出现
于是体验被带入了已知的范畴

知者、经验者,渴望体验状态
渴望未知;而因为经验者
知者无法进入体验的状态
所以他害怕了。他就是恐惧
他并不独立于恐惧之外而存在
恐惧的经验者并不是其观察者
他就是恐惧本身,恐惧的工具

逃避

当某种形式的行为不能令人
满意或者导致了进一步冲突时
我们就转向另一种。仅替代
行为,而不去了解逃避本身
是徒劳无益,正是这逃避
和对其执著导致制约
制约引起问题、冲突
正是制约阻碍了
我们对挑战的了解
在被制约的情况下
我们的回应必然
不可避免地制造出冲突

只有通过了解、觉知我们的
逃避才能从制约中解脱出来
而不是去寻求更好智慧的逃避
培养背离是换形式的逃避隔绝
它是对背离的概念和理想执著
这理想是虚构的,由自我制造
实现这理想是对真实存在逃避

思考真实存在的恰是对其逃避
思考问题是对问题的逃避
因为思考正是此时唯一的问题
它寻求各种各样的逃避
而逃避的天堂就在思想里
只要有思考, 就必然有只会
加强制约的逃避和执著
从制约的解脱伴随着从思考的
解脱。只有当头脑完全停止时
才会有让真实存在的自由

制约是执着

我们只觉知到冲突
当挑战与回应不整合时
冲突便会发生
这种冲突是我们的制约的结果
制约就是执著: 执著于工作
传统, 财产, 人民, 观念等
没有执著就不导致制约

我执著于我的国家
通过认同国家我变成了某个人
认同我的工作,工作变得重要
我就是我的家庭,我的财产
执著于它们。所执著事物提供
给我们方法以逃避自身的空虚
执著是逃避,逃避加强了制约
如果我执著于你
是因为你已成了逃避我的途径
我必须占有你,抓住你不放
如果能够觉知到我们的逃避
那么我们就能洞察到那些
导致了制约的要素与影响

执著于你的工作也是你的逃避
通过工作逃避, 其他通过酗酒
通过宗教仪式、知识、财富
或沉溺享乐。所有逃避都一样
没高下之分。就是同一层面的
只有当觉知到我们的逃避
只有那时才认识到我们的制约
随著对受制心智的认同被放弃
可逐渐觉醒到我们的真实本性

内在的孤独

因为听了些演讲,看了些书
也源自于我自己的观察与经验
已中断慈善工作有段时间了
是否会继续下去以后再说
以前我没问过自己行动的理由
以前从来没有想到过问问
自己为什么要做社会工作

在最高的意义上单独至关重要
为何你从来不问自己为何热心
做那些自认为善举,静心想想
是对内在孤独的恐惧使我善行
外在单独,转身逃避内在孤独
恐惧不是一个抽象概念
它只存在与其他事物的关系中
恐惧不能自己单独存在
它只能作为一个词而存在
只有在与其他事物的关系
中它才能被感受到

那些不舒服的孤独感觉不要
排斥和躲避,也不要到外界
找替代物,它们是你的路标
是过去的创造周期没有接纳
你现在的孤独、无趣感就是
在帮你觉醒的机会。有道是
——孤独之前是迷茫
孤独过后便是个人成长

慈善型制约

昨天的记忆笼罩着现在的生活
只要头脑还是呆板的记忆机器
就不会知道休息、安静和沉默
而总是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
原本可以重生的事物和生命就
在连续不断的思维活动中消耗
殆尽,变得毫无用处。
从一个行为到另一个行为
从一次不幸到另一次不幸
总是被驱赶而又是要努力追求

现在我已达到急切渴望的极限
有人说我在许多事上表现出色。
真正强大的人,都很安静。
你看那些真正强大的人,
走路不声不响,
做事不动声色。
他们不会在朋友圈发泄情绪,
也不会在酒桌上大声讲自己的委屈。
只是在默默把日子过得稳稳的,
把自己活得像一道光。

正是这种出色和执着束缚了我
其制约是慈善型的与人为善
助人为乐,善解人意, 慷慨
束缚着我,我内心不愉悦
就像其他制约束缚我一样
我需要解脱,
不仅从此制约中解脱,
而且要从一切制约中解脱超越
这已经变成了急切的需要,
因为你不是大脑故事中的角色
由想象的过去定义,
你是纯粹的潜力,活力的能量。

寻找另一个自我

人类最糟糕的恶习是优柔寡断
你因优柔寡断而丧失了行动力
当你不停换工作的人生经历
听起来与今天的很多人
那些追求满意的工作和满意
的人生的人——颇为相像
这个困境是自己造成的。
然而你可利用这暂时的失败
把它作为鞭策自己去思考,分析
去找到“另一个自我”的动力

如果你也正在经历无论是自责
痛苦、委屈、恐惧、憧憬
那你同样可把它当作一个杠杆
当作寻找“另一个自我”的动力
它仅仅象征着一种新发现
的通往“全知全能”的道路
人们可以控制、把握这条道路
方法就是放下思想的判断识别
察觉你“小我”的程序

比如,当你描绘一件事
如果你客观地就事论事
不带任何主观判断
这时侯识就是工具
从依脑而活到依心而活的转变
对于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
充满疑惑的人而言
现在是努力了解“另一个自我
并实现超越的绝好时机

心安理得

你以为失去的——
爱和你完美的自性,从未失落
而当你把自己当身体和角色看时
这个完美就再也感受不到了

认清了爱的本质,就知道
它是意识的永恒本质能力
而且是无条件的,无限制的
被清晰感受到的都是爱的结果
这种意识本质的能力不增不减
由此,停下对爱的分离涂抹
不要夸大一个在我之外的爱
认为爱比我伟大,我缺少爱
如果你的梦对你还有一些敌意
就不是美梦了。敌意越少就越
接近美梦,这就是心安理得
世上只有一种心安——那就是
你和本我的结合一起分享创造
本我和生命的结合

一切都取决于对自己的态度
它不会肯定的事实本身无法
在其世界中唤醒。也就是说
你对自己的看法,自我观念
决定了你生活的世界
记忆就像拖着一张网穿过海洋
当你把它拉起来时
海水从网洞中漏出
剩下的只有几条鱼和虾
然后一堆垃圾大脑剧本
故事就这样写出来的

桥梁和隧道

道路建设者罗伯特·摩西了解到
修建隧道所花的时间稍长一点
而成本却更高
事实证明,桥梁是文明古迹
为那找到资源在社会建造的人
创造了荣耀,所有人都可看到
所以这正是我们最终要建造更
多桥梁而不是隧道的两个原因
工作文化和整个社会也是如此

但是隧道可以实现各种生产力
而无需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
隧道可在不改变景观的情况下
创造进度。 很多时候
对于有胆量和毅力的人来说
这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更少的荣耀,更多的上涨空间

改善文化几乎永远不是靠群众
明天想要什么,而是要由一小
撮奉献的人具激情长期致力于
“像我们这样的人做这样的事情”
这正是我们文化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