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宁静的状态

只要你心跳呼吸就会伴随念头
思维创造了你的人生故事剧本
念头不停,追求不断故事才延续
在打坐,冥想中,我们培养
了一种深层的合一与宁静感
心静了,心灵的分离就少了
较少的追求;它很少搜索连接
因为真实源头本身已有连接
当在满足的状态下运行时
外部世界只是一个玩耍的地方
而不是我们希望传递
满足感和舒适感的地方

在冥想的过程中我们似乎要
把自己从亲人,家人、工作
朋友和社交活动中抽离出来
这样我们才能坐下来“独处”
但最终这是与所有这些联系起来
的最好方式——远远超出了通过
保护性人格习惯性运作时所能
做的任何事情,当我们能进入
源头本质的自我,进入真实性
就自然在各种情况下自动地在
真实、诚实和正直中建立联系
在身心合一,天人合一情况下
有一种疗愈是可以悄然发生的
而当我们不断“努力和追求”时
这种神奇疗愈是不可能发生的

你是生命的设计创造者

从忙碌的一天中抽出半小时
脱离环境,静心坐下做些事
体验不同的事物来感受每天
都有同样的情绪和记忆
超越你的身份,你的过去
你的情绪和对未来的期望
然后真正构建一个新的未来

当你开始看到了你的果实
生活中发生的努力,你会了悟
到自己不是生命中的受害者
而是你自己生命的设计创造者
当你到达那个点,会突然体验
到了流动,你的心是敞开的
你会相信未知以及对未来的信任
比你对过去信任和相信的还要多
你能通过改变你的想法而做到

现在挑战自己,做些生活在压力
的事情,让我们只想强迫和控制
生活中的结果,因为注定要走向
此维度,当提高能量,提升情绪
你就与本我源头联系在一起
在你和你的未来之间
获得经验当与宇宙振动匹配时
你意识到这种能量的时间越长
在此能量中越能为自己描绘未来
而未来已悄然融入到此时此刻了

身,心,灵的一体生活

问问自己——向外界发送了什么
你的情绪类型,当对你的世界
环境是与你的过去的情感记忆
当处于反应状态时你感受到的
主要情绪是愤怒、仇恨和挫折
嫉妒的判断,恐惧、焦虑
担忧和内疚,羞耻和沮丧
正是这些情绪真正利用你身体
的重要资源以及周围的电磁场

你会一直这样做,身不由己
你没有精力创造一个新的未来
没有精力治愈,追求富足或
设计新的命运,因为你已经
充分利用了身体的重要资源
如果你继续减少人体电磁场
变得更多的物质,更少的能量
更多的粒子和更少的波,结果
就是现在你生命中的物质状态

我在这里,我的梦想在远方
我正经历一定程度的缺乏或与
想要的分离,必须控制和争取
迫使结果开始实现我的目标
当想影响我们不在流中的物质
这需要更多的时间,很多人都
经历了在他们的生活中流动
因为他们主要作为物质而不是
——身,心,灵的一体生活

同步性显化出规律

我们都在幻造,人们的无意识
无觉察心灵的妄造覆盖了奇迹
——也就是真实的世界
但你看不到真实因为作为场主
你先看到的是你无意识的创造
是你的标签,识,概念和妄造
无意义思想创造了无意义的世界
并因此让你心生恐惧,不安

人间这个维度,我们看到的很多
东西是断开的,没展示其规律性
因为人看不到唯一的因是这个心
心所牵动的整个宇宙的同步性
是可以在不同层次上看到不同
层次的关联,于是只能总结规律
宇宙所有现象都是同源振动产生
源头本我的心跳。大道之道
就像你身体上五脏六腑的活动
都源自其原动力——心跳

宇宙也是一样的,春夏秋冬
大自然看得见的、看不见的
暗物质、明物质,它都是心
都是宇宙的同一心跳的活动
但是它跳完以后,它的震动
就会在不同层次产生,扩张
产生不同层次的同步性
在同一层次中,这些同步性
就会显化出某种规律

恩是心的因

而通常所说的恩都涉及二元的
是跟怨恨有关的
“恩”的本来含义——心之因
在万事万物,所有的关系中
能够认出心才是根本之因
这心是“一心”而不是人之心
了悟了心因即认出了恩,感恩
这是本我源头的创造的回应

万物都是无中生有为你而来
当你看清了就会让你感应它
感是心之味道,心便有滋味
感恩说到底就是爱的滋味
活在感恩中便是活在恩典中
你所有的答案宇宙都在回答你
此时此刻整个世界都是活的
活在恩中你才能活在平安中
因为这时你只剩一个判断
一切都是恩,唯有平安存在
未知,不确定也是恩
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恩典
只有感恩这感受你的心就平安
这是真相。你生活所有的问题
在这真相面前就都不再是问题

你不会去想——
要跟谁或不跟谁在一起才自由
这两种想法在恩典中都消失了
不要去跟任何人对比
活在恩典中你的心是有根的
所有的二元判断都销声匿迹

廉价商品的冲动

你可参加过广交会或义博会?
展销会场上各类物品琳琅满目
你身上带的钱不多,不可随意
挥霍去满足内心所有的欲望
只能走走看看
细选寻找自己需要的东西
你看到商品在打折,物美价廉
而这个商品不经常用到
可如此高的性价比还是令人动心
于是你倾囊而出购买了此商品
等你回家后,情绪平复下来后
再看看眼前的商品并不是生活
中迫切需要的,你开始后悔
此刻你的清醒已经无法改变
冲动后的结果

我们都会遇到这样的冲动后悔
但不在展销会上而是在你临终时
人生就是一场展销会,你的心灵
遭遇着六根提供的琳琅满目
应接不暇的各类欲望信息
心灵被分别六根的错觉绑架了
陷入冲动而无理性的热切渴望中
你的心总会遇到自己无法抗拒的
欲罢不能的“物美价廉”心仪产品
或者是名誉,地位,爱情
或者是亲情,金钱和权力
它是最符合你心意的
值得你倾囊而出的某件事物

人生像一本书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
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
从呱呱坠地,到垂垂老矣
这一生的时光,经历
一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
写满了书中的每一个章节
在这书页上的每个文字
它都代表着一个单一的
感知印象。联系上下文
就获得一个背景的环境语境
将你的视觉聚焦在一本书页
的左上角,那第一个文字上
然后随着你的聚焦点的移动
视觉聚焦点从左边连续移动
到右边,让你的视觉聚焦点
依文字顺序,依次落在每个单
一的文字上。经过一个时间段
你的眼睛,即视觉聚焦点就达
到了这一页的最后一个文字上

此书每一段话语以真心为笔
以生活为纸,以时光为墨
偶尔内容会光怪陆离
但也会平淡无奇阅读这页面时
在那上面印刷好的所有文字
全部同步平等的存在于当下
而你可以决定去重新安排布置
每个文字的次序和组合
通过重新排列组合去讲述不同
的故事,许多各种不同的故事

真正的探索者

我们是和源头同一性质的部分
并不是与大自然分离,隔开的
当你认出你是本我源头就是
创造,没有认出,就是妄造
科学是以人为的分离为基础的
同样的电风暴在天空制造雷电
在我的大脑中制造突触放电
从而产生思想

我们都是全部整体的一部分
道家一直鼓励我们修炼以达
天人合一,与源头融为一体
通过内在意识状态的改变
它们帮助人们摆脱每天分离
的幻觉以及真相的现实
你无法真正找到自己之外快乐
生命的意义,唯进入自己内心
否则可能永远不会有真正快乐

当你不再珍爱“自己”的时候
心灵将辨认出生命的方向
当心灵在反观自我的时候
身语意逐渐从反观中剥离
当身心意识不再牵动反观
心灵将在身心中睁开眼睛
清澈复苏的心眼脱落身心
心会知道自己并非是自己
解脱自我迷障的清澈心灵
内在的浩瀚宇宙毫厘可见
选择冒险进入自己的头脑
才是勇敢,真正的探索者

突破内在的感知

我们习惯用已知的概念和理论,
去衡量、判断那些未知的不确定
现象。但概念的形成,
离不开个人体验以及心识认知。
比如“自然”,它并非定型、
有形的状态,可我们的头脑
却更擅长理解有形之物。
我们凭借心灵储备中固化的体验,
驱动大脑对新体验生成概念,
进而用这些概念去理解、
分析、熟悉和认识新现象,

在已固化、熟悉且被认可的内心
体验里,接纳并消化新的感知。
随着时间推移,
心与意识持续相续,
体验与概念相互融合,
感知与现象也交织在一起。
在心识的取舍间,
由认知和习气构建的境界,
成了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

实际上,外界现实世界是由内在
的心灵认知和宿缘因果共同构成的。
只是我们常常被心意业障束缚,
活在内外因缘交织的迷茫之中。
倘若我们无法超越自身思维,
无法净化、澄清、升华和
突破内在感知所形成的境界,
那么这内在境界便会牵动熟悉体验,
吸引固化认知,
不断强化由体验和认知塑造的自我。

自我探索

如果愿意,你可以创建和探索
神秘本我经验,但不必这样做
在这种现实中我们正在创造和
探索所有可能性。许多人正在
创造和探索道和本我的经验
而许多人正在其他地方探索
世界是你的“法证”,看法的证据

一旦在形式中去找你想要的东西
得到的一定是差值而不是内涵
用关联的方式、用相去解释相
用过去解释未来无法得到真相
你也许正在探索这样的信念
即我们是对的,其他人是错的
其他人正在探索这样的信念
从根本上说,我们都认同
自己内在最深层的精神信念

有一件事很清楚
这个现实想要自我探索
如果我们能想象出可能性
我们将探索它。如果我们
可以构想一个信念系统
那么有人会创建它
它将吸引人们去探索它
你是否想探索一个包含神或
众神的现实?如果是这样
请继续进行创建。使你的本我
如你所愿。否则创建其他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