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你的心

即使是你听到你心灵的低语,
就像远方的呼唤,
即使几乎听不见,
不要屈服于他人的影响。
静心,相信你自己。
在寻找你的目标
不要听任何人的——
老师,家长,老板,大师……
跟随你的心。
选择你生命中最内在的目标。

你必须坚持不懈且坚定对待钟摆
并且非常关注自己的内心。
如你所见,选择你命运的过程中
唯一的借口是,替代空间中的
所有目标和大门并非都适合你。
然而,
这并不意味着你不能选择它们。
没有什么阻止你做出这样的选择,
但你可以预期会因此遇到问题。

你真的需要吗?
当你选择外源的目标和门时,
你正在走上阻力最大的道路。
选择的自由之美在于,
个人目标和门对个人来说
似乎比其他任何东西都要好得多,
但为了沉迷于选择的自由,
你必须从强加外源的目标和门
的钟摆的影响中解放自己。

看看那只鸟!

人们通常倾向于将他们自己和其他
物理现象解释为本质上的物质对象
然而,所有物质对象都有一个
共同的信息和能量本质,
这违背了传统感知。
是本质指导物质实现的行为。
在替代空间中,我们习惯于
使用的抽象符号的语言只能充分
描述这种信息和能量本质的外在表现。

原始本质本身不能使用心智的语言
明确描述,
因此哲学和宗教运动的规模之大,
试图这样做。人类感知是这样的,
因为我们从小就被教导将注意力
集中在不同的元素上。
“看看这东西!”、
这是你的手,
这是你的脚。这是你的粥!
看看那只鸟!

我们的感知继续被塑造和条件反射
贯穿我们的整个生活,所以心智
不断地根据既定的模板描述世界。
例如,如果有人从未见过
另一个人的能量场,
头脑会不愿意让眼睛感知它
因为它与既定模板不一致。

借外部意图之力,达个人愿望之境

风筝凭借正确形状借气流上升,人亦能借外部意图之风提升自我,抵达与自身思想能量匹配之境。若想借其穿越空间,需像感知空气、水流般敏锐察觉这股风。然而,若人未意识到自身本质及与万物的一体性,便难以理解外部意图的运作。

我们无需给自己设定达到启蒙的艰巨任务,因其对实现目标并非关键。在灵性转化中存在“漏洞”,无需如在西藏冥想般隐匿,借助它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外部意图顺从个人意愿,虽程度有限,却足以助力实现愿望。

这一“漏洞”原理并不复杂。头脑有意志,却无法掌控外部意图;心灵能体验无个人意图的一体性,却缺乏意志在不同空间穿梭,恰似不受控制的风筝。而当实现心灵与思想的统一,便能让个人意志受外部意图影响。尽管构建心灵与思想间和谐联系颇具难度,但实则是能够达成的任务,一旦实现,便开启了借外部意图之力,达成个人愿望的大门 。

历史故事与认同

我们所继承的历史,往往只是我们脑海中认为发生过的事情,它很大程度上基于特定讲述者的阐释。这些讲述者掌握着故事叙述的话语权,而故事的呈现方式,又依赖于听众的认可。比如,有人会说 “我接受被传授的故事,尽管我不喜欢,但我还是认可它” 。

这里所说的 “同意”,与我们日常理解的有所不同。当我们声称 “我相信这个故事,认同它的理念” 时,要知道故事可能因讲述者的差异而有不同版本。我们对故事的认同,也反映出我们与过去传承以及世间真理的关联。

设想一下,如果某个故事从未被传授给你,那它是否真实发生过呢?从经验层面看,由于缺乏认知,我们无法确认,可又不得不承认它可能是真实的。如今,很多历史故事以演变后的形式存在,我们或许会将其视为真理。但在接受这些变化时,我们可能已在无形中丢失了真理的本真,错失了其蕴含的深刻内涵。

我们的身份与共同认可的世界

我们每个人都宣称拥有自己的独特身份,决定着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所认定的历史,便是我们唯一的历史。集体同样拥有历史,其形成方式与个人类似。“这就是我们所认为的曾经模样,幸福美满的家庭、辉煌胜利的国家、行为正确或错误的群体。”

这些集体的假设,在被认同并显化后,构建起一个我们共同认可的世界。实际上,这个共同认可的世界,是我们生活在一种通过集体理性和集体决策创造的意识之中。若你觉得自己未处于集体认同之中,不妨反思一下,自己在哪些方面与集体达成了一致。

“我与他人共处一室,同在一个城镇,身处有着特定法律,或位于秉持某种信仰的国家。我知晓时钟上的时间,邻居也会认同这一点。我清楚自己的信仰,教堂、寺庙或清真寺的信众也会给予肯定。” 我们以集体的方式决定这些事情,而后在一个确认我们所继承理想的环境中生活,坚信这些是我们理应拥有的。

你是世界的塑造者

你的生活现状是与你内在的心态和意识相对应的。从居住的房子、身边的邻居,到远方城镇的人和电视上的新闻,你与这些看似平常的事物都处于一种对齐的状态。或许你并不喜欢某些事物,但它们的存在,是因为你处于接受它们的共振场中,正所谓物以类聚。

常有人说:“没有观察者就没有世界。”这话没错,只是并非我们常规理解的那样。没有观察者,世界并非不存在,而是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模样。当你走过,世界也随之改变,因为你对世界的认知和你的状态已转移到别处。你在不同的意识层面,宣称着不同的振动和谐,世界也因此以别样的方式存在。

部分人面临的难题是,不愿为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世界负责。可无论看到什么,我们都与它和谐共生,这意味着我们的意识影响着所看到的事物。你给予祝福的,终会回馈给你;你加以诅咒的,也会反过来影响你。所以,我们是世界的塑造者,我们的心态和意识,决定了我们所处世界的模样 。

做出符合最大利益的选择

当新机遇的曙光洒下,站在选择的十字路口,肩负着塑造未来走向的重任。此时,最关键的是让做出选择的自己,紧紧贴合自身的最大利益。也许你会心生疑惑:“究竟该如何分辨,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是否契合善的准则,是否能够开启更高维度的全新可能?”

其实,答案并不复杂。一个真正有益的选择,绝非在恐惧的阴霾下诞生。恐惧如同迷雾,会模糊我们的双眼,让我们无法看清前路,做出的决策也往往带着逃避与慌乱。同时,也不能仅凭回顾昨日的选项来做决定。过往的选择是特定时空下的产物,而新机遇总是伴随着全新的挑战与契机。若一味沉浸在过去的经验里,就会错失当下独有的发展可能。

我们需要在当下的时空里,以平和且理性的心态,剖析每个选择的潜在影响。静下心来,聆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声音,将目光放长远,考量自身的长远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精准地找到最契合自身最大利益的方向。

幻想与现实:创造的基石

字典中“真实的”,是指在物质世界存在或发生的,非想象、虚构、梦幻或理论之物。但从创造的角度来看,我们渴望、梦想和想象的,恰恰是一切创造的根基。伟大发明始于想法,世间建造皆源于想象。

思考幻想与现实的区别,能让我们深入理解创造的本质,感受到宇宙的内在运作以及无中生有的奥秘。现实宛如一场梦,处于持续的变化与过渡中。天气变幻莫测,大陆漂移变形,我们自身也随时间巨变。试图抓住不变的事物,往往徒劳无功,因为持续变化是生活的常态,如同梦境一般。

在这变化的洪流里,幻想成为推动现实前进的力量。我们不应将幻想与现实对立,而是要看到它们之间紧密的联系。正是那些看似虚幻的想象,为真实世界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引领我们不断突破,创造出更多的可能。

陌生之门

记住:头脑可能不会怀疑目标
隐藏在其精美包装下的麻烦,
但心灵能感觉到。内心紧张
的感觉可以难以捉摸和模糊。
不要混淆将内心的压抑与不适
自然有些压抑或者亲切感
当遇到不熟悉的情况时会害羞:
“这真的适合我吗?”

内心的紧张是沉重的压迫感,
悄悄出现在头脑的乐观推理中。
内心的压抑是可以克服的
在幻灯片的帮助下,
但内心紧张—— 从来没有。
最严重的错误是由于紧张
而认为自己不配。绝对垃圾!
是原始的标签钟摆迫使你佩戴的。

你应该得到最好的。
不要急于做出最终决定。
根据幻灯片技术测试你的目标。
如果后来繁重的感觉没有了
通过它,你正在处理内心的紧张。
如果因为与目标相关的某些方面
而感到内心紧张
这说明它是外源目标。
如果你感到内心紧张
从意识到目标很难实现
那它在说谎,
超出你当前舒适区的限制
或你选择了一个陌生之门。

专心倾听,让个性闪耀

当你与某人交谈并表现出对他们
的兴趣时,请给出满满的诚意。
不要让其觉得你在操纵和利用他
那些以有趣的对话者身份出现的人
试图通过证明自己有多聪明和
抛名字来展示他们在生活中看到
和经历了多少。
这行为方式是内在意图导向的,

让自己处于最佳状态,
退一步,统一并采取不同的立场。
给自己设定一个任务,
给你的伴侣一个机会,
让他们显得有趣。
而不是试图成为娱乐者,对话者,
只是变得感兴趣。
你创造你自己的现实。
创造一个你的伴侣被信任的现实,
它就会开始发生。

耐心调整自己的频率并专心倾听,
询问问题并对你的合作伙伴选择
的谈话主题和其生活表现出兴趣。
外在意图通过让他人的内在
意图得到满足来发挥作用。
你牺牲自己的个性在聚光灯下
让另一个个性闪耀;
结果你得到了先前牺牲的东西。
因为你让他们实现了其内在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