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80/20的原则

问问你自己,“我是否愿意
专注于一件会给我生意上带
来最大利益的事情上
即使这样有些并不完美”

这是我一直努力遵循的原则
你可能知道老的80/20原则
工作20%将会产生80%的利润
你的任务是监测自己在做什么
且确认这是不是将会
给你产生大量利润的行为

如果你只是在“打字”
这项工作可能仍然很重要
但你并没有发挥出你的潜力
你也不会在尊重、补偿或
满足方面赚到那么多
另外如果你已经注册了寻路
需要一点更长的时间
我们知道正确的答案
早就找到了
这是困难,值得去做的部分

认真的采取这部分的成功蓝图
你掌握的要素越多,就越有可
能不仅只到达四位数的市场
而是能运转顺利,真正超过它
通过实践揭开的内容 “主意”
这实用的、循序渐进的出发点
来帮助你筹划新的网上事业

寻找娱乐

商业模式重塑了我们的世界
整理各类资产。增加劳力
以足够的钱卖出一些东西
然后又可以融资再做一次
但每次规模会更大,更多

这样一来,我们最终在许多
餐厅厨房中能有15元一盘的鸡
在许多房屋前都有一辆汽车
而且这个世界已经铺好了
最初业务模型主要和需求相关
你需要食物,我要建一个农场
你需安全庇护所,我来盖房子

随着世界各地变得越来越富裕
花费的钱已很大程度上转移到
需要的钱上。一位收藏汽车的
百万富翁花的钱超过100多个
家庭来购买米或蔬菜的花费

我不确定有个内在原因,就是
观看特定电影比解决地方病更
令人满意。我们只是将我们的
文化发展为专注于娱乐业务而
不是迈向个人社会更好的旅程

肖像人

实际上看到的东西都是肖像
这是我们对世界的暂时了解
而不是实际的切身体验

我们通过过滤视角看事物和人
使观察到的事实符合我们的期望
并实现我们所期望和原因的故事
我们围绕每一次互动建立起叙述
此叙述很少像希望的那样准确

其实人人都是根据自己的
所知猜测着无穷的未知
以自己的感情勾画出世界
每个人的世界就都不同
如果我们以“我经历了她所说
的话的方式”作为重述的序幕
就可以更加轻松地应对情况

你不可能让视角变得无效
视角就是观察现实世界的透镜
为了攻击其虚假性你必须使用
另一面不同的透镜来证明
而非原先的那面
除了改造这面透镜
无法证明另一面透镜的虚假性
是跟随透镜而变的特性
绝非普适性概念
透镜的虚假性恰源自和另一些
透镜的对比;没了其他透镜
这虚假性概念便毫无意义了

新的输入

在智能方面,陷入困境是指
你的输入基本上都保持不变
思维已经被分类为不变的
表示形式,不会学习新东西
你可能在有限且一致的环境中
变得聪明但会削弱你适应新情
况的能力。一旦发生重大变化
你将在精神上承受巨大的压力
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将减弱

你遇到的新情况越多,适应不
断变化的情况的能力就越大
同样,例行公事是智力的大敌
相同早餐,在相同的地方工作
做同样工作,与相同的人交流
吃相同食物,观看相同的节目
例行公事对提供稳定性,确定
和安全性很重要,但它不适合
应对每天新挑战,过激情生活

有意识推动自己接受新的输入
此输入是你以前从未经历过的
你将变得更聪明。读一本新书
听一首新歌,到新地方走走
结识新朋友,在新的餐厅吃饭
玩新游戏,安装新的软件
带着觉知做些可以提供新鲜
截然不同的体验感受的事情

有意愿去学习

问问自己
“我是否愿意去学习新事物”
这条路上将会有一些地方
你会感觉超出自己的能力所及
只要接受挑战且享受其中即可
你们中有些人仍然在寻找
“点击这里来致富”的解决办法
很多人可能已经多年没有学习
新的具有挑战性的事物了
那么就从现在开始重新
给内心注入能量吧

不要误解认为你须先成为专家
只要你擅长这指南中提到事物
我认识许多做网络的百万富翁
他们不知道怎么做网页
没关系,只是遵循其知道
有效的方法且坚持下去

我非常热爱学习新的技能技巧
当自己的大脑似乎在有机会成
为初学者时,感觉最有参与性
因为那就是我学习最快的时刻
让我保持在刺激感的甜美地带
假如我有许多天不给自己头脑
喂养新鲜想法和挑战,去学习
会开始感到思维上的焦躁不安
缺乏专注、慵懒疲惫,沮丧
没有了高水平的思维刺激
我的生活便无法良好运转

公司是机器

当今世界“公司是机器”的
隐喻非常深刻,我们谈论
单元与层级、投入和产出
效率与成效、拉动控制杠
加速和刹车,限定问题及
方案扩散化,信息流
瓶颈以及再造与缩减规模

领导者和顾问一起设计组织
人是资源,就像机器上的齿轮
须被仔细匹配到组织结构图上
变化须计划好的并用蓝图画出来
然后按照计划小心实施
如果机器的运行低于预期节奏
则可能“软”干预的时候到了
偶尔的团队建设
如同添加机油以润滑齿轮
机器的隐喻表明这些公司
无论么充满动力
却依然缺乏生机和灵魂

痴迷

如果你不能感觉到自己
本我的联系,那深深的
无所不在的万能力量相连
就有与自己及周围世界相分
离的幻觉。你会感到自己
像一个分离孤立的碎片
这时你会拼命到外界
抓取以填补空虚感。
比如试图为自己生命找出意义
有价值的意义,对于宇宙来
讲,“意义”从来就不存在
只是大脑叙述的故事

在心灵那完全的“空无”之中
心造出了无数个自己——念头
它创造出它所需要
看见的景物——幻觉
并极力投射到它所
遇见的每一样事物上。
对于那不断的变化消失
和最终的空无,一切的
“有”到最终都只是个幻觉
抓着一个终将消失的东西
而不放,那就叫“痴”。

觉悟的人有智慧,
看待人生很超越,
就像空中的鹰,
地上的猎物一目了然。
而且他知道自己内在的宝藏,
知道智慧、财富的源泉、
快乐和魅力的源泉。
你是世界之光就意味着你世界
里的黑暗,无明是由你来负责,
你在真实世界的身份是本我。
如果恐惧,幻觉,那只有一种
可能——你错误地赋予它价值。

恐惧在哪?

如果商品没有销量
找找恐惧在哪里
如果销售会议最后陷入了僵局
看看恐惧在哪
恐惧是我们最重要的情绪
它让我们祖祖辈辈繁衍不息
它控制着其他一切情绪
因为如果没有对死亡的恐惧
从而产生躲避死亡的能力
其他也就无从说起了

经过“净化”、公司化的社会
没告诉怎样摆脱恐惧的阴影
只好把自己内心的恐惧引向
了生命中的诡异角落去发泄
我们喜欢常去看别人的微信
是因为害怕自己被人遗忘
也是要买昂贵的皮包原因
我们甘心循规蹈矩从事着
平淡乏味的工作是因为害怕
当绘制地图的失败者
我们常做出糟糕的财务决策是
因为害怕对自己的钱承担责任

最终变成我们害怕谈论恐惧
就好像这样的话
就会让它变得更加真实
人们之所以过着在别人指挥
下的生活,并且坚持不懈
就因为他们害怕生活失去
地图的指引和自己的方向

便利好卖

自60年代“便利”一直是西方文
化主要驱动力,市场营销方向
怎样才能得到足够好的东西
换取更方便的东西呢
可通过快餐窗,微波炉遥控器
自动包装纸牌照和150个简单
字符作为交流思想的代表

对便利的追求也推动了我们
在教育方面做出的许多选择
学校里进行标准化的考试和
严格的课程设置更为方便
那就不必对每个学生一视同仁
更容易想象成人教育仅涉及
阅读某事的摘要而不是实际做
在节省体力上的时间上的
困惑与不为追求更好的事物
而付出自己的努力相混淆

教育需要带来不便
因为它依赖努力和不适
将我们带到自己想要的地方
今天网络为我们提供了
非常多的访问权限
如果我们足够关心,充满激情
可以使用此便捷的访问权限
浏览觉得应该探索的不便之处

穿透从感官到本我的纱帘

宇宙是一个整体,
由它去安排而你只负责感受
源头负责这个感受的表达,
如此落地行动时你是顺流的,
而颠倒是我不为我的感受负责,
先给自己要个相再把这个感受
释放出来。这跟创造背道而驰。

你知道这世界因你认同了身体
和心理,但却不知道你的佛性。
你自然觉得,出生了然后你会
持续一段生命时间最终死去,
这样你又生活在无常的恐惧中,
恐惧使你对自己和他人误解多多。

你不是仅仅由一个场组成,
你好比一朵莲花,可以是不同
频率的很多场经调节以绽放。
人类这种莲花有共同场的信息
人类集体潜意识,人类共生场
世界上的万物有共性和个性,
我们每个人内在的高阶意识,
都能连到良知,甚至生命本身
你的灵魂本身就是完美的。

大多数人之所以相信,
看到的外部世界的现实,
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集中
精力和凝聚力量来穿透这层,
从感官到神性本我薄薄的纱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