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欺骗

当一个人有意识、深思熟虑着手
寻求帮助时其背后的动机是什么
他需要的究竟是帮助
还是逃避、安慰呢

撇开普遍性,指引和帮助
是个体的困境、痛苦的解决
如果你是精神导师或医生
来见你是为了被引导向人生的
幸福之路, 或被治愈某种疾病
我们从开悟者那里寻求人生之路
从学者那里寻求知识或信息
我们想获得,成功,快乐
是在寻找帮助,我们获得
自己所渴望的东西的人生模式

我们把真实看作是最高目标
那是我们最终与神性本我连接
终极的推恩,安宁与快乐
谁都想达到天人合一状态
因此小心翼翼寻求所渴望的
但欲望是没可能通向真实的
对事物的欲望不管多么高尚
都在制造幻想而当欲望运作时
正在构建起权威和恐惧的结构
这是实实在在的心理过程
这不是帮助或只是自我欺骗

不可估量的成功

超市,商场和机场上排成一排的
商业杂志在封面上大喊“成功”
翻开杂志在里面对创建成功的
面带微笑的创始人进行了简介
其成功体现在可见的和可衡量的。
成功开窍的人,
都在棋局之外看棋。
因为站在棋局之外,
所以下棋如有神助。

我在自问:“成功”什么时候
成为被视为已经取得成功的
作为我们文化的守护者
我们保持记分,不断得分
我们喜欢衡量我们的进步
从学校开始就争着排在最前面
成为第一,一句话我们喜欢赢。

在试图找到这种方法的过程中
我们学会了对事物估价和衡量
而这些事物通常与它们对我们的
整体利益不成比例。而我们如何
保持记分会改变我们讲述的故事
所建立的业务及所塑造的社会
我们讲述成功的故事改变了我们
我们成为我们要衡量的东西
我们是我们旅途中随身带走的人
也是我们留下的人。

行业

工业正在努力
与辛勤工作相反
勤奋并不一定去要做具有
挑战性或困难的工作
只是要花些时间
你可能会勤奋工作
轻松或努力工作

自律要求发展能力安排需要时间
当拒绝花时间去做需要做的事情
且正确地去做时会造成很多混乱
其混乱不一而足,从凌乱办公桌
或混乱的电邮收件箱一直到微信
大混乱或小混乱——选择
不管哪种方式,一个非常重要的
促成因素是拒绝做需要做的事情

无视混乱往往无济于事
如果你不知道需要做什么
那么第一步就是弄清楚
这可能需要你查找信息
并进行自我教育
前年为了启动这个博客
我必须先弄清楚该如何做
需要花时间通过阅读其他
博客和评估各种博客工具
来自我教育
这对我来说其实并不困难
但这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
它不需要太多的技巧或脑力
要做的只是接受要完成的工作
花几分钟弄清如何做
然后再做

倾听大脑的声音认识自己

倾听大脑的思维时,
你不仅察觉到思维产生的念头
而且意识到你在观察这种活动。
此时新的意识层面产生了
你是察觉了自己的思维,
然后认识自己了
那就是你更深的自我。

大脑的声音即思维:表现为
谴责、压抑,逃离当下,辩解
或在内心里进行隐微的批判,
充满着期待崇敬对未来的规划
不停的思维里充斥着各种烦恼
各种不满足,匮乏,不安全感,
恐惧,焦虑,担忧丧失其力量,
你不再通过对思维的认同执着
而为其不断的喂食并注入活力
你的精力才不致消耗。

如果你心怀恐惧,
世界就会显得冰冷;
若你心怀爱意,
周围的人事也会变得柔软。
观察自己是真诚的面对
其情绪,想法这些事物本身
而不去关注研究其理论,概念
观察认识自己之所以这么艰难
是因为我们习惯于陷入自我中,
自我和察觉犹如那黑暗和光明,
有自我就无觉察,反之亦然。

追随权威

如果有人帮了你
而你正好把他当成你的权威
那么你是在阻碍不仅来自于他
还有你周围所有的进一步的帮助
帮助其实是无所不在的
为什么只盯着一个方向呢
而当你是如此封闭被束缚
帮助就不可能够得着你
当你希望某个人做你的权威
你的指引、你的拯救者的时候
毒害和堕落就开始了

许多年来我一直是个追随者
就像其他人希望追逐指引者
当你指出追随的深层含义时
我理智上同意, 另一部分在反抗
整合这内在的矛盾使我不再追随

两个对立的欲望或冲动是不可能
被整合,而当你引进第三个要素
欲望的整合
只是使问题复杂化并没解决它
但当你洞察了寻求帮助
追随权威无论
是另一个人的权威
还是你的自我强加的模式的
权威的全部意义的时候
正是那洞察将终结所有的追随

在矩阵中选择

人们会根据自己对控制和承担
责任的偏好做出选择
当我们结合这些选择时
最终得到一个简单的矩阵

右上角是一个理想的组合
有控制权和领导权威的人
当出现问题时也承担责任
这创建了有用的反馈循环
因为他们可对其造成的问题
做一些事情

右下角是等待发生的灾难
这是一个脆弱的自大狂
掌握控制权并逃避责任的人
通常很容易被识别
因为他们花费大量时间抱怨

左上角是真正关心的人
他们为这种情况带来了巨大的
同理心并帮助人们感到被关注
因为他们没有多少权力
要么是因为他们被剥夺了权力
要么是因为他们避免了权力
他们承担责任的意愿有点空洞
故在一线工人工作中需要付出
大量的情感劳动和同理心

最后,在大多数情况下
人们都在左下角,系统
迫使我们成为机械工厂的齿轮
接受给予的东西,以换取摆脱
困境,不对接下来发生的
事情负责

必要的改变

以意志的行动不能带来改变
意志是浓缩的欲望
在滋生出嫉妒以后现在欲望
在寻求一种没有嫉妒的状态
这两者都是欲望的产物
欲望不可能带来根本性的改变

认识到真实存在的真实
只要头脑或欲望
寻求从“这个”变成“那个”
所有改变就是表面和无关
紧要的,其完整意义必须被
感知和了解,而只有那时
根本的蜕变才能发生
只要头脑还计较评判、寻找
结果就没有改变的可能
只有一连串无休止的被
叫作生活的折腾,争斗

我们会发现自己陷在改变
达到目的、获得结果的斗争里
越是挣扎反抗一个习惯无论
这习惯的根扎得有多深就
越是给予它更大的力量
觉知到一个习惯而不去
选择或培养另一个习惯
就是习惯的终结。那么我
必须对真实存在保持沉默
无论是接受它或是拒绝它
这是一个艰巨的考验
但是如果有解脱的话
我看这就是唯一的出路

盈足经济中创新的目的

在发达地区,我们拥有所需
的一切,头顶的屋顶,冰箱
里的食物及更多,即使在发展
中国家,有更多的人拥有移动
电话而不能使用厕所,有时候
“想要”的欲求胜过真正的需求
如果我们拥有我们需要的一切
并且它基本上“足够好”
这时创新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作为创新者或者对世界的创意
你需要做出能为人们的生活增
添意义的事物。改变人们感觉
第一方式,这反过来会改变他
们的行为及他们的期望和拥抱

2000年耳机都是功能性和黑色
当Apple在01年简单将其变为白
色时,耳塞成为了属于iPod部落
的象征。白色耳塞不再是简单
商品了,他们成了身份的象征
该产品几乎没有被改变
但故事完全改变了。在“盈足”
经济中创新的工作不是创造新
事物,而是要创造重要的东西

头脑的宁静

大多数人目前的生活认同于他们
所存在的粗略的身体和心理层面
浑然不知道——更高层次的存在
大多数人不知道或怀疑
他们的自我结构中潜藏着
灵性的能力,等待被启发
头脑的寂静和禅定不可能
通过愿望的行为而发生
当愿望停止时寂静就呈现了
寂静的含意:你不是孤身一人
整个辽阔的世界一倾而下

如果真正了解这一点
就不会有对立面之间的斗争
二元性的冲突就将停止
这不是可回家去考虑的问题
它是需要被立刻看到的事实
这个洞察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而不是从嫉妒中解脱的问题
从嫉妒中解脱不是来自于其
对立面的冲突,而是随着对
真实存在的了解和察觉而来
如头脑还惦记改变真实存在
这种了悟就不可能发生
此了悟就是认出那里只有空性
在体验着当下,你无法言表
仅仅呆在已知和未知的边缘
呆在那个直接的体验,感受中

莫剥夺探索的过程

学习是一段从无能到有能的旅程。起初,我们意识到自己对某些事物一无所知。接着,我们看到自己有望在这方面变得更出色,尽管当下还做得不够好。然后,我们通过钻研解决问题,取得成功。如此循环往复。

倘若我们预先处理好信息,仅仅就这些信息去考察他人,那就不存在真正的学习。我们在行动中塑造自我,如果我们亲自解开谜题,相较于别人直接告知答案,所学知识更有可能扎根于心。教师的职责是为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有足够时间探索自身的不足,从而学到有用的东西。

真正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现成答案,而是主动探索未知。以做数学题为例,若老师直接给出答案,学生只是机械记忆,难以真正掌握解题思路。只有让学生自己思考、尝试、碰壁再重新出发,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才能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学会举一反三。教师应引导学生去经历探索的过程,而不是剥夺他们从无知到有知的成长体验,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中不断进步,收获的知识也会更加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