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胜的启示

世上没有适合每个人的东西
更多不是带来意义的捷径
你不需要多多益善的客户
你不必让所有的人来选择你
你没必要赢得所有人的心

别把自己包裹在恐惧自怜里
让人感觉荒唐
让自己的梦想烟消云散
这样做愚蠢之极
这样生活也让人无聊之极
别再为没钱而让自己压力重重
就算你破产了那又怎样
别再让人感到这么单调无聊
身处破产状态绝非无聊的借口

其实遗憾和缺憾是人生的常态
盈则缺、满则损
到了高处必然要走下地路
过于圆满必然会有亏损
富足其实是你内在心态的表达
它不受生活进程影响——外在
的处境不管是富足还是贫困
决定不了你的内在本质
让自己时刻都挤榨出富有感觉
若真的富有,那不管有多少钱
你都会一直富有,那是富足感
破产和富有为身处不同心态
——破产心态 vs富有心态
而非物质上拥有的财产和资源

顺应本我,助力集体意识进化

冥冥之中,本我或道会自然引领你从集体共识中脱离。它以能量频率洞悉你的本质,总会给予你最适宜的,让与你相关的事物自然流向你。若未能接收,实则是你自身拒绝了它们,被那些与真实的你相悖的负面信念系统、负面自我认定拒之门外。

要显化与本我振频匹配的事物,关键在于允许其发生,而非强行推动。通过放下无关之事,敞开胸怀接纳一切与你相关的。因为与你相关的事物,始终与真理、喜悦、激情同频,自然会被你吸引,而无关之物则会自动远离。若无关事物纠缠不休,那是因为你紧抓不放,需学会放手。

当你真正回归本我,便是对集体共识最大的助力。你向众人展示了他们的潜力,为其提供新的选择。如此,你推动了文明、社会、种族的进化,促进了人生体验与意识的升华。

期望的悖论

我们是在相对基础上比较性能
与婴儿相比
蹒跚学步的孩子就像是天才
我们周围的一些人已经接受了
总是降低期望的策略,这样其
平庸努力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

还有一些人无情地提高期望
建立难以想象的标准然后去做
如果你被迫跟随与低期望中的
某人一起工作或为他们服务
那么积极干预可能是有益的
为了你和陷入这个下行周期的人
提高期望也是提高绩效的好方法

低期望是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
让自己远离失败,不那么努力
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并常得到它
高期望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失望
继续提高你的期望
迟早它不会发生,我们知道
不如希望的好结果的结果
实际上感觉就像失败一样

也许值得考虑的是没有期望
全力以赴去付出巨大的努力
然后接受你得到的回报
它不能制作出好的视频节目
但它训练有素,努力坚持
可以让你最终成为专业人士

项目总没做成

你必须先回答三个重要的问题
我究竟想从经商业务得到什么
具体定义你的理想业务的样子
我实现目标的最低步骤是什么
描述完美设计以实现目标企业
什么是最快,简单的途径
完成它,检查你的业务
对照你在做的事情

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列表
现在你办公桌上的五个重大
决定是什么
你一天中有多少时间用于学
习做出这些决定所需的知识
你能在星期二之前
把它们全部做好吗

这些问题看似简单
但比你想象的更深更强大
你所定义的步骤必须要
吻合或全等与你的目标
你必须清楚重要的事情
——你的目标是你的目标
这里敲响了警钟,在所有
的可能答案中他们不是

大多数企业家的目标
就像他们的想法一样肯定
是大脑思维预先设置
由社会和其他方面固定你的
大多数企业家行动实际上
不是他们的目标决定的
而是来自当前思想的社会
普遍认可列表中所选择

新技术所带来的便利

新技术带给生活第一个事实是
在过去的一百年里
我们已取得了富有成效的进步
生活已明显更加方便
可空闲时间却少了很多
相比于穴居人,狩猎采集者
然后是那些以技术为中心的
文化人们,时间似乎消失了

改革开放40年以后的农村村庄
使用电,太阳能、网络宽带
或其他形式的技术进行净化
先是电力用于提高生产力
新技术让人们在晚上打开灯
然后人们立即购买电视,手机
电视手机像我们打发时间的裂缝
现在我们已经被社交网络绑架
介于电视和社交网络之间
大多数人每天花费5到9个小时
其眼睛盯着闪闪发光的屏幕上
这是生产力和便利性的好处

问题是它是否使我们更快乐
比散步和朋友聊天更快乐吗
在前年开始的疫情大流行中
我们用它做的是社交媒体
和电视。大多数人基本通勤
每个方向的通勤时间平均为
5-9小时。对吧

改变可以从这开始

在这巨大交替的变革时代
旧思维和经营跟不上新时代
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
用错误的策略和思维方式
来经营企业是习以为常的
但成为艰苦的精神体力的战斗
过程是痛苦的
想想你的模式,成本和益处

隐藏自我的人是没有生命力的
因为生命力来自原创的贡献
隐藏不能让循规蹈矩的人免于
疾病、精神错乱、死亡和税务
反而会压抑其那未实现的潜力
如果你不能向他人展现自己
也就不能向自己展现自己

改变可以从生产一个产品
变成一种提供相应的服务
从免费到收费,会员制
从低端服务高端服务
从实体店面到网络营销
由大变至小,由慢变至快
从垃圾邮件到许可式营销
从获取新客户到取悦旧客户
从服务所有人到一小部分人
从都敞开的到只有邀请
从污染的到绿色的
从秘密到透明
从大量到定制
从单独经营到股份合作
任何这些反之亦然

多元现实与个体“本质”探讨

每个人不仅生活于各异的周围世界,即本位现实之中,而且其内心的各个自我,也分别处于不同的现实隧道。人类所感知的宇宙数量,远超地球上的人口数量,是其数倍之多。如此一来,人们有时竟能相互交流,着实令人称奇。

量子力学表明,每次对电子进行测量,它都呈现出不同特性,甚至可以说它并无固定“本质”。神经科学也有类似发现,例如周二的小王与周一的小王,其“自我”可能存在差异。早在神经科学诞生前,佛教徒便提出类似观点,即小王并无“本质”。

如开篇所提及,存在主义的核心主张“存在先于本质”,意味着人没有既定“本质”。如同电子在不同信息系统间跃迁,若未细致观察,人们才会误以为有一种恒定“本质”贯穿所有变化。实际上,无论是微观的电子,还是宏观的人类,其特性与所谓“本质”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我们对自我和世界的认知,也应基于这种多元且变化的视角来重新审视 。

内在的角色

人们在本我世界里的生命力
取决于我意识到本我的程度
把神性本我放进我的意识里
它是根植于我,就像那些果实
世上没有比你的意识更真实的

尽管你现在看上去还是那个
——你不想去成为的你
如你想转变,并且用你的世界
中的环境境遇来证明你的转变
你所需要做的是去安静的想象
设想你就是那个想要成为的你
这会以某种神秘的方式实现
此外再也没其他方式改变世界
除了我们的自我概念
这作为我们内在的操作系统
外在的变化无法真正改变
一旦我们成功改变了自我
其世界就会与我们的改变
所确认的相和谐地解散并
重塑自我

当改变自我观念时
就改变了外在世界
当他人帮助或阻碍我们时
他们只是按照——我们的
自我观念为他们写好的剧本
来扮演着我们内在的角色
自动扮演着必须去扮演他们
正在扮演的各个角色

短暂的快乐

生物进化的角度看
人活着的是传播自己的基因
我们就要不停地做各种事情
要吃饭,找到性伴侣生孩子
为加强自己的生存和生育权
还要打败竞争对手
获得种群的声望和地位。

自然选择通过以下设定让我们
心甘情愿去传播那自私的基因
完成基因传播,你能获得快乐
同时快乐是短暂的
它不能持续很长时间
自然选择“希望”你把基因
传播得越多越好
你得不断努力才行。

自然选择不在乎你是否快乐
它只是把短暂快乐当做诱饵来
使得我们完成基因传播的目标
此局面非常可悲,不断在追求
偶尔得到了也仅是短暂的快乐
在失望中追求偶尔的满足。
这就给出历史上人生的总结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为了下一份
“短暂的快乐” 不断做努力
奋斗、拼命。

自然选择是一种内置的程序
是自然界通过我们设立
皆在保证宇宙生命的生生不息
这种明白就是一种启示和超越

蓝色还是红色的药丸

《黑客帝国》男主角Neo是一位
软件工程师,过著平凡的日子,
他隐隐的觉得自己的生活好像
有点不妥直到有一天有人告诉
他其实一直来都活在虚拟世界,
他现在所经历的一切其实都是
由人工智能所打造出来的假象,
是思维构成了自编自导的故事
具关联性相套性而产生新思维,
大脑思维就是基于分裂的信念
产生的认知——思维构成幻觉。

我们都在前七年的时间里被编程
大多数人在某时都吃了红药丸
当你坠入爱河时,就停止了思考
当下是思考和断开连接之时
你停止了思考,活在当下,
如果不思考就用我的意识心灵
那个心灵的愿望和渴望是什么?
如你所想的,最后主角选择了
红色的药丸——真相生活。
发现自己所有过去的生活
原来都是人工智能植入到
其脑袋面的记忆片段而已
如果世界真有真相的话,
你会选择蓝色的药丸——
幻觉还是红色的药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