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真谛:超越有无,回归本我

生命,是一场无始无终的奇妙旅程。组成生命的细胞,生死并存,就像那随风飘落的枯叶,曾是充满生机的绿叶,其中蕴含着无尽的爱与无法估量的美。生命中既有孤独带来的悲哀,也有独处时的狂喜,它深邃不可测,远非头脑能够理解。不管我们是否察觉,生命都在不断扩张、开花、结果,生生不息。

所有生命紧密相连、相互依存,你我之间,彼此交融。当我们以为时间与空间真实存在,把生命的影子误认作生命本身,忙着丈量影子的长宽,试图厘清无知,却忘了生命的本质。其实,关键不在于前行与否,而是放下那本不存在的旅程。

只有放下大脑预设的剧本,去做内心真正想做的事,与内在本我和谐同频,才能知晓生命存在的真正喜悦。勇敢地与不完美的混沌未知世界共舞,我们成为自己,只因这样的生命快乐且充满意义 。

活出你的精彩

你可记得——生命初始设置是
充满活力,扩展,展望未来
把握确定已知又迈向未知之域
展示生命的完整性,生生不息
这是我们的远古祖先血统
在恶劣条件幸存延续的原因
他们忙着磨石头和囤积食物
面对生与死,病和痛,闻到
花香,喝酒取乐,谈笑八卦。

网络数据世界痴迷计划
把人锁在躲避生命活力工具监狱
放下不断的想知道的预测
而是愿意体验生命的不可度测
别让你自编的思维剧本破坏之
否则就像从来没达成开悟的僧侣
开悟是彻底消除对如是实相抗拒
终结自己大脑的故事剧本
当你的分离感、自主感和控制感
减弱时,不确定性就会消失。

如果我们执着于确定性和安全
就必须满足习惯沿着地面爬行
困于剧本思维而永远无法飞翔
让我们从确定的地面上站起来
拥抱狂野的美丽,神秘和未知
活出你的精彩

讨厌事情的进展

其实,我们不讨厌事情的进展
我们只是太执迷于日常的惯性
不喜欢进展带来的变化
因为变化会破坏我们的惯例
技术的变革也带来不确定性
生命机体努力维持细胞的平衡
大脑需不断的评判以做出预测
 
回想一下你的童年
记得冬天看到一片茫茫白雪
覆盖的景观,你兴奋冲出门
最先走向学校的路上
双脚来去走出了弯曲的路径
同时附近的下个小孩按你已
踩好不太明显的雪“路”行走
接着有更多的脚步固定下来
更多的加入上课行走的小孩
最后有了旧的精确定义的路线
 
看看你的内心发生了什么
当想同样的事或重复执行任务
你正开发并固定你的神经通路
像在雪路慢慢变成舒适的路线
习惯思维是阻力最小成型的路径
要消除此习惯思维方式真不容易
需集中精力走出大脑的惯性惰性
从规范现成的框框中偏离出来
让你的大脑潮湿寒冷,不舒服
这都是你很不愿意面临的挑战

缘木求鱼

一旦你的思维方式是有相具体
对立,非黑即白,僵硬的
那你的编剧连着的是分裂剧本
那么光松动你的看法还不够
还要考察最深的编剧和导演
要导演什么样的人生电影
这是最关键的,修行上叫心性
人的心性决定他修行的方向。

心性,是一个人稳定的内核。
外部的财富、事业,
都只是枝叶;
而心性,是根。根扎得深,
风吹雨打都不怕;
根浅,再大的枝叶,
也会被风摧毁。
生活中为更好和导演编剧交流
就试着多活在拥抱未知和交托
你可以有美好的憧憬
但不要把它具体化否则会失望
你要创造的人生不是你想象
中的自己,而是当下的自己。

将你的普通梦转化为清明梦
最关键的点——梦中覆盖
你真知的是——你的判断
只要对梦中的发生一判断
你知道的就是自己的判断了
你的起心动念、发愿、动机
看法才是和真正的自己在一起
当你活在回忆和假设未来中时
你并没有活在真我层面
重点体会本体感,第一步感受
你永远不是你想象中的你
因为你本身是快乐、喜悦
最高的价值和具最深的意义。

先入为主的预测

聪明人容易干蠢事往往是因为
大脑固有的先入为主的“预测
评判影响削弱对感知信息的观察
威廉·布莱克曾经这样说过——
如感知之门得清净,世间万物
会以原本无尽的姿态呈现给你
但人们自己关上这扇门
直到通过狭窄的裂缝看到一切
用双眼五官,一团肉乎乎大脑
去感知到外界无尽的宇宙

工业系统在可预测性蓬勃发展
它理顺了供应链,提高了效率
明天就像昨天一样更快更便宜
突破创造力并非来自可预测性
而是来自与未知想法和
声音的不可预测的交互

生活痛苦和混乱主要的根源
是我们过分看重一种永久状况
与另一种永久状况之间的差异
贪欲的根源是
过分看重贫困与富有间差异
野心的根源是过分看重私人
身份和社会地位间的差异
虚荣的根源是过分看重平庸
和声名远播之间的差异

化虫为蝶

与既有的现实斗争
你永远不能改变什么
要想改变就去建立全新的模式
让现有的惯性模式变得过时
猛拉自己衣领,离开舒服的沙发
跟随内心激情的呼唤
发挥自己的优势创建激发
社区人们的归属感而成为
你的“自己人”帮“自己人”
解决问题,分享有价值的信息

要解决当今时代那些令人生畏
的问题,我们需要新型的公司
更有意义的商业,灵魂的学校
更有成效的非营利组织
打破框框勇于创新的人都有
可能碰到阻碍并被称为
理想家或傻瓜,我们并非像
树木一样连续不断地生长
而是以突变的形式来进化
——毛毛虫变为蝴蝶

人们被自己的欲望剧本所蒙蔽
无法看清事物的本质
眼睛是帮你达成愿望的工具
而你为聚焦能力付出的代价是
对其他一切失明而看不到真相

连贯的故事

早在1940年代,心理学家
制作了一个简单的动画电影
观看完短片后大多数人讲述
了简单连贯完整的故事
其实有意识运动和目标导向的
互动都来自一堆无意义的物体
在电脑屏幕上跳来跳去。

在数据媒体碎片化之前
在网络上我不知道交流促进剂
世界是就像那部动画电影
社会环境显得公平
简单连贯分享讲故事的经历
看看周围的人,我们世界中的
运动和互动并戏剧性地理解它
想出简单,合情合理的故事
向我们展示最好的生活方式。

今天没那么多专制结构和权威
个人意见和生活方式是多元化
每天醒来连接世界的混乱现实
更多人摆脱了规则和社会控制
进入讲故事的头脑
这是危险和迷茫的混乱
大脑故事其实是心理的舒适区
与过上充实整体的生活相对立
是造成我们个人周围的人
和社会苦难的主要原因。

作减法的生命

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假设
理性是且应该只是激情的奴隶
激情他甚至称为理性的无能
遗憾的是推理小我不是奴隶
他有自己的欲望,会挖掘进入
本我的感觉,如果你不警觉
就会无意识的成了他的奴隶

现在你很清楚小我的愿望
他如何衡量成功以及其目标
认为越多越好的美好的生活
它从小就一直钻进你大脑里
在社会是如此普遍和根深蒂固
成功是获得财富,尊重和地位
其目标是获得或实现更多
这是我们一直受教育并相信的

那么如何取得真正的成功呢
在生命里做减法而不是加法
臣服而非积极,脆弱而非坚硬
活得有意义、充满活力的秘诀
和有意义的生活要求我们追求
臣服的目标,无为而无不为

将思维编辑的故事驱出生命
超越自我关注的具条件的思维
不是你所做或实现的目标成就
而是你的臣服,放松你的意识
暂停占有和比较行为并放松
——进入完全接纳的状态

活力融入

我相信宇宙中有一种力量,
能让万物诸事神奇的发生,
你所要做的是静心与它连接,
停止思考,顺其自然
没你我主客体之分,放下执着
回归寂静空无的状态。
身心合一的状态,
是奇迹发生的起点。
你不再被外界牵动,
而是开始掌控自己的频率。

你可曾体验过宇宙的本质
主客体合二为一,纯粹的精神
当你在打球时只是与球合一
不执着于最终的结果,
冲浪时的放松和与海浪合一
与自然交流时放下你的主观性
山是山,树是树,水是水。

日常生活里那些活得明白的人
无不是洗尽铅华,返璞归真
确实你可走出你的日常生活
体验每时每刻崭新的现实
那些经历将你从故事中拉出
没有精神干扰。
真正重要的问题是,
你能否迈出大胆一步以同样的
活力融入到你的日常生活之中,
毫不费力和不自觉的精神状态,
你能把它带在家里吗?
在线上和线下工作,在设计室
那正是臣服的能力
是快乐和成功生活的关键所在。

二元心智

冥冥之中确实有一种强大的
二元性心智的两个主要影响
宇宙可能性的声音无限深远
明白世界不可能被控制
而是必须生活在经验中
此声音把你的自我拉向
好奇、富有同情心和创造力
同时有导演你的头脑电影认为
世界需脚本,控制和解决问题

重点是你的自我追求其身份
对确定性,比较和舒适的强迫
性渴望,你的本质是动词行动
而你的身份是名词
你的本质参与随环境而互动和
流动时自信自在地接受这过程
你的身份创建故事模式的解释
和预测,自私和强迫谈论情况
掌控来管理自己想象中的未来

人最为适应的不是物质的世界
而是秩序混乱、阴阳二元现实
感觉和思考
灵性和思想
本质和身份
做事和存在的整合
最终你的行为成为存在和生活
变成有意义和令人兴奋的旅程
你不必努力满足你的愿望
因为当你做你渴望做的事时
与你内在自我连接和谐相处
此时你生活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