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多磨

你的想象力就是你自己,想象
力所看到的世界是真实的世界
如果你知道了——想要的东西
不在物质,而在空性里面酝酿
就没有必要急于去显化了
匮乏感驱使你想着拥有和占据。

我们很难达到心脑合一的境界
虽然你明白——心能改变一切
但是你平时用的都是大脑思维
故此世界一旦显化出来了东西
就难以改变,还不如暂时把它
放在空里酝酿好再呈现也不迟
使自己的思想与感官证据脱钩
将注意力集中在不可见的状态
定义你的理想并将注意力集中
在以自己的理想认同的想法上
始终如一地看着,然后想象
的状态变成了客观的真实。

时间和空间都是连续的,生命
的戏剧只是多维时间块的攀登
俗话说的好——好事多磨
许多事给其时间便水到渠成
一着急就变成梦幻泡影
因为它的根安扎在空性里面
把它硬拔出来就失去了营养
供应无法持久,便奄奄一息。

问问自己 ——我在做什么

只要内心存在否认真相的想法,
必然会在内心激起恐惧的涟漪。
你所发出的每一个愿望,
都是对真实的否定,
而每次的否定,
都会让心灵体验到恐怖之感。
这种恐惧,与你的思想身体无关,
纯粹是心灵层面的体验。
当你对自己是谁感到迷茫时,
就会陷入迷失,
恐惧也会随之而来。

你的迷失和不确定感会滋生恐惧。
倘若一切皆为虚幻,
那么我们唯一不确定的就是
自身的真实本质。
每当脑海中浮现出“不确定自己
是真实灵性存在”的念头时,
恐惧便会加剧。
当我们陷入慌张时,
最需要做的就是静下来问自己:
“我正在做什么?”

实际上,
我们是在否定自己的真实本性,
这与外在发生的一切并无关联,
代表着我正在成为非真正的自己。
一旦领悟到这一点,
便能立刻从慌张和不安中解脱出来。
当你感到不安时,
只需做一件简单的事:
收回所有攻击的念头。
因为感受不安的并非你的角色、
身体或自我,而是你的心灵。
心灵之所以无法安宁而感到不安,
是因为你发出了攻击的念头。

风和浪

风很容易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狂风呼啸,风起云涌。
……但风很轻,风清月朗
而波浪是持久沉重的
波涛汹涌,惊涛骇浪
在河流上,我们知道水流比
风更能推动独木舟的前行
但是风容易使我们分心。

在陆地上,当前看起来像教育
产业综合体,或者网络效应
摩尔定律的棘轮以及改革开放
持续数十年的经济,文化趋势
当前是我们持续存在的阶级、种族
和性别体系以及强大的工业经济
它可以克服,但需要集中精力。

另一方面,风是当下的突发新闻
最新的社交媒体,轰动和围绕着
我们生活经商的一层薄薄的炒作
这可能是一个有用的分心,
但我们真正的工作在于
克服当前状况或改变它。
首先看到它会有所帮助
战术很棒,执行是必不可少的
明智的策略就像背后吹来的风
一旦你顺风而行,
一切就变得更容易,顺畅
同时尽力忽略风的分心,干扰。

相信直觉

在我女儿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
她曾问过我一个十分古怪的问题。
那问题从她明亮的眼眸中蹦了出来:
“爸爸,如果我从咱们家屋顶跳下去,
脚先着地,我会不会没事呀?”
毫不意外,我们家的屋顶相当高。
我顿了顿,
反问她自己是怎么想的。
她告诉我,
她的直觉告诉她不会有事。

毕竟,她从未听闻或见过相反的情况。
而且,她养的猫从高处落下后,
总是能若无其事地走开。
于是,我给她看了一幅画,
画面呈现的是鲜血四溅、
死亡降临,骨头断裂、动脉爆裂
的惨状。她被这幅画震惊到了,
还好,她选择相信我。

大多数时候,
直觉源于我们的信念,
源于我们信任的人讲述的故事,
还有一部分来自于有限的个人经验。
这些都是为了让我们
更轻松地评估生活。
直觉本质上是一种假设和预测,
是信息处理的主观方式,
并非绝对可靠。
也许,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
而这与我们的行为并无关联。
所以,
别总是把“理所当然”挂在嘴边,
或许是时候深入探究一番了。

不当真

只要你的念头不是由心而发的
不是从本我源头产生的即妄念
是无意义的脑回路条件反射
如果你抱着改变对方的目的和
理由去切换目光——那还是在
自我频道,还是基于分裂
“过去”不可能不经过你的诠释
和判断,而进入到你的认知中
不当真是念头不再蒙蔽你的心灵
因为不当真,你的心灵解放了
这个解放的心灵是“不二心”
“个体心”只在你的认知和妄见里
只在你的故事和判断之中

不当真,不代表你什么都不做
不当真,是先不听自我的解释
抛开思维喋喋不休的剧本
当你不再听自我的解释后
会有很多接下来的清晰行动
不要以为没有大脑自我的解释
你就会不理智地失去了行动
相反这行动是即时的,随性的
不假思索——原来是心在做
不当真后,就不会纠结做与不做
该干什么就去做——此时此刻
你静心,清晰明了
你做的就是你该做的

你设置了爱的障碍

我们平常生活中,爱就是
我给你爱,我的爱就少了
所以也希望你能给我爱
我对你好,希望你对我好
这个交换的本质原因是匮乏感
因为你没有连接到生命本源上
那浩瀚无边,无所不在的道
爱是受限的;因为爱是有限的
故人人都不想给爱但又渴望爱

要得到爱必须先给出爱
你不知觉给自己打造了爱
的障碍并想将爱占为己有
那不是你的爱,我的爱
本是本我生命源头的爱
你设置了障碍,没给出去
你扣押了太多,所有人的爱
而全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宽恕就是为了让爱能给出去
撤销爱的障碍,恢复爱的流动

判断是爱的障碍
所以“允许” 宽恕尤为重要
不是允许/宽恕某个东西
只要有个对象就不是真宽恕
只要有对象,就有判断了
只要一判断,爱随即隐身
全然允许,宽恕的真谛是
你是允许,宽恕本身
不把宽恕/允许当作工具

真山真水

就是当你认出了你的赋予
对世界的这个看、听的界限
那么观者与被观就不再分离
听者与听到就不再分离
你的心和你的意义就不分离
——这就是“思想离不开其源”
你随时都可以篡改大脑的记忆
研究表明大脑的可塑性非常强
哪怕在当下对一个人有一次
彻底的宽恕,过去你对他的
判断/记忆都可以全部清洗

时间是大脑里记忆的排列顺序
你所感知到的一切是一种表达
而且是正在发生的表达
因心而现即是穿帮,自性不二
即心之因与你从未分离

所有的练习都是方向,不是目标
不要想象通过练习达到什么目标
一旦设定了目标
你又开启了自我设限
如果看到的一切只对你有意义
说明你看到的一切是幻
真实的事物一定能共享
你看出去的「看」是真的
当你觉得你看到的是“东西”时
它在你外;当你发现你看到的
竟是“意义/名相” 时,它在你内

超越动静

所有相其实来自于运动的变换
量子物理学已经阐述很清晰了
一切现象都是运动的结果
宇宙不存在不运动的物质
这取决于我们观察事物的方式
事物不运动的时候就和大海
真空没区别了
一滴海水或一个波浪,当它绝对
不动的时候就跟大海没区别了
你用分别心去看是无法看到的
人人都具有的fo性。

不是我们无法知道不运动的物质
而是当你用真心良知的时候
用另一种观察系统,甚至不是观察
因为此时没有观察和被观察者
而是叫真知系统,当我们进入时
就超越了动静,动和静都能一视
同仁去看,就是大海的统一视角
而不是个体所持有浪花的观点
当你就是大海的时候
海水不动你知道,动你也知道
不管是海浪、波涛、海啸
还是如如不动的海——你都知道
因为本质是一样的
——它已经超越动静二相。

拷贝导致失败

自从从事数字媒体以来
我明白大脑是通过类比来组织的
类比是理解的关键。类比越明显
创作者在向我们讲述他的故事时
所付出的努力就越少

当运输成本更低时风险就会降低
并且你无需配备人员来避免错误
这意味着你可以承担更多风险
变得不那么明显并放弃安全感

此结构的一致性是激励市场领导者
未能过渡到新范式的最大原因
当你采取捷径让你的数字产品
看起来和工作起来就像值得信赖
且经过验证的非数字产品一样时
更容易快速获得理解或购买
但是我们一次次看到获胜者
看起来一点也不像旧事物
eBay看起来不像苏富比
淘宝看起来不像街边的小卖部

失败的微小代价与不尝试的
巨大成本相比相形见绌
冒险进入新大陆的唯一原因
是从正确的飞跃中体验,受益
这实际上不是飞跃,而是类比

物质回到能量

通过量子物理学的学习探索
物质世界的本质是无物
科学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包括认为电子光子的基本粒子
始终处于多态的状态中。
到目前为止,科技无法确定
看到过光子和电子,
科学家发现此世界的最小单位,
由不连续,不同频率的能量组成
取了个名子叫“量子”。

当能量具备信息功能时
这个能量所覆盖的空间
我们把它叫做一个能量场,
在这个场域内,你都能读取
到这个能量所带的信息,
但这个场是可以叠加的
这样就没有物质仅是能量场
而且这个能量场是一份能量。

我们在宏观上看到众生的
几十年,上百年的“生活”
是用一种更底层的,周期更长
的“场的成住坏空”来衬托的
众生在有限的生命周期误以为
自己会成住坏空、会生老病死
而世界不会,一切物质最终
都会回到能量,正所谓生命
——周而复始,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