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老拿自己和别人比较

人类喜欢比较
比较,产生美
比较,也是万恶之源
我们一生中一直在为此奋斗
不断与他人进行比较
最初是学校成绩和体育运动
随着年龄的增长建立家庭
则比较其他指标:职称,汽车
收入,房屋面积和超凡成就

我发现有无数的类别
无数的人可以用来比较自己
随着网络社交媒体充斥着我们
现在更容易找到“更好”的人
或虚幻的标准与自己比较
这只会使我们对自己感到难过

不间断,无意识的比较只会从
我们的生活中窃取本有的欢乐
人成熟后反而会变得更加与
众不同,人生状态会更加个
人化,也更难以和他人比较

比较总是不公平的
将自己了解的最坏情况与对
他人假定的最好情况来比较
比较抢了宝贵的时间和专注力
每天只有86,400秒,用自己
同他人比较花几秒钟远不够

无法公平比较

你太独特了,无法公平比较
你的才能,潜力,贡献和价值
对你和你在世界上的目标来说
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都无法
与其他人相提并论

你没有收获,却有非常多损失
你的骄傲,尊严,动力和热情
可能的比较数量没有止境可言
成功无法克服这个习惯
还有许多需要关注的事物
比较将重点放在错误的人身上
可控制生活——你的生活
但是当我们不断将自己与他人
进行比较时,浪费了宝贵精力
专注于别人的生活而不是我们
的生活,激情,体验和觉醒

爱是无法比较的
只有幻觉才能比较,被贴标签
才能看到得失并制造人生戏剧
因为它是被定义的,需被维持
捍卫,会动摇、变异
比较引起怨恨
剥夺了我们生命的喜悦
你的基本的本质是无限的喜悦
那是你自然的状态!无需去获得
比较不会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价值
意义或成就,相反只是从中分心

一切不完美的都是判断

对他人无意识的反应
是自然而然的,你在别人
身上看到的许多“不完美”
其实是幻觉,根本不存在
是受到制约的心智为了树敌
为了显示自己的判断
是对的或更为优越的
就算错误可能确有其事
你愈认同它就聚焦于它
就会愈加地当真扩大它

当你把他人的无意识
看成是针对你个人时
就会把对方视为敌人
此时,你对他人内在事物
所产生的反应,会强化你
自己内在同样的事物
当你明白他人的行为其实
非冲你来时,你原先想要
反应的冲动就随即消失了

不予反应而是宽恕
是去忽略,去看穿
它不是示弱
相反它是在显强
当你看真正穿了就能够直视
到每个人内在都具有的本质
——健全的心态
如果在负面情绪中你能了解到
此刻我正在为我自己创造痛苦
这份觉知足以让你超越被制约
的状态和它所产生反应的限制

驾驭想象力,开启美好社交

从现在起,试着掌控和训练自己的想象力,这是比空想更好,也是加深对朋友了解的绝佳开端。面对生活,别一味抱怨,要像音乐将不和谐化为和谐一样,用全新的方式去化解矛盾。

那具体该怎么做呢?就像对待朋友那样,先建立融洽的关系,改变内心的语言。在心里给朋友“打电话”,把注意力聚焦在他身上,在脑海中呼唤他的名字,就如同在街上偶遇他时吸引他的注意一样。接着,想象他已经回应,在精神层面听到他的声音,仿佛他正在向你诉说那些你期待的、能带来巨大好处的事情。

然后,你也向他分享自己见证好运的喜悦,在心里听到自己渴望的消息,为这些消息而兴奋不已,再带着这份好心情投入日常工作。要知道,状态决定体验,想象中的对话必须唤醒内心所确认的积极内容。接受最终结果意味着接受达成结果的手段,再明智的思考,也比不上因接受最终目标而自然衍生出的有效行动 。

书被下载了

书籍是文字的承载者,历史忠实
的记录者,从上古期的亚述泥板
古埃及的纸莎草卷,中国的竹简
活字印刷术,古罗马羊皮纸
造就西方价值观16世纪谷登堡的
活字印刷,几十年前计算机排版
到现在的电子书下载
越来越信息的书可随时
随地点指传播扩散

最初期的书籍是具有
权威性的固定著作
在作者和编辑的精心雕琢代
代传承下去。 一本大部头的
纸书在本质上十分稳定的
被安放在书架上,不会移动
不会变化, 或许以这个状态
保持上百年以致数千年
书的文学魅力在于把自身交
付给了纸张, 如同誓言般
作者的威望建立在此之上
这些吸引人的特性
使得书籍历久弥新

1977年刚恢复高考时要排队
几个小时才买到自学丛书
你也许不信80年代初那时
大学的课本有手写的油印本
要是会读书取得好成绩可改变
此人的命运,也同时造就了理
性超然的科学气质和学者气质
此“公正无私”的读书人其超脱
态度的背后是只需行动而
不必去卷入作出反应的能力
书本的文字赋予读书人是
“感受力的分裂”,整体的分割
是不断的分化和零乱的专业化
许多年来的传统文化一直
高扬这一来自读书的馈赠 
到了网络时代却成了使人窘困
迷惑的束缚,因为在这个时代
里所有的人,时时与他人相关

电力技术和网络让信息从各类
实物中分离加速的“信息”
重组专门化信息和分割肢解
书里的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就
变得越来越易,喜爱书的人
都看到出版的纸书是越来越少
不是因为新书付印的技术和材料
遇到困难,而是现今的这图书
已经转向以电子书的形态问世
即是旧本藏书的文字也被扫描
到无处不在的网络角落里
进而在网络综错密布的线路中
自由地流动,再到手机电脑
平板电脑,Kindle阅读器
我们在“起点”中外文网看书
“一起写”书, 喜马拉雅“听”
书,维基百科编辑百科全书

想象力:实现梦想的钥匙

人类进步的每一个阶段,
都离不开想象力的驱动。
人们若未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并坚定
相信,即便在看似确定的情况下,
结果也可能充满变数。
坚定的想象力,
是成功行动的起点。
无论我们是否在更高维度“觉醒”,
在生活这场大戏里,
我们在不同维度世界中扮演角色,
决定着未来的走向。

想象力是实现意图的有力手段。
那些凭借想象力,
随心塑造心仪形象的人,
往往能找到前行的方向。
哪怕身处孤独或困境,
强烈的想象力与情感,
也能产生深远影响。

要实现愿望,
首先得想象自己已经达成目标,
怀着对理想状态的热爱与执着,
沉浸其中,不断思索。
只需将想象力聚焦于实现愿望这一点,
就能从单纯的思考迈向深度冥想,
让思维的力量推动梦想照进现实。
想象力赋予我们突破局限的能力,
让我们在追求进步与梦想的道路上,
创造无限可能。

一样可憎,无奈

在国内社会里一直以来挣钱
有时是要突破两个底线
——你个人尊严的底线
和做事的道德底线
我们常常看到,不择手段
置他人死活于不顾的获利
如莆田“魏则西事件
把百度和武警二医推上浪尖
让我们感到须彻底整治虚假信
息和医疗广告停用大打广告
而未经批准的临床医疗技术
百度的不公平竞价排名
不能仅以钱多为标准
我们不乏有博学知识之士
可信仰和道德底线在哪里

美国郊区美丽的巴哈马群岛
那里的教堂数量比超市还多
似乎不少人充满着教义信仰
可他们有些人不相信人体输血
即使在家人病危等待救命血液

在我看来,没有信仰的博才
多学和充满信仰的愚昧无知
一样可憎,无奈
海洋是由水滴组成的
从那些开始,而不是波浪
复杂的民事互动建立在成功
的小型互动之上
从我做起,就现在

说声“对不起”需要胆量

在火车站,我看到两个男人在
众多的人中争论谁先用小便池
结果谁都没有得到想要的东西
都不好说他的这一天过得更好。

为了赢得每一次互动的需要,
我们没有能力去道歉,
短期目标先于长期目标。
这些并不是实力的代表
是不成熟和虚弱的征兆,
总是结果不佳,
如果道歉与网络息息相关,
并使我们更有可能保持同步,
那它会为自己付出赢得很多倍。

我喜欢它给我的解脱感
道歉之后帮我感觉更加轻盈
我越多考虑采用此做法,
就越能感到内心的平和。
对我来说,这是此刻能看到的
与爱和一体性最相一致的做法。

我所做的,等同于过滤掉
与现实生活不和谐的噪音
以便最终听出噪音背后
更安静和美妙的音乐
我抛弃的是不和谐的元素
收听到的则是和谐悦耳的那些
这比继续容忍噪音并为之头痛
以致错过了更富于灵感
的音乐要合乎情理得多。

艺术家和自由

宣称艺术家的角色很诱人
一旦你成为一名艺术家
你就会自由,可以自由工作
自由地制作你想做的东西
自由自在,充分表达自己

自由还有另外的含义
因为它带有一个钩子
这个钩子其实意味着
“在这里,我做了这个”
对工作的责任。这是种特权
我们用它来交换自己的自由
拥有我们所做的事情的责任

因为自由你很勇敢。如此
慷慨的灵魂,当别人因恐惧
退缩时会毫不犹豫跳下来的人
你的作品对你和与你分享的人
意义重大,我们不禁为你制
作魔术的方式而感到鼓舞
你是为喜悦服务的勇士
而且你似乎从未停止过
站着说话和做自己最好的工作

你是在边缘跳舞的艺术家
有时,特定的观众不配你
但是从长远来看这并不重要
你在分享礼物时会慷慨解囊
我等不及要看你下一部作品

变得不忙的步骤

帮你变得不忙的行动指南

1.想清楚忙是一种选择
这是我们自己做出的决定
从不被迫忙于生活。变得不
忙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是意识到我们有选择的余地
不必过着忙碌的无头式生活

2.停止美化忙碌。忙碌并不是
荣誉的象征而是对错误的追求

3.欣赏并安排休息时间
休息对我们的身体,我们的
思想和我们的灵魂都是有益的

4.重新考虑你的优先事项
对生活的优先事项和追求更有
意识,这是忙忙碌碌的核心是
将优先事项放错了位置

5.拥有更少的财产。我们拥
有的东西占用的时间和精力
比我们意识到的要多得多

6.在日常工作中培养空间
在你本来很忙的一天中
开始培养一点空间和余地

7.在“不”一词中找到自由
认识到“不”一词的内在价值
学会对不重要的承诺说“不”
会打开你追求最重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