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别寒冷

今天水库的温度下降了许多
也许是夏天来临前的最后寒冷
照例游了半个小时焕然一新
岸边有人好奇问水很冷吧
我说不冷,他有点不信说
——想想都冷

其实我并没觉得冷
可问题就在这想想里面
当我们面对生活的状况不会
直接去面对,而是先去想想
然后就在意识里面打转转
你看——当你面临冷时
身体有抗寒的基因激发出来
在你入水以后甩了几下
手脚在水面上打动
呼吸在和谐交换,不觉得冷了
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礼物
在他们面临着恶劣的寒冷时
没充足的食物提供的情况下
生存了下来
然后这些抗冷的经历,技巧
御寒的动人的故事
通过基因世代相传给我们
可许多人都忽视了此礼物
拼命的以各种衣服包裹自己
躲避到舒适的房间,暖气空调
把这美妙的礼物置之一旁

面对真相吧,每天醒来
放下自编自导的大脑剧本
直接面对寒冷时先输入寒冷
试一下,看看怎么样

中医养生之道:养心为本

中医认为:
“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养心是养生的最高境界。
下士养身,
中士养气,
上士养心,
唯有调和心神,
方能实现身心和谐。
情绪波动是健康大敌。
恼怒、忧思、惊恐等负面情绪
会扰乱气血运行,
成为疾病与短寿的根源。
无论是日常养生还是养病期间,
保持心境平和都是关键。

养心需内外兼修:
对外顺应四季变化、自然规律;
对内调节情绪,修炼心性。
心定则气和,气和则血顺,
进而精足神旺,增强身体抵抗力。
因此,摄心是治病养生的根本。
静坐其实是息心法,心息则神安,
神安则气足,气足则血旺,
血气流畅,则各种病可除。
现在病可去,未来病可防,
心息则神明,神明则机灵。

静者心多妙,观机辨证,
格外敏捷,见理既正,
料事益远,遇乱不惊,
见境不惑,能一切通达。
与其毕生追逐财富,
不如修炼平和心态。
凝神定气、物我两忘,
不仅能收获健康,
更能让精神达到超凡境界,
这正是中医养心的终极意义。

养生真谛:修心为本,自愈为要

中医与西医的药物治疗多为治标,
疾病根源在于“错误之因”,
而健康的核心在于心。
正所谓“心净则身净”,
生病时依赖自身修复系统才是治本
之道,这与动物自愈的本能同理。
人体的诸多病症,
实则是身体调节、清理垃圾、
维持平衡的正常反应,
不应盲目将其视作需消除的病因。

生病时更应保持平和,
心定方能气顺血畅,
促进身体自愈。
养生讲究“虚”的智慧。
道家所言“虚则灵”,
如同“谦虚使人进步”,
适度的饥渴感可让人保持“虚灵”,
维持清醒与健康。
反之,贪念丛生易扰动心神,
致使心气虚弱,
外邪入侵,成为疾病诱因。

不要依赖吃什么补阴,
吃什么壮阳。
实际上:运动就可以生阳;
静坐本就可以生阴。
阴为阳之母,阳为阴之用。
心静方能养仁,仁德带来长寿,
而长寿正是幸福的根基。
养生之道,归根结底在于修心,
通过内心的安定与自我调节,
实现身体的真正健康。

离开故事里的剧本

解释缘起——因果颠倒
需明白的是全部的角色加起来
都无法等同人生真正的作家
——那就是无我,自性。
不要错把作家当成了一个人
认为真的作家是:大脑故事
里的作家,他想象中的作家
当因果、层次不分就没法成长,
很容易掉坑,层次不分
——没办法理解觉醒者们说的
因果不分——思维便是颠倒的。

凡是能比较的想法就不是智慧
“反想”的起点就是没别人,
正想和反想,
比喻类似无限符号的两端
往前是一个世界,
往后是一个世界以便理解真相。
反想就是要过中间的点
这个点前是思维,念头的世界
——简称作家的构想,剧本
无我往后的才是心体的世界
真实的世界,心灵的归宿。

真因果不能用故事情节解释源起
没办法用果解释因,那样无效,
众生皆因颠倒妄想而产生各种,
问题,烦恼、矛盾、判断,
就像看电影,你跟着剧情笑哭,
但知道自己只是人生的观众,
不会跳进屏幕里较真。
活着也是这样:
认真体验,但不沉迷;
有情绪起伏,但不被卷走。

保持不确定性

每当我们陷入不确定的境地时
大多数人都会立即寻找确定性
想要查看微信公众号
我自己最喜欢的网站,视频
而不是去构思撰写博客文章
我们愿在困境中停留更长
而不愿进行建设性的交谈
想办法让合伙人掏钱给股份
也不愿自己挺身而出
面对项目的不确定前景
宁愿将隐藏在晦涩难懂的安全
而不是将我们的艺术推向世界

真相是不确定性和混乱的边缘
是我们学习,成长,创造领导
做卓越的艺术和新发明地方
是进行探索,冒险,变好奇
并重新发明自己的地方

不确定性的边缘
是可找到意想不到的美丽,爱
亲密感,脆弱,含义的地方
我们真正渴望的一切都在此
但我们恰恰逃避了不确定性
——诀窍是留在其中

你就是自己的监狱长

年轻的伽利略很想成为牧师
他的父亲希望他能去学医
伽利略后来则对数学物理兴趣
尤其是运动中物体的特别想法

他遭受保守传统的教会“监禁”
其思维挑战当时静态秩序思维
那时人咬定自己是宇宙的中心
和哥白尼“异端”的日心说相反
伽利略坚信日心说便证明了
地球是绕着太阳行走的
他被迫“公开放弃,诅咒和憎恶”
其信仰。晚景凄凉,在狱中
度过他最后9年的生命软禁

伽利略的所作所为让我们
看到人不是物理宇宙的中心
你正是你的个人宇宙的中心
无论你是否意识到这点
就像监禁伽利略的教堂一样
你对世界的自我参与和保护的
想法正是让你和你的未来处于
一种自然的“软禁”的状态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追求各种
方法,努力追求,竞争,希望
修炼戒律,其实是在建造监狱
在其中生活、经验并受苦
——你就是自己的监狱长

难以改变

唯一的改变可能性是他们
想要改变人类在自愿改变
的能力方面是独一无二的,
我们可改变态度,外表和技能,
但只有在我们想要改变的时候。
在帮助人之前要先需要确认
他是不是真的想要被帮助,
如果求助者自己都不想改善,
那就不可能成功建立治疗关系,
他认为你不可能说服他人改变
具改善的意愿才是进步的前提。

你必须下定决心去改变
拿你的人生做赌注去得出答案
相信命运会把你带到更好地方
然后每个人都需要具体的目标
和志向来避免混乱和惰性,
清晰地理解自己的人生。
所谓“转运”,不过是
当你开始改变看待世界的方式,
世界便开始改变看待你的方式。

命运从不辜负那些认真整理自己、
温柔对待生活的人。
你可试试一个简单的替代品,
可能会改变一个习惯。
与其吃零食,不如刷牙,
与其小睡,不如去散散步
与其发表令人讨厌的推文
或刻薄的评论,不如将其
写在私人笔记本上,
与其走楼梯而不是乘电梯,
与其购买寻求快乐,
不如考虑捐赠。

超脱欲望,方能连通万物

当我们做事时,若满心在意结果,被想要达成目标的渴望驱使,便会陷入匮乏与得失的泥沼。此时,我们的频率与万事万物相隔离。相反,当我们能做到不在乎结果,无所欲求时,自身频率才能与世间万物相连通。

一切都不想要,其实正是拥有一切的开端,是体悟万物一体境界的起始,也是跳出世俗功利游戏的起点。正所谓“无心生大用,有物不通神”,倘若我们的心被禁锢,充满杂物,无法放松与自然,又怎能以豁达之心链接天地呢?

“反者,道之动”,保持一种看似没有欲望的状态,却可能收获意想不到的结果,这已不只是抽象概念,而是需要实修去领会。现实中常出现“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情况,当我们过于在意一件事,一心只为追求好结果,将所有心思倾注其中时,结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唯有超脱对结果的执着,放下欲望的枷锁,我们才能在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可能,与世界建立更深层的联系 。

只买承诺

每天我们都有各类新产品
工具或应用程序进入市场
有人在等待新车的交付
或购买限量版拼图游戏
有人在等待预约或预订
也有人等待手工制作的奢侈品
或者假设有两家公司正在
等待计算机芯​​片的出货
一个有一些存货
另一个需要它们来
完成一种高价值的产品
为处于危及生命的情况下
的人们提供服务

想要制作计划,分享内容
购买,销售,存储,交谈
观看,唤醒或就浪费时间
肯定有一个功能丰富
的应用程序可以帮助
你做到想要的这一点。

作为一名营销人员
我们经常陷入我们所提供
的产品和服务功能和优势中
陷入了不断告诉人们其作用
在内心深处,多数人并不关心
产品服务功能让他们能做什么
他们希望不那么忙碌
更富有成效及身份认同
更少独处,孤单无助
更多联系,分享和来往
更少恐惧,焦虑
内心感觉更安全和富足

人们不买功能,他们只买承诺
不要告诉我你做了什么
让你对我做出你可兑现的承诺。

打破自设 “牢笼”,笑对生活 “剧本”

我们常常陷入一种误区,亲手为自己打造困局。殊不知,“境无好坏,唯心所造”,许多时候,困住我们的并非外界的艰难险阻,而是内心的执念与狭隘。当我们深陷自我编织的迷网,以为生活再无出路时,其实破局之钥就握在自己手中,往往一念之间,便能云开雾散。

一个人或许会在生活的惊涛骇浪中暂时受挫,被现实打败,但只要内心坚韧,就绝不会被彻底打倒。因为真正能掀起惊涛骇浪、将我们吞噬的,往往是来自内心的狂风。倘若内心风平浪静,外界便难以有事物将我们摧毁。内心淡定,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幻,能始终八风不动,坚守着自己的安宁。

我们要学会不入自己设下的局。在夕阳西下的落寞与旭日东升的希望之间,永远都有选择的权力。终有一天,我们能沉静地走下山去,即便手持拐杖,步伐依然坚定。而在某个山洼,也许会出现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玩具奔跑,那看似不是历经沧桑的自己,可又何尝不是重获新生、回归本真的自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