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艺术品

拥有无价的艺术品已有三千年历史
原装清明上河图是高地位的奢侈品
但绝大多数的画作是没啥价值的
以几元的低价出售
许多原创的艺术品大都卖不出去

NFT 听起来很神秘,概念吸引人
身份的象征和明显的价值物品
像奥运火炬图标、毕加索原画
NFT 被设计成唯一的,是数字
世界中不可替代的现实碎片
在消耗大量宝贵的能源,时间
除了铸造一些稀缺的数字代币
并指望其增值外别无其他目的
最近“铸造”NFT变得非常容易
区块链技术打造,数字钱包交易
例如,我可以将自己博客上的
4,300 篇文章中的每一篇都变成
一个代币然后在公开市场上出售

创造者投入到追逐NFT的时间和
热情越多,就越会花更多的时间
想方设法去创造稀缺性的外观
并催促人们相信代币会升值
他们将成为数字代币的推动者
而不是真正价值的创造者
如果你打算创造一些有价值
意义的事情,还是省省吧

决策作为努力

为什么我们更有可能完成任务
而不是不断开展一个个新项目?
在待办事项列表上打勾需的情感
能量远比最初添加到列表上要少
正如通常情况,“阻力”是答案
打字写书很容易,写书却很难
因为写书时要你不断做出选择

你知道执行做过的任务所需努力
风险也是如此
有社会压力要求我们履行承诺
而且几乎没有摩擦。这是工作
但并不具有挑战性
新项目却则完全相反
——努力和影响是未知的
通常接受现状的社会压力很大

你所做最重要的工作是做出决策
决策看起来并不费力
明显的风险和情感劳动是真实的
艰难的决策艰难
是因为我们对自己讲述的
关于后果和责任的故事
一旦我们承认采取主动
更准确描述为“提供主动”需努力
就可以分配时间和资源来做好它
总之,决策是战略思考的核心
认识到采取主动需要你的努力

由稀缺到丰饶

学习去发挥网络数据的真正潜力
将它作为无限的知识共享
和交流互动的方式
从获取信息到加入更高层次
让网络共享和交流知识
我们也跨入了一个新型经济

君不见:旧经济的规则是
“如果没坏,就不要修理”
今天网络的新型的经济是
“如果奏效,就已经过时”
工业经济的要素的方式一样
以交易和消耗的方式来看待
是依据稀缺性来考察并为基础
只要囤积或提高进入成本
就能越来越富有
此运算不符合网络驱动的经济
你无法靠囤积知识变得渊博
共享,创造才能让你博学多采

如果你真正丰富了他人的生活
人们会怀念,感恩你的——
如果早点遇到你其生活会更好
你的财富与你带给周围世界的
财富同样丰富
这一史诗般的转变已酝酿多时
千年来想象丰饶经济生活景象
提出各种理念机制创造这世界
然而就在上世纪末我们突破限制
通过先进技术创建了
由稀缺到丰饶的转变

因果思维

因果关系思维初看像是胶水
究竟对什么感到困惑
因果思维?是的
它将幻觉念头粘在一起的胶水
直到意外的事情发生
其运作方式如下
通过将各种事件联系在一起
在脑海中创造思维故事
想象你正在使生活发生
然后不知觉将其叙述在时间上
将未来想象为过去的发展
在你对特定故事渴望的驱动下
你思维能力使个人叙述变得有
意义和感觉良好
使生活包括你在内感到安定
舒适,稳定可控制

我们已确定了这点
你的真实本性是充满活力
的量子般的暂时振动
生活是动态,涌动的
从来没——也不会安定下来
生命本是生生不息
唯一达到完美稳定性的时间
是当它死了才安定下来

这就是你要想方设法去做的
稳定相互依赖的紧急过程
弄清楚一切将其控制住
指导结果——以便最终放松
计划和目标设定,未雨绸缪

梦想家和实干家

世界在迅速变化,未来是属于
不愿意接受令人窒息的现状者
那些保持兴奋、探索和惊讶者
像孩子般不断提问的疑惑者
它属于拥有臣服能力的天才
性格的力量,追求愿景
对待混乱和不确定从容的态度

梦想家和实干家能改变事情
不想成为其产品的环境
相反,希望环境是他的内在表达
他们不是观察者和批评者
而是天才的梦想家和实干家
他们探索和创造,并用其
热情和大胆推动我们前进

天才是有感觉的企业家恐惧
以那大胆的新想法向前推进
天才像格格不入的紧身裤
他们不舒服而且经常让充满
常识的多数人不舒服
知识很少导致转变是好奇和不适

逆境是我们朋友,它叫醒我们
醒醒吧,你不是故事中的角色
由想象的过去定义,你是纯粹
的潜力,想要的宇宙能量展开
所以保持开放,充满好奇心
并让生命接管你的生活

不做任何选择

现在的圈子是——你想在未来,
产生多大影响的实力范围。
你足够在乎投资一千个明天吗?
仔细想想——
你将投资什么以在未来获得?
我们的圈子是今天你考虑的行动中
涉及多少人的范围。

最方便、最容易和最直观的选择
——其实是根本不做任何选择。
保持你的圈子小,
专注于快乐和短期胜利。
如果我们不思考,依心而活
这通常是我们可能会碰撞的。
对我们的后代,包括我们
未来的自己,没有朋友。

然而,当我们处于最佳状态时,
我们扩大这些圈子,为自己和
周围的人创造生成性的可能性。
每个人都在喂养他们的圈子,
通过自媒体,微信,博客,短视频
机会是使它们不断变大。
选择你想成为的圈子,
成为你想要感谢的祖先。

半生不熟的工作

如果你关心创意实践
也许已看过彼得·杰克逊的
新披头士电影——记录了
60年代四个最有名的创意人
一起在三周内写一张专辑
录制电影并记录每一次互动

主角保罗,他和约翰不是天才
这无关天赋,而是技能,态度
保罗希望团队兴奋,乔治快乐
重要的是希望约翰喜欢其歌曲
其做法简单:把工作不断推进
将半生不熟的音乐带到桌面上
其实真的是在冒险
但风险是值得的。因为在信任
环境中共享的半生不熟的工作
是创造卓越作品的系统的燃料
将自己置于角落,不惜代价
创造了从事这项工作的条件
在项目刚开始时,就有十足的
勇气胆量分享半生不熟的东西

在义乌看到许多创业者的艰辛
合伙人之间不信任,完美主义
拖延,不愿承担风险,走捷径
也让我们感悟到影响团队成功
重要因素:心理安全、可靠性
结构和清晰度,意义及影响

都会成为过客

为了与普遍整体的自我融合,
你必须愿意放下你的个人自我
与其了解自己,不如把所有的
精力都投入到自己身上了解生活,
真的有生命在那里,这与你无关,
不要去了解她,去了解你自己,
了解生活。不要为了让她成为
你认为该成为的样子而去了解她,
你必须为了了解她自己而了解她,
你不能把自己投射到她身上,
她有脉搏,她的生活是真实的,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独立
于你而存在的。

这就是你所看到的。这就是道
会有出生的时间。死亡总会有的
事情总会有结果和成功的时候
总会有一段时间,事情会枯萎
走向失败,对,错,好,坏,
你是在把你的价值体系投射到
现实中吗?一切都来来去去
生命原本就是一场轮回,
一场皈依,遇见与疏离的过程。
无论牵手走过多少路,
无论有多少情话,在耳畔飘过,
最终,都会成为过客。

再次做同一件事

创造性工作中,初次和再次开展同一任务,所需时间与精力大不相同。就像写一部小说,可能耗费五年光阴,可重新打字仅需一天。公司推出新标志前,往往要投入1万小时精力筹备,而实际绘制标志或许四分钟就够了。商业计划、战略规划、工厂车间布局等方面亦是如此。

这就是初次与再次的创造性工作差异,初次着手时,我们处于摸索状态,会不断提问、激烈争论、无奈妥协、反复返工、重新开始以及积极探索。而第二次做时,基于首次积累的经验,已然有了清晰路线图,能够径直朝着目标前进。

成功的公司和企业明白,要努力缩小初次与再次做事的差距。尽管第一次总是困难重重,但随着经验积累,后续做事会更加高效。创造力并非凭空而来,它既是一门需要不断打磨的手艺,也是在反复实践中提升的技能 。走捷径看似方便,但始终是糟糕和具伤害的选择。

永远地失落

在生活里,我们常犯的错误,是拒绝接受当下经验的完整模样。这不是对某一方面的忽视,而是彻底抵触它的全部存在。我们逃避的,不只是当下瞬间,更是永恒的现在,也就是一体意识。一旦远离它,就仿佛迷失自我,陷入时空、痛苦与死亡交织的世界,恰似乞力马扎罗山上那孤独的豹子。

在界限与冲突中挣扎时,我们又满心渴望回到无限的一体境界。可所有欲望与抱负,都只是失去的一体意识的“替代品”,只能短暂安抚心灵,内心深处依旧时常感到空虚失落。

其实,我们内心最根本的渴望,就是一体意识。但终其一生,我们都在抗拒它。总觉得当下不够完美,不能安心于此,于是不断追逐梦想中更好的未来,在时光浪潮里起起落落,寻觅那能满足内心对真理渴望的“终极巨浪”。我们对眼前的“浪花”视而不见,却期盼它能带来深刻启示。这般不断追寻,结果只能是永远在失落中徘徊。不如直面当下,勇敢拥抱一体意识,才能找到内心真正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