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弃索取,主动奉献

“世界欠我们什么?”当抛出这个问题,我们就掉进了一个思维陷阱。它扎根于稀缺心态与过度的权利意识,可现实是,世界并不会因我们的追问而停下脚步、给予回应。当越来越多人纠结于此,不仅无法得到答案,反而会与世界的发展背道而驰,被它“推开”。

换个角度,“我欠世界什么?”这一提问却像一把神奇的钥匙,为我们开启无限可能的大门。当众人都思考这个问题时,每个人的点滴贡献汇聚起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共同创造更美好的世界便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一味等待世界给予我们应有的,这一过程疲惫又令人沮丧,好似在黑暗中无尽等待曙光。而主动扛起责任,思考自己能为世界贡献什么、如何引领积极改变,这个过程充满活力与乐趣,每一次付出都是自我价值的彰显,每一次行动都能为世界增添一抹亮色。

追求卓越,而非随波逐流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一个组织推出新福利,其他对手往往迅速跟进。这使得创造更好产品或服务的努力,似乎难以凸显优势,因为新成果很快就会成为行业标配。

以信用卡公司为例,有人认为投资客户服务并不划算,因为这不仅无法带来额外收益,还会增加行业整体成本,这便是“向底部竞赛”的开端。在这种情况下,部分企业将重心放在短期盈利、获取新客户或抬高股价上,这些行为虽能带来短期利益,却缺乏长期发展的韧性。

真正能改变竞争格局的,是企业决定致力于“更好地变得更好”。这意味着企业不再仅仅关注短期目标,而是从根本上提升自身实力,不断优化产品、服务和运营模式。这种追求卓越的理念虽然实施难度大,但一旦形成,便具有强大的竞争力,难以被对手超越。只有通过持续的自我提升,企业才能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

螃蟹心理

种姓制度将占统治地位的
种姓中最富有、最有权势的人
置于神秘的顶层,其他人则
按降序排列在他们之下的层级
下等人被扔进地下室
被困于塌陷地基和开裂的石墙中
当地下室的人们开始
爬向头顶的楼层监视就开始了
整幢建筑都开始受到威胁
因此,在洪水泛滥的地下室里
种姓制度会让住在那里的人
相互对抗,制造一种假象
甚至是恐慌,使他们相信
他们唯一的竞争对象就是彼此

虽然最低种姓的人努力逃离地
下室,但那些被留下来的人会
拖住那些试图提升自己地位者
许多奴隶起义和后来在南方建立
非洲裔美国劳工工会的尝试都
因此以失败告终
试图逃离低种姓的人被拖下马来
向统治阶级通风报信的“内鬼”
们还能获得额外的特权。这些
行为在不知不觉中维护了那些
背叛他们同胞的人
试图逃脱的等级制度

广告商还是直销商

我们不会在当下创建一个通过
广告和中断付费的大众媒体,
我们只会向我们最好的用户
出版商、那些在网站上发布
内容的人收取相关的费用,
他们希望在市场被看到和信任。
如果他们这样做了,
他们会每月向用户收取那费用,
他们会将使用服务的人的利益
与支付服务的人保持一致。

围绕着这样的一种理念
即广告在某种程度上是言论
自由的一种形式,广告商应
该能够说出他们内心想要什么?
何时想要,谁想要
因为这完全取决于他们,
随着我们将广告商转变为直销商
我们需要真正意识到这对我们的
文化和我们互动的媒体的成本。

问题是拍卖领域的广告商
随着时间推移,环境总是会
走向边缘,而这边缘取决于我们
——我们将容忍什么?
这取决于我们自己,
这取决于我们决定我们想要
从媒体那里想要得到什么?

方便、便宜

在工业化时代珍视这三种属性
我们从小都被灌输在有组织的
学校里接受它们,很容易想象
这个世界仍然想要这样
当工作在地理上受到限制
而流水线是效率的动力时
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
你的简历证明你有能力勾选这些
复选框,招聘公司会在需要时
调整其提供的薪酬
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但现在规则突然改变了
你的工作是网络数字化了
当你可以在家工作时
就没有所谓的“方便”了
公司要么雇佣全球
十亿人中最便宜的人
要么找一台电脑来做
或者他们需要雇佣特别的
具有重要技能的人
他们可能是传统的技能
你非常擅长编码、设计或工程
你完成阅读积累了大量的工作
赢得了同龄人的尊重
你显然在这方面做得更好
或者他们是真正的技能,软技能
你将情感劳动、深思熟虑的分析
关怀、幽默、平静或其他困难
的人类行为带到工作中
比大多数人做的要多得多

等级优越感

在所有被复杂生物适应的
环境当中,支配等级都是
一个永久存在的特征
这种等级观念的划分
跟天生而来的一种优越感
在跟不同人交际中也能够找到

记得在李嘉诚公司上班的时候
在和记黄埔公司里都是香港人
除了我一个是来自大陆的
他们是总公司派来的驻海外的
管理人员,财务的人员
我们在一起也相处的很好
周末我会开卡车一起出去玩
带他们去海边,去海里抓鱼
沙滩烧烤,玩牌九,非常开心

但是时间接触久后有的时候
就会显示出他们那种等级观念
有一次喝酒到八分处
一位做会计的香港同事就
道出了自己的内心话,他说
——在亚洲这边人分成几类
在香港英国人就是香港人的爹
他是高人一等,然后香港人
是除了英国人之外等级在上的
接下来就是菲律宾人,台湾人
韩国人,然后是大陆人和黑人
所以在他们的眼里
——大陆人是排的非常低的
尽管我们的学历,经济能力
在其之上,英语讲的更好
文化层次也更高,但他们
似乎看不到,选择性失明

最后期限

记得90年代初刚去国外时当时
还没有互联网,常常去散步
那是美丽的岛国。空闲没事做
我带来垫子和纸笔坐在沙滩上
思考方法的最好方法是感到无聊
没有人在等我到最后期限
我是在为自己工作,不进则退

很久以前我做出了决定
大概是在18岁左右
我说:“我不愿意做很多工作
成为做笔记的人
成为要记住的人
像老板所说的那样坐在
办公室八个小时,那人不是我
那样会闷死我

必须做点其他事才能有价值
这就是我真正想要做的
成为不会错过最后期限者
成为做事有非常严格规定的人
最后期限是个容易养成的习惯
一旦你开始关注危机
就很难找到重点和精力开始提
前计划。它有风险且代价高昂

我没员工,所以就没必要开会
但我要认清自己真正要做的事
做他人不敢做的发展额外能力
技术给我的挑战是如何以令我
不舒服不习惯的方式来利用我
这使我处于一个必须更深入去
做自己引以为傲的工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