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迷雾

外在意图可以独立于你的意志
而运作。
很难驾驭外在意图的力量,
但有办法做到为你工作。
我们已经确定要避免体验到外在
意图的不良结果,重要的是
不要创造预计重要性的潜力,
并拒绝与消极情绪有关的事情。

现在要解决如何产生外在意图的
任务,
服务于你设定的目标。
这不像摩擦阿拉丁神灯那么简单,
激活外部意图的机制确实存在。
这是一个模糊的主题这很难理解,
因为外在意图违背了字面描述。
然而,画面会逐渐变得更清晰。
我不想围绕这些想法神秘的迷雾。

你需要知道的关于外部的
一切意图包含在灵性转移中
以及你工作所需的所有技能
如果你把这些原则放在一起,
它可以从个人经验中获得将方法
转化为实践。不需要特殊课程或
研讨会,灵性转化的技术也
没有任何神秘或神秘之处。
秘密知识会被隐喻和幻觉所笼罩,
思维清晰者也能清晰表达其想法。

让外在意图的力量为你工作

如果大师声称携带着珍贵的
“秘密知识”,只能耳语相传门徒,
其余时间仅以寓言或高深的说辞,
要么他们恐怕还没有完全看透
这其中的精髓知识。

我们的目标不是获得能够将身体
举到空中的绝对意图的力量。
替代空间存在
选择的自由是存在的。
你选择备选方案中的可能
途径空间表现为你的物理现实。
我们为自己设定的任务
是学习如何在已有的能力和资源
的情况下实现由我们支配的目标。

尽管这些可能有其局限性,
灵性转化代表了我们很少使用
的力量。
灵性转化不需要你通过冥想、
各种练习,清醒梦和其他让人
头晕目眩的神秘活动来耗尽自己。
此模型看起来不太可能有效,
但你所要做的就是重新考虑
你对世界和你的既定看法
将能够实现你以前认为无法实现
的目标。很可能你很快就会相信
你真的可以做到外在意图的力量
为你工作。

模糊的感觉

内心的意图有避免消极的焦点,
外部意图更准确被描述为为心灵和
头脑一致同意的事情的实现开绿灯。
就好像外面意图,看到思想和
心灵是统一的,自动选择
备选方案空间中的匹配部门。
心灵和思想最常在其更愿意做的
事情上达成一致,在生活中避免
人最坏的期望得以实现的情况
提供外在意图如何运作的最具指
示性的说明。

人们通常对他们不希望经历的事情
有很好的想法,
而对他们想要的东西
反而只有一个模糊的感觉。
用激情来控制外部意图,
你就必须抹去内心所有消极的东西
并在你的积极的努力中建立心灵
和思想之间的和谐。

你已经理解了消极态度对你的
生活有多么有害。
当你表达怨恨和不满时
就会受到平衡力量的影响。
然后你成为依赖于破坏性的钟摆,
你的思想能量变得集中在备选
方案空间的负部门。
被消极外在的意图所吸引
将该部门转变为生活的物质现实。

实践清醒梦

超越传统的思维方式限制可能
非常困难是因为外在意图
对于实现飞跃至关重要
理性头脑不会轻易放弃其位置。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因为你必须用外在意图来体验它。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样的目的练习如果存在的话
可能会是一些奇怪的东西,
比如意图拥有意图。

唯一更深入理解外部意图性质
的方法是实践清醒梦,在实践中
而不是一些有针对性练习。然而,
我会建议简单地练习有意识
的生活在物理现实;与其说是
训练外在意图,不如说是生活。

清醒状态的现实与梦境的唯一区别
在于选择空间中物质实现的内在
质量。在其他方面都是相同的。
你可能想知道
如果我们不能指导外在意图的力量。
有什么可以工作的。
当然,你极不可能移动重达数吨
的石头,但物质世界的密度可以
是被时间战胜。实现目标的传统
方法是基于激活内在意图的力量。

催眠的效果

在催眠的背景下
考虑外在意图是很有趣的。
很难说是内在还是外在意图的结果。
思想单靠能量显然不足以使个人
意志或内在意图能移动物理对象,
即使是非常轻的对象。
思想能量充足时, 一个人向
另一个人的潜意识发送建议

有些人似乎具有显着的辐射
和引导能力强大的能量波。
如果那能量用特定的思想编程,
那么能量所针对的人
受到催眠暗示的直接影响。
催眠的效果不只是由磁性凝视
或催眠通行证。
催眠师能量的影响确实不
依赖于视觉或声音接触。

催眠主要在近距离工作,
这表明影响来自由内在意图
引导的思想能量的传输。
催眠可以跨越更远的距离,
外部意图无疑扮演了重要角色,
除非使用了其他技术。
体验外在意图的力量,
你必须逃离普罗克汝斯忒斯
日常思考和感受的床。
理性思维通常存在于主流
世界观的狭窄范围内。

变更动荡

有一天你终会明白——一切
外在的作为都是短暂易逝的
这对于生命本质来说犹如
过眼烟云,没有多大意义的
一旦把生命的重点由外转内在
不再把焦点放在外在获得上
你会感觉放松、宁静、平和
那正是你真正需要的。

稀缺匮乏依然无处不在
不管是在内心还是外在世界
还有数亿人仍居无定所
处于营养不良,衣不蔽体
食不果腹,无可靠医疗
贫穷落后的状态不是因为
我们的缺乏资源供给
而是以往所依赖的机械
稀缺性思维已经过时了
假如仍旧执着的固守着有他
没我的竞争控制的有限思维。

对于医生,首饰商店,寿司店
网站和空白CD-ROM磁盘
品牌来说,稀缺性一直都存在
几年前有人在义乌开老糊粥铺
然后很快就有5家,30家了
突然原始文件和副本难以辨别
——这是一场革命,如果你
意识到自己有能力有所作为
那对你来说是一个亮点
否则你可能会感到沮丧。

初到美国

记得1995年第一次到迈阿密
这里大多数地方显得比较安静
天似乎蓝,草特别绿,空气清新
车到市区步行,大多数汽车会停
下来礼让行人,大部分场所
竟然几乎没有人随便乱扔东西
也没有当众抽烟和喧哗。

井井有条像是纸上画出来的城市
每个人,建筑,每辆车都不慌不
忙的呈现着自己本应有的状态
而路上的行人,商场里的职员
办公室的员工节奏很快,高效率
这里市区的路况分类简单明了
中性数字来过一次就不会迷路。
上高速公路是不收费的
小轿车加满一箱油也不过
20美金,加油许多是自助的
插上信用卡就可以加油。

几年后感受到美国机械分离
工业化线性布局和思维方式
虽然陌生人友好但人情味很淡
想想如果都变成了“家人”
“兄弟”以后怎么做生意呢
而正当其工业文化渗透全球时
整体,涌动和即时的网络文化
已悄然登录美国,你能清晰感
受到其文化正走向网络数据化
的社区部落,相互分享,共同
依存,具创造力的社会,这不
正是我们小时候成长的环境吗?

破专长局限,寻人生真解

如今,我们纷纷成为各有专长的专家、技师,可遗憾的是,很多人也就止步于此。不管专长是心脏疾病研究,还是护理工作,每个专家都圈起自己的“小天地”,即便偶尔涉猎其他,也难改固有模式,直至终老。

人们习惯从方法和技术层面思考,以为它们能带来解脱,实则只是将人塑造为既定目标模式。这个目标,本是为对抗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而生,却恰恰是这些情绪的产物。对立的反应并非真正的行动,无论是经济领域还是心理世界,除了技术方法,必定存在真正能帮助人类的要素。

过去发生的事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不应盲目追求。贪婪会滋生傲慢,若一心培养谦卑,谦卑便不再纯粹,而成了另一种获取。我们不该执着于好坏、苦乐的经验记忆,而应保有天真,从中解脱。

一味困于专长和既定思维,难以触及生活真谛。唯有打破局限,探寻技术之外的关键要素,摆脱经验束缚,才能让心灵自在,找到真正帮助自己与他人的人生方向 。

内耗焦虑:源于过度关注他人

为什么很多身弱之人容易陷入内耗与焦虑?究其根源,是太爱琢磨他人,目光总聚焦在别人身上。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就能引得自己胡思乱想许久,一有空就反复复盘,纠结自己哪句话说错、哪里做得不妥。

注意力时刻放在他人身上,过度思考只会让自己的人生逐渐迷失。思考他人本质上是一种揣摩与猜测,而无端猜测极其消耗能量。这种没有依据的瞎猜,如同无解谜题,只会让人劳心费神。

反观高能量的人,他们的共性是始终专注于自身目标与自我提升,不会在他人身上耗费过多时间和精力,更不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人的注意力有限,在他人身上投入过多,就会忽视自己。尤其对身弱之人而言,有限的注意力若过多分给他人,留给自己成长与发展的就少之又少。我们来到世间,不是为了活在他人的目光里。尊重自己、善待自己,才是人生的重要课题。把注意力收回到自己身上,专注自我成长,才能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

担起职责,关注整体

我们无法将自己和应尽职责割裂,去创造一个没有战争、敌对与竞争欲望的全新制度和规则。世界的状况,难道不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正是这些欲望和冲动,催生了不良的社会环境。如果只关心帮助个体遵从传统和现存社会模式,那就是在维护造成挫折与不幸的根源,我们关注的不该只是人类意识的某个特定部分,而应是整体发展。

治愈局部或许必要,但不了解人类意识的全貌,可能引发其他形式的疾病。混乱与不幸并非西方独有,全人类都深陷相同困境,个体问题与世界问题紧密相连,并非孤立。

毋庸置疑,我们应关心人类问题,无论这人来自东方还是西方。人的整个意识都关切着上帝、死亡、公正、幸福生活、孩子教育以及战争与和平。没有对这些的全面了解,就无法真正治愈人类。我们必须担起责任,摒弃狭隘视角,将目光投向人类的整体命运,才能引领人类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