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世界的塑造者

你的生活现状是与你内在的心态和意识相对应的。从居住的房子、身边的邻居,到远方城镇的人和电视上的新闻,你与这些看似平常的事物都处于一种对齐的状态。或许你并不喜欢某些事物,但它们的存在,是因为你处于接受它们的共振场中,正所谓物以类聚。

常有人说:“没有观察者就没有世界。”这话没错,只是并非我们常规理解的那样。没有观察者,世界并非不存在,而是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模样。当你走过,世界也随之改变,因为你对世界的认知和你的状态已转移到别处。你在不同的意识层面,宣称着不同的振动和谐,世界也因此以别样的方式存在。

部分人面临的难题是,不愿为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世界负责。可无论看到什么,我们都与它和谐共生,这意味着我们的意识影响着所看到的事物。你给予祝福的,终会回馈给你;你加以诅咒的,也会反过来影响你。所以,我们是世界的塑造者,我们的心态和意识,决定了我们所处世界的模样 。

做出符合最大利益的选择

当新机遇的曙光洒下,站在选择的十字路口,肩负着塑造未来走向的重任。此时,最关键的是让做出选择的自己,紧紧贴合自身的最大利益。也许你会心生疑惑:“究竟该如何分辨,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是否契合善的准则,是否能够开启更高维度的全新可能?”

其实,答案并不复杂。一个真正有益的选择,绝非在恐惧的阴霾下诞生。恐惧如同迷雾,会模糊我们的双眼,让我们无法看清前路,做出的决策也往往带着逃避与慌乱。同时,也不能仅凭回顾昨日的选项来做决定。过往的选择是特定时空下的产物,而新机遇总是伴随着全新的挑战与契机。若一味沉浸在过去的经验里,就会错失当下独有的发展可能。

我们需要在当下的时空里,以平和且理性的心态,剖析每个选择的潜在影响。静下心来,聆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声音,将目光放长远,考量自身的长远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精准地找到最契合自身最大利益的方向。

幻想与现实:创造的基石

字典中“真实的”,是指在物质世界存在或发生的,非想象、虚构、梦幻或理论之物。但从创造的角度来看,我们渴望、梦想和想象的,恰恰是一切创造的根基。伟大发明始于想法,世间建造皆源于想象。

思考幻想与现实的区别,能让我们深入理解创造的本质,感受到宇宙的内在运作以及无中生有的奥秘。现实宛如一场梦,处于持续的变化与过渡中。天气变幻莫测,大陆漂移变形,我们自身也随时间巨变。试图抓住不变的事物,往往徒劳无功,因为持续变化是生活的常态,如同梦境一般。

在这变化的洪流里,幻想成为推动现实前进的力量。我们不应将幻想与现实对立,而是要看到它们之间紧密的联系。正是那些看似虚幻的想象,为真实世界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引领我们不断突破,创造出更多的可能。

陌生之门

记住:头脑可能不会怀疑目标
隐藏在其精美包装下的麻烦,
但心灵能感觉到。内心紧张
的感觉可以难以捉摸和模糊。
不要混淆将内心的压抑与不适
自然有些压抑或者亲切感
当遇到不熟悉的情况时会害羞:
“这真的适合我吗?”

内心的紧张是沉重的压迫感,
悄悄出现在头脑的乐观推理中。
内心的压抑是可以克服的
在幻灯片的帮助下,
但内心紧张—— 从来没有。
最严重的错误是由于紧张
而认为自己不配。绝对垃圾!
是原始的标签钟摆迫使你佩戴的。

你应该得到最好的。
不要急于做出最终决定。
根据幻灯片技术测试你的目标。
如果后来繁重的感觉没有了
通过它,你正在处理内心的紧张。
如果因为与目标相关的某些方面
而感到内心紧张
这说明它是外源目标。
如果你感到内心紧张
从意识到目标很难实现
那它在说谎,
超出你当前舒适区的限制
或你选择了一个陌生之门。

专心倾听,让个性闪耀

当你与某人交谈并表现出对他们
的兴趣时,请给出满满的诚意。
不要让其觉得你在操纵和利用他
那些以有趣的对话者身份出现的人
试图通过证明自己有多聪明和
抛名字来展示他们在生活中看到
和经历了多少。
这行为方式是内在意图导向的,

让自己处于最佳状态,
退一步,统一并采取不同的立场。
给自己设定一个任务,
给你的伴侣一个机会,
让他们显得有趣。
而不是试图成为娱乐者,对话者,
只是变得感兴趣。
你创造你自己的现实。
创造一个你的伴侣被信任的现实,
它就会开始发生。

耐心调整自己的频率并专心倾听,
询问问题并对你的合作伙伴选择
的谈话主题和其生活表现出兴趣。
外在意图通过让他人的内在
意图得到满足来发挥作用。
你牺牲自己的个性在聚光灯下
让另一个个性闪耀;
结果你得到了先前牺牲的东西。
因为你让他们实现了其内在意图。

不要责怪人

人际关系中会出现许多问题
由于思想与替代方案作斗争。
批评是一个战斗的一个方面,
是内在意图的直接结果。
鼓励和信任人的积极品质
与外在意图更一致。
批评人就是与外界作斗争。
它不会带来任何红利
除非认为有必要发泄你的胆汁
并激起你的敌人红利。

相比之下,
鼓励是人际关系的真正驱动力。
当你试图用内在意图影响他人时,
责备和批评他人。
然而当强调一个人的积极品质时,
无论如何你都不会失去任何东西,
让情况发展到对你有利的地步。

永远不要责怪任何人。
许多人责备自己并带有一种
自责感与他们一起感到内疚,
但没有人喜欢被别人指责。
人们可以在与自己的关系中极度
谴责,甚至到了施虐受虐狂,
但他们会接受另一个人提出的
任何指控,确实很糟糕。
人们总是会因为批评而生气,
不管他们是否在错误,
或者指责是否公平,
那么批评从何而来你?

放手,选择你自己的道路

看看你的依赖到底是怎么来的?
你不相信自己可以选择你的道路,
你其实完全可以独立行走的.
钟摆像木偶一样沿着路径牵引着你
像孩子握着母亲的手一样。
但当绳子松动,或开始抽搐时,
你会感到不安全并试图收紧绳子。
并不是钟摆在紧紧抓住人,
而是你不敢放开重要性的绳子。
因为你受到依赖心理的控制,
此依赖创造了支持和信心的幻觉。
最终,孩子会放开妈妈的手,
自己走路,妈妈鼓励孩子这样做。

另一方面,钟摆会试图说服人们,
他们将无法自己选择自己的道路,
或者在没有绳子的支持下行走。
如果你要摆脱妄想
并放开重要性的绳子
就会发现自己能够自由地
走到任何希望去的地方,
简单地选择你的目标,
静心,臣服而不必为之奋斗。
一旦一个人拥有了自由,
他们就不再需要信心和
创造的支持幻觉。

外在意图

除非降低与目标相关的重要性水平,
否则你无法接近与外部意图合作
外在意图与内在意图不同
它没有努力影响外部世界。
你无法通过设定内在意图来
学会与外在意图一起工作这样做,
无论有多强大。
这种力量被称为外在意图。

外在意图到底是什么?
在熟悉的有限参考语境中谈论
意图理性的头脑是很难的,
但可以见证其某些方面。
例如,外部意图在心灵和思想
之间存在和谐联系的时刻出现
一旦满足这个条件,
就会有思想能量和意图的外在
力量之间产生共振,并带我们
进入替代品的相应部门空间。

外在意图是一种力量使灵性
转化成为可能,即切换生命线,
或者移动点——天人合一的状态
通过替代空间的部门实现材料。
最主要的是这种力量存在,
剩下的就是享受使用其乐趣,
就像在阳光下快乐一样。
外在意图使成为可能在备选
方案中将物质实现点从一个
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空间。

意图的净化

外在意图巨大、深不可测。
同时是流畅和微妙的大宇宙,
既是控制,也是放弃控制。
是决定拥有的同时,
放弃实现它的需要。
这是我们头脑不熟悉的。
我们习惯于保护通过设定
内在意图来实现其愿望。

我们觉得对世界产生正确的直接
影响,它将立即做出反应。
内在意图的想法是明确而直接的。
即便如此,事情并不总是容易。
你还是要努力,坚持你的目标,
为了想要的努力奋斗,
灵性转化的方法建议
如果你放弃启动和前进,
世界将提供其拥抱。

此方法会让理性头脑感到困惑。
你需保持平衡的意图,才能达到
拥有决定与直接行动结合的状态
既想要而不需要渴望,
照顾而不担心,
努力而不是分心,
不要求就行动。
此平衡会被超额潜力或投射的
重要性破坏了。
目标越重要就越难达到。
如果你真的想要某样东西,
最终会得到它。
如果获得想要欲望是强烈的驱使
和疯狂的尝试,
将有完全相反的效果。

自然界的平衡奥秘

在自然界,有一种无处不在的现象,那就是一切都趋向于平衡。拿气温来说,当不同区域出现温度差异,风就会“登场”。风通过流动,让热量在不同地方交换,从而平衡温度差异,就像一个无形的“温度调节师”。只要有一种能源形式存在过剩潜力,就会有某种力量冒出来,纠正这种不平衡。

我们对这样的自然规律习以为常,每天感受着四季更迭、冷暖交替,却很少去追问背后的原因。为什么自然界一定要遵循这样的规律?平衡定律又是怎样运作的呢?其实,定律不过是对事实的一种陈述,它并非解释现象的根本原因。

所有自然法则追根溯源,都来自平衡法则,平衡法则在自然界仿佛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然而,我们至今无法解释自然界为何存在平衡,也不清楚平衡力究竟从何而来,以及它为何存在。这看似平常的自然平衡现象,背后藏着太多的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