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

信用是人置身社会的行为规范
个人操守,社群伦理,法律条文
游戏规则、团队精神
无不依信用而确立
信用使族群国家得以凝聚成型
从家族、宗族、民族到国家
从村落的边界到国家疆域的划定
无时无处不显现信用
信用是比血缘更有效的粘合剂
更是人类财富价值的度量
从以物易物的原始财富交换到
现代信用创造——货币的诞生
信用是赖以生存的精神氧气

人无信不立,在漫长的进化中
逐渐成了人类行为的基本信条
谁能使人类或心悦诚服或
被迫屈从于某种信用
谁就可以获得并拥有某种权力
各种权力依信用而生
而今信用已构成人类社会从
最小单元到国家及至国际社会
共同行为和活动的基石与前提

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都是
信用模式的演变和争夺
信用孕育并左右了
整个人类进化的历史
与其说是人类创造了信用这工具
倒不如说人自己已成为被她
所创造的信用所驱使的工具

体制化的哲学

哲学表达的“意义”会处于共变中
只有一件事是确定的,承担风险
因为哲学的运动接下去将会进入
到你的生命与计划当中
并产生新的、难以预计的效应
真正的思想是名副其实的历险

当哲学作为一个学科而被体制化
就变得不那么娴熟于处理多元性
与之相反,已然发展出一大套
技术手段来逃避多元性
体制性哲学酷爱将多元性
涵纳于整体性之“一”当中

这些生成从非一哲学的外部涌入
流经哲学自身然后又再度通过
潜在化的溢出运动返回
以此方式践行的哲学充满活力
任何非一哲学领域都可提供养分

作为以体制化的方式存在学科
哲学只是它所能成就的形象的
一个禁欲主义式的缩影
它患上了概念的营养不良
但要想重新获取能量、再度成为
它向来所是的那种新陈代谢的
创造功用,只有通过冒险越过
它的体制性修补的内在性
并重新与广阔世界中的
林林总总的生命建立联接

记录生命

的努力,分享探索灵感和体验
是为了越过时间和空间的障碍
抵达人在灵性层面存在的真实
人们真正的相通和理解
分享那生命必然的神奇和缺憾

细微幽深情感带来真正的改变
夜深人静,高山流水,当脱离
了肉身维度进入到了灵性层面
此时没物理事物的分离和阻碍
没有你我间陌生人的生命内部
我们分享跟笑和泪
喜和悲,苦可乐,离与合
灵魂的融合碰撞让我震撼
展示了生命本身的尊严、坚韧

守护写作者内心连接本我之声音
持久不衰的静心,巨大的耐心
守护着你就进入了时空的渠道
连接我们精神心灵的河流之口

写作是看似分离生命的共振旅途
是每一个写作者去用心去感知别
的心、重新塑造自己生命的过程
这条道路漫长、艰辛,阻力重重
我们拥有了全新的,整体的世界
同时我们也听见地下古老的回音

变革的阵痛

西方世界现在正像东方国家在
上世纪被工业化的西方化一样
正由网络数据带来的迅速变革
尽管最终兴起的社会可能
比我们自己的社会更加优越
但变革的过程是艰难不易
令人痛苦,迷茫,焦虑的

一旦一位外科医生亲自介入并
对其患者的状况感到十分不安
他就失去了帮助该患者的能力
临床超脱不是傲慢的姿势影响
——也不能反映出我缺乏同情心
这只是生命体的生存策略

可以想象,网络媒体引发的人类
意识的扩展可能会迎来千年
如果我们完全拒绝见他们
我们将成为他们的仆人。网络
信息运动的世界池不可避免地
会像风雨如磐的大海上的软木塞
一样把我们扔掉,但是如果我们
在下降进入漩涡的时保持冷静
研究它发生的过程及能做什么

战术和战略

战术方法可能会破坏有用的战略
了解你的目标和项目的原因是
避免问题的最佳方法
战术思维迫使我们在局中思考
它通常会说,“这是一种情况
你最好的反应/反应是什么”

战略方法有一个不同的问题
“玩这个特殊的战术游戏是否
让我更接近我在这里的初衷”
策略难以改变。他们不是秘密
你的同行或对手是否知道你的
策略并不重要。另外战术则
经常变化,通常最好保持安静

为什么我们如此执着于战术呢
它始于:策略可能令人恐惧
如果我们说出我们想要什么
以及我们希望如何实现它
可能会发生两件事:我们可能
会失败,这会让我们失望
或者我们可能会取得成功
这会让我们害怕。正是这失望
和成功带来的改变让我们恐惧

你可以整天只做战术
不会意识到原来你没有战略

根深蒂固

在美国的种姓制度中
对生而具有的权利这一永恒
信念在上等种姓者的头脑里
根深蒂固——到今天,它挂
在半空中,没有任何支撑
因为现在它不需要支撑,只需
信念就像池塘水面上的浮萍

白人的一生都在为了保护
他的种姓而焦急地努力
种姓是他最宝贵的财产
他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去捍卫
于是断定女性不配主导一场
会议、一家公司或一个国家
一名有色人种成员或移民不能
执掌权力,非某个社区的居民
就无能力或没资格上某所学校
当我们见到边缘化群体的一名
成员的工作、车、住宅、学历
或职位超过了我们基于经验的
预设,我们会觉得不公平
受到了伤害,甚至因为内心
的不快而感到羞愧

别让愚蠢规则毁了公司信誉

在2024年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大公司竟还发布一些充满恐惧与迷信色彩的愚蠢规则,这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这些规则,可不只是营造内心安全的“闹剧”,更是毫无意义的时间浪费。从数学逻辑来讲,它们毫无价值,不但无法帮助人们设置更好的密码,反而会诱导人们创建更糟糕的密码。

设想一下,要是维护办公室的人在气温降至冰点前朝你喷水,你肯定无法忍受;要是帮你报税的人随意编造数字,你肯定会立刻更换会计师。同理,一家公司若连简单的系统都做不好,又怎能让消费者相信它能制造出优质冰箱呢?

在网络安全方面,本有许多深刻且有效的思路。可公司若总是用这类愚蠢行为烦扰客户,只会自曝其短,陷入尴尬境地。如今,愚蠢行径更容易被察觉和纠正。要是这种明显不合理的情况,老板却觉得没问题,那公司里还有多少基于迷信或因循守旧的问题未被发现呢? 这值得每个企业深思。

销售时间

随着衡量企业生产力和贡献更
容易,且随着外包可清楚描述
的任务变得越来越容易
企业改革的道路上出现了一个
岔路口:如果我们买卖时间
那么当监视资本主义遇到需要
灵活时间表以及培养领导力和
创造性贡献所需的信任工人时
将如何运作

作为老板如你的一名员工通过
一些外包或自己的技术捷径
大幅提高了生产力,然后每天
下午2点就回家,你允许吗
如果有另一个工人每天晚上
工作到午夜但还是没有完成
那么多工作,这可以吗

五人团队决定跳过大部分会议
通过共享文档进行协调
并将节省的时间用于散步
或思考下一个突破,该怎么办
如真的是关于我们生产的产品
团队中有多少人知道其生产了
多少?如果他们是会发生什么

工厂和就业的本质完全悬而未决
与其吹嘘一家公司有多少员工
办公室有多大、每次会议有
多少人…现在许多有觉知的
领导者可能会开始优化他们
完成工作所需的人数

戒律是暴力

用戒律、控制作为获得平静手段
戒律指遵从一种模式
为了变成什么你控制自己
戒律就它的本性而言就是暴力
它也许给予你克制自己的快乐
但是那种快乐不正是只能滋生
进一步冲突的某种形式的反抗

修习戒律不是对防卫的培养吗
而被防卫的总是被攻击
难道戒律不是意味着为了达到
所渴望的目的而压抑真实存在吗
压抑、替代和升华只能增强努力
并激起进一步的冲突

戒律是对真实存在的压抑和压制
是暴力的形式
我们希望借助“错误”的手段得到
“正确”的结果。通过反抗
怎么会有解脱、真实呢
解脱存在于意识开始时
而不是在最后

目标是第一步,手段就是目的
第一步就必须是自由的
戒律是微妙的或粗暴的
外在的或自我强加的强迫
恐惧、强迫被用作达到目的
达到那个被称为爱的目的的手段
在告别恐惧时
爱之鲜花才会自由盛开

网络化书籍

书籍向社会带来的潜移默化
的影响是对白纸黑字式的
条理清晰精准的崇敬
是对以字据为证的
公平客观的追求
是对通过作者树立
权威的拥护
并且在美国哺育出
了专家的文化
在中国则树立了
千年的权威文化

新的文化参与从
深层次的知识中产生
你会全身心与万能
书籍之间展开互动
网络化书籍的惊奇
是其永远不会写完
不再是纪念碑而是
成了文字的信息流
书籍可在时间上和
空间上得以网络化

根据定义网络化
书籍是没有中心的
到处是边缘
万能图书馆的计量单位
将会是句子,段落
章节而不是书呢
但长篇巨制自有其力量
别出心裁的故事
一致的叙述方式
以及严谨的论述方式
总是吸引着我们网络会被
自然的共鸣吸引,围绕
虽然我们会将书籍
解构编织进入网络
但更高层次的组织形式
会专注注意力
它将在我们今后经济中
保持稀缺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