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心理

种姓制度将占统治地位的
种姓中最富有、最有权势的人
置于神秘的顶层,其他人则
按降序排列在他们之下的层级
下等人被扔进地下室
被困于塌陷地基和开裂的石墙中
当地下室的人们开始
爬向头顶的楼层监视就开始了
整幢建筑都开始受到威胁
因此,在洪水泛滥的地下室里
种姓制度会让住在那里的人
相互对抗,制造一种假象
甚至是恐慌,使他们相信
他们唯一的竞争对象就是彼此

虽然最低种姓的人努力逃离地
下室,但那些被留下来的人会
拖住那些试图提升自己地位者
许多奴隶起义和后来在南方建立
非洲裔美国劳工工会的尝试都
因此以失败告终
试图逃离低种姓的人被拖下马来
向统治阶级通风报信的“内鬼”
们还能获得额外的特权。这些
行为在不知不觉中维护了那些
背叛他们同胞的人
试图逃脱的等级制度

方便、便宜

在工业化时代珍视这三种属性
我们从小都被灌输在有组织的
学校里接受它们,很容易想象
这个世界仍然想要这样
当工作在地理上受到限制
而流水线是效率的动力时
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
你的简历证明你有能力勾选这些
复选框,招聘公司会在需要时
调整其提供的薪酬
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但现在规则突然改变了
你的工作是网络数字化了
当你可以在家工作时
就没有所谓的“方便”了
公司要么雇佣全球
十亿人中最便宜的人
要么找一台电脑来做
或者他们需要雇佣特别的
具有重要技能的人
他们可能是传统的技能
你非常擅长编码、设计或工程
你完成阅读积累了大量的工作
赢得了同龄人的尊重
你显然在这方面做得更好
或者他们是真正的技能,软技能
你将情感劳动、深思熟虑的分析
关怀、幽默、平静或其他困难
的人类行为带到工作中
比大多数人做的要多得多

等级优越感

在所有被复杂生物适应的
环境当中,支配等级都是
一个永久存在的特征
这种等级观念的划分
跟天生而来的一种优越感
在跟不同人交际中也能够找到

记得在李嘉诚公司上班的时候
在和记黄埔公司里都是香港人
除了我一个是来自大陆的
他们是总公司派来的驻海外的
管理人员,财务的人员
我们在一起也相处的很好
周末我会开卡车一起出去玩
带他们去海边,去海里抓鱼
沙滩烧烤,玩牌九,非常开心

但是时间接触久后有的时候
就会显示出他们那种等级观念
有一次喝酒到八分处
一位做会计的香港同事就
道出了自己的内心话,他说
——在亚洲这边人分成几类
在香港英国人就是香港人的爹
他是高人一等,然后香港人
是除了英国人之外等级在上的
接下来就是菲律宾人,台湾人
韩国人,然后是大陆人和黑人
所以在他们的眼里
——大陆人是排的非常低的
尽管我们的学历,经济能力
在其之上,英语讲的更好
文化层次也更高,但他们
似乎看不到,选择性失明

最后期限

记得90年代初刚去国外时当时
还没有互联网,常常去散步
那是美丽的岛国。空闲没事做
我带来垫子和纸笔坐在沙滩上
思考方法的最好方法是感到无聊
没有人在等我到最后期限
我是在为自己工作,不进则退

很久以前我做出了决定
大概是在18岁左右
我说:“我不愿意做很多工作
成为做笔记的人
成为要记住的人
像老板所说的那样坐在
办公室八个小时,那人不是我
那样会闷死我

必须做点其他事才能有价值
这就是我真正想要做的
成为不会错过最后期限者
成为做事有非常严格规定的人
最后期限是个容易养成的习惯
一旦你开始关注危机
就很难找到重点和精力开始提
前计划。它有风险且代价高昂

我没员工,所以就没必要开会
但我要认清自己真正要做的事
做他人不敢做的发展额外能力
技术给我的挑战是如何以令我
不舒服不习惯的方式来利用我
这使我处于一个必须更深入去
做自己引以为傲的工作的地方

变更动荡

有一天你终会明白——
一切外在的作为都是短暂易逝的
这对于生命本质来说犹如
过眼烟云,没有多大意义的
一旦把生命的重点由外转内在
不再把焦点放在外在获得上
你会感觉放松、宁静、平和
那正是你真正需要的

稀缺匮乏依然无处不在
不管是在内心还是外在世界
还有数亿人仍居无定所
处于营养不良,衣不蔽体
食不果腹,无可靠医疗
贫穷落后的状态不是因为
我们的缺乏资源供给
而是以往所依赖的机械
稀缺性思维已经过时了
假如仍旧执着的固守着有他
没我的竞争控制的有限思维

对于医生,首饰商店,寿司店
网站和空白CD-ROM磁盘
品牌来说,稀缺性一直都存在
几年前有人在义乌开老糊粥铺
然后很快就有5家,30家了
突然原始文件和副本难以辨别
——这是一场革命,如果你
意识到自己有能力有所作为
那对你来说是一个亮点
否则你可能会感到沮丧

初到美国

记得1995年第一次到迈阿密
这里大多数地方显得比较安静
天似乎蓝,草特别绿,空气清新
车到市区步行,大多数汽车会停
下来礼让行人,大部分场所
竟然几乎没有人随便乱扔东西
也没有当众抽烟和喧哗

井井有条像是纸上画出来的城市
每个人,建筑,每辆车都不慌不
忙的呈现着自己本应有的状态
而路上的行人,商场里的职员
办公室的员工节奏很快,高效率
这里市区的路况分类简单明了
中性数字来过一次就不会迷路

上高速公路是不收费的
小轿车加满一箱油也不过
20美金,加油许多是自助的
插上信用卡就可以加油

几年后感受到美国机械分离
工业化线性布局和思维方式
虽然陌生人友好但人情味很淡
想想如果都变成了“家人”
“兄弟”以后怎么做生意呢
而正当其工业文化渗透全球时
整体,涌动和即时的网络文化
已悄然登录美国,你能清晰感
受到其文化正走向网络数据化
的社区部落,相互分享,共同
依存,具创造力的社会,这不
正是我们小时候成长的环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