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变革与学习新思

若从五岁起,孩子们能关掉电视,投身基于项目的自我指导学习,即便短期内看不到标准化测试成绩的提升,却能收获更深远的成长。我们应构建激发好奇心的教育模式,毕竟好奇心是学习的根本动力。

这种学习方式虽难以预测,但远比传统方法强大,能激发孩子克服挑战的愿望,让他们相信自身能力。学习为未来开启大门,而教育与学习正走向分化。

如今,面对面实时学习成本高昂、机会稀少,效果也不尽人意。终身学习的价值远超四年大学公休假,后者投入大、产出小。优秀大学应积极求变,而仅靠名气的大学可能为维持现状而挣扎。创造价值不依赖稀缺性,疫情促使人们观念转变,大学在未来几年将深受影响,许多会面临重构、重组甚至消失。这是挑战,更是重塑教育格局、推动教育革新的机遇,我们必须顺应趋势,探索更适合的教育与学习路径。

不要卖东西给我

有一首诗名字就叫——
不要卖东西给我
不要卖给我衣服
卖给我具魅力的外观
不要卖给我鞋子
卖给我足下的舒适和行走的愉悦
不要卖给我房子
卖给我安全舒适整洁和快乐
不要卖给我书
卖给我几小时愉悦和知识获益
不要卖给我音乐 CD
卖给我忘我的境界和天籁之声
不要卖给我工具
卖给我动手的能力
制作美丽物件的快乐和成就
不要卖给我家具
卖给我居所的温馨和安宁
不要卖给我任何东西
卖给我情绪,氛围,感觉和获益

所以,求求你
请不要卖给我任何东西
客户从来不买产品
客户购买的是自己需要的满足
客户购买的是产品背后的价值

网络效应:群体价值的力量

一个理想项目,当他人共同参与时,用户体验会更好,这便是网络效应。就像从义乌到苍南的高铁,比自驾更快更轻松。过去开车要4小时,如今高铁不到2个半小时,它改善了出行体验,让回乡之路更加便捷。

电话系统也是典型,大家遵循相同协议通话、发短信,彼此受益。同样,广交会和义博会多年来盈利颇丰,一场大型贸易展能汇聚各方资源,远超100场地方竞争展会,整合了市场力量。

在互联网领域,淘宝、京东等平台,用户兼具生产者与消费者双重身份,相互创造价值。微信更是凭借网络效应拥有强大防御性,当用户想离开时,朋友和家人的社交纽带会将其拉回,因为这里是社交关系紧密交织的网络,离开意味着脱离重要社交圈子。网络效应的核心在于,个体的加入能让整个网络的价值提升,每个参与者都在其中收获与贡献 ,形成良性循环。

教育的稀缺和丰富

现在的高等教育基于稀缺性
著名大学之所以出名,门槛高是
因为这些大学控制出很多毕业生
学位价值增加了​​想入学学生人数
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名声。它们
之所以被称为“有选择性的”
是因为学校不允许很多人进入
许多大学都向无法入学的学生推
销他们的学校,让你可望不可及
随着学生申请数量的不断增加
他们便可以拒绝更多的学生
从而显得更具选择性,这反过来
会使他们在申请学校时更受欢迎

在浙大,哈佛成人教育上一门课
远不如真正进入浙大,哈佛大学
上一门课值钱,因为进入是稀缺
而且学校每个班级入学人数很少
你需要每天早起,钻钻空子
或者幸运地进入最好的课程
权威认证更加剧了人才的匮乏
学校要不少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学部委员,杰出人才

像慕课在线教育将此都颠倒了
让更多学生在线课程无需额外
的成本。有十万名学生毫不奇怪
典型的大学只提供一两门人工
智能入门课程,但网络课堂可
轻松提供一百或上千门课程

自主学习

为什么受过教育的人常常因愚
蠢的骗局和阴谋论而纷纷堕落
问题是没有人教会我们理解
相反我们被迫简单地记住
要接受足够的正规教育以便
在学校的考试中表现出色
然后忘记我们所教的知识
因为我们从未真正学会过它

理解为洞察和安慰数据打开
一扇门,是我们进入下个层次
所需的平台,记忆是堆脆弱的
纸牌屋,没基础遵从性心态
“这个会考试测验”,只是
让我们相信该学习的下件事

现在,我们有机会将重返学校
转变为基于项目的自我指导
学习而不必急于遵守原来的
法规,无法在考试中坐到椅子
和铅笔上交付项目,证明其
学其有效,然后再次进行
边干边学,自我指导会释放
我们一生的贡献能力
而为考试做准备可确保我们
始终会受到接受考试人的摆布
人们无权享有自己的事实
了解有助于发现重要的事实

学校教育

毋庸置疑,鳄鱼脑喜欢学校教育
如果学校教你的内容是关于服从
让你认为更好的服从性就
等同于更好的工作的话
抵抗力就会觉得这件事儿还不错
如学校教你的内容是如何去适应
工作要求,抵抗力会举双手赞成
如果学校教你的是面对公众演讲
或者危险时要如何拖延的本事
抵抗力干脆就赖在这儿不离开了

我们所有人都善于合理化
它可以帮助我们处理世界
导航选择并与自己生活在一起
但重力不在乎你昨晚是否睡得香
力量是一样的。人行道不在乎你
是否总在骑自行车时戴头盔

当你准备做一件事情的时候
鳄鱼脑会一直告诉你
你的资格不够高,程度不够深
还没有受到足够的教育
当你没有申请到名牌学校时
鳄鱼脑会告诉你
你根本不配去那里读书
它在意的只是你的等级高低
从不关心艺术创作力
领导能力或者沟通能力

信念系统的转变

外界的改变来自信念系统的转变
例如如果你想学习演奏一种乐器
在大脑中运行的新软件程序
你的操作系统可能存在个错误
指出“我不是音乐人”
因此,在安装可以让你学习和
演奏新乐器的新软件之前
你必须修复操作系统
并重新编程该限制信念
该输入的信念是“我是音乐人”
“我爱音乐”还有“我可以
并且将学习我喜欢的乐器”

信念系统的转变是个复杂的过程
涉及到对自我、他人和世界的
重新认识和理解。这种转变
可能会伴随着内心的挣扎和冲突
需要克服原有的观念和信仰
重新审视和评估
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

我当前的信仰体系的核心宗旨之
一是如何识别自己。我不认为自
己是在现实世界中走来走去实体
相反认为现实都存在于纯意识中
且将自己识别为该意识而不是我
的身体。我有身体像我的手指和
脚趾一样,但这只是我的一部分

破解信息过载困境,关注身心因果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过载已成为影响大众生活的通病,焦虑、迷茫、神经质等负面情绪随之而来,就像系统的断点,严重时甚至会导致 “系统崩溃”。一旦患上信息过载症,情绪、思想和灵魂都会深受其扰,引发诸多不适。要化解这一难题,需回溯到较低、较早的层面,探寻分离的冲动或驱动因素,重新整合,从根源解决,避免问题持续恶化。

同时,向下因果关系也暗藏危机。任何精神问题都可能引发向下的因果反应,最终导致精神疾病、情绪疾病或身体疾病,尤其在疾病的主要表现层面,如癌症和心脏病。一些研究表明,具有A型人格的人,心脏病发作的几率相对更高。这警示我们,在应对信息过载的同时,也要重视身心之间的因果联系,关注精神状态对身体健康的潜在影响,从源头守护身心健康,在信息洪流中寻得内心的安宁与平衡 。

不同信念系统

我尝试用不同信念系统的主要
原因是发现哪个系统最智能
一切都与有效性有关。
05年是我有史以来最好的一年
希望06年会以压倒性优势领先
我将99%结果归功于对现实的
信念,个人操作系统。我当前的
操作系统决定了我的想法和行动
并决定了我的结果

以此标准来看,这是出色的一年
用更少的时间获得更多更好结果
你的信念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
你可能无法像我一样重视其结果
你可调整和优化自己的操作系统
以为你带来最佳效果,你须进行
自我诊断以决定你的运行状况
是否最佳或可使用升级的人
没有人能为你做这事。你的软件
和想法和行为是否运行流畅有效
或者是否存在错误之类的问题
例如担心失败,拖延或沮丧

以列出三个清单来进行自我诊断

1)要添加的新功能
2)升级和优化现有功能的机会
3)你要修复的错误或缺陷

不到2%的人会控制着世界

大数据的科学基础是信息论
其本质是利用信息消除不确定性
现有产业+大数据=新产业
现有产业+机器智能=新产业
并非每一家公司都要从事
新技术产品本身的制造
更多时候它们是利用
新技术改造原有产业
 
大数据和机器智能使
我们生活的环境更加安全
可以让我们整体的社会环境
乃至文明程度有质的飞跃
工业革命前人使用的产品和服务
有细微差别(个性化)
但效率低;工业革命后
人类使用的产品和服务无差别
个性化消失;智能时代,机器
智能足以提供各种个性化服务
同时成本和标准化服务相当
 
虽然我们不知道如何在短期内
创造出消化几十亿劳动力产业
但是我们很清楚如何让自己在
智能革命中受益而不是被抛弃
答案很简单,争当2%的人而不
是自豪地宣称自己是98%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