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剩是文化的关键

狗有多余的时间。受人爱护的狗
每天都有几个小时无所事事坐着
他们善于悠闲自得,打打瞌睡
可毫无问题地处理多余的时间
这种过剩是文化的关键要素

长期以来大多数人都幸运地拥
有或多或少的那么一点点剩余
我们先有足够的食物可以生存
之后就有了额外的时间和食物
马歇尔·萨林斯在其著作中谈到
了成为穴居人的经济学时指出
传统狩猎者采集者社会每天工作
几小时才找到足够的生活来源
在剩下的时间里创造文化
彼此交谈,互相修饰,闲逛
躺在阳光下八卦,发展爱好

问题是,“如何将盈余投入工作
我们将如何处理盈余”
现在,谈论盈余似乎不是件易事
因为我们生活的文化花了数百亿
说服我们,让我们始终相信自己
没有足够的钱。没有花哨的房子
没好工作或没有足够豪华的汽车
所以我们没有进步,还不够好

两个人玩同一个玩具

当想法在我们的文化中传播时
是否是重要的挽救生命的想法
例如你每天应该洗手几次
尤其是在处理食物前或
我们如何制作药物
或如何挽救生命
我们通过为它们申请专利
而将其变成私有财产
有时它们传播并惠及他人

我猜你已经领先于我
但让我们在这里赶上一点
如存在互操作性很重要的世界
那么人们处于同步状态要
比不处于同步状态的人好

因此我们有另一个经济体
当我们称其为经济体时
并没有真正做到正义。因为当
我们想到经济时会想到稀缺
此时会想到私有财产
两人不能同时持有同一个玩具

你可听说有人叫“印度送礼者”
当第一批朝圣者到达北美时
与他们见面的第一批人民
热情开放,邀请他们进入
家中并送给他们礼物
但是后来朝圣者感到惊讶
震惊和失望
发现数月数年后美国原住民
回来并把礼物拿回

如何避免随波逐流?

虽然在学术上仍然存在争议
但大多数神经科学家基本同意
我们的决定归结为三种类型
1). 巴甫洛夫式
自反和自动的行为
就像你在电视机前沙发上看微信
2).习惯性的
复杂和学习性的,最终自动的
像你每天朝九晚五开车去上班
3). 目标导向
周到和协商
像规划个引人入胜的景点度假

三种类型的决定可以一起工作
加强我们的行为和推进其议程
或者他们选择冒着风险去工作
让我们放慢下来或完全脱轨之
伟大的品牌活生生的,全面连贯
是消费者对企业产品服务的评价
认知商品自生产源头到
包装销售及售后总和

所有这三种决策模式一起工作
目标导向的决定会引导和强化
习惯决定,它还会修改引导来
自环境的反馈。多数人忽略了
巴甫洛夫习惯性的行为是两者
占据了人平常决定的主要来源
他们认为其可以创造出个战略
通过召开数次会议
并推动新的未来

性、抵抗力与自我掌控

抵抗力常借由性爱或对性的痴迷来体现,因为性活动能带来即时且强烈的满足感,让我们感受到自身的存在,体会被认可、被需要甚至被爱的感觉,而抵抗心理深知这种满足感大有益处。

性能量是最为强大的能量之一,它能让人做出非凡之举,激发出各种积极、充满激情的创造力;但它也可能带来负面事物。如果性生活和谐、精力充沛,人就更有动力,懂得如何转化能量并将其投射到创造力中,从而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然而,让性控制自己则是件危险的事,尤其是在年轻时。二十多岁时,人们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浪费大量宝贵时间;到了四十多岁,还能看到很多人仍在重复年轻时因性痴迷犯下的蠢事,才惊觉曾经的时间与精力都悄然流逝在这种盲目追求中。

我们并非要像苦行僧一样远离性,而是要清楚何时被它控制,更要明确自己行为的真实动机,究竟是出于爱、情欲,还是那困扰我们的抵抗力,唯有如此,才能实现自我掌控。

打破认知:大脑的终身可塑性

曾经,我们以为
大脑发育在青春期后便会停止。
然而,如今科学家发现,
大脑具有神奇的“神经可塑性”。
即使成年后,
大脑依然蕴藏着巨大的变化潜能。
可塑性,简单来说,
就是神经连接生成和修改的能力,
它表现为大脑会受外界刺激影响,
随时改变神经组合。

就像当你长期练习记忆等大脑功能时,
负责该功能的脑区神经连接就会
生成并巩固。人一出生,
便几乎拥有了一生中所有的神经元。
这些神经元长着许多“小手”,
能与其他神经元相连。
在孩子出生后的前15个月,
大脑神经元间的神经突触
连接数量就已达到人生巅峰。

另外,由于大脑神经元间
需要远距离传输信息,
神经纤维的髓鞘化如同给电线包上
橡胶绝缘层,能有效提升神经
信号在大脑中的传输速度和质量。
这表明,
大脑网络不仅终身可修改,
还能积极适应环境,
不断塑造和提升自我。

都是为了胜人一筹

当你难以接受别人比你好时
这时的比较就会变成问题了
可不幸的是——这种比较目前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比比皆是
如果别人做得比你好
你的生活就会更轻松舒适
可我们往往变得如此愚蠢
就容不下他人做得比你好
因为你总是在衡量
“我比他高吗?比他有钱吗”
你所有的比较和随后跟随的
努力是为了能胜人一筹

你也许能在8秒钟跑出100米
但你对此既不惊讶也不感兴趣
因为你只对一件事感兴趣
能否在比赛中领先其他的选手

你可能不会成功,再则肯定再
不会去探索你自身的全部潜力
你会变得很可悲,毫无人情味
不管你在事业成功与否
老想着超过别人,比他人强
本身就是种可悲的存在方式
因为担心别人可能会超过你
因此而终日惶惶不安

学习与身份

许多真知识大多来自教室之外
学习是在我们掌握知识道路上
不称职的艰难工作
学习为身份打开了大门
当有人说“我是护士”时
他们取得了学习和认证
并将其与生计相结合
与此同时宣布其身份

网络数据重新部落化的社区中
个人的才能和观点不必萎缩
它们只是在群体意识相互作用
而这群体意识可能比旧的雾化
文化释放更多的创造力
有知识的人是疏远,贫穷的人
复仇者可过更丰富和充实生活
参与者间相互依存扶持
与和谐的无缝网的生活

这一切都发生在社区
标准和实践,支持,地位角色
像我们这样的人会做这样事情
如果你是台州的木船制造商
会通过特定的方式来造船
海洋里的同样的水放在的船
要是来自新加坡的造船者的
因为社区的不同船是不同的
即使我们对正规教育认证和
贡献的思考方式也受到我们
所参与的实践社区的驱动

专业让位给跨界

网络时代是最好的时机可以
做到样样精通,样样不稀松
只要你通过实践和体验
而不是书本,概念和理论
认识自己,察觉自己
如果非要找出自己的专业
那么就是以意识完整思维找到
便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在互联网的信息世界里吸取
采集,整理,加工云数据
将全部事务变成学习和认识
在行动中去寻找感悟和启示
生活息息相关的支付领域当中
出现了从早期的纸币到刷卡
再到当今手机移动支付的发展
其变迁体现跨界思维的强大
威力,那是得益突破原有行业
专业惯例,突破专业的分界线
进入一个崭新的领域

跨界思维总是有效、总能颠覆
行业,因为其思维触及了商业
社会的本质,顺应了网络
“电子化,虚拟化,移动化”
而同时分离的,专业化的人在
网络大数据的社会无立足之地
因为分离机械的数据分类终究
让位于连接自动化的模式识别

充满力量的语言

能让我们恐惧的都是未知东西
而让我们感到安心的,都是那
确定的、了解的、熟悉的东西
而语言的魅力在于把未知东西
变成已知的,被描述熟悉事物。
语言把“混乱”变成秩序的工具
让事情摆脱不可言说的境界
此神奇的力量源于语言的形成
事物在描述前是未知和不确定
描述后是熟悉和确定。

几千年来,
语言慢慢塑造着我们的认知,
当我们能用语言精确描述一样
东西的时候,往往意味着我们
已经有了可以理解他们的能力。
渴望获得彼此交流的新鲜语言,
我们需“闪闪发光的词”即带有
力量的词可以传达真实的事实,
而这不能仅凭事实来把握,
言语具有行动的力量,
并成为其自身的美德。

人的语言都是有能量的,
你可以不信,但要敬畏。
言语会凝固命运,
多说一句好话,
就能多为自己积一分福气。
管嘴就是修心,
嘴好命就好,
这种对于信仰的尊重,
对于生活的尊重,
不要掉以轻心。
我们使用的词语塑造了我们
——怎样理解自己,
解释世界以及对待他人,
言语是我们了解彼此的主要方式。

少些分析,多些洞察

几年前搬到新住处花了一些时
间整理,在剪切纱窗时想起一
位老朋友的话:“先测量至少
两次以后,再剪切”
如果你在处理静态的计划
确实是不错的建议
要是在处理充满连接的市场时
就该另当别论了
相反必须十分警觉
瞬时发现要解决的问题
或找到能激励你的想法或构思
然后开始剪切
——全力以赴去做
 
如同电影“孤筏重洋”中真实的
故事那样主角索尔·海尔达尔
与五位朋友上轻木筏航行
在1947年从南美秘鲁到
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
就是为了证明波利尼西亚人
原先的确来自秘鲁
一旦他的想法付之行动
事事都朝着想去的方向
 
他事先做了准备并筹款做了
木筏但随后他就停止准备了
装满信念立刻去航行… 一路
漂流遇到了许多不可测的困难
大海可是瞬息万变的同义词
风暴,暴晒,鲨鱼,珊瑚礁
先前收集,准备的信息
很快便成了多余的累赘
他自己则不会游泳,相信
可飘浮在海面的挪威学者
靠着自己,内心强大
始终坚定不移的信念
即兴的应变能力
直觉决策能力和团队精神
他们在海上整整呆了101天
飘行8000公里
历经艰辛万苦最终让自己想法
——奇迹般地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