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不入

网络数据作为动态的整体
它们拥有某些相同的特质
特定的瞬时涌动的活力
它既包含了计算机的逻辑
又包含了大自然的逻辑
网络符号象征着心智的迷茫
生命的纠结,追求个性
网络有其自己的逻辑性
与我们的期望格格不入
这种逻辑将迅速影响生活
在网络世界中的人类文化
从繁忙的通信分享网络中
从并行计算的网络中,从海量
的分布式装置存在的网络之中
我们有了网络文化,即使在非洲

网络世界须真诚关心
将心比心!你必须愿意采取
诚恳的姿态和方法,推心置
腹证明给我们看你的诚意
如果你只顾自己销售不真诚
关心的话,对信息引发消极
反应不要感到惊讶,你的信
息意义将会变得越来越明显
首先是给我们
最终还是回到你自己那里

究竟该怎么做?

面对挑战时,我们会寻求可靠的
解决方案。我们想知道该做什么
我们其实不知道
虽然我们可以做出最好的假设
但谁又能猜到未来怎么发展
……其实很难讲
不管收集了多少数据进行预测
但未来根本无法预测

我们渴望逐步指导,正确的答案
那遵循并忠实复制的公式,步骤
公式起作用。他们为我们提供了
之前提出的问题的答案。但只有
以愿意提出新问题并探索未经测
试的解决方案才能获得原创想法

面临企业转型,大家要接受原先
的经验和方法在新环境不再可行
失效,倒闭和不确定性的到来
国家、家庭间也会出现类似问题
此时我们很容易关注负面的东西
解决不了的问题、无法取得共识
争议点、不确定的事。如果我们
只关注这些就无法达成任何共识
比失败前景更有风险的是工业化
引进的标准化让我们走向平庸
之路,确定性的确被人们高估了

快速获胜的营销?

潜在客户可以有无限制地选择
并不急于做出决定。 另一方面
你要客户选择你的产品或服务
并尽可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完成

很容易相信今天你需更多人选择
你的产品,应该通过稀释你的营
销信息来吸引多数人来扩大你的
吸引力,然而我们总看到成功的
企业正好相反,他们并不着急
缩小其注意力,重视相关性而非
快速获胜并最努力工作以了解其
解决的问题以及为谁解决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并不急快速
修复,营销是不能成为紧急措施
你必须让自己有时间和空间来
做正确的事,企业有义务做出
重大承诺然后兑现
很容易会将数字同伴压力视为
坏事,但是如果我们能放弃它
的消极影响以此推动我们前进
让事情变得更好

文化变迁与商业应对

如今,消费者已接受一种观念:即便自身力量强大,面对某些商业现象时仍感无力。能引起企业关注的消费者只是少数。

在文化的无序巨变中,我们能看到近年来的显著变化:营销信息、广告内容、饭店菜单,甚至航空公司的交流方式,都在令人惊奇地更迭。回顾电商崛起、微信和抖音等社交网络流行,以及区块链和大数据应用发展,这些变化所用时间极短。而营销人员对这些变化的反应速度也同样惊人,迅速表态“这是我们的立场”。

虽然并非所有企业的应对都朝着提升价值的方向发展,但这背后体现了企业的信念与态度,反映出“像我们这样的人做这样的事情”的文化内涵。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化着。对企业而言,要紧随文化变迁的脚步,敏锐捕捉市场动态,及时调整策略,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站稳脚跟,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的需求,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 。

盈足经济中创新的目的

在发达地区,我们拥有所需
的一切,头顶的屋顶,冰箱
里的食物及更多,即使在发展
中国家,有更多的人拥有移动
电话而不能使用厕所,有时候
“想要”的欲求胜过真正的需求
如果我们拥有我们需要的一切
并且它基本上“足够好”
这时创新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作为创新者或者对世界的创意
你需要做出能为人们的生活增
添意义的事物。改变人们感觉
第一方式,这反过来会改变他
们的行为及他们的期望和拥抱

2000年耳机都是功能性和黑色
当Apple在01年简单将其变为白
色时,耳塞成为了属于iPod部落
的象征。白色耳塞不再是简单
商品了,他们成了身份的象征
该产品几乎没有被改变
但故事完全改变了。在“盈足”
经济中创新的工作不是创造新
事物,而是要创造重要的东西

注意力的问题

你是否注意到周末有更多电邮
营销人员试图吸引你的注意力
现在许多每周摘要都会在办公
时间以外的地方点击收件箱
以便在人们不忙时获得牵引力

作为营销人员我们正在利用
学到的每个技巧来吸引注意力
以便进一步参与,我们的竞争
对手也是如此,电子邮件营销
服务可以帮助我们在最佳时间
发送电子邮件开放率
我们可阅读101篇帖子
发现10种方式来撰写标题
以便打开电子邮件

但如果不是想知道何时以及
如何获得更多关注,我们试图
了解什么会迫使接收端的那人
期待我们的回音? 当将注意
力转移到回答此问题时
我们突然停止思考如何提取
价值并专注于如何创造价值

兑现自己的承诺

认可品牌是有强具威力方法
有了这种认可和感知以后
客户自然会选择你和你的产品
很显然,一种方法就是以
你的名字命名自己的公司
也可以把你的照片用
到你的广告和销售介绍中
一旦出名,你要好好兑现自己
就质量和服务方面立下的承诺
否则负面的评论令你名誉扫地

每家公司都有教育客户的机会
例如证券公司可以教育准客户
了解其服务,现有的投资项目
其资金实力,旗下雇佣的
研究型雇员和交易人员
特别员工和其它客户
感兴趣并对自己有益的信息

除了标准的研究报告
还要有书和报告
来宣传和鼓励股票和债券投资等
教育人们欣赏你给与的产品
和服务的价值,当然
这种价值评估是建立在
具体情况基础之上的
要是对某一事物一无所知
就无法去评估
很多人忘记了这个道理
要真正营销的时候
就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数据存储器的进化

无论是存储体积、外形、性能还
是存储容量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几十年来的存储设备其发展向着
容量越来越大、体积越来越小
速度越来越快的方向发展

1、穿孔卡片

 

 

 

 

最早外置存储器可追溯到19世纪末
霍列瑞斯首先把穿孔纸带改造成穿
孔卡片,以解决人口普查的需要
后来的计算机系统以穿孔卡片输入
数据方法一直沿用到20世纪70年代

2、磁带

 

 

 

 

 

UNIVAC-I 首次用磁带机作外存
储器,先用奇偶校验方法和双重
运算线路来提高系统可靠性并行
自动编程的试验。其磁带长1200
英寸、包含8个磁道,每英寸
可存储128bits,每秒可记录
12800个字符,容量也达到184KB
磁带从此发展并应用录音,影像

3、软盘

 

 

 

 

 

IBM公司1967年推出世界上首张
“软盘”,直径32英寸
随着技术的发展,软盘的尺寸
一直在减小,容量也在不断提升
从8英寸,到5.25英寸到3.5英寸
软盘,容量却从最早的81KB到
后来的1.44MB

4、CD

 

 

 

 

 

 

1982年出现CD又叫光盘
光碟用于数字音频存储
1985年飞利浦和索尼将其引入PC
当时叫CD-ROM,CD-R
今天此媒体的用途已经扩大到进
行数据储存,是数据存档和传递

5、磁盘

 

 

 

 

 

IBM于1956年生产磁盘驱动器
可存储5MB数据,重量达一吨
总共使用了50个24英寸盘片
1973年IBM推出首个现代
“温彻斯特”磁盘驱动器3340
使用了密封组件、润滑主轴
和小质量磁头。此后磁盘的容
量一度提升MB到GB再到TB
后来的电脑台式机硬盘普遍为
3.5英寸大小,容量可达4TB

6、DVD

 

 

 

 

 

 

DVD又称数字多功能光盘,光盘
存储器,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
荷兰飞利浦公司的研究人员开始
使用激光光束进行记录和重放
信息的研究。1972年研究成功
1978年投放市场。最初的产品
是所熟知的激光视盘系统
它们的直径多是120毫米左右
容量目前最大可到17.08GB

闪存卡:

 

 

 

 

 

1984年东芝公司的舛冈富士雄首先
提出快速闪存存储器(简称闪存)
的概念,闪存是长寿命的非易失性
不同于电脑内存在断电时仍能保持
所存储的数据,信息的存储器不到
10年,闪存卡的容量已经从
128MB增长到128GB。包括U盘、
SD卡、CF卡、记忆棒等种类

 

内存:

 

 

 

 

 

Robert H.Dennard是DRAM之父
他设计了MOS电容存储刷新概念
仙童最早量产的256bit内存
刚开始只能储存几十个字母
最早的服务器RAM内存在1974年
出现,外形类似汽车轮胎
容量仅为200MB,传输速度
50Kbps。95年Win95上当时
16MB内存大概要4000-5000元,
而今天折合以后连1块钱都不到

SSD固态硬盘:

 

 

 

 

 

固态硬盘用固态电子
存储芯片阵列而制成的硬盘
由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组成
固态硬盘在产品外形和尺寸,接口
的规范和定义、功能及使用方法
上与普通硬盘的完全相同
早在1976年就出现了第一款使用
RAM的SSD,1983年Psion公司的
计算器使用了Flash存储卡
1989年世界上第一款固态硬盘出现
1991年SanDisk推出仅有20MB容量
到1996年的固态硬盘有40MB容量
2013年则进化到960GB
经过了许多人三十多年的努力
SSD终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规模和小企业

行业巨头想要吨位,目标上市
无差别、商品定价、定期交付
始终如一的雇佣工作
他们不会为定制的、手工的
甚至“更好”的自由职业者让路
他们只是想以最好的价格满足
规格。他们可以让你很忙
甚至可以按时付款

有一些大的潜在客户像稀有鸟类
希望自由职业者能给他们一些
独特的、难以复制的东西
他们知道想要的东西是稀缺的
可以适当支付。外面的人不多
如果你找到了,就好好珍惜吧

到目前为止最常见的是浪费时间
这些小企业希望成为工业巨头
但只是希望大宗商品定价数量小
并在最后一刻做出大量改变
显然,聪明的自由职业者避开
了这些人不管其有多么善意

进入那想要你的客户最佳状态
拥有你的独特性,定价和魔力
一个付出很多
得到比他们付出的更多的人
如果你寻找它们会更容易找到
尤其是真的提供了独特的魔法

跳过稀缺

我们的经济世界观依然墨守成规
随着网络数字技术的进步
三大数字化强势发力
变化的速度呈垂直上升的曲线
我们现在正处于转型阶段
不仅谋生工具和环境有所变化
对财富与稀缺性概念也在改变

随着世界变化速度垂直上升
神奇的事情正在发生
稀缺经济转向丰饶经济
这并非哲学建构或梦幻般的
乌托邦,而是现实世界中
真实、根本性的转变
作为经济交易的基本单元结果
经济运行一直以稀缺为前提
但是与物理资源不同
知识在分享传播的过程中增加
这是网络的特征,随着其节点
倍数增加,其价值呈指数增加

当然去物质化和网络化的
迅速发展,使得传真机过时了
电子邮件和社交网络取代了它
现在,互联网技术更上一层楼
天文数字般提高了知识的价值
同时让交易成本降低几乎为零
数字化技术将我们引入新经济
网络已成为数字技术的核心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