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文化的更迭

我们正处在依赖读写的机械化
和信息的数据文化的更迭时代
活字印刷术将读写文化推向巅峰
使眼睛在感官中占据绝对优势
地位,造就分裂、顺序、重复
内省、因果关系,冷漠人格

数据文化则重新唤醒我们的
其他感官,尤其增强了人的
神经中枢系统并使之“外化”
网络数据人是统一、集体的
感性的、共情的和移动的
读写人和网络人之间的差异
正如现代人和部落人的差异

人们对新媒介环境是无感知的
新媒介反会让旧媒介更凸显
人们会下意识关注即将被
取代的旧媒介,在两种文化
更替的这个临界点上
许多人可缩回到读写文化中
对更年轻的人来说,如果强
行要求去接受旧的读写文化
会给其造成巨大的困惑痛苦
及在其当中的身份认同危机

注意力危机

这一切都是一次发生的
我们现在必须做出选择
读,听,回答什么
诈骗者的垃圾邮件
不断骚乱你的电话
微信的@所提及的
老板发来的语音信箱
来自客户的电子邮件
微信上的私信
你从未去过的商店的最
后一分钟的销售短信
一周年的博客文章
新的抖音视频,新的播客

不好意思,又分心
当信息过载泛滥免费时
注意力危机是真实的
可以消除我的注意力
浪费我们不需要的东西的
想法早已不复存在
就像之前的贵金属和油一样
注意力是稀缺资源
我们需要明智使用它
仅仅拿走我们能得到
的东西会更便宜
但是当我们超支时
信任的成本是真实的

保留现有客户的
价值远超过新客户
如果你一直在失去那些你辛
苦吸引来的人,就必须更努力
找到人来取代刚刚离开的人
每人每天都得到同等的关注度
去弄清楚如何专注于完成某事
无疑是当今难得的竞争优势

口语文化

几千年前语言是意义深远发明
对人类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
发明字母前人类感官是平衡的
不分先后。生活在封闭的世界
在部落内进行交往交流,文化
是以听觉为主导的口语文化

相较于冷静和中立的眼睛来说
耳朵是敏感、感性的和包容
有助部落成员在血缘相互依存
的关系上形成亲密无间的网络
彼此和睦相处。交流主要媒介
是口头语言,没人会比其他人
知道得更多或更少——这意味
着没有什么个人主义和专业化。

在口头文化表达和回应同时发生
而无需回应和参与的表达,
则是“置身事外的”识字人
特殊天赋,部落人和识字人
后代的基本区别,就是他生活
在一个声音空间里,对时空
关系有截然不同的概念。

网络数据技术不需要语言
就像计算机不需要数字一样
网络指向人类意识延伸的道路
这样的集体知觉状态很可能是
人类语言出现之前的状态。

从“卖什么”到“为何买”

经济学看似充满令人信服的逻辑,
就像经营一家只售卖热门歌曲的
电影制片厂、唱片公司或
书籍出版商,似乎简单又高效。
但现实中,音乐家为何不直接
获取“最热门唱片”的录制机会,
以节省时间和麻烦?
销售人员为何不专门拜访
必定成交的客户?
这背后的复杂性,
着实让人难以理解。

在网络数据蓬勃发展的新时代,
市场看似热闹,实则让从业者
感到拥挤、孤单又无助。
人们付出诸多努力开展营销工作,
却如同往深井中投石,
久久听不到水花溅起的回应。
以往的营销方式,
我们最关注客户的购买结果,
常通过询问“他们会买什么”
以及“我们如何让他们购买”
来开展营销活动。

由此产生的策略往往聚焦近期目标,
以吸引更多关注和价格竞争为主。
然而,那些成功讲好品牌故事的
案例却另辟蹊径,
他们率先思考“为什么要购买”
以及“他们如何购买”,
从客户的需求和购买动机出发,
这或许才是打破营销困境,
在拥挤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声音与视觉构建的不同生活图景

声音空间与视觉空间有着本质区别。
声音空间没有中心与边缘,
它是有机且整体的,我们通过
所有感官同时相互作用来感知它。
而视觉空间是眼睛的延伸和强化,
是一个一致连续、
有先后次序的封闭世界。
部落人的生活如同
万花筒般绚烂多彩。

这是因为耳朵的特性与眼睛不同,
耳朵无法聚焦,
其感知方式是共情的,
而非分析和线性的。
讲话调动着所有感官,
听觉是并发的,
视觉却是顺续的。
未开化的人生活模式含蓄、
并发且不连续,
比识字人丰富得多。
他们依赖口头语言获取信息,
人们聚集在一起,
形成部落网格。

以听觉为触觉的部落人,
共享着集体无意识,生活在由
神话和仪式构成的神奇整体世界里,
他们的价值观神圣不可侵犯。
而识字人或视觉人创造的环境,
则强烈分裂、个人主义、
显性且逻辑,具有专业性
和置身事外的特点。这两种
基于不同感官构建的生活方式,
展现出人类文化的多元性,
值得我们深入探索。

感官偏好

文化都是感官偏好的顺序
在部落世界中出于实用的原因
触觉、味觉、听觉和嗅觉
高度发达,远高于严格的视觉
在工业化世界
字母文字像炸弹一样落下
将视觉放置在感官层级的顶端。

文字使人类走出部落社区
用眼睛代替耳朵,用视觉的线
性价值观和支离破碎的意识取
代了完整的、深度的、公社化
的相互影响,文字作为视觉
功能的强化和扩展削弱了听
触、味和嗅觉的作用
使不连续文化在部落人中弥漫。

整体的部落人变成了支离破碎
文字打碎了部落世界的魅力和
共鸣,将人类炸成一团由各擅
专业所长的。但精神上分离
贫穷的个体集合团体
操持在由线性时间和欧几里德
空间构成的分离连续的世界中。

采取什么样的整体,不可分割
的运作系统以得知整体并传送
到位使我们可以学会整体
这给每个人以崭新机会去看清
所拥有的潜力,可能性和能力。

深度连接

这几年许多身边的朋友和老板
都忙于寻找,比较和投入项目
在传统企业进行转型和变革时
当常常有人告诉你需要听什么
不是你期待,希望听到的时侯
你往往会发现其中的无价之宝
每个品牌,每个事件
每个人都存在一定的风险
被别人回响声音诽谤,琐碎化
要是你非常走运被封成经典。

这需要关心,胆量和慷慨
当你将此礼物提供给其他人时
它似乎没有被领会和人们接受
但你之所以这么做并不是为了
得到赞赏,它之所以这样做
是因为你非常在意深层连接
通过分享努力使事情变得更好
最好的做法是将这种能量奉献
给身边人们,并与之一起发展
礼物是一种旋转,让你的生活
在路上不断前行,根据你的能力
能看到的,听到的,珍惜的
再一次,你得到你的回报
再一次连接到你自己的本我
他的话让生活变得生动起来。

没有更好的礼物

如果你常常扣问自己
市场上顾客真正需要什么
他们在其生活,工作和
经商有什么不满意之处
我们在其生活戏剧中
扮演怎样的角色作用
能发挥怎样的作用
以使他们的生活更幸福

在持续的关注中
你自然会以最透彻的知道
人们的需求和对生活的愿望
随之而来的开发产品
和服务乃水到渠成了
——在满足和创造客户价值

其实早已存在世纪之久的另一
种经济的,不是基于稀缺性的
经济而是基于分享赠与的经济
有两种方法可以考虑礼品经济
一种思考的方式是互惠互利
如我给你礼物,你就欠我礼物
而你欠我的礼物从长远来看
将帮助我获得更多的私有财产

中国古代文化
将一切商品化前发生的事情时
我们多次看到的是礼物的文化
送人礼物必须是自由而愉快的
通过算计目的向某人发送礼物
不是礼物,而是营销,交易
礼物必须真实地给予
而不是为了回报而给予

供不应求

正义与尊严经常供不应求
你永远不会后悔为他人提供尊严
我们很少遇到麻烦,诸事顺利
因为我们过分伸张正义和公平感
不只是我们,还有在哪里工作
我们都会影响其他人
公司和政府不过是人。
每天我们都有机会
成为自我的更好版本。
但在我们认为没人在看的时刻,
当赌注很高时
我们常常会忘记,
记住:正义与尊严不仅代表他人。

为人们提供以我们希望被对
待的方式得到对待的机会
也使我们受益。它会翻转
今天价值不是通过填充广告位
创造的,而是通过连接创造的
由人创造组合。由观点,背景
和动机的多样性带来的魔力。

连接导致思想,解决方案和突破
错误的说法是:“我没有足够
的东西,你没有任何东西”
正确的更真实地说:
——“我们可以共同创造
更好的东西”
我们知道这是正确的做法
这也是聪明,理智的事情。

文字:改变人类的双刃剑

文字深刻地改变并延伸了人类的发展,
这并非仅因它让人具备阅读能力,
部落文化与书面语言已共存数千年。
其中,字母文字与古老丰富的
象形文字或表意文化有着本质区别。
中国的书写文字是感官的延伸,
借助图像意念表达现实,
所以需要众多不同符号,
才能涵盖社会各方面。

而字母书写大相径庭,它用语义
无意义的字母对应无意义的声音,
像英文仅26个字母,
就能基本囊括所有意义与语言。
这一成果虽让视觉与声音
从语义和情景中分离,
使语音化为可见文字,
却也在人与事物间竖起屏障,
在视觉和声音间制造二元关系。

这种分离将视觉功能
与其他感官的互动割裂,
致使感官体验中最生动鲜活的部分
遭到排斥,进而造成无意识的萎缩。
最终,感官平衡以及由此带来的
心理和社会和谐被打破。
文字在推动人类进步的同时,
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负面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