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性的幻觉

生活并非那么简单和可预测
当你尝试解决实际问题时
计划和目标设定,为未来做准备
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特定的活动上
着眼随时间流逝对自己的感知
对时间的迷恋,因果关系的思考
视自己是有待解决的持续问题

生命像外人绕起来的一个线团
里面的一些感知可以拆解开来
拉出够的长度也可好好卷起来
你生活的轨迹像此线团
问题是没人耐心把它绕成整体的球
而任凭念头情绪无察觉散发奔放
粘上眼前的炫耀之物——地位
金钱和权力,受业力的发酵
结果已乱七八糟成了一团死结

你已觉得自己的生活出了些问题
你试图稳定相互依存的涌现过程
把它弄清楚,控制它,引导结果
这样就可放松,安稳,衣食无忧
想去解决错误的让你头疼的问题
这是你的头脑创造故事的幻觉
称其为幻觉好像它没有发生一样
是指它不是其看起来的那样

你今天错过了什么?

你有没有正在窗户的旁边
却发现自己打开应用程序
或用百度谷歌搜索检查天气
而不是走到窗口打开窗帘看外面
我有时也是一样

我们习惯于将自己的思维外包
然后再不停地猜测其判断
网络放大了我们
大脑中的窥视特长
便相信需要正确的答案总是
只在百度,谷歌搜索中得到

变革是变化的加速、放大版
重新定义和再创造是利用脱缰
野马般的变革之力的方式
市场最重要是再创造势在必行
我们须探讨洞悉先机主动出击
从内到外变革的紧迫性

在网络信息时代会有更多需求
我们优先回应并响应其他人问题
却鲜有时间问自己重要的是什么
我们允许自己被旁边其他人
的生活,思想和内容所吞噬
从而损害在这千载难逢的时代
考虑怎样创造自己的生活
能否完全静心下来问自己
生活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等待的代价

在你的生活里所有的等待
往往都会让你无意识地在
此时此刻造成了内心的冲突
你把寄托于未来的希望
来取代仅有的此时此刻
钟表时间就变成了你的心理时间
这时你珍贵的生命的旅程
不再是一场美妙神奇的探险
它变成了一个为了达到目标
获得成就的强迫性需要
你不会再看到路边的花朵
或闻到它的芬芳
也不会觉察到存在于当下的
围绕着你生命的美丽和神奇。

我们生而不完美,没事
疫情海运费暴涨,暂时没办法
被公司解雇没事,都会解决的
如果把它当成致命的东西对待
然后就退到后继并停滞不前了
那么你和我现在就不会沟通了。

对于与概念,思维认同或
未开悟的普通意识状态来说
蕴含于当下的无限创造潜能
和力量完全被心理时间遮蔽
因此,你的生命不再有活力
不再生机勃勃,充满可能性。

“我过着一种没有牙齿的生活,”
他想,“一种没有牙齿的生活。
我从未咬过任何东西。
我一直在等待,
一直在为以后保留自己——
可我刚刚才发现,
我的牙齿已经没了。”
——让-保罗·萨特

与内在沟通的通道

人生遇到的所有问题都是
你尚未学会的功课
你的功课和人生意义是一回事
——那就是忆起自性的过程
你的困惑都是当下没认出其自性
灵性跟本我没有相匹配、同频
每个人的内在都是一样的
而外在或许不同
有些人擅长跑步,擅长画画
有些人擅长演奏
那些我们视为“天赋”的东西
是内在外在世界沟通的“通道”
有些人敏感视觉
有些人是听觉或身体感受敏感
所有的这一切其实都是为了
表达与提升内在意识而存在的
你可以用你所擅长的,与你的
内在本我沟通,感受体验
以苏菲箴言给我们总结

我请求力量
大道给了我困难去变得强壮
我请求智慧
大道给了我问题去解决
我请求富有
大道给了我大脑和肌肉去创造
我请求勇气
大道给了我危险去超越
我请求爱
大道给我深陷麻烦的人去帮助
我请求恩惠
大道给了我太多机遇
我所想要的什么都没有得到
我所需要的我全部都得到了

未知之域

直接面对未知者才是大道
将未知刻成碎片从中打造世界
这是人类创造世界的部分方式
我们走出了安全空间的界限
向外界进发到恐惧的未知之域
我们遇见并征服了外界的事物
比如实在的猛兽,掠食者动物
正是因为我们主动而勇敢地
参与到恐怖的未知之域当中
外部的世界由此而产生。

这是大脑就这样设置构成的
那是我们祖先用过的古老回路
用来处理已探索空间外的空间
而已探索的空间是家园领地
未知领地的一大特征是应许
因为那里有着新事物但同时也
充满危险,我们是被捕食动物
在几百万年前我们还很弱小时
须走出去面对极度危险的事物
与之伴随的是非凡的勇气。

此勇气精神使我们能征服未知
它与创造可寄寓的秩序没区别
只要你知道该去哪里就有勇气在
去到未知,体验未知并成为未知。

寂静中

真正的寂静是你的真实本性
我们在观察世界时是不自在有
批判、否定合理化、分析逃避
独处冥想时人是直接面对
世界的整体,万物之源头
交往时人却只是面对那
人物部分,过程的片段
可以说独处是时间性的
交往则是空间性的
如果能静心,做到起步
自我察觉会是自然自在的

心静下来了,
身体静下来了,
气才能充足,
修行,就是让这一切都不动,
才能守住。
你越是热爱独处,
精神力就越强大。
在静寂中充满无冲突的巨大能量
其中出现的种种头脑的活动只
不过是念头的运动,而非实相,
能量始终是行动和运转。
你唯一能体会到生命流动之处
是在当下时刻,不在过去将来.

静心,臣服不是消极而是
无条件、无保留接受当下时刻
是放弃对当下的内心抗拒
通过不抗拒, 无冲突心态
你此时意识的质量、做事或
创造的质量会有极大的提高
你会清楚看到你需要做什么
采取行动,一次只做一件事
一次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件事上

因果思维

因果关系思维初看像是胶水
究竟对什么感到困惑?
因果思维?是的,
它将幻觉念头粘在一起的胶水
直到意外的事情发生
其运作方式如下:
通过将各种事件联系在一起
在脑海中创造思维故事
想象你正在使生活发生,
然后不知觉将其叙述在时间上
将未来想象为过去的发展,
在你对特定故事渴望的驱动下,
你思维能力使个人叙述变得有
意义和感觉良好,
使生活包括你在内感到安定,
舒适,稳定可控制。

我们已确定了这点,
你的真实本性是充满活力
的量子般的暂时振动,
生活是动态,涌动的,
从来没——也不会安定下来
生命本是生生不息,
唯一达到完美稳定性的时间,
是当它死了才安定下来。

这就是你要想方设法去做的
稳定相互依赖的紧急过程,
弄清楚一切将其控制住,
指导结果——以便最终放松,
计划和目标设定,未雨绸缪

读你自己

如果你想了解你自己
——无需到处去读别人写的书
那书中的你并非真实的你
只是叙事的催眠自恋的故事
你需要静心察觉自己的内在
写下来的知识均是静态的记忆
但是如果想走进自己更深的维度
会发现理论体系都是陈旧和没有
生命力,是你叙事故事的材料。

各种经文其实就是知识的累积
如果你就在文里字间中生活着
与其读其它书不如读你这本书
你是上天所谱写的一本神奇书
如你想了解生命——就读你自己。

你不必刻意去追求灵性和超脱
对事物充满新奇而没有特别倾向
努力做到不评判,不期待
充分有意识进入你自己的旅程
生活不是一个线性,固定目标
而是生命不完美的野性舞蹈
是前进的叙述并通过行动
转动你的体验向内来到你的存在。
找到并结合你的本质,
然后离开那中心,
带来你独特的内在精神,
外在的动作自然而然呈现,
上天时刻在你的内在扎营跳动
该向内看,那神奇浩瀚的真相

稀缺的注意力

网络数据把我们带入信息大
爆炸时代,每天的新闻资讯
在不断的更新,工作从每天8
小时延伸到20小时,论坛微信
APP、抖音,聊天、门户网站
网络公司都在吸引大家的眼球
制造话题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现在不缺信息,缺的是注意力

在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
注意力已成为稀缺资源
现在消费者患上了严重的
“注意力缺失症”
手拿着遥控器不停搜寻着
“下一个”,谁能吸引更多注
意力就能成为商战的赢家
从网络带来海量的信息
让许多商家也有些担忧
想一想,潜在的顾客需要有
多少双眼睛才会在海量的网络
注意到我们

而顾客只有两只眼睛
只关注到有限的信息
自己感兴趣东西
尤其是在连接下点击感兴趣
的网页后很难再回到前个网页
面前有太多的链接
如何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将其转化成为可用资源是
营销者应该思考的最重要问题

做出的判断

记得有多少次——你自认为已
掌握所有事实自信地作出判断
可结果却错的离谱,有多少次
你自以为是对的其实却是错的
不断的判断会带来持续的纠结
这种精神上的负担每天同你相伴
压得你寸步难行,导致你操心
食宿不香,越想越想不通
不开心时,不断忘记上一秒
期待未知的下一秒吧
判断的瘾来自——“确定的
恐惧好过不确定的未知”
这一内心深深隐藏的信念

判断是掩盖真相最快的方法
我们只要一判断就看不清真相了
这时看到的通常只是“判断”本身
而失去了宝贵的真实状态
但是,这里你还有个选项
那就是漫无目的游荡和尝试
不要立刻杀死薛定谔的猫
至少暂时切断那该死的确定性
置身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
可拿起一本随机的书去阅读
去你完全不熟悉的地方旅游
做一名非营利性的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