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是喜悦的展开

情绪逃避的方式多样,吃东西
买东西、无聊社交,喝酒和性
努力抓取,削尖脑袋往上爬
当活动被用来转移注意力让人
逃避痛苦的情绪时是强迫性的
但当一个活动能够转移注意力
以逃避痛苦情绪时
此活动临近结束就变得惊恐
这个活动掩藏了一个需要
当这个活动结束之后那个需要
会再次浮现,就像伤口的疼痛在
麻醉剂失效时会再次出现一样
要不时检视你生活中的活动
观察哪些是强迫性的
在你筋疲力尽之前
如果你停止这些强迫性的活动
往往会让你感觉到痛苦

强迫性的活动不是自行展开的
而是你无意识去推动它的
你不想将注意力从中转移开
因为它能够阻止你去体验
你的身体感觉和你的念头
强迫性的冲动跟激情不一样
激情是喜悦的展开,灵魂的舞蹈
带来新的可能性,创造与贡献
强迫性的冲动则是恐惧的展开
它关闭可能性和感知阻隔自己
将陷入强迫性活动者禁锢不动

连上你的心

个人真正的成长是智慧层面
真正灵性道路是无路可寻的
大自然允许一切形态表达存在
人也一样,没有完全相同的人
心灵,智慧面上的个人成长
是没有什么看破的、恍然大悟
更多是看到没问题,谁都没错
受害者通常都是定义出来的。

灵修里的戒定、见多识广
真宽恕最后都是为了生慧
慧就是当你知见不再有障碍
识转过来之时,你摆好了一个
链接真心的姿势,与大道同频
让来自真心的信息,了知能够
降临到你接纳的意识层面了。
真正的灵修,不是闭关,
而是在人间“关”中练出来的。
你走过红尘的混乱,
才会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清明。

智慧就是恢复和源头间的交流
就是心、意、识相连在起来
智慧就是抽象的一体认知
降临到了你的意识层次
并且还和你的正知正见配上
所以智慧包括了心、意、识
没有意和识,智慧显化不出来
没有心,那是大脑的知识概念
没有识,那个智慧还差一点
现代人理出的成长之路线就是
——心、意、识的整体结合。

知识屏障

大脑的思考就是通过概念
抽象进行的。以线性进行
一个想法跟着另一个想法
大脑思考的抽象性代表了
其缺乏生活本身的鲜活灵动。
安静并非懒散,
而是一种能量的聚拢。
什么都不去抓取,
什么都不去判断,
让心沉到一个清澈的湖底。

我们越是活在想法的世界里
就越是活在抽象,概念之中
越与现实有所差距,于是我们
便容易活在更不如意的世界
由于缺乏鲜活与真实,
人们还更倾向于离不开思考
成了所有文化社群和人的习惯。
这种习惯日积月累便建立起
与真实世界相隔离的知识屏障
这就像不停的和自己对话,
透着屏障看,我一直在说话,
但有时我会安静,毕竟我们
只有在对话中安静片刻才能
听见别人说的话并继续交谈。

心智也是如此,有时需要安静
我们才能思考想法以外的东西,
强迫性地思考,自言自语,
不直接体验生活,反倒不间断
的思考,把生活编码在文字,
符号和概念思考的记号里,
如同头脑里的嗡嗡作响噪音,
即使在睡梦时也难以消停。

识的边界

你只有看到识的边界
才有可能放下识
你得知道对你来说识有多大
识取代源头是你知道的一切
你没办法用识来帮助你看清
识的边界——这就是学习的尽头
学习只能告诉你正知正见
但它还是你大脑里的识。

要获得真知和识之间的桥梁
只有通过这个认知的桥梁
才能从概念,识过渡到真知
我所有的知道只是我的判断
也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
知“我什么都不知”的知道
是幻象中唯一的“真知道
如果你还有一个保留
以为自己还知道点什么
就出不了这个门
你是知道了很多,但那都是识
而有趣的是,反观人一辈子做
的都是在证明自己知道点啥。

识在源头不显,无法表达出爱
超越了识,你就是爱的海洋
识有横向保护——关联
还有纵向保护——相套
构成了关联性和相套性的体系
而且不断扩展产生新识
新识也是旧识组装的
识就是基于分裂的信念
产生的一切认知。

提高你的振动频率

你想知道如何以更高的频率振动
也许你是打坐冥想时振动频率
更高的人。然后你从垫子上下来
噢,那种幸福的状态瞬间消失了
使用和移动电磁能量系统——
这就是你的本质。当你发现如何
以一种有意的方式做到这一点时
一个副产品就是你的华丽
当我们点燃电路以更充分锚定
在我们的核心时,生活中寻求
的更高振动体验变得可持续。

当我们利用心灵和呼吸
锚定在身体的能量核心时
就能打开自我修复和治愈的模式
你的生活经历发生了变化
你改变了你的关系,财务状况
及想改变的生活的各个方面
生活本不该是复杂的
我们是生活经验的创造者。

也许是时候简单地释放、开放
并臣服于更大的生活体验了
当意识到自己是经验的创造者时
我们对自己创造的东西负责
就步入了更高可持续的振动频率
当你有意识体现这种更高的振动
这种振动一直涌入并通过你
从你身上散发出来的能量冲击
着你周围每个人的能量场。

思想的终结

对每个人而言死亡是必然的
因为具延续性的事物
永远不可能自我更新
它无法了解未知,延续是持久
而那永存的并非没有时间的
为了新的诞生,必然有终结
那新的不在思想的延续之中

思想是在时间内的连续活动
这种活动不可能在它自己里面
包含没有时间的存在状态
思想是建立在过去的基础上的
它的存在是时间性的
时间不仅仅是时间序列
它还是贯穿过去,现在
直至将来的思想的活动
它是记忆的活动
是语言、图像、符号、记录
重复的程序。思想、记忆
是通过语言和重复连续的

思想的终结是新的开始
思想的死亡是生命的永恒
为了让崭新事物的诞生
须有持续不断的思想的终结
新的从无而成,不是延续的
新的不可能在时间的范畴内
新的只存在于一刻刻的死亡中
每天都有死亡可以让未知出现
终结就是开始,智慧的降临
但是内心的恐惧阻碍了终结

中医之经络穴位与微观医学智慧

中医所讲的经络及穴位,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的华人,都能在感知与实践中体会到它们的存在。比如挤压合谷穴,那独特的酸胀感便是经络穴位作用的体现,针灸历经数千年的治病实效,也有力证实了这一点。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在解剖学中却寻觅不到它们的踪迹,这表明经络及穴位并不存在于肉眼可见的空间,而是隐匿于更深层次、更为微观的空间。

中医治病常常从微观空间切入,用药多基于微观层面的理论,从精微处调整身体,故而能达到较为彻底的祛病效果。与之不同,西医多从表面空间入手。中医理论的核心是脏腑与经络,若否定针灸穴位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在一定程度上就等于否定了中医千年传承的理论根基。

中医倡导“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强调通过内在的调养来预防疾病,注重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未病”的目的,这其中蕴含着古人对生命与健康的深刻洞察 。

螺旋形旅程

灵性修行不是直线式的旅程
经历某种风景以后达到
远方的目的地——开悟
其实不然。灵性修行该是愈来
愈宽广的环形或螺旋形旅程
你不会原地不动或往回走
一切事物都是螺旋的方向
大自然的一切都是螺旋成长
在过程中开启我们的真心
让意识逐渐吸纳生活中的一切
并视之为灵性的整体

每当修行达到新的层次时
原本处理过的议题会一再出现
如何度过生活环境与修行两方
面的变迁,也一再出现的问题
拉姆·达斯谈到灵性生活的周期
循环——修行就像坐云霄飞车
每次行驶达到新的高点之后
接下来通常是循环中新的低点

了解这一点会比较容易度过这
两种阶段……除了上下的循环
还有内外的循环,就是在某些
阶段会觉得被拉入到内在工作
只想找个安静不喧闹的地方打坐
有的阶段却充满激情想向外发展
回到日常生活

与内心的静谧相连

你需要先找到满足的地方
扎根于当下然后才能显化
实现你的真实的本质身份
然后你可显化在这世界的事物
但这些都不是让你快乐的事情
仅仅是生活中的锦上添花
你的内心状态不再依赖取决于
外部条件,不再依赖取决于
你是否取得了世俗的成功
如果你成功,有财富当然很好
如果你没有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你仍然可以确定并且强烈地
感觉到你已经拥有了它

我想住在一个温暖不冷的地方
假设是——遥远的巴哈马岛国
因为那里是游客和居民的天堂
你必须先体验它,因为当你到达
巴哈马时,你会发现并非所有的
东西都是天堂,比如蟑螂也不少

我的生活没很多的戏剧让人谈论
所以记住,表现的基础现在
就在这里,然后享受这一切
如果你正在写作享受写作的过程
总是与内心的宁静联系在一起
当水流不在那里时
与内心的静谧相连,成为现实

直觉的改善

大脑的健康与你的精神技能所
能获得的结果紧密联系在一起
当然,你仍然可以在不理想的
情况下使用自己的各种技能
就像李白醉酒写好诗毕竟是例外
更清晰干净的大脑会产生更好
更一致的结果。当大脑身体
健康时你的表现技能不会太差

只要进行足够大的更改
我在进行某些健康实验时就
一定会注意到这一点
“精神”结果的改善非常明显
改变我的饮食习惯一段时间后
我的表现能力就会得到重大提升
积极的共鸣极大地增强了我的
欲望而付出的努力却更少了

大脑思维会使你陷入冲突关系
你要做的是超越思维,依心而活
静心使思维暂停,让直觉做主
随着我的身体运动和静心打坐
我的直觉能力也大大增加
这部分对我们会非常有意义
因为直觉是很重要的心理技能
所以当大脑运转得更干净时
我的直觉当然也会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