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光守中

修道跟俗人的大方向是相反的
世俗人往往外求,努力,赚钱
修道者寻求内证——回光守中
把自己的元神真意从外边收回
守住天心,“光”是指能让我们
看见,能听到的能力——觉性
山河大地,日月照临,无非此光
定慧双修,此为回光
回者止也,光者观也
定心从而止息妄念就是回
观照从而生起智慧就是光
大千世界都包含在它里边
是宇宙天地运转的关键

“中”的另一个别称叫“元神”
世界的本源的一个意识元神
大家应该都做过梦中梦
就是你以为自己醒了
但实际上还在做梦,过一会
又醒了其实还是在做梦
就这样反反复复,一层层的
醒过来,你才能回到现实
佛家认为我们此现实世界
其实也是一层梦境
如果说佛是最高等级的觉醒
如果我们这个世界是梦境的话
那个无处不在,包含万物造化
天地的“中” 就是做梦那个人
的意识,在梦里无处不在
这个梦里的万事万物
都是这意识创造的

成为一个给予者

你成为了一个给予者
很自然,无论你面前是什么…
想象一下,在这个世界上一次
看几天、几周、几个月,你从来
没想过你需要从中得到任何东西
没有试图拿走或得到任何东西的
你并不害怕某些事情会发生
你的内心充满了喜悦
你突然意识到——
我可以给予一些东西
我可以帮助别人。支持一些东西
突然之间,你内心的流动开始
向外流动,你成为了一个给予者

这是另一种生活方式
这就是精神生活
通过放松,放下
不参与制造你内心制造的干扰
而只是放松。你只要不断放松
不断放松,你就会发现效果会更好

有一种技巧,它应该存在于
你生命中的每一秒的每一刻
最终也会存在。你会在那里放松
你会意识到世界正在发展
你在那里,没有问题
只是眼前的情况。你与它互动
它给你带来欢乐和挑战
生活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回光调息

的方法——坐时用目垂帘后
定个准则便放下然竟放下
又恐不能,即存心于听息
这句讲的就是什么情况下
需要调息,打坐放不下
昏沉散乱的时候
就可以用调息来解决
息即口鼻出入之息——
虽非真息,而真息之出入
亦于此寄焉,息就是指后天
的口鼻呼吸,自心为息
祖师发现 念头和呼吸是联动的
每产生一个妄念 就会呼吸一次
如果入定之后 一念不生了
就会气住脉停
后天的呼吸就停止了
转为先天的胎息,真息

那应该如何调息呢?
存心于听息,息之出入
不可使耳闻。方法很简单
就是留心自己呼吸的声音
以听不见为标准
下一句亦是不用之用
只要微微照听可耳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要太刻意
太认真,庄子说不用之用
方为大用,只要微微留意就
可以了,昏沉欲睡
即起散步 神清再坐
如果你实在是困得不行
那就别硬撑了,起来走一走
动一动,清醒了再坐

释放内在的不满

在声音或像广告的视觉效果中
它的含义是立即具有吸引力或
感染力被需要,以磁性吸引
其他人,独具一格,出类拔萃
以至于我们不能轻易受人忽视
性感让你很快与“火热”相联系
这是很普遍的,地位提高的名词
性感和火辣的标签不仅反映并
加强了我们文化对性的痴迷
而且还运用了令人愉悦的强烈
感觉来分散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我们的伤害,沮丧,焦虑
冷漠,悲伤的注意力

从生命起源以来,传宗接代是
生物学上动物的一项重要任务
男和女都有生物学上的性本能
这使得他们对具有性感特征的
异性产生吸引力,值得庆幸的是
通过最大限度增加愉悦感
想使自己从根本的痛苦中
这是一种内在的不满,解放出来
不管得到了多高或充满色情能量
你会得到后就失去,还想要更多
其结果往往变得越来越沮丧
倒不如省些消耗精力
回到静心,精神内守的状态

亲密关系中的安全

要真正深化亲密关系
需要与合作伙伴保持心理的安全
我们需要,且在整个相处都知道
我们可以完全信任对方
而不仅是与他们在一起时的信任
此信任不是基于我们应该信任其
想法,而是基于不断在我们的
核心中感知他们的可信赖性
——他们的诚信,可靠性
在任何情况下都存在的承诺
对获得爱,深度和自由的热情
并穿过我们的内在

如果我们不能指望合作伙伴始终
如一地照顾好相互间的关系情况
例如,当能量因色情本能游荡的
注意力所产生的裂缝而泄漏时
那将发现我们只能与之融洽相处

如果一个伴侣在每次发生争斗或
冲突时一直对整个关系提出质疑
那么另一个伴侣很可能会担心完
全开放。安全性越低关系就越浅
使那关系的基础不必要地不稳定
会使我们的关系无法尽可能深入
和充实。关键不是建立安全堡垒
感到安好而不仅仅是感觉到安全!

知足者乐

修心是自我提升和完善的过程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
提高身心素质、增强道德修养
促进身心健康和提高幸福感
传统的儒、释、道都强调”修心”
是要解决这个人生的最根本问题
老子不叫你去追求物质
不叫你不断地丰富这个物质手段
而是”知足者乐”

人生这个苦乐的根源
不来自于形而下这个层面
不来自物质这个层面
它们来自于形而上
来自于心这个层面
因此,用物质手段来着眼
这个问题就很难从根上去解决
沿着物质,沿着形而下这条路
你就是走到天上去了
走到太空,外太空去,人生的
这根本问题你还是没法解决
到时醒悟了,你还得回头
还得走形而上这条根本的道路
老子早已看清,看透了这一点
不鼓励人们走物质探索的这条路
在这条路上他告诉你知足就行了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干吗要去干吃力不讨好的事?

问题从来都不是问题

如果你在同一个问题上挣扎了
这么长时间就开始失去洞察力
也许曾经只是一种适度的烦恼
慢慢滋长,它主宰了你的生活
也许曾经决心改变的事情变得
根深蒂固,你觉得被迫与之和解
一段时间后很难说出问题的开始
和结束及真正的根源可能是什么

大多数人不知道自己问题的根源
到底在哪里。他们有错误的想法
在你的平静和喜悦感,以及与你
选择处理的任何问题有关的痛苦
记忆间建立高度对比,然后利用
这一点来更好地“形象”你的问题
闭上眼睛,想想你最喜欢的
世界上最珍贵的感觉。像欢乐
和平或亲密家庭成员的爱
把这样的记忆作为一种“动力源”
给自己注入正能量,这很有效
我想专注于感觉本身。问问自己
那一刻你对自己的感觉如何
无论是精神上、情感上还是灵性
问问自己对他人的感受及你可能
认为那一刻背后的驾驶哲学是啥
想想那可能是什么

对比一下

想想你选择的问题,试着记住
强烈唤起相同情绪的重要记忆
——这是相关的,因为与相同
情绪相关的记忆会相互激活
常见规则是第一次出现问题会
让你失去平衡,而其他问题
只是失去平衡的结果
例如,一个年轻人第一次想和
一个女孩说话,而女孩当着他
的面笑了。这可能不是他的错
但很难让自己相信这一点
而这段经历往往会影响他未来
与其他女性交谈的所有尝试

遵循与当前问题相关的情绪和
感受的记忆链,特别是寻找你
能想到的最早的相关记忆
一旦你有了这些,就可以把
它们比作你爱情记忆中积极
平静的感觉。寻找从一次消极
经历到下一次消极体验的过程
如果有人怀疑你生活中的一个
决定或某个方面是否是问题的
一部分,或是导致问题的原因
问问自己,你是否可以想象你
生活的这一部分与你的爱情记忆
相兼容。有时,这会揭示我们
甚至没有意识到需要修复的事情

引起共鸣

每个人都有权拥有自己的品味
但这并不是对“这个东西好吗?”
之客观问题的有用答案
是否适合你的口味可能并不重要
“它不会引起我的共鸣”与
“没有人会喜欢这个”截然不同
要想引起共鸣——你需要考虑
到共同体验、情感共鸣、共性
心理、情境共鸣和相似价值观
等多个方面因素,需要真实表达
情感连接、倾听和理解、寻找
共同点,清晰简洁的表达以及
引发思考和启发,通过这些方法
你能与他人建立起更深入的联系
并引发每个人内在更广泛的共鸣

专业人士明白他们需要同理心
才能完成工作。你不必是一个
蹒跚学步的孩子才能在费雪玩具
你不必成为癌症幸存者
才能成为一名专业的肿瘤学家
如果你能想象得到的观众会欣赏
并谈论正在制作的东西,那么
这对他们来说就是很好的品味
你是否自己购买并不重要

把精神放在第一位

不久前我了解到一个很棒的翻译
有人用来形容圣经中的骄傲之罪
他们称之为“虚妄的想象”
——这种描述让我印象深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多少次
通过思考什么会让人感觉良好
让别人觉得我们好来处理其问题
我们有多少次选择做一件有点
自私的事情,因为我们告诉
自己我们可以两全其美?

那次事件是我所说的一个很好
的例子,因为从表面上看
这是我一生中最糟糕的一天
我感觉很糟糕:愤怒、羞愧
恐慌……你能想到的都来了
简而言之,我想要自己的方式
相反我得到的是精神上的改变
这是一个平静而痛苦的奇迹
它让我过上了从未想象过的生活
这听起来可能很累人
但我今天要给你一点鼓励
当你把精神放在第一位时
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
有时它会带你度过痛苦
但通常你会发现痛苦比你想象
的要小得多,而平静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