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

变得单纯是多么简单啊!
没有单纯,就不可能变得快乐
感官的愉悦不是单纯的快乐
单纯是对经验重压的如谐解脱
正是经验的记忆在腐坏
而体验自身不会腐坏
知识,过去的负担就是腐坏
积累的能力, 成为的努力
在摧毁单纯; 而没有单纯
智慧便深深的隐藏。

仅仅好奇是不可能了解智慧
他们将会通过各种努力找到
但找到的将不是真实
怀疑者永远不可能知道快乐
因为怀疑正是对其自身的生存
状态的焦虑,而恐惧滋生腐坏
不恐惧非勇敢是对积累的解脱。
当一切机缘升起,
是你的终究就会是你的。
因为,根本就没有人和你,
在你的赛道里比拼,
这里只有你,独一无二。

一切都是机缘巧合
不是我们强行向外求来的。
要做到随遇而安
身心安宁,才能把握机会
你不遗余力要在世间有所成就
且成了很成功的善于赚钱的人
在其方向努力已产生想要的结果
真正觉醒者不需去努力追寻什么
他就是本然的活着,
随遇而安的活着,
他不去追寻什么,
但其生命却在每一刻当下绽放。

超越个性

用“灵性”一词来指代你当前对
存在的整个宇宙的了解及你在
其中以有意识存在所扮演角色
这词只是个标签
它背后的概念很重要
可称为生活理念,大局,生活意义
比现在大脑思考更深的这个意识
维度存在于每个人身上
但大多数人却从来没有意识到
我们既是具个性独立的个体
也同时视为统一的整体

像巨大的海洋
上面有数亿个微小的浪花
作为个人而言我们是浪花
总体而言——我们是大海。
你可选择用透视图或来回切换
作为个人你的力量是有限的
你只是其他浪花中的浪花,
单个浪花的集体观点,
共同构成了整个水的自我意识
作为个人帮助此现实了解自己,
对这种浪花了解越多,
就越有意识地在其中产生共舞。

为了能做到这一点,
我们必须学会超越个性的思考,
浪花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帮助水了解自身。我们的
更大使命或目的是探索水,
巨大无尽的大海。

亚特兰蒂斯人的智慧与意识探寻

鲁道夫·施泰纳指出,
亚特兰蒂斯人获取智慧或
超智慧存在体知识的途径,
是通过图像意识灵感,
而非对概念的理解。他们所
获得的知识如同“道的启示”,
被亲身经验着。他们生活在带有
超感官感知力特质的图像意识里,
这意味着他们始终在灵性世界层
面与生命存有及事件紧密相连。

在漫长的文化发展中,
亚特兰蒂斯人形成了
象征符号与画面的概念,
并能生动地将其呈现出来。
他们的思维画面充满活力,
当看到面前的人,
在头脑中升起的是画面,
而非可辨识的概念。
就像二维世界是三维世界的投影.

我们可以用机械制图来呈现
三维物体的不同面向。
同样,那些不同的三维投影,
也如同前世来生、梦境和幻相,
它们或许是另一种层面的呈现,
是我们理解未知世界的独特视角,
蕴含着亚特兰蒂斯人超感官
图像意识下的神秘智慧,
以及对世界更为深邃的认知方式。

内在不完整

你在生活中体验到的“痛苦
都是你内在不完整的感觉
不完整的感觉来自你的自身
无法向外找填补以达到圆满
烦恼其实并不是你缺什么
而是你自身不完整的感觉
那么在外部获取什么都没用。
一切发生,是因为你真正相信,
你是丰盛的意识,
是从你的里面发出的,
才有能量,
才带有震撼。

它迟早使你导入幻境,你可能
在幻觉中享受一段美好时光
也难免在自己渺小的局限中
看到些幻象例如神、真人
或你所信仰的对象,信得愈诚
信心投射出的幻觉就愈为清晰
这些都不过是你自己内在需求
冲动和阴影向外投射的结果
当真实的属性,这个整体的
圆满对你来说是显而易见时
你就停止了妄想,幻觉和投射。

而当你完全而彻底专注时
此观察者、思想者、中心点
和自我感觉都会一并消失
在那份专注中思想无影无踪了
一个人如果想看清楚一件事
他的内心必须十分宁静,笃定
没有偏见、唠叨对话、意象
和画面,这一切都得抛开。

网络让欲望更容易达到

欲望先创造一个缺乏,然后想要
某些必需的东西来填补这个缺乏
欲望创造了念头。念头掩盖了
真我从而使我们焦虑,不高兴
然后我们指望通过满足欲望
即暂时让头脑安静下来
来摆脱不幸福感

当广告业在市场盛行时
“大创意”广告真是太神奇了
在有限的销售渠道和大量饥饿
的消费者,舞台设定好演出
更精彩的节目,点睛之笔越大
公司便可取得更多的利润
如今,广告客户的“大主意”
在市场上不是非常好用
相反,这些想法必须被嵌入
到产品和服务本身的经验

人的决策有基本理性
和感性因素的组合
但其决定总是由
一个“情”和欲望的感觉
推动最具突破性品牌
推特的创始人伊万·威廉姆斯
最近发现网络上致富的秘密
配方。“网络使人类的欲望
更容易达到”所以你有幸生活
在网络时代,保持调整并呼吁
不断变化的愿望
是在21世纪品牌建设的重点

停止挣扎

既然你身置繁华甜卖铺中
为什么却这般愁苦的表情
既然你已在生命之河中游泳
为什么你还仍旧焦干悲惨
不要固执,不要逃避平安
你被监禁在无法逃避之网
静心放松,停止挣扎

接纳生命中的不确定性
没有一个一定要完成的目标
也没有一件必须要去做的事情
活着本身就是圆满的
当下的内在是怎么样的一种状态
你就呈现什么样的行为
事来则应,事去不留,随遇而安
当你是这种态度活着的时候
生命将成为一场奇妙的旅程

每日的静心是必要的
即使你的处境一直很忙碌
也要经常把心收回来
回到此时此刻,静心
让你将投射出的混杂能量收回
以保证自身平衡
社会的巨变使很多人
处于一种新旧交替的抉择中
不管是来自亲情、友情
事业,婚姻或其他事情
有时即便小事情都会激发
你的冲突让你处于失控中
似乎我们每个人都处于
不开心的,生活的罗网里

有价值的目标

遵循共同的准则可让人们感到
彼此是可预测的,每个人都在
按照他人的期待和愿望行事
这样人们就可以合作,甚至
和平地竞争,心理和行为上
共享的信仰体系
简化了人们眼中看到的彼此
甚至简化整个世界,因为人们
可通过合作来征服世界

共享的文化体系不仅能让人类
的互动更稳定,同时也是一种
价值等级体系,能赋予事物
清晰的主次顺序。当缺失这样
一个体系时人们会不知所措
甚至无法感知行动和感知需要
被有价值目标指引
我们积极情绪大多和目标相关
唯在朝着目标前进的道路上才
快乐,而前进本身隐含了价值

没有积极价值的生活不单纯是
中性,脆弱有限的生命还有
痛苦和焦虑必须用东西来对抗
存在的固有痛苦
我们必须找到隐藏在深刻价值
体系里的意义,否则存在的
恐怖就会渐渐变得难以承受
然后绝望的虚无主义和
死亡就会向开始我们招手

秩序和混乱

秩序指身边的人都遵循约定俗
成的社会规范,大家言行可靠
态度配合。是社会结构已探索
领域和由熟悉事物构成的世界
秩序是明君和暴君的永恒结合
因为社会既包括结构又存在
压迫,人们天生喜欢秩序
在秩序中人们可做长远打算
感到稳定、平静和自信
因此我们都倾向于留在熟悉
的地方,坚持已有的思想观念

混乱则来自意外的发生
在聚会上讲了个笑话
随之而来的却是令人尴尬的
沉默时,混乱就悄然来临了
更为灾难性的混乱可能
还包括突然的失业或者感情上
的背叛。难以预料的新事物会
从习以为常的旧事物突然出现
因此混乱代表了新事物的产生
和旧事物的毁灭好像自然相对
于文化来说也包含生与死一样

秩序混乱也是道家讲的阳和阴
当一切似安稳无事时未知可能
突然降临;而当一切都被毁灭
时新的秩序却可能于此时浮现
道家之看法意义是黑与白边界
即道,也就是生活的神圣之路

对想法充满信心

我们都了解到企业在
制定销售的方案时
“成本”是衡量营销采购最重要
的指标。营销支出正转向更具
成本效益的媒体和平台
这虽是好事
可不是企业真正的机会
如你是公司业务部门采购主管
如果电脑“指示”购买东西
通常会加倍订购
然后通过谈判以
获取最好的定价和交货

我们只是对情况作出反应
供应商也感受到了。好像今天
沃尔玛的供应商感觉一样以及
许多的媒体销售人员和代理商
但这里的关键是洞察力
过一段时间从设计工程师会到
你办公室。要求提供在
市场上的战略优势的产品
你和供应商的杠杆作用就没了
在那些情况下也许是不开心的
但工程师很高兴,客户高兴
我们的市场状况利润得以改善
那些供应商销售人员忙碌不堪
这是一个双赢的双赢。每个
行业都是如此。不管是传统的
企业还是网络的创新公司
谁拥有最好的想法最后就赢了

静心

当前社会的体制是建立
在野心和冲突的基础上的。
而每个人几乎都把这当作
理所当然的事实来接受,
奋斗和上进构成了预先,
注定而不可避免的生活方式,
野心要成功的欲望加强了
脆弱,肤浅和狭隘的自我,
造成了内外的冲突,
以导致内心的困扰和焦虑。

当你无法静心,大脑在存档时,
存档的动作会阻止你深入观察,
那个在侮辱你的人,
你是以不断存档的脑子在观察,
那个侮辱或赞美你的人,
你无法真的“看清楚”对方。
时间的活动,思维知识的活动,
它们都从过往一直延续到未来,
只在当下稍做修正罢了。

正确和错误的努力均是束缚
每个人自己要了解和从中解脱
努力就是欲望,努力的制造者
不断的要有所作为,而欲望产生
欺骗、幻象、矛盾和想看到景象。
头脑总在寻求结果,达到成就
的方法。静心,和平不是通过
安全措施、确认和保护产生,
当贪心,野心和挫折冲突的
执行者不在时,静心就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