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静则身安

面对人生的困境和挑战
有人退隐于沙漠或山洞中隐修
有人托着钵一村一镇乞食流浪
强迫自己的心智臣服既定模式
但一颗受尽折磨四分五裂的心
一个只想逃离一切干扰的心
它既舍弃了外在世界的一切
又被规范及服从磨得迟钝不堪
这颗心就算花再长的时间寻找
得到的只被自己扭曲后的虚物。

当觉察到这点时就会谦卑,臣服
你会相信生命背后有强大的能量
就会放下钱权名利等虚幻的玩具
一旦解决了自己内部的冲突
你不仅会停止为自己创造冲突
且你内部意识层面发生的变化
会通过你的行动波及整个世界
帮人们提高意识而非改变其信仰
让其在新的意识层面自己做出
决定,如要使这星球变得更好
那么个人须首先改变自己。

正所谓——
心静则身安,身心俱安则优雅
人静心不浮,静心能豁达安逸
看着春风不喜,看着秋风不悲
看着冬雪不叹,看着夏蝉不烦。

感受呢?

人通常不关心人类的感觉成分
习惯将其归因于某伟大的思想
我们太关注大脑的思维并认同
擅长分析推理,构储编导故事
前后一致最终发展出道德体系
我们发展此体系,为我们自然
了解对你和他人有益并与幸福
相容的事物。通常没过多关注
体验生活、受苦和狂喜的感觉
你要么希望其他人拥有它
要么你不拥有或想让他们受苦
但所有这些都来自于核心信息

我们发展道德,教义系统方式
来自相同的组织,司法治理系统
经济和外交在内的系统都来自
通过智能系统推理的感觉的核心
所以再一次
我们处于这种明显的两难境地
事实并非如此,你不能
不经过思考就做任何事情
如果没有语言来表达这种想法
你就无法以复杂的方式完成
其中任何一项工作
但如果没有感觉,没有体验
——你也无法做到

理性或情感

我们遇到的问题非过于情绪化
而是因为你使用错误的情绪
如果你的情绪机器有一层控制
你既会使用错误的情绪,同时
此情绪来自理性,思考和信息

理性生物或情感生物间的分裂
不符合我们的本性。然后尝试
尽可能多了解你的本性是如何
运作的。例如在你所指的那种
现在如此典型的冲突中,特别
是在社交媒体的巨大力量下
需要的是化解由于屈服于很容
易的挑衅而引起的下意识反应
愤怒或恐惧,尤其是愤怒

从内部了解这是如何运作的
知道我们只是情绪不好的坏人
只是比这更复杂,并尝试通过
影响另一个来向前迈进
我对从我们的斗争中获得巨大
成功更加悲观而不是乐观
但如果这样做,我们肯定
不会取得成功没有意识到
我们的人性,以及在复杂的
生物中拥有思想的奇特事物
从那开始,最好带一点谦逊

做让你害怕的事

我从未仔细下一步职业计划
这是扼杀意外之喜的好方法
从没有计划仅听随内心的声音
我们大家都渴望内在确定性
需要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每个人都没事的,相安无恙
这是平庸无奇的生活方式

因为你不想失去你已经拥有了
你的职位,地位,财富和生活
方式等,让你紧紧抓住不放
它确实能给你安心的感觉
这就是为什么你拒绝改变而
不是因为你不喜欢改变,你不
能不喜欢自己无法想象的某事
而是你不喜欢面临可怕的未知

每天都做一件让你害怕的事
你很少做真正让你害怕的事情
你习惯并简单在你已经知道的
事情上工作更长时间,更努力
然后你便希望一切都会好起来

预测未来

人类一直在预测未来
有时会取得巨大成功
不仅像体育博彩或股票市场这样
的易于衡量且有利可图的工作
还包括诸如“在开学第一天欢迎
小学生的最佳方式是什么”
与预言家打交道时
值得提出的三个问题

“你的往绩如何”
我们不太可能每次都正确
但是一旦我们对运气和
统计异常进行了调整
你是否经常跑赢其他股票
或者只是大声喊叫

“你能展示你的作品吗”
很难相信拥有秘密方法的人
尽管这可能是一项竞争性要求
但此人很有可能只是出现了
幸运的连胜纪录

“你有向别人教过你的方法”
这是上一个问题的变体
如果人们使用该方法成功预测
其他领域的未来,那么我们将
看到一种灵活而强大的方法
来了解世界的真实运作方式

解除矛盾的阴霾

矛盾是内在“没有看全”
时产生的误会,所以当矛盾
出现时,此时此刻恰是提醒
我们——意识需要扩展了
矛盾的本质是人的心理空间
就存在而言没什么是矛盾的
一切都是完美自由并整合的
是人类的感知本身的限制
它是通过不同的五个感官
总是只能感知其中的一部分
故得到的表象是支离破碎
这也是我们所有感知的本质

感官都只能通过上下文来感知
可我们的大脑往往倾向于认为
一切都与其他一切相矛盾
男与女,夜晚与白天,光与黑
其实它们都是互补的
只是因为我们感知的碎片化
此感觉器官只对生存过程有益
你可以通过你的感官知觉清楚
感知事物来做到这一点

改善心情

有时我们会充满乐观和可能性
我们能够找到更多的储备方案
更好联系并做更多慷慨的工作
这可能是因为外部世界给我们
带来了好消息,好环境和机遇
或者可能是因为我们大脑中的
化学物质特别对齐配合完好了。

我认为可以断言——有时我们
心情会传递给我们和其他人
人必须每天将他所有的记忆
经验、知识和希望统统埋葬
及时停止快乐与悔恨聚集
美德积累,可延续的东西
否则我们就永远不可能知道
那未知的狂喜。不积累分析
而是在每一天,每一分钟
清空垃圾,删除缓存,死掉
就是没有时间的生命状态。

我们也可做些改善心情的事情
常见的有。比如早起呼吸空气
讲课,冥想,锻炼,积极思考
正确的音乐输入与谁一起闲逛
我们消耗的媒体,都是选择
如果这是选择
也是后天可训练的技能
因为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缸里的大脑

在此我们进入了对当今神经科学
和心灵哲学来说绝对核心的领域
我们一直以无知和很糟糕的方式
将心灵完​​全归因于神经系统
就因为你有神经元链,突触
思想理所当然是来自那里

事情并没有那么容易,因为当
你看到这个巨大的情感世界
感觉世界和与之相关的情绪时
这并非仅由神经系统产生的
你的身体,肌肉

当你想到感觉,比如当你想到
感到焦虑或者当你想到感到放
松和快乐时,所描述的正在经
历的实际上是一种身体状态
在心理上被描述的结果,你的
身体结构和神经结构的联合
正是两者共同创造了心灵的
基础——你的情感状态

我们在20世纪完全颠倒了事物
完全疯狂地进入认知轨道
忽略了机体内部感觉和情感
将思维视为真正的精神实质
就好像我们是缸里的大脑一样

提出观点

现在有许多种表达观点的方法
你可以清楚地表明
你比与你交往互动的人生气
聪明、担心、更强壮、更快
更开悟或准备得更周到

但是提出观点与有所作为不同
为了有所作为,我们需要实际
的同情心来意识到对方不知道
你所知道的,不相信你所相信
并且可能不想要你所想要的
我们必须离开自己所在的地方
并暂时进入到他们的头脑
了解他们的内心之故事

当提出观点时就拒绝其行动
当我们提出观点时,会以
不同方式建立我们的权力
但我们可能不会改变太多

当另一个人告诉自己的故事
开始改变时,改变就发生了
如果你所做的只是提出观点
那么你已给了关于你的故事
当你做出改变时
你已经帮助他们接受了
关于他们的新故事
尽管提出观点更有趣并且在
某种程度上使你感觉安全
但如果我们真的在乎
我们会努力工作以有所作为

“我”和力量

力量是实相的力量
此作为一切有情众生所体验
的知识或“我是”而显现
本我了悟发生前,这知识
的力量是通过个体“我”或小
我这个概念的滤镜来感知的。

本我分裂成了“我”和力量
其结果是有对实相的相对体验
你感知到一种对实相的映射
而不是绝对实相本身。“本我”
像一桶水所映照的太阳的倒影
桶中的水是头脑及其念头
映照实相的清晰度由念头的
品质或纯度决定,如将注意
力集中在此看不见的状态上
然后想象自己看到感觉到它
专注于此状态他将在更大的
世界醒来,此时其沉思对象
将视为一个具体的客观现实。

你一直认为与那个力量分离的
这一力量是世间所有不同教义
所有信徒之所有崇拜的接受者
随着头脑以灵性修行而变纯净
你可能拥有各种与这力量亲近
或合一的体验。然而由于无知
面纱,它仍然是与你分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