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履薄冰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遭到过背叛
如果你在和某人谈恋爱,那么
你会对过去有一些特定的设想
对当下,将来也有特定的设想
一切都很稳定,那么你就像是
立足于实地与混沌上如履薄冰
混沌匿迹遁形,海浪下的鲨鱼
也不见踪影。你此刻是安全的

然而一旦恋人出轨背叛了你
前一秒你的境况还风平浪静
其世界观还建立在信任前提上
而下一秒你的周遭就天翻地覆
不仅你当下的境遇发生了巨变
你多年前的光景也不再如初
你几年后的未来也会偏离正轨
所有这确定性,寄寓的确定性
可能坍缩成难以置信的复杂性

你会想,本以为我了解你
原来我对你一无所知
所有我们一起做过的事情
都不是脑海中的那个样子
我像个傻子让某变态摆了一道
不知道明天,明年要做什么
所有这些确定性,可寄寓的确定性
都坍缩回到它所诞生的潜能当中

深不可测

那么思想如何才能结束呢
任何形式有意识无意识的强迫
都是完全徒劳,因为它意味着
存在一个控制者,这样一个实体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是不存在的。

思考是对回忆、经验、过去反应
必须被洞察的,不在文字的层面
是必须有真切的体验。那时将只
存在没有思考者的被动觉察
“思想” 彻底不在了的觉知。

过去的头脑、经验、自我的
意识,只有不再自我投射时
才是平静的,而这个投射
就是对“成为”的欲望
而欲望是幸福的敌人
欲望是痛苦之源
思想不在的时候
头脑才是空的。
在这觉知当中没有
观照者与审查者
没有审查者只有体验存在。

在体验中,既没有体验者
也没有被体验者
它乃制造出思想者的思想
只有当头脑在体验的时候
才会有那不是被虚构出来
拼凑起来的寂静
只有在那个寂静中
真实才会存在
也是深不可测的。

结束思想

思维可以被比作意识的陷阱
迷宫或监狱,并不是说你在监
狱里,而是你自己就是监狱
监狱是幻象。如果你认同迷失
的自我, 那么你就是在沉睡
再一次,不带着成见倾听
不要插入任何结论,不管是
你自己结论还是别人的结论
为了了解而听, 而不要只是
为了驳斥或接受而听。

你问如何才能完全结束思想
你就是那个冒泡泡的思想者
是独立于你的思想外的实体吗
思想也许会将思想者置于
很高的层面并且给他名字
把他从它自身隔离开
然而思想者依然处在思想之中。

只有思想存在,且是思想创造
了思想者;思想赋予思想者永
久的、独立的实体的形象
在连续不断的改变中
思想认为自己是无常变化的
它培养思想者作为永久的实体
独立并且不同于它自己
于是思想者作用于思想
思想者说“ 我必须结束思想”
但是只存在思想的过程
不存在独立于思想的思想者
对这真实的体验是至关重要的。

你不是被争议,就是被忽略

要知道评判是我们每个人大脑
思维知见不可缺的运作过程
人人每时每刻在评判,预测
而非意识内在真知之所依
你的判断是对还是错的
都早已把信心置于幻觉之列
而存心习惯性判断指责他人
无意知道真相,未知的可能性
是你失去内心平静的根本原因

评判尤其是对他人的评判指责
通常会成为一种无意识的习惯
即评判者丝毫不知道自己在
不停地评判所带来的压力
实在令人难以负荷,感到倦怠
倒是十分会消耗自己的精力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
人们竟会如此毫无知觉
每天在使用这削弱自己的能力

我们通常面临两个选择
一是不舒服地被评判
偏见,争议,误导和冤枉
加上人们没有足够的时间
去真正认识你,这就意味着
你将不可避免地被误解,低估
或者高估和不公平地被拒绝
另一种选择当然会更安全
就是被忽略。你来决定

从获得中解脱

只有允许获得的整个过程的
真实被经验到才有可能解脱
而不是通过变成不获得、背离
不获得会很快变成厌倦的获得
的另一种形式
困难不在于从字面了解所说
的话,而在于体验到虚假的
就是虚假的。在虚假中看到
真实是智慧的开始
困难在于让头脑停止
它总是在焦虑,总是在追求
获得或拒绝、搜寻并找到。

念头之间没有停顿
头脑总让自己紧张并筋疲力尽
因为头脑总是害怕到达终点
但是生命一天天在结束
一直在对获得、记忆经验死掉
进入当下,活在当下就是学会
放弃受制约的心智的偏好
透过对变化场域中出现的
任何事物,客观保持不反应
来解除内心对立的状态。

如有经验怎么还会有生命呢
经验仅仅是知识,是记忆
而记忆难道是体验的状态吗
体验中还有经验者的记忆吗
头脑的清空是生命,是创造
美存在于体验中而不是经验中。

大脑的厌倦

头脑来说,清空它的所有思想
持续的“空”不是制造成“空”
对所有的思想、昨天的记忆
及下一刻死掉是多么必要啊
死掉很简单,而延续却很难
延续是保持“是”或“不是”的
努力,努力即欲望只有当头
脑停止获得时欲望才会死掉
仅仅活着是多么简单啊

这不是停滞。在不想要什么
不想成为什么、不想去任何
地方之中蕴涵着巨大的喜悦
只要头脑还在为了达到而运转
它就不停运转而不会安静下来
如果头脑还在编织,分析评判
“它自己应该的成为”的蓝图
就不会有头脑的清空和宁静

占有令头脑疲倦。获得无论是
知识,财富还是美德导致麻木
前后一致,符合自身剧本情节
头脑的本性就是获得、吸收
头脑确实不知道怎么选择
是理性,算计,趋利避害的
我们做出的看似正确的选择
最终却造成更大的问题
因为这个世界上太复杂
层层相扣是令人无法计算

基于观念

基于反应观念的革命不是革命
而只是对过去的修正了的延续
因为观念是记忆的回应
它还是反应。只有当观念
不再重要并且因此停止时
根本性的革命才有可能发生

理想主义者是有观念的人
而他恰是不革命的
观念总是会造成分割
而隔阂就是分裂
根本不是革命,带着意识形态
的人只关心观念、语言
而不关心直接的行动
他躲避直接的大胆的行动
意识形态是对直接行动的妨碍

基于观念的革命,无论
多么有逻辑并符合历史证据
都不可能给社会带来平等
观念的功能正是分裂人民
教义信仰或政治文化信仰
使人与人相互猜忌,对抗

你想把每个人都纳入你的团体
就像信徒们所做的那样
你想要用你的方式拯救世界
就像他想用他的方式拯救世界
你们互相谋杀和你死我活
都是为了更好的世界
你们都不对更好世界感兴趣
却对按其观念塑造世界兴趣

内心的飞跃

在推出艺术品前需要多少支持
多少不安的要求,安慰和指导
不断推动鞭策着,才能安静
到让我们做市场的经济要求
的所需要的艰苦工作,才能
允许我们创造改变他人的艺术

但大多数教练和老师会告诉你
其学生很少这样做,其他人呢
艺术家是截然不同的
他们取得了内心的飞跃
不需要外界物质因素的推动
其内心充满激情地飞越起来

我们努力以创造运动的想象力
孩子们梦想着花时间去泡篮球
或在世界杯上激情进球
即时重播,乐于当下
背书交易和交易卡使你易想象
我们已建立了盈利想象力
无论到哪里盈亏观念不会遥远
那么,内心道德想象力呢
它可视化决定对做些事可能性
对我们自己及世界想知道
“我如何使它变得更好”
不是因为这是我们的工作
我们会获奖,因为我们可以
从现在开始使事情变得更好

孤独的道路

单独生活需伟大的智慧和勇气
单独具有接受性生活是艰难的
没了自我封闭的满足感的壁垒
而单独生活,需要极度的警觉
因为独居生活会助长使人感觉
舒服的怠惰和各种难以破除习气
独居的生活会助长与世隔绝
而只有智者才能单独生活
但孤独的道路并不通向智慧

与世隔绝是死亡
智慧不是在退隐中找到的
压根儿没有通往智慧的道路
所有道路都是分裂的、排他的
就道路的本性而言
它们只能通向与世隔绝
道路是排斥的过程;手段也然
而目的跟手段一样
手段与目的不是应该分离的
随着对人与土地、与过路人
与一闪而过的念头之间的关系
的了解智慧逐渐产生

为了发现而退隐、与世隔绝
只是在终止发现。关系导向
一种不属于与世隔绝的单独
必须有一种单独
不是封闭的头脑的单独
而是自由的单独
完整的就是单独的,不设防的
而不完整会追寻与世隔绝之道

没有模式

活着是最伟大的革命
活着是没有模式
死亡有过去或未来
因此你是在邀请死亡而不是生命
革命不在死亡里而是在生命中
你花了全力在追寻理想、希望
这个追求你称为行动、革命
你的理想,你的希望是远离
真实存在的头脑思维的投射

头脑自己作为过去的结果
正在为“新的”制造出模式
向内探索
收回目光,收敛精神
向着自己内在的幽冥沉淀
经过了无尽的黑暗后
阴极阳生,虚室生白
最终见到了一切光的来源

你很多世都走在错误的方向上!
——停止向外看,向内看!
只有在你的内在你才能找到
你生生世世所追寻的东西!
否则你的新生活只是旧瓶装新酒
过去和未来不会容纳生命
它们有生活的记忆和生活的希望
但它们不是活生生充满活力的
头脑的行动不是活的,靠记忆
头脑只能在死亡的框架中行动
而基于死亡的革命只是更浓重
的黑暗,更多的破坏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