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恐惧变成信心

大多数的恐惧都是非理性的
对于实际上并不造成危险的事件
会感到压力,犹豫,焦虑和紧张
这些思维情绪往往会使我们在
采取行动更为有利时选择后退
因此我们一次又一次错失机会
在遥远的过去,此精神习惯可能
有助于我们在恶劣的条件下生存
但是在现代世界基本需求满足中
它们大多只是妨碍我们前进

如果你有更多的勇气,该怎么办
可以享受更丰富的人际关系生活
你可以在工作中赚更多的钱
因为希望获得更多的加薪和晋升
或者作为企业家承担更多的风险
当然你可享受更丰富的生活方式

为克服其恐惧找到合适的框架时
最终往往意外超出了最初的目标
通过一系列简单的心理转变
重新训练了我的思维,以停止产
生这种非理性的恐惧,并以幸福
静心,自信和兴奋来代替它
无论是否提前准备内容,这一更
改都使我乐意享受无忧公开演讲

放手的机会

头脑在隔绝、分裂并切断交流
头脑无法被弄成整体
因为努力正是隔绝的过程
是那无法掩盖的寂寞的一部分
头脑是许多东西拼凑来的产物
单独不是思想的结果
只有当思想彻底停止时
才有从单独到单独的超越

世人大都活在包装的虚假之中
活在自我感觉“良好”的虚浮
虚伪,浮夸面子之中
你内心被自己编织的故事包裹
挡住你的灵魂所以看不到真实
看到小我其实是程序和故事
这个“看到”就是察觉
每个当下都是解脱的机会
从局部的敞开变成无限量的
敞开,终极自由,究竟解脱
此事很难

通过察觉情绪修炼内在稳定性
如果你正遭遇一次挑战的局面
而此时不知该怎样处理,这时
让自己先保持冷静考虑这问题
“此挑战中是否存在着疗愈的
需求,或是一次放手的机会”

自恋

“自恋”这一概念用于形容个
人的一种情结——源自
空洞的不安全感的,自我的
膨胀和漠视他人的复杂状态

希腊神话中的那喀索斯
人们的生活经验直接相关
少年那喀索斯误将自己的
水中倒影当成另一个人
他在水中的延伸使他麻木
直到他成了自己延伸的伺服
机制。回声女郎试图用
那喀索斯片言只语的回声来
赢得他的爱情竟终不可得
他全然麻木了。适应了自己
延伸的形象,成了封闭的系统

数字时代我们以自恋,麻木
来描述,那喀索斯们在面对
新媒介时的败阵,那是因为
他所经历的网络数据时代
陷入了空前的焦虑、冷漠
无意识,这样的应激反应对
深处在海量信息超载的日常
生活里并不陌生,应对差评
谣言,暴力,不公正的社会
事件所造成的消极情绪
以获取内心的平静

努力

变得单纯是多么简单啊!
没有单纯,就不可能变得快乐
感官的愉悦不是单纯的快乐
单纯是对经验重压的如谐解脱
正是经验的记忆在腐坏
而体验自身不会腐坏
知识,过去的负担就是腐坏
积累的能力, 成为的努力
在摧毁单纯; 而没有单纯
智慧便深深的隐藏。

仅仅好奇是不可能了解智慧
他们将会通过各种努力找到
但是他们找到的将不是真实
怀疑者永远不可能知道快乐
因为怀疑正是对其自身的生存
状态的焦虑,而恐惧滋生腐坏
不恐惧非勇敢是对积累的解脱。

一切都是机缘巧合
不是我们强行向外求来的。
要做到随遇而安
身心安宁,才能把握机会
你不遗余力要在世间有所成就
且成了很成功的善于赚钱的人
在其方向努力已产生想要的结果
真正觉醒者不需去努力追寻什么
他就是本然的活着,
随遇而安的活着,
他不去追寻什么,
但其生命却在每一刻当下绽放。

超越个性

用“灵性”一词来指代你当前对
存在的整个宇宙的了解及你在
其中以有意识存在所扮演角色
这词只是个标签
它背后的概念很重要
可称为生活理念,大局,生活意义
比现在大脑思考更深的这个意识
维度存在于每个人身上
但大多数人却从来没有意识到
我们既是具个性独立的个体
也同时视为统一的整体
像巨大的海洋
上面有数亿个微小的浪花
作为个人而言我们是浪花
总体而言——我们是大海

你可选择用透视图或来回切换
作为个人你的力量是有限的
你只是其他浪花中的浪花
单个浪花的集体观点
共同构成了整个水的自我意识
作为个人帮助此现实了解自己
对这种浪花了解越多
就越有意识地在其中产生共舞

为了能做到这一点
我们必须学会超越个性的思考
浪花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帮助水了解自身。我们的
更大使命或目的是探索水
巨大无尽的大海

亚特兰蒂斯人的智慧与意识探寻

鲁道夫·施泰纳指出,
亚特兰蒂斯人获取智慧或
超智慧存在体知识的途径,
是通过图像意识灵感,
而非对概念的理解。他们所
获得的知识如同“道的启示”,
被亲身经验着。他们生活在带有
超感官感知力特质的图像意识里,
这意味着他们始终在灵性世界层
面与生命存有及事件紧密相连。

在漫长的文化发展中,
亚特兰蒂斯人形成了
象征符号与画面的概念,
并能生动地将其呈现出来。
他们的思维画面充满活力,
当看到面前的人,
在头脑中升起的是画面,
而非可辨识的概念。
就像二维世界是三维世界的投影.

我们可以用机械制图来呈现
三维物体的不同面向。
同样,那些不同的三维投影,
也如同前世来生、梦境和幻相,
它们或许是另一种层面的呈现,
是我们理解未知世界的独特视角,
蕴含着亚特兰蒂斯人超感官
图像意识下的神秘智慧,
以及对世界更为深邃的认知方式。

内在不完整

你在生活中体验到的“痛苦
都是你内在不完整的感觉
不完整的感觉来自你的自身
无法向外找填补以达到圆满
烦恼其实并不是你缺什么
而是你自身不完整的感觉
那么在外部获取什么都没用

它迟早使你导入幻境,你可能
在幻觉中享受一段美好时光
也难免在自己渺小的局限中
看到些幻象例如神、真人
或你所信仰的对象,信得愈诚
信心投射出的幻觉就愈为清晰
这些都不过是你自己内在需求
冲动和阴影向外投射的结果
当真实的属性,这个整体的
圆满对你来说是显而易见时
你就停止了妄想,幻觉和投射

而当你完全而彻底专注时
此观察者、思想者、中心点
和自我感觉都会一并消失
在那份专注中思想无影无踪了
一个人如果想看清楚一件事
他的内心必须十分宁静,笃定
没有偏见、唠叨对话、意象
和画面,这一切都得抛开

网络让欲望更容易达到

欲望先创造一个缺乏,然后想要
某些必需的东西来填补这个缺乏
欲望创造了念头。念头掩盖了
真我从而使我们焦虑,不高兴
然后我们指望通过满足欲望
即暂时让头脑安静下来
来摆脱不幸福感

当广告业在市场盛行时
“大创意”广告真是太神奇了
在有限的销售渠道和大量饥饿
的消费者,舞台设定好演出
更精彩的节目,点睛之笔越大
公司便可取得更多的利润
如今,广告客户的“大主意”
在市场上不是非常好用
相反,这些想法必须被嵌入
到产品和服务本身的经验

人的决策有基本理性
和感性因素的组合
但其决定总是由
一个“情”和欲望的感觉
推动最具突破性品牌
推特的创始人伊万·威廉姆斯
最近发现网络上致富的秘密
配方。“网络使人类的欲望
更容易达到”所以你有幸生活
在网络时代,保持调整并呼吁
不断变化的愿望
是在21世纪品牌建设的重点

停止挣扎

既然你身置繁华甜卖铺中
为什么却这般愁苦的表情
既然你已在生命之河中游泳
为什么你还仍旧焦干悲惨
不要固执,不要逃避平安
你被监禁在无法逃避之网
静心放松,停止挣扎

接纳生命中的不确定性
没有一个一定要完成的目标
也没有一件必须要去做的事情
活着本身就是圆满的
当下的内在是怎么样的一种状态
你就呈现什么样的行为
事来则应,事去不留,随遇而安
当你是这种态度活着的时候
生命将成为一场奇妙的旅程

每日的静心是必要的
即使你的处境一直很忙碌
也要经常把心收回来
回到此时此刻,静心
让你将投射出的混杂能量收回
以保证自身平衡
社会的巨变使很多人
处于一种新旧交替的抉择中
不管是来自亲情、友情
事业,婚姻或其他事情
有时即便小事情都会激发
你的冲突让你处于失控中
似乎我们每个人都处于
不开心的,生活的罗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