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才是本质

巴哈马美丽群岛住了十多年
每隔两三天花十分钟就步行到
又细又白的海滩边,随便带上
面包很快吸引了一大群的海鸥
时而停在沙滩上,时而漫步在
海浪拍打的白沙上,时而展翅
高飞滑翔俯冲

思绪随之冒泡:人与动物的区别
书上说人是高等动物与普通动物
的主要差别是思维,其实人类和
动物共同的性质是都是生命体
没有活跃大脑思维的各种动物
面前海里的,陆地上天空上的
在大自然中也可以生活得很好
思维只是进化中额外的附加品

生命才是本质,从单细胞生物
阿米巴,藻类,到植物,动物
各种生命生生不息,繁殖不止
每一种可以称为生物的东西
都可以因为其生命体而存在

进化到了人类开始,除了鳄鱼
的脑干和哺乳动物的猴子脑
大脑皮层的出现和发展
使思维作为人类特有的功能
这样进化本是人类特有的优势
是应该赐福给人类被其所应用
可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人被自己
头脑念头所认同,摆弄和掌控
历尽由自己大脑所创造的痛苦

稳定的情绪

稳定的情绪不是指一本正经
或者麻木不仁,也不是说
你心中没有爱心或者慈悲心
情绪的稳定不是指情感的缺失
或干涸。如果你的情绪不稳定
头脑自然会去探索熟悉的事物
如果踏入了未知,陌生的领域
你的情绪会四散蔓延而不受控制

只有你状态稳定时
你才能掌控丰富的情绪
如果你的状态不稳定
你无法拥有这么多丰富的情绪
因为一个人有些负面的情绪
并不是情绪本身是不好的
情绪其实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
可以让你的生命变得丰富美妙

如果一个人不具备稳定的情绪
那么他就永远不敢去探索生命
的未知领域。如果不探索那些
未知的领域,这是安全舒适的
但就像多数人你还是浮于表面
熟悉的事物让你觉得舒服安心
但会因为无聊而失去生命活力
如你是激情兴奋而死这好理解
你是如此美妙创造,却因为无
聊死去——这就是最大的罪过

冲突解脱关系

冲突不能被否认,无处不在
它是人类结构的一部分
我们利它作为达到目的之手段
此目的是个体适当的生存环境
我们向那个目标努力并利用
一切手段来实现这个目标
野心、冲突是人类的生存方式
而它可被用来反对或支持人类
通过冲突我们发展得更伟大

我们知道在生活的各个层面都
存在冲突,否认这点是愚蠢的
但冲突并非是不可避免
我们一直认为
它是至关重要的,或用狡猾的
理由来证明它是至关重要的

在自然界里冲突的含义有很大
的不同;自然界的植物,动物
和谐生存,冲突也许不存在
但对我们来说,冲突已经成为
很重要的因素。为什么在我们
的生活中变得如此意义重大呢
竞争,野心,成为“是什么”
或“不是”的努力,获得的欲望
诸如此类都是冲突的一部分
冲突并非发生在我和他们的冲突
而是意识到——将冲突视为发生
在我自己意识的不同方面之间

戒律

为了找到佛/神你努力压制头脑
你想要买通通向真实、神的道路
用美德、自制、禁欲买不到永恒
我们认为如我们做某些特定的事
修习美德,求纯洁,从俗世隐退
就能够测度到那无法测量的神性
所以那只是我们层面的交易
你的“美德” 是达到目的的手段

不要以为戒律来控制头脑必要的
否则你的内心不会有持久安宁
我只是没有具足地持戒
戒律是达到目的手段
但目的是未知的,真实是未知
它不可能变成已知
如果它是已知的就不是真实

如果你能够测度那无法测度的
那么它就不是无法测量的
我们测得的是语言
而语言不是真实
戒律是手段,但手段和
目的不是两个不同的东西

目的和手段是统一的
唯一的目的
没有独立于手段之外的目的
作为实现和平的手段的
暴力只会是无休止的暴力
所有要紧的是手段
而不是目的
目的由手段决定
目的不是独立的
存在于手段之外的

大脑的反刍

脑科学的研究,不断启发
我们对自我的审视,不断
的发现,科学,唯有科学
是我们了解自我的金钥匙
你四处走走,但只要记住
你永远感受不到真正存在之物
你是世界的动态能量
只感知或理解什么是或潜在的
在你心中的电影对你有用
如把手放在袋子里
感觉蒲公英可能是面粉,杂草
甚至沙拉这一切取决于在你的
个人电影中是什么,在其特定
的时间你的记忆,愿望和目标

当你休息,没专注特定的任务
有网络由不同的,被称为——
默认模式的大脑区域点亮了你
心灵的电影,除非在做白日梦
否则它会聚焦无情地对它的
自我故事进行反刍,试图想象
别人在想什么,为过去而烦恼
对未来的不确定的担忧和预测

脑的活动,喜欢注定患得患失
真正的喜欢和爱不会执着
是无得无失的一体
因为你的心无外,何须执着
心不会偏好什么,不懂分裂

生命之光

你需要用心观察、学习、反思
和交流。其价值观都是个人
文化和生物漫长发展过程产物
你并不知道自己的所想和所见
早被宏大又深刻的历史所影响
你也并不理解所窥探
世界所仰仗的,每个神经回路
是如何被数百万年前人类祖先
伦理选择和在此前数十亿年的
所有生命存在所塑造的
你不知道自己是“失明”的

精神上的笔挺站立、身体上
昂首挺胸指睁大双眼看清
生活的重任,你需主动将
混乱的可能性转化成宜居的
现实秩序;你需要告别
孩提时代的天真与无知
接纳由自我意识带来的脆弱感
理解存在的局限性及死亡
你需主动做出必要的牺牲
创造有价值、有意义的现实

笔挺站立,昂首挺胸意味着
建造抵御大洪水的诺亚方舟
将痛苦,死亡僵化和克制抛回
原始的混乱,忍受不确定性
再构建更有价值和意义的秩序

只有觉察

觉知到错误的小我反应模式
就可以从惯性模式里跨出来
没觉知就一直在惯性模式里
颠倒梦想,如果把梦想拿掉
开始真真正正,如实的觉察
就开始变成能把握真实的人

实修的功夫就是
只有觉察——没有其他方法
有很多人都说自己在修行
灵性成长并不是真正的修行
是用很多方便的法门,没在觉
如果对当下错误的反应不做
正确的觉察,而是用方便法门
比如打坐、数息观息、观想来
减低和对方互动的烦恼
这就只是在隔靴搔痒
但凡不是在心灵层面操作的
就只是体验,想了一下而已
你还没有收回各种念头
没有真正帮你转化心灵
只是变成另一种批判、愤世嫉俗

不可能因为方便法门解决问题
只有放掉方法
随时随刻维持清明的觉察
这才是真实的修行,实修
方法让你放下判断做准备的
当你说“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时是真知道,这个知道
离你觉的醒近了一大步

角色是行动

你真的是位不知名的饥饿演员
几乎没有热量或电力存活下来
最后几块面包,焦虑来到片场
被明亮的灯光和喧嚣弄糊涂了
你环顾四周却不知所措
其他演员是谁,电影在拍什么
这是你的难得机会
保持高度警惕
每个人都在寻找迹象信号
导演想知道谁负责和该做什么
他们扔了件你穿的衣服,给了
你的名字,拉着你的手看场景

随着情节围绕你而变化的表演
就像电影中的人物一样角色
像京剧里的各种鲜明的角色
不是由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定义
而是通过他们做什么和角色
与其他角色互动时所做的

这是基本的编剧概念
观众看不懂角色的想法
编剧要他们通过表演表达出来
亚里士多德说:角色就是行动
你并没有意识表现出生活角色
而你的潜意识在导演你的人生
让你在滥调虚假的角色中保持
活力并感到自在,其他人已为
你和随之而来的对这些虚假
角色的情绪反应

无谓的争执

争执是毁掉幸福生活的一大杀手
与亲近之人辩论使之冷漠疏远
与旁人辩论会徒增怒气愤恨
当你陷入争执时,如果你在努力
证明自己正确,而另一个人错误
那么事情就陷入无谓的僵局
你要放弃获胜与失利的权能框架
学会妥协和接受他人的观点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视角看待世界
当我发现自己与某人发生
争执并意识到这毫无意义时
我会在争执的中间退出
没必要为谁对谁错而大惊小怪
即使我认为该人因相信自己所做
的事情而与现实完全不同步
但我接受其坚持这一观点的选择

这仅意味着放弃辩论并放任自流
此时对方不得不决定想对我失去
继续辩论的兴趣所要采取的行动
几天以后我可能都不记得了
不要将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争论上
运用自己的力量创造更积极东西
同样参加一场健康的辩论也不错
但一旦意识到已沦为争论的话题
那该是收手的时候了,继续前进

争论

与他人吵架是在滥用自己权力
争论像是在试图使别人犯错误
同时使自己正确。这是容易
陷入的陷阱,但对你没有帮助

努力说服别人
从另一个角度看事情是可以的
激烈的辩论也是如此
这样你试图理解对方的观点
并鼓励他们也理解你的观点
试图使别人犯错误的问题是
你再次对自己施加了力量
其力量是有创造力
但不是创造力
当你与某人争论时
你其实是在试图消除他们的观点
这往往是行不通的

正如所说:“如果你辩论、争执
或许你会得到胜利
可那胜利是短暂、空虚的……
你永远得不到对方给你的好感”
与其争论,不如说是接受和理解
首先接受对方的观点对他们有效
然后决定实现的结果是什么
后果可能微不足道
也许这意味着最好的解决方案
是让你各自走自己的路
也许最好的结果介于两者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