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观念

自我观念的任何放大扩展
都会包含一定程度上的痛苦
因为根植于“世袭传承”
的观念是如此坚固不化
这些把我们捆绑在摇篮里的
习以为常,早已坚固的习惯
许多时候人们更容易通过内在
意识隔离层来修改自己的信念
而不承认世界实际运行的轨迹

我们用自己的想象和情感感受
的强度来塑造着包绕这世界
世上没有任何事物比我们对
自我的观念设想更重要的了
尤其是我们对于内心深处的
我们内在那更大的一体自我
我们的观念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你看,我们看问题都是用设定
的观念——思维自编的故事在看
全然不知所看到的是想要看到的
对眼前的事实和变化却视而不见
这样你是不会试图赢得争论
到最后将获得某种结果的幸福
你不会执着于它
希望确定性永远不会结束
而是在享受当下,沉浸在体验中

曲终人散

在欢享愉悦幸福的同时
我们内心已开始为曲终人散
的凋零感到隐约不安
在拥有物质名望的同时
我们却为失去而忧虑
那珍贵的内心平安,喜悦

唯一的幸福是源于成为本我
的喜悦。我们越成为本我越会
感觉到喜悦。喜悦的感觉是
圆满达成,它不是因为外在
的和我们有关的事物或者人
而结果正发生在我的生活中
随着年龄增大却感到愈加快乐
因为正在积累着积极正面记忆
无论挣了多少钱或没挣什么钱
始终记着——那些有趣的
课题项目,充满激情的探索
富于创造力的积极状态
亲密的友谊,协作的快乐
心动的拥抱及许多帮助过的人

生活就像正在盛开的花朵
一切从你这里展开延伸出去
你是你世界的因,幸福喜悦
是由内往外,自然长出来的
痛苦来自被过高估价的外部形式
却对自己内在空间缺乏了解造成
你会老得比你想象中的要快
等这一天到来得但愿已做好准备

新我的诞生

人生不只是春夏秋冬
生老病死
而是每天老我死去
新我的诞生
给自己新的生命,含义和理解
就是灵魂旅行的目地
这个世界就是你的“天国”
你和本我生命从来不二
因为“天国”就是你的造化
因为这个创造就是延伸
你是源头的延伸
世界是你的延伸。

个人成长道路上我有幸认识
到当自己猜想另一侧世界景色
会更美妙神奇时,我常常是对的
那世界确更美妙和令人心满意足
以前大部分时候都是在找别人
却始终没有找到自己
总是对别人充满期待
却总是忽略了自己的个人成长。

我最大的遗憾是——要是早点
穿过那少数人行的狭窄之门
好了,我庆幸自己冒了风险去
探索和辨清个人的价值观
即使犯了错误回头看也
很难有后悔如此的感觉
因为我依然从自己最糟的选择里
学到许多经验教训,长期看来
它们仍然为我逐步辨清自己内在
的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帮助。

园囿之中

我们曾经都栖息于园囿之中
一半是结构和社会一半是自然
此园囿是人间仙境 ,温暖之乡
爱的港湾,人间仙境,寄托之所
但这里也危机四伏让你朝不保夕
这是我们人类的永恒处境
身处于园囿之中或荣格的原型

但园中总会有条蛇,更糟糕的是
如果确实存在着蛇以人类的禀性
我们一有机会跑去和这蛇互动
如果你家里有小孩的话
对你自己或伴侣有所了解的话
这些理想所试图表达的东西
你可能会描述为永恒的超验现实
像是全人类共有的亘古不变体验

我们认为通过感官看到的是
真实的,但是我们通过感官
所看到的真实只是我们所处
的时间框架中的真实
看到的是可以摸到和拾起的
东西,我们看到的工具
在本质上就是对我们时刻进行
的活动有用的东西,而看不到
永恒的结构尤其是抽象的
须要用想象力想象这些东西
这就是故事在所做的事

和谐的平衡

如果你拥有了生活所有想要的物质
那就会变成了什么
仅仅为了获得点娱乐
你会立马自残
而这就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事
能适应稳定的安全
因为人很脆弱,
但我们在大体上都想迈出一只脚
伸向我们对其一无所知的边界,
因为此时此刻,
你会高度警惕
充满活力
精神紧张并与之共存。

这与大脑的生理半球结构有关
一般而言右脑适应于未知之物
而左脑则适应于已知世界
对你来说最好是穿梭于两者间
而且你可以有意识地察觉出来
它会告诉你真正的现实。

这时候你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
保持着警觉,掌控着局势并
投身其中且失去了时间感
生活的艰难悲剧感也消退了
这时就处于安全与未知的边界
你的大脑会频频向你发出信号
表明你正处于正确的位置
告诉你所做的事有意义具价值
这就是它感觉如此美妙的原因。

如履薄冰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遭到过背叛
如果你在和某人谈恋爱,那么
你会对过去有一些特定的设想
对当下,将来也有特定的设想
一切都很稳定,那么你就像是
立足于实地与混沌上如履薄冰
混沌匿迹遁形,海浪下的鲨鱼
也不见踪影。你此刻是安全的

然而一旦恋人出轨背叛了你
前一秒你的境况还风平浪静
其世界观还建立在信任前提上
而下一秒你的周遭就天翻地覆
不仅你当下的境遇发生了巨变
你多年前的光景也不再如初
你几年后的未来也会偏离正轨
所有这确定性,寄寓的确定性
可能坍缩成难以置信的复杂性

你会想,本以为我了解你
原来我对你一无所知
所有我们一起做过的事情
都不是脑海中的那个样子
我像个傻子让某变态摆了一道
不知道明天,明年要做什么
所有这些确定性,可寄寓的确定性
都坍缩回到它所诞生的潜能当中

深不可测

那么思想如何才能结束呢
任何形式有意识无意识的强迫
都是完全徒劳,因为它意味着
存在一个控制者,这样一个实体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是不存在的

思考是对回忆、经验、过去反应
必须被洞察的,不在文字的层面
是必须有真切的体验。那时将只
存在没有思考者的被动觉察
“思想” 彻底不在了的觉知

过去的头脑、经验、自我的
意识,只有不再自我投射时
才是平静的,而这个投射
就是对“成为”的欲望
而欲望是幸福的敌人
欲望是痛苦之源
思想不在的时候
头脑才是空的
在这觉知当中没有
观照者与审查者
没有审查者只有体验存在

在体验中,既没有体验者
也没有被体验者
它乃制造出思想者的思想
只有当头脑在体验的时候
才会有那不是被虚构出来
拼凑起来的寂静
只有在那个寂静中
真实才会存在
也是深不可测的

结束思想

思维可以被比作意识的陷阱
迷宫或监狱,并不是说你在监
狱里,而是你自己就是监狱
监狱是幻象。如果你认同迷失
的自我, 那么你就是在沉睡
再一次,不带着成见倾听
不要插入任何结论,不管是
你自己结论还是别人的结论
为了了解而听, 而不要只是
为了驳斥或接受而听

你问如何才能完全结束思想
你就是那个冒泡泡的思想者
是独立于你的思想外的实体吗
思想也许会将思想者置于
很高的层面并且给他名字
把他从它自身隔离开
然而思想者依然处在思想之中

只有思想存在,且是思想创造
了思想者;思想赋予思想者永
久的、独立的实体的形象
在连续不断的改变中
思想认为自己是无常变化的
它培养思想者作为永久的实体
独立并且不同于它自己
于是思想者作用于思想
思想者说“ 我必须结束思想”
但是只存在思想的过程
不存在独立于思想的思想者
对这真实的体验是至关重要的

你不是被争议,就是被忽略

要知道评判是我们每个人大脑
思维知见不可缺的运作过程
人人每时每刻在评判,预测
而非意识内在真知之所依
你的判断是对还是错的
都早已把信心置于幻觉之列
而存心习惯性判断指责他人
无意知道真相,未知的可能性
是你失去内心平静的根本原因

评判尤其是对他人的评判指责
通常会成为一种无意识的习惯
即评判者丝毫不知道自己在
不停地评判所带来的压力
实在令人难以负荷,感到倦怠
倒是十分会消耗自己的精力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
人们竟会如此毫无知觉
每天在使用这削弱自己的能力

我们通常面临两个选择
一是不舒服地被评判
偏见,争议,误导和冤枉
加上人们没有足够的时间
去真正认识你,这就意味着
你将不可避免地被误解,低估
或者高估和不公平地被拒绝
另一种选择当然会更安全
就是被忽略。你来决定

从获得中解脱

只有允许获得的整个过程的
真实被经验到才有可能解脱
而不是通过变成不获得、背离
不获得会很快变成厌倦的获得
的另一种形式
困难不在于从字面了解所说
的话,而在于体验到虚假的
就是虚假的。在虚假中看到
真实是智慧的开始
困难在于让头脑停止
它总是在焦虑,总是在追求
获得或拒绝、搜寻并找到。

念头之间没有停顿
头脑总让自己紧张并筋疲力尽
因为头脑总是害怕到达终点
但是生命一天天在结束
一直在对获得、记忆经验死掉
进入当下,活在当下就是学会
放弃受制约的心智的偏好
透过对变化场域中出现的
任何事物,客观保持不反应
来解除内心对立的状态。

如有经验怎么还会有生命呢
经验仅仅是知识,是记忆
而记忆难道是体验的状态吗
体验中还有经验者的记忆吗
头脑的清空是生命,是创造
美存在于体验中而不是经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