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的界限

一从当下抽身于一体意识分离
我们意识层次的界限就展开了
正是这个不经意抽身撤离之举
形成了人生最根本的界限
你不能相信的却一直去相信
其隐藏在我们当前每个行动中

只要我们在内心抵抗
拒而不看当前的经验世界
而是向他处不断投射张望
我们便分裂了世界内在的经验
我们当做旁观者
经验者与行动者
外在的经验,生活的体验
我们视为被观察
经验与行动的对象一条虚妄的
界限,就在你——经验者与它
——经验的对象之间
分开为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意识层次由此界限而展开
冲突也随之而起

你要是没解决内部的潜在冲突
就无法解决这个世界上的问题
只要继续为世界的问题作贡献
抱怨世界的问题就毫无意义

富人或穷人

穷人总是盼望着遥远的救世主
总使用千篇一律方法寻找客户
面对客户时常按照一套早已设
计好的固定台词企图说服对方
富人总在人群中做各种测试
他们发现,总有一个方法
远远比其他方法更有效
穷人到处把广告放在
每一个能看到的地方
展板、公司信笺、电台
电视台、商店柜台,网络排名
酒吧,门户网站的广告链接
富人关注与市场能否互动
如何能收到市场客户
最直接的回应和反馈

穷人只是想让更多人知道
他的产品和服务是什么
富人喜欢把关注点放在让别人
明白他最独特的卖点是什么
穷人关注眼前
这笔单是否能够成交
富人早在成交前就已经设计
好了后端销售成交体系
穷人使交易看上去只是个交易
富人使交易过程变得更加容易
有吸引力、令人满意甚至有趣

猜疑不止

中国悠久的历史里盛行猜疑
人跟人之间缺少基本的信赖
文革的批斗历史让人无法信赖
上两代人都是在批斗中受过伤
他们不信任,下一代也不信任
很难真正的敞开和彼此间连接
我们是活在不信任,疑虑中的

尽管皇帝是百姓之父,父母官
而实际上是孩子与继父的关系
我们的房屋也围着高墙铁窗
这也说明国人的猜疑心理

从市场的商业活动中可以找出
许多各种的相互猜疑的例子
政府的结构同样不乏缺乏
相互信任的例证
上级官员嫉妒下级官员
这是人的天性因为下级是对手
下级对上级也猜疑
因为他们随时都可能被调走
这种强大的相互猜疑习性
强化了国人本身先天的保守
阻碍了新事物的接纳和应用
轻信和猜疑是许多
可怕谣言产生和滋长的土壤

柳暗花明

其实与世界分立的自我感
原来和抗拒心理是同一回事
难怪你的自我始终在抗拒之中
由于自我分立的感觉就是逃离
抗拒,旁观,张望,执著
当你感到自我时已囿限于自我
到此地步于是心灵的黑夜来临
意识的光明逐渐暗淡直到消失无踪
一切都感到如此失落

这些东西已经足够告诉你
这个世界是个真实的世界
如果我们能看清自己纠结的
比较对象其实都在识里
这个就是“去意义”了
就在走投无路时突然柳暗花明
当此人一旦在绝望中彻底看出
不论他做什么都是造作和抗拒
则整个抗拒反应便自动停缓了
因为他知无法可施就放弃抗拒
在此刻一体意识的境界便开启

“一体意识”不仅仅是概念
而是感受,是爱结合着爱
是真实的意义
顿见一向熟悉肯定的独立
世间万物只是湖面的涟漪
真实的存在仅仅是这个整体
在我们维度的片刻流露而已

为什么这样做?

许多人遇到疑问会说这样的话
也许你也比较熟悉,深同其境
· 我不能就这样停下来工作
因为每月我都要支付账单
· 我如果停下来,我就付不起了
· 我不能生病,因为我要赚钱
· 不都是为了孩子吗
· 我不想做很大,只想能稳定些
·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富人
· 我不在乎钱,钱对我来说不重要
· 我如果不做小配件,那么大
的整件他也不会在我这里买

更多人关注赚钱的途径和方法
而非良好和完善的构思
正如更多的人在问“怎么做”
而不问“为什么这样做”
当创业者没成熟创业构思时
就只能盲人摸象
四处寻找机会,走一步看一步
就像许多人上完中学,上大学
可你有没有独立自主想过
孩子上完大学该干什么
前面所有的教育的焦点是
成绩单上“优”有多少个
可现实生活的焦点是你的
银行存折里有多少个“零”

找不到路了

在创业初期或遇到瓶颈时
他们总是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够
经验不足或是人际关系不到位
所以解决不了问题
如果要解决问题
那么就得先提升能力
增加经验或者拓展人际关系

事情往往都是这样
依赖着人们的惯性思维走到
一个人们通常认为正常的结果
创业哪有那么容易呢
第一次失败很正常的,90%
的人第一次创业都是失败的
每个游戏都有它自己的规则
创业游戏也不例外
在没有看清路径就盲目闯进去
一定会有找不到路
甚至撞墙的情况出现

在迷失中更为重要的问题是
没让恐惧控制,为你做决定
面对恐惧会使你更加清醒
逃避恐惧会降低你的意识
你让恐惧阻止了行动

全息图

你真正要做的
只是查看你的整体生活背景
并将相同品质投射到自己身上
预测成为你的目标,是你在
现实的角色。想象一下全息图
当你切下一块全息图时整个原
始图像仍包含在较小的一块内
现实是最大的全息图
而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每个时刻都是完满实现的存在
正如歌德所说
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是惊奇
如果原始现象令你惊奇
那就够了,莫追问
没有什么被推开排斥
没有什么被否定看着
没有什么刻意避免的
一切都是接纳进入这种镜象
意识像真实镜子一样不抗拒
它从不会推开
它不会否认同时也不抓住
不放,保持或留恋它所
反射的任何物体。它包含
一切具有完美的意识自由

采取行动

行动是成功的阶梯
行动越多,登得越高
行动不一定带来快乐
但没有行动则肯定没有快乐
行动之前必须充分地酝酿
一旦定下决心就该果敢行动
英国动保人士珍古德曾说
唯有了解才会关心
唯有关心才会行动
唯有行动,生命才有希望
积极的行动可驱散内心恐惧感

是恐惧让你疑虑不敢行动
成功的创业家,在对付自己的
恐惧总是做得很好
每个人都不该感到害怕
应该感到害怕的是不行动的话
你的人生会变得怎么样

什么样的情况下,应该行动
当失败的成本比你不行动的
成本还要低时你就应该行动
只有采取行动,全力以赴
一个人才有可能改变自我
走出自编的剧本,扭转逆境
化被动为主动永远是你采取
了多少行动才让你成功
而不是因为你知道了多少
所有的知识必须转化为行动
因为行动才有力量当下的价值

信任来自哪里?

微笑友好​、帮助、信任的关系
超越动物性,对社会发展重要
尤其在当今虚拟的世界里
信任是互联网营销的核心点
真诚的信任
它不会来自仅靠度潇洒时光
或从简单的相处中得到
我们信任一个人,是因为
他们在不方便

  • 困难的时候却露面了
  • 他们在可以或容易
  • 说谎的时候却告诉真相
  • 当他们有机会回避
  • 可以侥幸打破诺言的时候
  • 却一直实现承诺

别忘了:每一次艰难的时间
和每一个压力项目都是给了你
另一次难得的机会,以获取
赢得你所关心的人的信任

信任能力是生命中最大的宝藏
失去信任,爱会变成不可能的事
祈祷也会变成不可能的事
回归大道也会变成不可能的事
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都有对相互之间信任的
深深渴望和追求
谁不希望在自己熟悉的城市
无论走到哪个角落
国内尤其国外
一公里内都有我的朋友
敲响每一扇房门
都会有热情的笑脸相迎

打开心扉

关闭所有内在的门是不可能的
缺口总会有。反思自己一直在
做的事;看到自己对不安定
的恐惧导致了依赖和支配
无法支配每一种情况尽管我想
把我的接触范围局限在
可支配和把握的几个人身上

尽早看到打开和不设防的必要
如果你没有看到它的真实将
再次悄悄建造起包围你的高墙
在虚假中见真实是智慧的开始
看穿虚假则是最高的理解
看清你这些年来所做的事
只能导向进一步的挣扎和
痛苦切实地体验它的真实
你不可能自动地打开自己
愿望的行动不可能让你不设防
就是那不设防的意望产生抗拒

警觉观照你的习惯性反应
只是觉知它们而不要做抗拒
不作比较评判,全然接纳
被动地观照就像照看孩子那样
没喜厌之别。被动的观照本身
是从防卫、从紧闭心扉中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