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另一个自我

人类最糟糕的恶习是优柔寡断
你因优柔寡断而丧失了行动力
当你不停换工作的人生经历
听起来与今天的很多人
那些追求满意的工作和满意
的人生的人——颇为相像
这个困境是自己造成的。
然而你可利用这暂时的失败
把它作为鞭策自己去思考,分析
去找到“另一个自我”的动力

如果你也正在经历无论是自责
痛苦、委屈、恐惧、憧憬
那你同样可把它当作一个杠杆
当作寻找“另一个自我”的动力
它仅仅象征着一种新发现
的通往“全知全能”的道路
人们可以控制、把握这条道路
方法就是放下思想的判断识别
察觉你“小我”的程序

比如,当你描绘一件事
如果你客观地就事论事
不带任何主观判断
这时侯识就是工具
从依脑而活到依心而活的转变
对于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
充满疑惑的人而言
现在是努力了解“另一个自我
并实现超越的绝好时机

心安理得

你以为失去的——
爱和你完美的自性,从未失落
而当你把自己当身体和角色看时
这个完美就再也感受不到了

认清了爱的本质,就知道
它是意识的永恒本质能力
而且是无条件的,无限制的
被清晰感受到的都是爱的结果
这种意识本质的能力不增不减
由此,停下对爱的分离涂抹
不要夸大一个在我之外的爱
认为爱比我伟大,我缺少爱
如果你的梦对你还有一些敌意
就不是美梦了。敌意越少就越
接近美梦,这就是心安理得
世上只有一种心安——那就是
你和本我的结合一起分享创造
本我和生命的结合

一切都取决于对自己的态度
它不会肯定的事实本身无法
在其世界中唤醒。也就是说
你对自己的看法,自我观念
决定了你生活的世界
记忆就像拖着一张网穿过海洋
当你把它拉起来时
海水从网洞中漏出
剩下的只有几条鱼和虾
然后一堆垃圾大脑剧本
故事就这样写出来的

桥梁和隧道

道路建设者罗伯特·摩西了解到
修建隧道所花的时间稍长一点
而成本却更高
事实证明,桥梁是文明古迹
为那找到资源在社会建造的人
创造了荣耀,所有人都可看到
所以这正是我们最终要建造更
多桥梁而不是隧道的两个原因
工作文化和整个社会也是如此

但是隧道可以实现各种生产力
而无需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
隧道可在不改变景观的情况下
创造进度。 很多时候
对于有胆量和毅力的人来说
这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更少的荣耀,更多的上涨空间

改善文化几乎永远不是靠群众
明天想要什么,而是要由一小
撮奉献的人具激情长期致力于
“像我们这样的人做这样的事情”
这正是我们文化的秘诀

听觉更可靠

我们的听觉是否更可靠
与我们在东方文化中的视觉相比
耳朵更容易接受整体和阴
而眼睛更活跃年轻和阳刚
我们所处的时代更加重视阳或
视觉信息,而不是我们所
接收,接受和倾听的信息
其实耳朵比眼睛分辨更准确

生物进化学家大卫·鲍姆说
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就像一幅
全息图像,一种由波的干涉
图案组成的外部印象挂毯
他认识到图案往往会反复出现
这就是为什么会有模式
经过多年的思考,他对自己看待
世界的方式做出了一个美丽的描述
其中包含了一些他称之为暗示顺序
的东西,但本质上它的意思是
那里有一些已经存在的东西
它是预先存在的,它需要被激活
所以如果你拿着音叉敲击它
声音就会成为一种创造性的本质
对着一块水晶,你会使叉子和
水晶共振,它们都会振荡
在一个连贯和不连贯的阶段
但在某一点上,会变得连贯
结果会产生共鸣

爱不是安全感

爱不是安全感而是身处其中
而没需求安全感的状态
它是不设防的臣服状态
不可能排外、敌视和仇恨
爱不是在寻求安全感的避难所
不是通过意识思维强迫发生的
所有人与人强迫是对爱的否定
带着意识形态的革命者
肯定不是革命者
他只提供了匮乏冲突的替代品
不同的安全感
你的世界其实是“被宽恕的世界”
是当你把设置的所有爱的障碍
都撤销时,爱就都给出去了
恢复爱本来的流动
得到爱就被宽恕了
得到爱的世界就被宽恕了

当你带着分裂的目光看世界
你是你,别人是别人
给爱的对象已经是身外之人
爱是给不了的
认出一体后爱是涵盖一切的
只有爱可在关系中引起根本性
转变,而爱不是头脑的产物
大脑的思想可设计,分析
并规划希望的庞大结构
但只会导致矛盾、混乱和痛苦
当狡猾的、自我封闭的头脑
不存在的时候,爱便出现

欲望的本质

与其试图摆脱冲突,还不如
看看能否了解这种欲望的纠集
看到欲望的本质
而不仅去克服冲突
因为正是欲望引起了冲突
欲望是被联想和记忆激发起来
的记忆是欲望的一部分
愉快不愉快的回忆滋养了欲望
再将之划分为对立和冲突欲望
头脑认同愉快,反对不愉快的
通过苦乐的选择头脑割裂欲望
把它分成不同种类追求和价值

学习静下来让你宁静的心倾听
和吸收。如果你一天有三千个
念头的话,那就真的没有进入
念头空隙的觉察时间了
而了解这一点是真正重要的
否则对立的欲望冲突永无止境

头脑产生的欲望的二元性
只是幻觉,我们所看到
欲望的二元性的不真实,欲望
确实把它自己分成要和不要
但是对一个的回避和对另一个
的追求仍然是欲望
通过欲望的任何对立面都
不可能有对冲突的逃避
因为欲望本身滋生了其对立面

思想与现实

通常科学方法包括四个步骤
观察,假设,预测,检验
该方法的基本假设是观察者
和实验对象是独立的实体
科学方法预设了独立于观察者
意识的外部现实的存在
只能在这样的现实
环境中有效地使用它

如果我错了现实会让我打耳光
做出这一决定的单纯行动
是有效果的
第一个障碍是我真的不知该
如何重新调整我的旧信念
我没办法说服自己相信
认为不正确的东西
毕竟我带着怀疑进入了这实验
这将破坏实验,此怀疑会使
我对现实的信念无法改变
需要相信新事物的方法
就像催眠自我的方法

我需重新调整我的信念的方法
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我学会打断
旧信念模式并适应新信念方法
此技术通常克服恐惧和恐惧症
首先了解到确实有可能
对自己的信念进行重新编程

新的视野

头脑静下来,仔细想一下
身体,地位和信念都不是你
但一旦你认同了这些
就会产生各种的念头
然后就会同身边的东西比较
不断的比较所产生的念头情绪
都会导致你精神腹泻
如不对任何东西产生身份认同
自身就有足够的精力和能量
去变得高度投入,这不意味
着要抛弃过往得到的重要认知
新事物不是以否定而是以超越
而得到的你真正重要的东西
给你新的理解,视野和方法。

本来大脑的网络数据足以
似宇宙般浩瀚,银河的神秘
大脑作为人类的中枢神经系统
又是保护和求生的
科技飞速发展让我们无法应付
社会经验太猛烈,刺激性太强
以致神经系统无法承受此经验
好像中枢神经系统已失效
网络的到来就在身体之外
延伸出中枢神经系统模式。
生活中的纠结,
并非直接来源于外在事件的本身,
而是源于你自身对事件的诠释和理解。
要明白痛苦的本质:不是事件,
而是你的认知滤镜,
也就是你给它贴上的标签。

孤独感

恐惧不可能存在于隔绝中
只能存在于和事物的关系中
当你觉得,意识到孤独状态时
恐惧便悄然而然地发生了
你犹豫不决,焦虑,无法静心
孤独——是你最深的问题

思维会设想使用各种逃避方法
无论逃避多么令人满意
它不会带来对问题的了解
为了逃离恐惧而修正学习
是在往觉知空间里输入恐惧
恐惧始于从事实、真实的逃离
令人舒坦的信仰包含恐惧种子
它一直在背景里
只是在现在该直接面对它
当我们让自己停下来,静心
下来时常常找到正确的道路
正如在风暴之后的安静中
雪落在树枝表面上,反射光线
使得原来所有东西都清晰浮现
并露出以前从未见过的细节

如果你对此刻这里不满意
并且真的很想去未知那里
很容易便会感到烦恼,焦虑
感到紧急和适当,安稳
结果很少想去那里
则很容易感到沮丧

生命的野性

凯文·凯利这样写道
在将生命的力量释放到
我们所创造的机器中的同时
我们就丧失了对他们的控制
他们获得了生命的野性
并因野性而获得一些意外和
惊喜,人造世界就像天然世界
一样,很快就具有自治力
适应力以及创造力,也随之
失去我们的控制。但在我看来
这却是个最美妙的结局

一旦建立起此对生活的开放和
激情,这种感觉会从内心辐射
到你周围的人,诚爱他人可
作为解毒剂以减少内心的焦虑
不会害怕别人怎么想,怎么看
是否会成功,只享受努力做事
和帮助别人的过程,就是幸福
也是由内往外,自然长出来的

如果有足够经验,生活的足够长
你会发现我们正在寻找和认为在
我们之外的幸福根本就不在那里
让你着急的心态消失吧
感受和理解你的心和激情
不要暗暗愤世嫉俗或精神萎靡
不要强迫或劝说他人。而是要
开朗乐观,富有同情心和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