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抱希望等待

有一天会明白无人能烦扰我们
也没有什么能造成悲惨的事情
是我们掌控了自己的内在感受
只端看我们如何决定处理
事物事件、他人和他们的意见

此启示使内部能量向外流动而
不只是将其装在瓶子里打转转
分享需求,欲望感受并不容易
尤其长大后有保持沉默习惯
倾向于开放会感到烦躁不安的
并且相信这样做会感觉不舒服
你会发现自己屡屡使用其面具
不过没关系。这是成长过程
花点时间剥去一片片沉默洋葱
从中找到真实声音,识别自己
抵抗力存在并克服表现力匮乏

生命的最大乐趣就是
你在经历着这个未知的世界
永远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生命,世界不在你我的掌控中
你的生命不是设定好的程序
其中充满各种可能性和惊喜
汤玛士·艾略特写道
“我对我的灵魂说,保持安静
不要抱希望地等待
因为希望会是错误的希望
不假思索地等待
因为你还没有准备好思考”

摒弃自私营销,回归利他本质

我们骨子里其实很自私,这种自私深植于基因,我们就像婴儿般自恋,总觉得自己的需求和对关注的渴望最为重要。于是,我们在工作中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随意打断他人,化身垃圾邮件发送者,大喊大叫、设陷阱、欺骗他人,只看重短期利益。

但成功的营销人员却截然不同,他们不会这么做。他们愿意构建真实的故事,获得用户许可,打造出凭借卓越品质就能口口相传的产品或服务,不过拥有这种心态的人少之又少。

事实上,最出色的营销绝非自私自利。营销应是帮助他人成为更好自己的慷慨之举,它需要创作真实且能引发共鸣、广泛传播的故事。营销人员就像一座桥梁,提供解决方案,帮助人们解决问题,推动社会进步。

当我们的想法得以传播,我们便能改变文化,创造出一旦消失就会被人们深深怀念的东西,赋予人们深刻意义,让大家共享联系与无限可能。只有摒弃自私的营销方式,回归利他本质,才能在营销领域走得更远 。

信息和信念

“信息和信念”是用来保护
人的伪证罪的法律语言
言:“我没有第一手资料在手中
但从我从父母学校里所学到的
我相信这一点”
这可定义我们大部分人的信念
我们一直“带着相信”
内在VR观察,解释现象
现实世界里的第一手资料
就变得非常罕见了。

我们的大部分知识信息都是
“二手的”,从他人那里得到
而很少是来自自身
直接观察和经验
尤其是在信息随手可得
的网络时代
所有你想知道的信息
就在你的手指尖下。
当在大学学习生物时,
我相信通过现代的物理,化学
的原理和技术可以描述,
理解有机的生命现象和本质。

全球很多优秀的物理,化学家
投身生命研究领域
看起来势不可挡。但在多年后
我就不再那么肯定
因为已又有了新的信息和理解
物理和化学是建立
在分割的时空维度
其定义,原理的完成是
在线性理想条件下
而生命是网状连接,即时
瞬时涌动,整体连接
难道还是坚持我原来的信念。

健康的食物

健康的碳水化合物是复杂的
未经研磨的全谷物碳水化合物
除了小麦以外,不健康碳水化
合物是加工过白碳水化合物如
白糖,白面粉,白米饭

健康的蛋白质是未精制植物来源
和自由放养的鸡肉和火鸡,以及
如金枪鱼和鲑鱼的一些深海鱼类
不健康的蛋白质是许多动物
来源浓稠的饱和脂肪

健康的脂肪是欧米茄3脂肪酸和
单橄榄油,如橄榄油和菜籽油
不健康的是饱和的动物脂肪

其实每个国家的饮食文化里也
可找到我认为的健康食物
肯尼亚的羊肉汤,黄秋葵和
羊肉,日本的生鱼片、水果
新加坡的英式蛋糕,西兰花
巴哈马的响螺和烤鱼
美国的炖牛肉,牛排和生菜
英国的牛油果,巧克力奶油软糖
香港的叉烧,烧麦点心
温州老家的野生原味海鲜大餐

以传统方式生产,未加添加剂食品
比如来自以草(而不是黄豆)
饲养、且足龄生长的牛的牛肉
来自以青草喂食的动物生奶且未
经均质化,表面浮着一层乳脂
来自吃草、吃虫的母鸡
而不是“吃素”的母鸡的蛋
冷压制造,保留完整的
维生素E与抗氧化剂的橄榄油
发酵过好消化的黄豆制成的
豆腐,用石磨研磨整颗玉米
烹调前再用
苏打水泡开的粗磨粉

十万个为什么?

回想你小时候的十万个为什么
一整天连续没完没了的问题
因为你对发生的事情感到惊讶
在你身边,你想知道将来会发
生什么并不是真的在追求真相
你只是想尽快结束未知的苦恼
你的信念过去现在仍受到驱动
通过你关心自己的故事,个人
脚本故事,你的愿望,目标
你的身份,每个人都是
——这恰恰是我们的问题

在17世纪初伽利略令人惊讶
的观察证实了哥白尼的理论
原来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
而不是地球,那么每个人会为
这突破性的科学信息高兴吗
没有!罗马天主教堂说它愚蠢
荒谬和异端,因为伽利略的发
现明确与圣经里的故事相矛盾
所以他们把他关在家里使其
度过生命的最后九年

各种各样的“我”,全面认识象限

一旦认识到四个象限都真实且重要,
我们便能从不同角度洞察世界。
右上象限呈现的是个体视角,
比如大脑、肾脏、心脏等生理实体;
左上方象限则是人的内部世界,
包含思想、情感、感受和意识。

右下方象限运用接近社会客观、
超然的第三人称视角,
我们看不到左下方象限里人与人
之间的相互理解、爱、友谊,
以及共享的意义和价值观,
而是聚焦于出生死亡率、信息、
婚姻状态、汇率、金钱类型、
技术经济生产方式、文化、
农业、工业、家庭结构、
建筑风格等社会层面的现象。

然而,
大部分人往往只关注某一个象限,
陷入绝对论或持有破碎、碎片化
的世界观。实际上,
每个象限都有独特的观点和看法,
能揭示不同的现象和类型各异的
真理,对我们理解自身存在有
着不同的作用,
且推动着我们不断进化。

倘若没有这些丰富多样的象限,
也就不会有不同个体眼中的多彩世界,
当然也就不存在各种各样独特
的“我”。只有全面认识四个象限,
我们才能更完整、深入地理解
世界与自我,实现更全面的发展。

象限里的不同视角

然后随着人类的成长和发展
他们在意识水平上移动
并且更多意识到象限及其特征
第一象限的较低水平直到远古期
以自我为中心,集中在左上方
在我的空间
从第一人称视角来看
不能扮演其他角色
或者看到附着客观
科学时尚的东西。

在民族中心性能水平
这是第一次自我可扮演其他角色
可以采取第二人称的观点——你
我们意识到左下象限我们空间
然后随着理性的出现,在上层的
现象右象限可以被视为第三人
从理性开始,右下角可以看作
是以整体世界为中心的系统
但它是相当静态的固定
简单时尚,在多元环境系统
变得更与众不同
在整合或第二层,系统最终
可以被视为多重子整体序
作为系统内系统内的系统。

当然随着每个意识水平的提高
可看到所有象限中越来越多细节
象限右边是原子和分子,细胞
脑干和边缘系统和三位一体大脑
是完美理性客观科学的右上角观点。

真,善,美的理解

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阐述
“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
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
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
他终身都是追求真善美的使徒

真善美不过是四个象限中的
第一,第二人称及第三人称视角
每刻真善美都是自身存在的维度
包含了所有的发展和成长的层次
象限,层次,路线,状态和类型

第三人称的它指客观真实,是科
学擅长研究的领域,分析,实验

第二人称( “你 /我 们 ”)指善 
即你和我彼此相处方式 ,会涉
及礼节,诚实,相互尊重和道德

第一人称指自我与自我表达的
“我 ”指的是艺术、美 学 以及
观察者,是(“我 ”)眼中的美

在经验维度的 “它 ”、“我们”和 
“我 ”,指的就是科学、 道德
和艺术,或自然、文化和自我
或真、善和美。世界的每个
事件都包含这三个维度

隐藏的地图

你的意识识别处于特定阶段,
这个阶段是你认知世界的主题。
你并非将其作为对象看待,
甚至可能都没意识到它的存在,
它就像一张隐藏的地图,
你在不知不觉中用它来
理解周围的一切,
它还时刻控制着你的想法与行为。

比如在自我阶段,
你可能同情心匮乏,
难以理解和分享,
眼中只有一个充满残酷竞争、
弱肉强食的世界。
在这种情况下,
你只能以这样的视角去观察和
解释世界,别无选择。
当你的意识上升到下一个阶段,
你会发现之前一直使用的那张
隐藏地图。直到你将这个
主观视角当作意识对象,
此时它不再是你认同的主题,
而是成为一个被观察的客体。

通过这样的观察,
你实现了对原有阶段的摆脱和超越。
随后,你对下一个更高意识层次的
认识就此开启。
一旦你放下并脱离当前阶段,
你就能坚持住。
这种反思自身意识阶段的能力,
无论是在正念冥想还是日常意识
状态下,都能加速你的成长,
让你快速发展,
不断迈向更高的意识境界。

跳出记忆牢笼,书写独特人生


我们常困于记忆与任务的囹圄,对琐事念念不忘:短信待回、社交点赞、账单待付、车辆保养……还因欣慰的过往、患得患失的心态,以及对未知的恐惧,被记忆紧紧束缚。然而,躲避不快并非通往幸福的坦途,可我们却常不假思索地被生活琐事裹挟,浑然不知已忘却生命的本真。

我们并非生来只为管理事务,靠惯性适应环境来寻求安全感。我们来到世间,是为了绽放自我,勇敢地站出来,书写生动且原创的故事。

我们应毫无保留地接纳并展现自身独特性,为亲友和孩子留下难以磨灭的精彩篇章,这是给予他们最珍贵的礼物。别再让繁杂的记忆与任务蒙蔽内心,大胆挣脱,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璀璨人生,用独特故事镌刻生命的意义。正如尼采所说:“你要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 —— 既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也不是你子女的前传,更不是你朋友的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