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阴影,跨越意识阻碍

进化,本质上是一种不断超越且包容的过程。然而,任何过程都可能出现偏差,这就导致我们常常留下心理阴影,内心易产生过敏或上瘾反应。

错误的超越,往往是在某个环节受阻。我们过度关注某些事物,从而上瘾,且未能将各部分完好整合,任由其分裂、片段化,不接纳不同部分,进而引发内在过敏。我们每个人都有难以启齿之事,甚至连亲朋好友都无法忍受,这些大多是内心阴影的投射。它会无情地阻碍意识发展,扰乱生活的方方面面。

面对这些阴影,我们的第一反应常常是否认。长久以来,传统观念和理论在我们意识周围构建起强大的“免疫系统”,使我们拒绝全然接受,选择分离、疏远和否定。这实际上是一种逃避不适的方式,却最终让我们变得过敏,成功阻止了内心迈向更高的意识层次。只有正视这些阴影,打破固有“免疫”,我们才能突破意识阻碍,在进化之路上继续前行,实现更高层次的自我发展。

凭人情关系做事

在我们的内心,恐怕都隐藏着
“好面子”的基因,在买方市场的
环境下,“人情关系”的土壤之中
自然而然就会延伸出讨好客户
消费者的思想,此讨好心理意味
着在争夺客户、消费者时,思考
的方向,不是设法了解客户的真
实需求,努力提高自己的产品和
内部运营以满足客户需求,是老
想着如何与对方发展人情关系

你看西方印刷术在16世纪造就
了西方的个人主义和民族主义
古罗马人生活在众多奴隶的之中
奴隶的泛滥使其在心理成了奴隶
中国古代长期的独裁专制,战乱
儒家顺从文化造就了主子-奴才
和没独立思考的命令-服从模式
而形成了家长制,面子文化
人情社会

​好面子根源是没有商业土壤
我们的骨子里没有商业意识
“人情关系”意识就是人情
朋友介绍等迎合奉迎
作伴恶性的价格战
虚假夸大欺骗
假冒伪劣等元素
以致过分依赖广告促销
人脉以及隐性的价格战

不再害怕面对自己

信仰是用对存在本质至善的非
理性追求去平衡生活的非理性
悲剧,具有信仰者敢于追求
难以企及的理想,且愿意为之
放下一切,包括自己生命
如何尝试履行信仰呢
可先从不思考开始,更尖锐讲
先拒绝让你的信仰被自己
当前狭隘的理性视角所征服。

这不等于让自己变蠢。相反
这要求你要停止耍花招、算计
说服强求、逃避、忽视和惩罚
意味着你须把老计谋放在一边
前所未有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内心充满算计者得不到真正的
快乐因为其内心总在计较得失
灵魂成长的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经历,耳濡目染
第二种是领悟,给你带来
自我意识的突破和扩展
先要使你的信念与你的行为
保持一致,并达到对自己
怀疑和一切完全诚实的地步
然后你会发现生活更容易
不要害怕这样,做没有神圣
的存在会因为对自己的诚实
而藐视你而且如果有人碰巧
出现你总是让我作为替罪羊。

数字化之后的书籍

数字化后的书籍可拆分为单独的
页面和片段,混合进入重新编排
的书籍和虚拟书架当中
万能图书馆也将鼓励读者创建
虚拟“书架”:一种文本的集合
或短小精悍,或长篇累牍
从而形成某类特殊信息的图书馆
“书架”。如同音乐播放列表一样
当书架或播放列表一旦创建就会
面向普通大众公开,分享和交换

这样作者将会开始撰写
以片段方式阅读的书籍
还会创作能混合页面的
各种题材和题目的著作
一旦书中片段页面变得
流行且可以混合和传递
用户会通过创建优秀的
合集获得威望甚至收入

这样我们阅读的书籍不再受到
所学的专业限制,只要你有着
一颗开放的心和强烈的求知欲
网络海量的信息给了我们直奔
大师的机会,只要你不要受到
权威意识的影响而限制自己
抛弃观念,注重过去自身经历
内心感受和澎湃的激情

破抗拒之茧,悟当下真意

若未能真切洞察自己的行为是抗拒的体现,便会不自觉地暗中玩弄逃脱、执着、追逐的把戏,在歧途上渐行渐远,还误以为正朝着一体意识迈进。好在能及时找准方向,期望通过精进修持,早日脱离苦海,抵达解脱的彼岸。

当我们不再逃避当下的经历,经历也不会弃我们而去。当前的经验就是一切,它无始无终、无前无后。过去的记忆和未来的期待,本质上都是当下意识的翻版。当我们不再逃避,阻挡在现在面前的遮板便会坍塌,四周的界限也融入此刻,最终只剩下当下,我们无处可逃。

“看”不只是视觉行为,更是赋予意义的过程,被认出的意义才叫“看到”。烦恼和问题的存在,源于我们持续不断地赋予意义。一心追寻一体意识,有时反而会让人陷入绝境。其实,原本的一切一直完美无缺,永恒的现在包含了生生不已的所有现象。放下抗拒,回归当下,才能体悟这生命的真谛 。

新思想可摧毁熟悉的确定性

秩序是已探索的领域。它是那
源远流长的支配等级和社会结构
是人们为了适应社会做出的进化
秩序是部落、宗教、家与国家
是国家的旗帜,是货币的价值

秩序是你脚下的地板
今天的计划伟大的传统
是教室里成排的桌椅
是准时出发的火车
是日历和钟表
秩序是人戴上的各式社交面具
是文明的陌生人聚集时的客套
谨慎维护的脆弱边界

在秩序的领域里,一切事物都会
按照既有的规则进行,不受意外
的侵扰。人们天生喜欢秩序
在秩序中人们可以做长远打算
感到稳定、平静和自信
因此我们都倾向于留在熟悉
的地方,坚持已有的思想观念

秩序源自生活中的隐形规则
这些规则组织起你的体验和
行为以确保事情有序进行
而当悲剧突然降临
或者邪恶原形毕露时
即使是最熟悉的家
也会变得陌生和混乱
意外发生时就已处在
不同的时空里
新思想可以摧毁熟悉的确定性

后复制时代,信任为王

在网络发达的当下,海量免费复制品如潮水般涌来,迅速冲击着既有秩序。在这个超饱和的数字时空中,复制近乎零成本,复制品廉价到免费。各国保护复制品的技术和法律,面对自发且无法停止的复制行为,都显得力不从心。

在这样的环境下,市场价值发生了巨大转变,只有无法复制的事物才真正珍贵。如今,最热门的前十首音乐在全球被免费收听超100亿次,免费复制的范围还涵盖文本、图像、视频、游戏、个人网站、企业软件、3D打印文件、直播等。

而信任,作为一种无法批量生产、购买、伪造、下载和储存的特殊存在,只能在时间的沉淀和人际交往中慢慢积攒。我们天然倾向于与信任的人合作,也愿意为信任支付额外成本,这便催生了品牌营销。品牌公司凭借人们的信任,在同类产品中能以更高价格出售商品,因为他们的承诺更易被相信。在免费复制泛滥的时代,信任成为了一种无形却强大的资产和能量场 。

解析“社会”:债务与国家逻辑

当提及“社会”,如法国社会、中国社会,我们默认它是由单一民族国家组织起来的群体。但实际上,“社会”本质近乎国家,其逻辑根源是征服,这与奴隶制逻辑无异。只不过,在国家辩护者的运作下,逐渐演变成更为温和的“社会债务”概念,像是一个被讲述的故事、一种迷思。

据说,我们生来就对社会背负着无尽债务。社会养育我们、给予庇护,那些早已逝去,却创造了语言与传统,让我们得以存在的人,都是我们的债主。

在古代,人们认为这是欠神的债,便以牺牲祭祀偿还,可或许这仅仅偿还了利息,最终还需以死亡才能还清。后来,国家接过了这份债务。国家作为神圣制度,以赋税替代牺牲,兵役抵偿生命之债,货币成为社会债务的具体形式与管理手段。这一演变揭示了社会债务概念在国家框架下的转化,背后反映的是权力与责任的复杂关系,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创客空间

基于开放的软硬件资源
“创客空间”改变了以往人们获取
工具信息、知识技能的传统路径
过去只能由专业人士掌握的技术
开始普及,创新不再局限行业内
部。设施齐全的“创客空间”可
满足所有加工和表达的要求

我们总是能从新事物那里
获得技术来施展空间
总能通过新事物快速命中目标
仿佛获得了成功
但新事物在很少
几乎绝对不可能解决你的问题

如果你不付款,那你就是产品
而不是客户。有时即使你付费
追求方便的长期影响也可能
并非你所希望的。我们选择
网络的长期后果确实很长

真正的问题是制作出来的东西
是廉价的垃圾,没人关心你
或关心你制作的那些廉价垃圾
内容,捉摸不定的观众相互
间的联系和方便的互动
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制作的
东西是廉价垃圾
他们宁肯花点钱去别处
寻找好东西和新奇内容

发挥你的潜能

发挥个人的潜能方法是在清楚
了解现实的大背景看待生活
以我们了解的程度看待生活史
生活的可能未来,生活的方向
及真实生活的现状

当观察生命在地球上进化时
发现此进化的力量远大于我
个人的生存空间。人的生活
一直在提高复杂性,智能生存
的整体机会。尽可能接近最佳
最好的生活必须落在与进化合
作而不是与之对抗的领域之内
因此对我而言这意味着两件事

1)使自己成为尽能发展个体
2)帮助生活自身尽可能进化

这些目标是高度兼容的
自我发展与环境发展间存在积
极的反馈循环。如仅靠自己工作
那么你的环境最终将使你退缩
你将像生活在猿类中的泰山一样
如果你仅致力于帮助他人
那也将是次优的,因为你将只能
向他们传授你现在所知道的知识
但是你将永远不会提升自己的
知识并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