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比答案更有力

百度和谷歌已提供了廉价的答案
而在未来,问题的答案会更简单
而更困难的是去提出合适的问题
问出正确的问题会变得更有价值
回答是好的,提出问题更有意义

爱因斯坦这样说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智能答案鼓励对完美问题的追求
好问题不是让我们得到答案的问题
随处可见的答案正变得越来越廉价
好问题值得拥有100万种好的答案
好问题就像爱因斯坦小时候问的
如果和光线一起旅行会看到什么
该问题开启了相对论E=MC2
以及原子时代

好问题重新构造自己的答案
好问题是科技艺术
商业创新的种子
是探索设想、猜测和想像
是能带来差异的分歧
处于已知和未知的边缘
既不愚蠢也不显而易见
不能简单地被预测
是机器要学会的最后东西
将代表受过教育的头脑
能生成许多其他的好问题
想想你将提问的好问题是什么

决策衡量:从外到内的意识转变

当我们的意识与自我混为一谈,做决策时就容易被外部因素牵着走,不是在意他人的看法,就是紧盯努力后的成果。在红色群体的认知里,好决策就是能让自己得偿所愿;处于服从—琥珀色阶段的人,决策必须契合社会规范,一旦决定不被家庭、宗教或社会阶层认可,就会陷入罪恶感与羞耻感的泥沼;在成就—橙色的世界观下,有效性和成功成了决策的衡量标尺;而多元—绿色范式中,归属感与和谐性又成了判断的关键。

到了进化—青色范式,决策的衡量标准从外部彻底转向内部。此时,我们关注的是内在正当性,思考的是“这个决定正确吗”“我对自己够真实吗”。随着内心恐惧逐渐减少,我们不再需要绞尽脑汁去权衡利弊,而是听从内心的声音,做出真正符合自己价值观的决策,这种转变让我们在决策时更加从容,也更能坚守自我 。

进化与意识发展:分化与整合的平衡

进化是一个充满差异化与整合的奇妙过程。就像用显微镜观察人类胚胎发育,从最初的一个单细胞,分裂为两个、四个,再到十六个单元,不断分化。在这一过程中,细胞又逐渐整合成各种器官系统,如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人类意识的成长在进化历程中也遵循着同样的规律,不断地分化与整合。随着意识向更高水平发展,它不仅要与之前的水平区分开来,还要能够识别之前的水平,从而进入下一个更高层次。而一旦达到新高度,又需要将其与之前的水平相结合。

不过,在分化与整合阶段,容易出现问题。若分化过度,走向分离与脱离,因恐惧而回避,就可能导致过敏反应;若整合阶段没能为下一次分化留出必要空间,就会陷入停滞,产生固着,使人沉迷于本应放手的阶段。只有把握好分化与整合的平衡,才能推动进化与意识的健康发展 。

警惕“贪便宜”陷阱

贪便宜的习惯,源于人心理上强烈的占有欲,一旦有机会占得便宜,便会收获满足感,不得不说,这几乎成了“人性”的一部分。有人调侃这是“猴脑”作祟,看看生活中,中国不少游客在泰国自助餐疯狂铲虾;公厕免费提供厕纸,有人一日能拿走八卷仍不满足;还有许多老年人成群去超市品尝免费水果。企业和公司也深陷“便宜”怪圈,为追求更低成本,产品价格战打得火热,这股风气无情且深入人心。

几年前,我帮国外客户订购中国产品,货柜出发前,常发现产品质量有问题,到手的和样品差异很大。究其原因,就是一味追求便宜。可想而知,国外客户收到货后,产品价值大打折扣。我按厂家QQ地址反馈质量问题,得到的要么是自动回复邮件,要么干脆石沉大海,电话也无人接听,因为这样“处理”更“便宜”,他们连售后成本都不愿付出。

一味贪便宜,看似得到了眼前的小利,实则损害了自身信誉与长远利益,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应警惕,莫让“贪便宜”成为发展路上的绊脚石 。

灵魂在这里撒谎

阴影”讲是指心理的
“黑暗面”称为个人的无意识
意味着我们在意识上分割
拒绝,否认、隐藏的部分
我们投射到他人身上的部分
将它推出或“压抑”到
意识之外,使其成为
无意识与之断绝的部分

我们已经不认同,疏远
被推出意识,压抑,否认
投射,不再承担自己的责任
他们变得不是我们的一部分
所以这是一种我们觉得不舒服
的否认方式,有问题,可能
有罪或在某些情况下,我们
的父母或社会会对我们惩罚

即使意识不到阴影
也不会让它失去影响力
阴影的本性是要
刻意躲开内在意识
你不想看到自己的阴影
在他人身上你所喜爱或鄙视
的不过是你自己阴影的品质
不是你和他人之间的事
恰恰是你和自己间的事
你看到的恰恰是自己的一部分
我们只是不承认
不是真的允许它存在
假装它不存在
是对自己真正的真相撒谎
那谎言的轨迹是阴影

理性尚未涉足的

在每个人梦境中,你的身体其实
多少是安全的,并在睡眠休息
没有平常醒着精确行动的必要时
这些心理性侵入变得更明显
许多梦像个彗星的尾巴
它们真正的生命已经结束
当它们撞上你心理大气
而爆开成梦中形象的火花时
你看见它们消失时的闪光

因此在旅行过你们心理大气时
它们变形了,在你们自己的状态
你不能感知它们——当它们冲进
心灵的深处时,也不能保持原有
的状态,其落入结构性模式里
将自己自然形成为适合你自己
心智的梦. 如此造成我们经验到
的梦结构,单单适合你的实相
当这入侵的物质落下、坠落或
移动过你心理大气的层面时
它被它所碰到的情况所改变

梦境是因为梦境能揭示内心
里理性尚未涉足的部分
心灵的基本经验是处理你
不能直接感知的活动,那存在
却是你能感知的事件的肇因
并因此作为你梦中与醒时事件
发生于其中的媒介

梦为你演出

梦的呈现其实是以联结心灵
的感知和做梦的自身的感知
梦被用作戏剧,把经验从心灵
的一个层面转移到另一个层面

在睡眠的某些部分,你的经验
进入如此广大的存在的区域
所以梦将这些经验转译给你
做梦的能力其实正来自那源头
做梦不是被动的活动。它要求
各种意识奇特而又明确的混合
且把「非肉体的感知」转变为
象征符号与密码以被感官了解
而不像醒时经验那样直接体验

然而在醒时与睡时意识之间
永远会有一层谜一般的面纱
当你具有结构式粗糙肉体时
醒时心智只能处理这些信息
对它无法容纳的信息就忘掉

当讯息从那些更广大的区域
「掉」进你们的意识心时
当它旅行过心理大气各层面时
它也被改变,直到它最后着陆
或爆炸成一串串的形象或思想
你经常被这种「陌生的入侵」
所袭击,你在正常醒时状态时
你意识的焦点把这些遮住了
那细密的精确性依赖着无穷
尽的讯息,其源源不断冲击
你心理实相的其它层面

你无法在问题的层面上解决问题

因为问题和答案有着
完全不同的能量振频
刚开始你有愿望从
你的那些问题里解脱
换句话说——就是放下
如果对你的问题执着
即使我回答了你的问题
你也还会带来其他的问题
会不断产生问题
缺少和平,如你想有和平开心
你的问题自然而然会被解答
 
你的问题总处在逆流里
而要的答案都是处在顺流里
因为你正是这个环境问题的
创造者,没有错误
也不会有任何事是错的
因为你持续在创造
让你开心的事情
 
问题在一个能量振频
比较低的振频里
当你处在低能量里
你就只会看到问题
一个接一个的问题
那里面没有答案
有的话也只是暂时性的
新的问题又会来到你
答案在能量振比较高的振频里
当你开心喜悦
你只会看到答案
一切都会被轻而易举的处理好
而且不会再产生新的问题

哪种真相?

量子力学并不在乎你是否
相信它,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
同样不在乎,这些是真实的
是可记录测量的真相发生了
不在观察者的眼中

如果观察者不相信
有些事实不会改变
埃菲尔铁塔的年代
夏天武汉市的温度
电梯里的人数。没有人确信
如果我们相信,往往深信不疑
那么产生的结果会有很大差异
下一次网络销售的结果
我们对医疗药物的回应
享受音乐的程度。

如果你认为法国葡萄酒比德国
的更好喝,结果定会如你所信
相信将在工作中度过美好一天
那这种想法肯定会有所帮助
但观察者有其意识的层面和
信念,不同的层面会
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国人多数处在神话的层面所
看到世界与美国人理性的
层面截然不同,而且他们都
深信自己看到的是真实的
同时各地人的信仰太重要强大
不能成为科学和
历史真相的可靠来源。

施受同体

大自然里不存在绝对的自我
个体意识,那只是头脑的概念
众生都存在于一体整合关系中
个性与共性并不矛盾
当个性成熟并且融入共性时
一切则是锦上添花
源头将其自身不断给予其造化
个体生命的过程是不断接受
大自然之给予的过程
人性就是那尚未圆满的
“不可说” 的天性

大脑设想的愿望来自比较条件
心愿则来自源头
前者有个具体的原因和判断
后者不需要
你的现实世界和小说世界
是同源投射出的两个版本
这两个世界正上演的是灵魂
间的一体同源关系在互动

真相的法则是——施受同体
世界的存在给了你布施机会
超越角色,由心发出的无相
给出,给到了灵魂——源头
事情发生的意义是让你学习的
领悟施受同体,它是创造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