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变革,破茧新生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渴求万无一失的保证,追逐那些看似必定红火的事物,依赖被认定不会失败的人。我们不断询问如何才能坚守,质疑自己是否本末倒置,试图弄清楚他人在相同处境下的做法,优先追求声名,这些都是人面对不确定性时的本能反应,却也是扼杀伟大创意的元凶。

21世纪,唯一永恒的只有变革。这表明我们无法回头,不能停滞不前,更不能因循守旧,即便拼尽全力维持现状也无济于事。若想生存并蓬勃发展,唯有不断自我创造与重新定义。

如今,我们身处人类历史上最为繁盛和平的时代,可与此同时,各种心理问题却困扰着众多人。其实,从不确定性出发,接纳世事无常,反而能催生绝妙的想法。我们的笃定,应源于内心渴望为世界带来非凡事物的信念,将这份信念当作知识,并使其成为前进的催化剂。知晓心中所想便已足够,而后勇敢付诸行动,如此方能在这变革的浪潮中,破茧而出,迎接新生 。

祈祷是精神意志的行动

祷告是心灵对我们追求的提升
始终将思想集中在寻求的东西
通过假设实现持久愿望的感觉,
想象祈祷得到回答,有何感觉
假设此感觉,直到你在想象中
体验到如果你的祈祷得到回答
你将在现实中体验到的。

祈祷意味着在精神上采取行动
将注意力集中在愿望的实现上
直到它充满思想并将
其他所有无关想法排挤出意识,
一旦人设想着他的愿望已圆满
实现的满足感,他的第四维度
的自我,就把这满足感所对应
的状态场景作为结束点寻找路
径,获取实现它的方法和条理。

祈祷意味着要在思想采取行动
并注意实现的愿望的想法
直到它充满了这种思想并
使其他所有想法从意识中挤出
祈祷是一种精神上的努力
——意志的行动
与意志的行为大相径庭。
你一定是对过程尽力而为
才能对未期待的结果全然接受
这样才能真正接纳所有的遭遇
因为努力后才会无悔,无所作为
的不如意一定会伴随无限的追悔。

你要填补的洞有多大?

要填补的洞与大小没关系吧
你会用坏习惯及一些好习惯以
填补此洞或保护它免被人看见

只要把注意力放在填补此洞
且只要这洞仍然是尚未填补的
那洞是小或无法补这点不重要 
因为它仍然驱使着我们注意力
与之共存的第一步是先承认它
你无需急着去填补它
你虽然无法让它消失
但你可以学着和它共舞

今天是个转折点,你要为自己
作出选择,每天都会有像你
一样的人去选择走上还不甚
明确的道路。在那里他们
作出选择且带来改变
他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潜力
这些也正是市场所需要的

人在世上需要整体
秩序将事情联系到一起
而不是现在我们看到的裂隙
破碎,零碎和局部的事物
需要在内感到整体的自己
在外才会体验到整体的经验
而不是到处分裂,空洞去填补

输入你的愿望

当祈祷时,不会仅趴在地上俯
伏并朝着寺庙教堂的画像雕塑
而在精神上加工已实现的愿望
尽管此技术很简单
但需要不懈的实践才能掌握
你的真正方向是了解所需知识

知道自己愿望,从实现中思考
冥想,将自己直接指向它前面
你要使所有思想保持沉默
并让你的思想之门打开
然后清晰地输入你的愿望
作为伴侣,保持你的想象力
先将想象力视为自己以外之物
你知道自己就是以前的想象力
那无法截断想象力,用想象力
去体验,我们将会用物质肉体
所经历这对结果的想象力体验

祷告的最大秘诀是从中冥思
而不是思考。停泊在这里
会知道自己的住所,银行结余
工作,债权人,朋友和亲人
从此状态开始思考。当发现
并练习祈祷的伟大秘诀时
你可以移至另一种状态
并赋予它相同的现实感

相信的艺术

学习如何祈祷。掌握它
使你的现状符合你想要体验的
停止在外思考,开始从中冥想
从实现的愿望中进行思考
就是要意识到自己在思考
的过程中永远不会经历

当你将自己置于实现的愿
望状态并从中进行思考时
你就是在祈祷!以某种你
的推理大脑不知道的方式
你的愿望将成为你世界中的
事实。当你知道如何祈祷时
你可以成为想要成为的人

躺放在床上想着自己在别处时
你还觉得没有想象力
在想象的过程中神奇的事发生
伴随着接受认同,确信的承认
注定实现的决定意志
第四维度的自我,随之用其
更大的透视观察来调动必须的
方法手段来营造,去让这个
被接受认可的结尾部分实现
你离开了这个身体的黑暗洞穴
并出现在了你自己想象的地方
在此期间你必须协调日常生活
要的必要代价。你要做的就是
学习祈祷的技巧,赚更多的钱

小心被固化,看清头脑打造的“幻觉”

我们的“常识”,家长学校的
教育使我们的知识内涵变得更
明确而固定不化,
其概念也变得更坚实和具体
生活经验开始固化分界
老化而不新活。
问题是来自头脑打造的“幻觉”
错误的认为自己的身份
就是头脑塑造的“小我
或幻相小屋,每个人给自己
打造的大脑摄影棚,里面
充满了自编自导的剧本故事,
这样我们神奇而珍贵的生命
就变得无足轻重,毫无生气。

我们透过概念,文字和观念
去看,理解这无常,涌动的世界
便加固事物的界限和固化东西,
这反过来又加深了深藏于你那
时时感到危机,匮乏的“小我”
支持,认同了“小我”其实就是
让你卡在一个狭小而有限的角落
任由你停留在那,毫无生气
沮丧渺小和匮乏状态里。
这个世界的本质是富足,和谐和
自由的,是我们自己的头脑把
自己局限在匮乏,混乱和局限中
并呈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差别。

生活不是斗争是臣服

臣服不是消极的态度
不是懦弱和委曲求全而是
放开个人的好恶,让生命做主
要对生命的源头臣服
因为生命造了你,你没造生命
当你对源头无条件臣服
你会看到世界对你无条件臣服
专注于我们在一个理想状态下
外部世界崩溃了,像音乐一样
新环境将所有不和谐变成和谐
生活不是斗争,而是臣服
祈祷不是通过我们施加的力量
而是以所赋予臣服的力量回应
只要注意,灵魂就不会蒙蔽
移动的世界是想象的那个世界
而不是围绕我们的世界

我们被要求采取这样的假设
即我们已经是我们将成为的人
臣服是放弃关于自己的故事
此大脑的故事是自编,虚构的
如果不费吹灰之力地做到这点
——凭空想象,我们实现目标
便会在肉体中体验到什么
我们将发现,确实拥有了它
治愈的触角在于我们的态度
只需要改变态度就可以改变

祈祷最大的敌人是努力

祈祷是假定存在并拥有
自己想要的感觉的艺术
当感官确认你没有希望时
所有有意识的努力来抵消
该暗示都是无用功
创造力不是意志的行为
而是更深的接受能力
敏锐的敏感性。接受结局
接受已回答的祈祷后状态
找到了实现结局的手段
使自己进入已回答的祷告状态
直到该状态充满思想并使
其他所有状态都超出你的意识

祈祷通过避免冲突而成功
祷告容易其最大的敌人是努力
威武的人只向最柔和的人屈服
天堂的财富不会被坚强的意志
夺取而是将自己的礼物免费
赠给经历天堂度过的时刻
它以神秘方式,沿着那阻力
最小的方向传播精神力量

我们已拥有了想要的东西
想要的一切已存在于我们内在
它只是在等着被呼唤,须要求
它是实现愿望的必要条件
如果我们假设愿望
得到了满足并继续这种假设
祈祷就会得到回应

商业生态健康发展

原来——凯马特(Kmart)
先创立了折扣店的模式
曾几何时这家百年老店
取得了硕硕成果——
80年代他的生态系统在美国
拥有超过2,178 家连锁商店
100多亿的资产
天赋的领导者
华尔街的宠儿
商店的停车场就像飞机场一样

沃尔玛则是一点一滴
从小建立自己的王国
它避开凯马特设在5万
人口的城市的连锁店面向
5,000人口的农村小镇设店
一旦他们在小环境中
确立了自己的位置
以农村包围城市的
策略就会像串珠子似的
建成复杂的网络
形成规模经济
其成功故事表明
沃尔玛不仅是卓越的公司
而在于她是管理很好的生态系统

投资不仅是扩张
而是对复杂生态系统的领导
包括了成千上万的供应商
数以万计的顾客网络
借助其发达的信息体系
能多方面满足顾客的需求
所有这些优势孕育着
管理生态系统的新元素
利用千变万化的机会
应付任何竞争
实现公司的商业生态
系统的稳定健康发展

打造企业像生态系统?

20年前美国学者詹姆斯·弗·穆尔
发表《新的竞争生态》一文
首次提出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
他以自然生态系统来描述
当今市场中的企业活动
企业不再仅仅是单个的企业
而是商业生态系统的成员
该系统内还有生产者、供应商
竞争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等
认为除了竞争之外
企业间的合作应引起关注
因为连接经济是建立在
生态系统的基础之上
他们依靠合作伙伴关系

记得96年在美国迈阿密购物时
会在沃尔玛, 凯马特公司和Sear
三家周旋买到令自己满意的结果
其中凯马特规模最大,商品最多
我们在那儿呆的时间也最长了

到了2000年以后情况有所改变
购物消费的时间更多在沃尔玛
到了2002年基本上就在沃尔玛
可以买到我们期待的物品了
就在这一年凯马特破产了
那么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问自己:沃尔玛的生态系统在
早期是如何避开像凯马特公司
和Sear等相似的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