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和神经系统的连续性

我们常规的看法是,来自
内环境的化学和脏器信号通过
周围神经系统开辟从身体到脑
的通路。中枢神经系统的核团
和大脑皮层接着负责余下过程
即负责调配实际的感受,实际
上身体与神经系统通过结构的
“调和”和“合作”进行“交流”
这是由两者间的连续性保证的

如果身体与脑之间没有分隔
其相互作用并形成有机的单元
那感受就不是在“感知”的常规
意义上对身体状态的感知
此主体客体、感知者被感知者
二元性瓦解了。与其说是过程
一部分,不如说存在着统一体
感受是这个统一体的心智方面

感受不单是神经事件
身体本身也深深地介入其中
并且这种介入包括其他重要的
与内稳态相关的系统的参与
比如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感受是身体与脑这两者相互
配合而产生的现象神似祖先

开始注意他人

最近在义乌创业者联合会商会
的活动中看到人们在忙碌
我们都在四处寻找客户
能够注意到我们的方法
我们常常花时间思考
寻求可探索的新营销渠道
我们设法致力于让我们
获得更多曝光的策略
我们不断测试可能会
提高其覆盖范围的策略
网红,微信,直播带货
抖音,AI,跨界电商

简单但困难的营销翻转往往
来自——“注意
我想让你买我做的产品和服务”
到——“我一直在关注
我想我可以给你想要的
你可以去找某人说
“请告诉我该怎么做”
然后他们会想出付给
你很多钱的各种想法
正在以比以往更快的速度消失
被知道这些被做事的人所取代
这是我认为学校应该教的东西

如果我们将上述所使用的精力
转移到注意我们的客户身上
看看会发生什么?其意义重大
这将改变我们如何去制定战略
我们使用的策略,渠道以及
我们可能所产生的影响

表象:开启心智与行为新篇

表象,为心智和行为
开拓了全新的可能性。
一旦被学习并记住,
表象就能助力生物体识别
过往与事物的接触,
还能通过辅助推理,
让生物体做出最精准、高效且
实用的行为。多数推理,
依赖此刻表象与之前回忆起的
表象相互作用。进行有效推理,
还需对未来之事有所预感,
而预测后果所需的想象过程,
同样离不开回忆。

对过去表象的回忆,
是想象的重要基石,
而想象过程则是创造力的施展舞台。
同时,被回忆起的表象,
在叙事建构中也起着关键作用,
讲故事的能力正是人类心智
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显著特征。
人类会运用当下及已有的表象,
结合语言转译,多数事情都能
在我们的“内部电影制作”中,
通过语言转译进行叙述。

意义源于与叙事中物体和
事件相关的事实观念,
又进一步通过叙事的结构和过程
得以阐释。表象就像一把钥匙,
解锁了人类丰富的精神世界,
推动着心智发展,
让我们在行为抉择和故事讲述中,
展现出独特的智慧与创造力。

人类意识整合图:多维视角看世界

人类意识整合图,
构建起统一框架,
涵盖宇宙中每一个现象。
所有全子,既是独立整体,
又是更大整体的一部分。
每个全子,
或者说每个个体完整子,
都可从至少四个基本视角观察,
具备四个基本维度。
这四个维度,
不只是独立、融合、爱神
和仁爱这四个驱动器。
更是整体的四个基本维度象限。

它们兼具内部与外观,
存在单数与复数形式,
即个体与集体。由此,
我们得到四个维度或视角:
个人内部、个人外表、
集体内部与集体外部。
从自然界的单个石英,
到人类精神的纯粹不二表现,
万物皆有这四个象限。
它们在不断演变,
向上向下延伸。

觉知焦点无处不在,
并不局限于身体。
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接纳而非抛弃过去的状态,
实现超越。我们会意识到,
自己不只是身体,
所有过往感受都被包容,
进而感受到更宏大的觉知层面
与意识。通过这四个维度视角,
我们能更全面、深入地理解
世界与自我,探索意识的奥秘。

生命的记忆

在我们刚形成的心智表象
各种表象都可能在内部记录了
记录的保真度取决于一开始对
表象的关注程度,而关注程度
又取决于表象穿行于我们心智
之流时所引起的情绪和感受
强烈程度,许许多多的表象
会被记录在案,而且记录的
实质部分可以被回放,即从
记录的档案中被回忆起来
并大致精确地被重建起来

记忆在单细胞生物中就出现了
来自化学变化。记忆的基本功能
与复杂生物体是一样的:帮助
辨认另一个生物体或周围情景
然后决定是靠近还是避开
我们也赋予化学/单细胞的记忆
以这种简单用处,并从中获益

这种记忆就出现在免疫细胞中
能受益于疫苗是因为我们的
免疫细胞一旦暴露在有潜在
危险但失活的病原体面前后
免疫细胞就会在下一次遇到
同样的病原体时辨认出它们
并在病原体试图在我们的身体
中立足之时毫不留情地消灭之

无得无失

中世纪著名但丁的地狱有九层
人的意识心也有许多的
层面和角度——从开始远古
魔幻、神话、理性的到多元的
整合的、超整合的层面
这个意识心,其实是它可以从
不同的层面和角度看到不同的
观点诠释,像“瞎子摸象”
乃典型的不同角度。

每个人都从自己的意识层面
看世界且认为自己是对的
你看到知道的一切是你的认为
你看到知道了无常的世界
现在体验到的世界是知见世界
是看法世界,诠释的世界,
是你认为的,心投射后的世界
没想到的是,生活上大多数的
争论,矛盾和问题,不是人的
问题,而是由于个人意识层面
内在剧本故事对外的相互冲突。

不管你烦恼什么事情
它最终都会过去
不管你在乎什么事情
它最后都会过去
不管你看到什么东西好
和喜欢都是从你的角度
你真正了解了无常
你才能真正得出
另一个重要的结论
——叫做无得无失。

情绪:身体与心智的共鸣乐章

情绪——是身体状态偏离
正常水平的直观体现,
涉及皮肤、内脏、肌肉、
血液化学成分等多方面的变化。
这一系列身体的情绪反应,
由大脑引发,最终又反馈回大脑。
情绪感受就像在特殊场合聆听歌声。
当我们对思想做出反应并
感知这些反应活动时,
心智更多地与思想世界协调,
而非身体世界。

随着情绪反应的变化,
我们听到的“音乐”也随之改变,
相应的感受体验同样产生变化。
这就如同不同演奏者演绎
同一著名音乐片段,
虽有差异,但总谱不变。
情绪本身由生物因素决定,
依托大脑先天的生理机制。

这是长期进化的成果,
能够自动运行,
无需意识的深度思考。尽管
文化和学习可以改变情绪表达,
但情绪的本质是生物性的。
面对基本设计中未预想到的环境挑战,
有机体会基于自身的情绪机制,
探索应对方式,
以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
让生命得以延续和发展。

情绪应对情境

我们愉快,悲伤, 恐惧,愤怒
惊奇,厌恶。还有一些行为与这
“情绪”相关,为次级情绪或社会
情绪的包括:困窘,内疚,嫉妒
骄傲;还有背景情绪的包括:
幸福,不舒服,平静,紧张。
它们的共同的生物核心是
集各种复杂的化学反应和神经
反应于一体的模式,发挥某种
调节作用帮助有机体维持生命。

情绪的生物学功能是双重的
先是对诱发情境做出反应,
动物是该打就打,该逃就逃,
该投入就投入,该追逐就追逐
人的反应基本相同。哺乳动物
基本上就是靠情绪来应对情境
人类的一套思维系统有所不同
就是你大脑的思考性评估。

再是对有机体内部状态的调节
比如据对外部情况的自动反应
改变心跳、呼吸和供血量
以支持有机体完成适当的行动,
当有机体遭遇某种情境的时候
进化已经以情绪的方式得出了
一个与之相匹配的方案。

追忆似水年华

对表象的情绪性反应可适用
于被称为感受本身的表象
例如处于疼痛的状态、感受
疼痛的状态可以被新一层的
加工活动来丰富,而这新一层
的加工活动是由我们用来回应
基本情境的思想促成的
这种分层感受状态的深度或许
是人类心智特有的标志
可能正是这种过程
强化了人类苦难的状况。

极端的人类例外论否认动物有
感受,对感受的科学研究却
反对这种看法,人类的感受相
比于动物失去其特有的复杂性
分层性和精细性,动物的感受
往往类似人类那样
人类的独特性与感受状态用各
种观念所建立的联想网络有关
尤其是与我们对当下时刻
和未来做出的解释有关。

分层感受支撑感受的理智化
数量巨大的物体、事件以及由
正在发生的感受所唤起的观念
极大地丰富了对驱动情境创造
一个理智描述的过程
伟大的诗歌依赖于分层感受。

带上你的心,分享你的故事

TED自1984年创办以来由
世界顶尖的思想领袖与实干家
分享其最热衷从事的事业
国内也出现了像一席听道等。
演讲平台的传播
越来越多的人上台演讲并
据说演讲要记住他们的内容
结果总是失败的
这不是因为人们要记的太多
而是他们没有足够的记忆。

在描述你过去的所为、当下
的行动以及未来的目标时,
你该谨慎小心,寻找正确的
词语,组建正确的句子段落,
观看精彩的表演,
看到没有记忆的表达,
演讲者的说话是发自其内心的
此用心去了解认识事物的含义
记住内容是其中的一半
而且远不够专家的建议是
不要记住你的演讲内容
要记住你的故事。

七个故事组成了演讲。
写个简单提示卡来提醒自己
记住每个故事的名字。
然后告诉我们七个故事。
做你自己即可。
我们不是来听你的讲话。
要不然可阅读备忘录可省
大量时间,带上你的心。
分享你故事的激情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