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弗斯的惩罚之启示

当开始意识到生活的不幸痛苦
人们便已对更深的现实真相有
了些觉醒,痛苦彻底销毁了其
安于现实的幻梦,它警醒我们
去观察和感受一向逃避的自我
与世界充满界限的生活是
充满冲突的生活,恐惧,焦虑
痛苦,最后便是死亡。
我们常以酒精,性爱寻找补偿
逃避或投入其他事情麻痹自己
不让自己去质问
那激发痛苦的虚妄界限。

如果你还未麻痹到那地步
事业的自卫及补偿迟早都会
失去安抚的效用,欲罢弥彰
你觉识始终限于冲突之源
虚妄界限及支离破碎的生活。

人生而自由,
却无往不在自己打造的枷锁之中
终其一生,许多人生无意识的
成了一场西西弗斯式的惩罚。
痛苦成了认出界限枷锁的第一步
若能正确了解它,
便能引领我们超越所有的界限,
而从此解脱出来。
那些能够整合无比复杂的人生
找到人生意义,整合复杂的
世界形成其世界观
领悟、认识、理解就是修行

表象与感受:意识大厦的基石

表象,一组来自古老内部世界
——生理化学和脏器世界的呈现,
支撑着感受。感受,
实则是带有独特效价的表象,
是有意识心智的重要贡献者。
它源于背景性的内稳态以及
外部表象引发的众多情绪性反应,
还提供了感受质,这可是
意识问题传统讨论的关键部分。

此外,还有来自新内部世界,
也就是肌肉骨骼框架及其
感官门户世界的表象。
来自骨骼框架的表象形成身体幻影,
成为其他所有表象的承载基础。
所有这些相互协调的表象形成过程,
宛如一场史诗级的多媒体表演,
远不止是一场演出、
交响乐或电影。

内部世界的表象肩负着双重职责。
一方面,
它们推动意识的多媒体表演,
作为意识奇景的一部分被
我们观察到;另一方面,
它们助力感受的建构,
进而帮助产生主观性。
正是意识的这一属性,
让我们成为最初的心理观众,
得以体验丰富的内心世界与外在感知。

心智剧场:生物与感知的交织

在心智的奇妙剧场里,
你仿佛既是观众,
又有另一个“你”在注视着自己,
一切如同置身剧场或面对巨大立体
电影屏幕,好像真有个作为
观众的“我”或“你”。
但这背后,
实则是严格的生物过程。
若仅从生物过程来解释,
这或许可被视为一种错觉,
然而我们又无法完全摒弃它。

机体,
尤其是神经系统与交互的身体,
并不依赖剧场或观众,
它们凭借自身与大脑的协作,
施展其他“戏法”,
同样能产生类似效果。
有意识的心智,
其最显著且主导进程的部分,
与众多带有感觉纹理的表象相关。

这些表象,是物体、活动
或事件记忆的一部分,
或嵌入旧的叙事,
或作为孤立事项存储。此外,
有意识的心智还涵盖连接表象的图式,
以及基于这些表象形成的抽象物。
因心智类型各异,
人们对这些图式和抽象物的感知,
清晰程度也有所不同。
心智的运作,
如同一场生物与感知交织的
复杂演出,不断塑造着
我们对世界和自我的认知。

湖面的涟漪

世间万物只是湖面的个涟漪
存在都是这个整体的流露而已
我们已看清以往带来困惑的内
心与外境的界限也不复存在
你即不再抗拒当前的经验
就不会费尽心机与它划分界限
于是世界与自我融为同一经验
不再为了逐浪而疲于奔命
因为真正的海浪只有一个
而且无所不在
当前的经验就是一切
无始无终,无前无后
永恒的现在
就是所有生生不息的现象
你看那浩瀚的大海自由自在
拍打着暗礁,四处湿润着
五光十色的贝壳与沙石

在经历了很多事情后才会明白
“人不是被发生的事物所困扰
而是被对事物的看法所困扰”
这是对感知认识的解放
喜悦不能加在你的本性之上
而使你苦恼的,唯是无知
改变内心的语言
你其实是无限的纯粹的存在
你是绝对的自性。真正的智慧
并不创造出新的存在给你
只是除去你的“无知的无知”

解析意识:主观性与整合体验

“意识”,用来描述一种
自然却独特的心智状态,
它让拥有者能私密感知周围,
还能体验自身存在的方方面面。
从实用角度讲,
当人的心智处于有意识状态,
以主观视角审视心智内容时,
心智所蕴含的当下或过往知识,
才会切实呈现给所有者。

主观视角在意识过程中至关重要,
却也易让我们只聚焦“主观性”,
而忽视“意识”及其带来的影响。
但我们应避免这种倾向,
因为“意识”一词能表达意识
状态中关键的额外成分——
整合体验,即把心智内容
融入更统一的多维全景。

简言之,主观性与整合体验
是意识的两大关键要素。
缺失主观性,
一切感知将失去意义;
缺乏一定程度的整合体验,
创造力所必需的反思与
洞察力便无从谈起。
意识就像一座桥梁,
连接着主观感知与整合后的深度
体验,二者相辅相成,共同
构建出我们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

默默无闻才是你的敌人

在三岁那天发生了不寻常事情
人们来到你房间,其中一些对
你来说是陌生的。来到你家带
给你礼物——属于你的礼物
该生日聚会的副作用是人们
从小开始认识到经济学
是基于匮乏心态稀缺性的管理
君不见:我们人为地创造了匮乏
继而创造欲望来消除匮乏
当匮乏被解除时
便感到片刻的愉悦,周而复始

由于它是改变我们的文化
和我们周围世界的强大引擎
这私有财产的动力已从显然是
私有财产的事物,比如你口袋
里硬币传播开来,传统上人们
从未想到过事物作为私有财产
像你拥有建筑物上方空气一样

想一想
转向数字化的事物会发生什么
转变为了解私有财产具外部有
副作用,是否有影响人事物
如果更多的人拥有他们认为
足够的东西,那会发生什么
而是寻找诸如意义之类的东西
或尊重或尊严或连接?我们
如何调和私有财产与和谐思想

比较陷阱

人基因和祖先允许了许多事
如果我任由自己陷入
“比较陷阱”,那就浪费时间
思想和积极的能量
无法腾出空间做些其他的事
虽然互联网给了我们惊人的
访问意识和感激的机会
但它很可能是在比较和
对比之中迷失的地方

很高兴知道你所在领域的竞争
对手做些什么,这是市场研究
但在意识和痴迷之间有条细线
意识促使你清晰地表达自己的
价值并以独特方式将你的想法
带入世界,痴迷导致不合理的
不安全感,焦虑,含糊不清
萎靡不振,怀疑和瘫痪

当你陷入不断比较的状态时会
限制你创造不同的自己的能力
想法的配额未用完,取之不尽
尚远远未达到体验差异的能力
世上有盛开和尚未开花的莲花
他们共处一处,还有你
你有没有陷入’比较陷阱’

感恩匮乏,拥抱富足

当经历匮乏与稀缺时,
我们应心怀感激,
因为它是生活的独特导师,
正为我们揭示关于自我的全新真理。
曾经,我失去工作,陷入困境,
情绪低落,经济上遭受重创。
那时我惊觉,
一直以来我都错误地认为,
一旦经济生活陷入困境,
就无法拥有美好生活。

于是,我决定不再将大部分
精力都投注在经济层面。
我允许自己从生活的其他方面
找寻美好,不再因金钱匮乏而沮丧。
我开始思考,为何要赋予
金钱如此巨大的力量?
此后,我将注意力聚焦
在自己所做之事上,
学会更深刻地欣赏生活点滴。

我感恩能吃到的食物,
头顶的遮风挡雨之所,
宜人的天气,壮阔的海洋、
天空、海滩和日出,
还有顺畅的呼吸,游泳、
冥想,以及健康的身体。
2000年初,我开始践行感恩。
1999年是我感受稀缺的最后一年,
自那以后,我仿佛被幸运眷顾,
似乎总是丰足有余,事事顺遂。
甚至在短短一年内,
经济状况就得到了扭转,
随后更是连续十年业绩出色。
可见,
感恩是通往富足生活的奇妙开端。

你被什么所吸引?

飞蛾扑火完全被人类误导了
亿万年演化出的精妙直线导航
方法被人类的光污染干扰失效
他们被吸引到它的原因很少
因为他们的联系方式很少
一粒苹果的种子就能把整个
宇宙大地苹果的成分吸引过来
一粒人参的种子就能
把人参的成分吸引过来
正如飞蛾似乎是一样的趋光
人类也同样变得与众不同

你如何度过计划外的时间
什么才会分散你的注意力
或提升你的优先级列表

也许你被——所吸引
危险
冲突
享乐主义的乐趣
被采取行动避免批评
闪亮的物体或新的机会
从不停待办事项清单解决问题
也许你想做一些安全的事情
有人想做的事情实际是安全的
对许多人来说要么避免麻烦
要么是对赞美的欲望
但很少同时出现

我们面临的紧迫性种类繁多
很明显我们不是飞蛾
机会在于理解我们所被吸引的事物
能够真正帮助我们去实现
我们所寻求的结果

感受现象:身心交织的纽带

感受现象极为独特,
这与它在内稳态中扮演的关键
角色紧密相连。它的产生背景
和其他感官现象大不相同,
神经系统与身体的关系也很特殊。
可以说,在内稳态里,
感受现象和二者不仅紧密相邻,
在某些方面还存在连续性和交互性。

身体与神经的运行在多个层级深
度融合,从神经系统的周围部位,
一直延伸到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的
各大神经核团。实际上,
由于内稳态需求的驱动,
身体与神经系统之间始终进行着
不间断的“对话”。这表明,
感受在生理层面是基于一些混合
过程,既不完全属于机体神经范畴,
也不完全是身体层面的活动。

这便是等式两边的情况:
一边是被称为感受的心智体验,
另一边是与感受紧密相连的身体
和神经过程。对神经和身体
各方面背后生理机能的深入探索,
让我们有望进一步揭示等式
中心智这一侧的奥秘,
更加透彻地理解感受现象究竟
是如何在身心交互中产生和运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