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设计:莫让短视破坏长远

在技术产品开发领域,很多人
只聚焦于业务定义的成功指标,
却忽视那些难以衡量却反映设计
后果的影响。过去,
遗产是传说中的珍贵之物,
如今在技术范畴,
却常沦为无人愿继承、
无人想支持的过时存在。
曾几何时,我们为追求利益,
以各种手段设计产品的可处置性,
规划淘汰策略并降低成本。

结果,大量难以降解、
价值难估的垃圾堆积如山,
带来危害与不安全因素。
好的设计,
本应源于对设计背景的深刻理解,
我们必须承认,
自身的背景责任感不应局限于
规范所定义的狭隘范围。
技术虽让产品价格低廉、发布便捷,
但我们不能因此短视。

必须牢记,不能指望世界
其他地方来继承和清理我们
因短视规范所遗留的问题,
这只会让我们显得愚蠢、无助,
声誉受损。为人文体验而设计,
才能改变这一局面,
让技术在满足业务需求的同时,
兼顾长远影响与社会责任,
创造真正有价值、可持续的产品。

信息时代,如何赢得他人关注

当你阅读这篇文章时,说明它突破了你内心的筛选机制。你可能因订阅我的博客、朋友推荐,或搜索偶然发现。不管怎样,你能看到,是因为你自主选择,而非仅仅是我与你建立了联系。

同理,你想接触、引起共鸣的人,也在时刻筛选信息。从微信新添加的联系人,到潜在客户,他们都在决定谁值得自己花费时间和精力关注。所以,我们要思考的不仅是如何突破筛选,更要思考怎样才能值得他人投入有限的时间和注意力。

现代生活中,我们更注重便利,甚至为了节省点击次数,就轻易地出卖隐私、违背文化道德标准。媒体数量众多,看似能听到各种意见,但实际上,人们听到的内容往往是重复的。这篇文章,正是一个探讨这一现象的契机,我们需要认识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要想获得他人的关注,必须真正提供有价值的东西。

妥协,通往目标的智慧之道

在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
“毫不妥协获得想要的东西”
似乎成了一种召唤,
我们听闻各种看似诱人的承诺:
马拉松不累、
无需节食就能减肥、
不努力就能成功、
无风险赚大钱。
但只要稍加思考,
就知道这纯属无稽之谈。
事实上,
妥协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我们必须明白,
人无法拥有想要的一切。
然而,若你对某些事物足够在意,
愿意付出努力,
进行适当的权衡取舍,就有可能
实现一些重要且有意义的事。
我们追求的目标,
不只是为了最终的利益回报。
就像分发礼物,
重点在于分享本身,
而非盈利。

目前我们还有一类新事物,
参与的人越多,价值越高,
比如想法,当更多人知晓,
它便更具价值。
正如蒂姆·奥雷利所说:
“敌人不是海盗,
默默无闻才是你的敌人” 。
所以,真正的问题不是
“你想要什么” ,而是
“你为了什么才会妥协” 。
妥协并非示弱,
而是一种智慧的策略,
引导我们走向自己真正的目标。

超越舒适区

你不能骗自己的大脑
它可直视你。如你觉得有需要
那是大脑告诉你大声而叫清了
它不相信你并且怀疑你的诚意
据测你将会失败,因为它没有
看到足够的证据证明任何真实
真实的承诺

这是提醒你改变的呼吁
——立即并有力地改变道路
可以在一天内完成
这是一项决定
不是一项需要作出的决定
而是一项有力的决定,可向你
的大脑证明你在做出承诺并且
在完成工作前你绝对不会退缩。

进化使得人不可能有永久快乐
——太多的快乐只会使我们
无法专注于基本的生存活动
人们的幻觉设想了‘舒适’‘幸福’
‘功利性’来概括人们在生活中
追求的东西,但因此付出代价。

说服你的大脑你将尽一切努力
取得成功。如果你还没这样做
那么“无论做什么”都将要求
超出舒适,功利性的范围
请勿将“无论花费多少”与
“任何感觉舒适”相混淆。

探寻一体意识与爱的真谛

一体意识并非大海里的朵朵浪花,
它是构成海洋的海水本身。
实际上,
海水与波浪之间并无明显界限,
海水存在于每一朵波浪之中,
每一朵波浪的
咸度、湿度并无差别。
意识层次如同海面的浪花,
各不相同。
靠近岸边的浪花汹涌强烈,
远处的则平缓柔和,每一朵
浪花的力量与形态都独具特色。

每一个意识层次都像是一种波浪,
只要掌握正确技巧,
便能加以操纵。
然而,追寻一体意识的人,
却如同试图从浪花中找寻海水,
这无疑是一种误解。
就像在人间,
我们常常感受不到爱,
根源在于我们误解了爱。
爱不是索取,而是给予,
你若不付出爱,就难以感受爱。

爱其实从未缺席,
此刻我们就被整个宇宙的爱所环绕,
只有当我们心怀整个宇宙,
给予爱时,
才能真切体会到宇宙对我们的爱。
正如厄卡特所言,
没有任何方法、技巧或
途径能够抵达绝对之境,
因为它本就无时无处不在。
我们就像那些在浪涛中来回穿梭,
试图找出海水湿性本质的人,
总是忽略了近在眼前的真相。

抛开角色

万圣节来临,当我们有意披
上各种化妆,服装和面具时
与其他小孩一起享受短暂
滑稽的快乐和荒谬的经历
与节日热闹不同的是
我们在心理故事处于孤立状态
完全的断开,体现在社会中的
严肃角色以及为追求安全和
意义而被误导的斗争

因此,我们就失去了真正的
自我意识和与生命的内在联系
而是忙于发明和扮演各类角色
明白那些表演是人为和暂时的
而且,各种角色的想法是在
欣赏演出时改善我们的表现
真正的自我已被蒙蔽和削弱了

通过焦虑改变我们的行为
以适应我们周围人的预期期望
成为我们认为该成为的人
去得到我们相信的,最终将使
我们感到安全和快乐的东西
可在错误和正确行为之外
有一块神奇地方在那迎接你
当灵魂弥散飘逸在那草丛中
这个世界太拥挤了无法谈论

导师与英雄

导师可以提供一对一定制指导
对你个人生活和成长感兴趣
它是定制的,稀有且昂贵的
英雄在公开场合展示,将自己
的模特儿传播给所有想看的人

互联网造就了许多的英雄
有成千上万的音乐家,政客
艺术家,企业家,社会领袖
编码人员和同事可找到并效仿
那么我的英雄会做什么
因为到处都是英雄。我发现
有人在我的肩膀上与我说话
虚构的头脑,鼓励我以他们
愿意的方式解决和处理情况

就像定制的西服一样
如你能找到或负担得起的话
导师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对于我们其余的人
英雄肯定将会有用武之地的

不管是导师与英雄最终靠自己
将觉察带进生活你就趋向变空
只有在空性出现后
‘道’的启示才会最终降临
在修行中如没有‘道’
本身给你的启示
你的个人成长就
到不了任何地方
向内探索,放下物质的束缚
收回外寻的目光,收敛精神
向着自己内在的幽冥沉淀

背景故事不是你

拍电影时导演先创建详细的
背景故事人物来定义演员个性
通过那些背景故事
我们知道是否保留了剧本
那观众会认出性格和同情他们
会看到自己在角色的行为中
电影角色被创造
这正是在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

其背景故事创造了叙事身份
心理概念,所扮演的角色
及人们相信我们是谁
他们没看到我们的本质或潜力
仅看到了简化的肉体版本
我们允许自己被建构特征
其性格便成为身份的角色
对自己的概念
是对人真实本性的逃避
每天根据脑海里故事所扮演的
角色误当作我们是谁的本质
是天大的谎言和幻觉

生活在此故事范式中脚本角色
会影响你对世界的认知和经验
限制你的无限的潜力
过令人兴奋和充实的生活
如你不走出那故事
所构建的角色最终将扮演你
生活将简单锁闭
按部就班,随波逐流

身体与神经系统:亲密无间的协作

神经系统与身体之间,
有着双向无阻的访问“特权”。
脑与身体互通的位置相同,
它们频繁的信息交互,
形成了稳固的多重信号循环:
从身体传递至脑,
再由脑反馈到身体,
接着身体又向脑输送信号。

身体向脑提供自身状态信息,
脑则根据这些信息实时改变身体
状态,这是对身体“诉说”
之事的直接回应。
在演化过程中,
远程感知出现了,
外部物体先在神经和心智层面
与我们建立连接,
然后通过情感过滤器的间接作用,
才能抵达内部生理世界。

身脑间的信号传递,
不仅在轴突之间进行,
还发生于神经元细胞体、神经元
与支持细胞(如胶质细胞)之间。
相比远程感知,
较为古老的接触性感知能
更直接地抵达内部生理世界。
身体与脑在事务处理上的紧密联系,
有助于将内稳态转化为脑功能
状态以及相关的心智体验,
让我们更好感受和理解这个世界。

身脑交互中的二元性与紧密联系

在身脑交互进程里,
一旦来到某个特殊节点,
二元性便悄然回归。
当身体框架和感觉门户的表象
逐渐成型,脏器空间位置的表象
融入整体框架并确定布局后,
生物体的心智视角由此产生。
这种表象的分离极为独特,
它既不同于视觉、听觉、触觉
等对外界的感觉表象,
也有别于感觉引发的情绪和感受。

于是,二元性出现了:一边是
“身体框架和感觉门户活动”的表象,
另一边则是关于外部世界
和内部世界的其他表象,
这是一种与主观性过程紧密相关
的二元性。 到目前为止,
对于感受生理学的诸多精妙阐释,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感受来源
与神经系统间的独特关联。

神经系统与生物体紧密相依,
在生物体内,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通道,
以及反向借助化学分子,
与身体各部分密切交互。
神经通道遍布身体所有结构,
二者相互配合,
共同构建起复杂而精妙的生命体系,
也让我们对自身与世界的感知
更为丰富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