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是意识创造物理现实的基本机制

在20世纪早期,内维尔·加德的
神秘主义者做出了一个改变了
我们对创造过程理解的发现。
他揭示了想象不仅仅是白日梦或幻想,
而是意识创造物理现实的基本机制。
他证明了当你以足够的生动性
和情感强度想象一个场景,
特别是在睡前的昏昏欲睡状态时,
你不仅仅是在可视化,
你实际上是在创造。

内维尔的深刻见解是,感觉是秘密。
你可以整天想象财富,
但如果你在想象时感到贫穷,
贫穷将仍然是你的体验。
然而,当你能够真正感受到
你想象场景的现实,
当你能够如此完全地进入其中,
以至于它比你当前的环境更真实时,
那个想象的现实最终将
在你的物理世界中显现。

使内维尔的方法具有革命性的是,
他认识到传统上归因于外部上帝的
创造力量实际上存在于人类意识本身。
他教导说,
你的想象是上帝在行动,
你心中持有的每一个场景,
带着感觉,都成为无限可能性领域中
播下的种子。对内维尔来说,
这并非隐喻,
这是所有现实出现的实际机制。

通过意识觉察的行为创造现实

你的大脑不仅仅是接收现实,
还在积极构建现实。
量子力学向我们展示了观察的行为
如何改变亚原子粒子的行为;
神经科学证明了你的思想如何实时
重塑你的神经通路;表观遗传学
证实了你的信念和情感可以在
几分钟内改变你的基因表达;
安慰剂效应揭示了单纯的期望
就能触发深刻的愈合反应,
它们是统一原则的体现。

意识并非由大脑产生,
它是所有体验出现的基本领域。
你不是生活在现实中,
而是通过意识觉察的行为创造现实。
这种理解改变了一切,因为它使你
从环境的受害者变成了体验的建筑师。
你所想的每一个念头、
感受的每一种情感、
持有的每一个信念,
都在积极塑造你周围的量子场,
将概率波组织成你称之为生活的特定
体验模式。

你的觉察正在不断地
从无限的可能性领域中塑造现实。
今天,你将发现如何有意识地、
有目的地驾驭这种创造力量。
你将从最伟大的教师那里学习,
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
并理解他们的见解是如何组合成
一个完整的现实创造系统。

探索无限空间,解锁潜意识信息

启动潜意识,
踏入这神秘的无限空间,
让它施展神奇的转化之力。
如此一来,你便能感知并
洞察这充满变数的空间里,
与你时间线紧密相连的能量结构。
无论是日复一日、
秒秒更迭的变化,
还是各种行动轨迹都将清晰呈现。
让思维把这幻化成生动的视觉场景。

此刻,
请全神贯注于每一处细节,
这是潜意识在努力跨越界限,
尝试与你的意识思维对话,
努力让信息畅行无阻。
奇妙的是,
知识会在这片空白中悄然诞生。
潜意识能够敏锐捕捉到你周围
场域中那些尚未被发掘、
尚未实现的部分。
它会精心拆解这些信息,
只为能以最适宜的方式与意识
思维交流。

让思维明白,
这里的数据并非能用理性思维
熟知的常规符号去解读。
当全新信息纷至沓来,
让思维敞开心扉,
接纳无符号的信息,
用心作为滤网,
与内心深度连接。
精准调谐至“替代选择空间”
里浮现的内容,力求像在
现实世界中亲眼所见那般,
清晰洞察信息场中的事件。
摒弃一切思维预设过滤,纯粹而
直接地看清信息场中的真实模样。

珍视第二次印象,把握难得机会

在人际交往与商业往来中,
第一印象举足轻重。
它宛如精准的定位仪,
瞬间明确双方位置;
又似奏响的序曲,
定下关系基调;
更如坚固的基石,
赢得他人信任。
但人非圣贤,
初次表现难免难尽人意。
好在只要创造便利条件,
客户或合作伙伴往往会
坦诚相告不佳的第一印象。
当听到这类反馈,
积极应对刻不容缓,
毕竟“你不会有第三次机会
去给别人留下第二次印象”。

假设客服电话沟通不畅,
或是新员工表现欠佳,
这绝非坏事,
反而是提升服务质量、
塑造良好二次印象的黄金时机。
妥善处理能有力证明我们
有纠错能力、善于倾听,
且珍视这段关系。
这是拨乱反正的绝佳契机。
倘若团队成员在问题初现时,
未被赋予提升服务的权力,
那便是领导者的失职,
错失让关系重回正轨、
赢得长久信任的宝贵机会。

调整到更喜欢体验的时间线频率

要识别出阻碍有意识时间线
导航的重大障碍:
叫摆动的破坏性思维结构。
这些是由集体人类思维创造的
能量模式,将意识困在
限制性的时间线循环中。摆动以
人类的注意力和情感能量为食,
创造了自我延续的戏剧、
挣扎和限制的循环。
当你陷入摆动思维时,
失去了独立思考和有意识地
导航时间线的能力,
而是被拖入预定的限制路径。

学会识别和避免摆动模式对于
有意识的时间线导航至关重要。
这意味着发展出觉察力,注意到你的
思想和情感何时被集体的消极情绪、
媒体操纵或他人的戏剧所劫持。
当你保持情感平衡和头脑清晰时,
你保留了选择你体验哪个时间线的
权力,而不是被破坏性潮流所裹挟。

其实际应用涉及学会识别描述你
期望时间线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然后持续地体现这些模式,
直到你滑入那个现实。
你还会发展摆动意识,
学会保持你的情感和头脑的主权,
这样你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有意识选择
而不是被摆动操纵的无意识反应,
在时间线之间导航。

重塑自我,掌控人生

宇宙不在乎你的履历,
也不会核查你的资质,
只会回应在当下所认定的
“自己”。而这个决定——
足以改变现实的强大决定,
无需他人的认可,
只需你自己的肯定。你本就
拥有成为理想中的自己的潜力,
只是你还在假装并非如此。
别再反复强化自己的局限,
别再固守渺小的自我,别再把
“活成不如本真的样子”
当成一种“本事”。

这场觉醒引导,
不是要给你“增添”什么,
而是要帮你剥离“被过去束缚”
的谎言。当我说“你可以成为
任何想成为的人”时,
要先明确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当你从身体上践行全新身份时,
你的大脑别无选择,
只能随之改变。
在证据出现之前,就先
激发新身份所对应的情绪吧。

在成功到来前,
先感受成功的喜悦;
在拥有感情前,
先体会被爱的温暖;
在痊愈之前,
先拥抱健康的状态。
大多数人认为,
“成为某种人”意味着收集证据、
打造履历、争取资格。
他们觉得“存在”需要证明,
但真正的“存在”,
早在证据出现之前就已发生。
“存在”是因,而非果。

创建你的能量场

当你观察他人动作时,
大脑中的 “镜像神经元”
会如自己做动作般活跃。
而神经科学家发现,
若你在意识层面 “成为” 对方,
会激活 “神经无线网络”,
大脑将开始 “下载” 其思维
模式、策略、直觉与天赋。
每位大师、天才及顶尖从业者,
都会在量子场中创造 “形态场”
—— 承载卓越能力的能量模板。

鲁珀特・谢尔德雷克的研究证实
其真实可测、可接触:
伦敦老鼠学会走迷宫后,
纽约老鼠学迷宫速度变快;
罗杰・班尼斯特突破4分钟一英里
纪录后,数十人也相继做到。
这障碍并非生理层面,
而是意识层面,
他创造了供他人接触的新 “模板”。

你可接触任意 “模板”。
当你宣告 “我是泰格・伍兹”,
并非 “假装”,而是接触他
高尔夫领域大师级别的形态场。
他数千小时练习所创的能量特征
与意识模式,独立于其身体之外,
通过 “我是” 这一技术,
你便能下载。
职业运动员早已发现这一点。

管理好你的注意力

你把注意力放在哪里,
就等于把自己的……
放在哪里?
如今,未知之处
正是可能性存在的地方。
所有的可能性都在那里。
而在生存模式中,
未知一直是令人恐惧的领域。
所以,如果你对压力荷尔蒙上瘾,
那你为什么还想待在未知之中呢?
你会想要逃离未知。

然而,教导人们在未知中放松,
会让能量直接流入他们的心脏
——直达心脏,而不是到大脑,
他们开始在心中放松,静心,
沉入当下时刻,而非情绪化思绪,
同时关闭身体里所有的生存中心。
察觉不断冒出来的想法,念头。

当他们能像这样在当下放松时,
就不再纠结于性取向或性别认同,
不再思考内疚、羞耻、无价值感,
或是受害者心态,也不再
执着于控制、重要性、权力,
以及愤怒和攻击性。他们停止
思考和感受所有那些化学物质。
能量自然会直接流向心脏。
而当能量进入心脏时,
身体就能放松进入轻盈的状态,
不再处于生存模式。

掌握你对外界的反应

想象两个人同时丢了工作。
第一个人惊慌失措,心怀怨恨,
将其视为一场灾难。
于是,其压力激素充斥全身,
创造性思维变得狭窄,
预想充满挣扎和匮乏的未来。
第二个人也经历了最初的震惊,
但随后转向好奇,
琢磨着可能会创造出的机会。
其神经系统保持平衡,
创造性思维得到拓展,开始察觉
到对第一个人来说隐形的可能性。

这还只是开始,
一种反应接着另一种反应,
然后会产生一种复合效应。
这并不是要压抑真实的情绪,
而是要意识到你的反应所拥有
的现实创造力量。当你因恐惧、
焦虑或怨恨而做出反应时,
你会自动过滤掉对从好奇心、
信任或创造性参与中获得优势
的人仍然可用的优势。

你的反应实际上决定了
哪些时间线分支向你敞开。
因焦虑而做出反应,你会进入
看似威胁不断增多的时间线;
因好奇而做出反应,你会进入
那些开始出现机会的时间线。
掌握你的反应,
不仅是为了感觉更好,而是为了
获取那些对那些陷入自动反应
模式的人来说仍然隐形的优势。

让身体的能量抵达心脏

当你沉入内心并在其中放松时,
你越放松,就有越多能量流入大脑。
因此,当你开始向内心放松时,
心脏实际上会向大脑传递信息,
就像展开一大张纸那样。
当心脏变得协调时,
它会向大脑输送能量,
告诉大脑:“创伤已经结束。”
“过去已成定局。”
它会立即重置基线。
从情感层面来说——
在处理创伤的杏仁核中——
心脏在告诉大脑:
“一切都结束了。”
“去创造吧。”

然后大脑就会进入这种
协调的阿尔法波状态,
也就是创造性状态、想象状态。
在这个人身上,
心脏在告诉大脑去梦想——
去想象新的可能性。
你能感受到那种情绪,
能看到以前从未见过的可能性。
因为如果你沉浸在过去的情绪中,
就只能看到那些有限的可能性。

来吧,
你们还在听吗?
实际上,人们曾对自己说:
“如果我能痊愈呢?”
就像:“如果我能痊愈呢?”
然后他们会想:“我感觉到了,”
“我觉得自己可以痊愈。”
于是他们开始相信这一点,
这正是他们所追求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