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开始建立部落

部落的观念对人类至关重要
它已经存在了数千年之久了
但是在我们生活的现代世界中
我们往往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为似乎我们要做的工作
是从头开始去建立自己部落
但是大多数时候情况并非如此

耐克并没有发明跑步部落
在耐克出现前已有赛跑者了
哈雷戴维森并没有发明局外人
部落,这个团体称自己为1%
早于另外1%的人出现
当我们领导部落时,所做的通
常是找到已经联系在一起的人
而我们只是出现来引领他们
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大多数
机会,我们甚至都不领导它们
我们只是为已存在的部落服务

因此当你找到一群具有本能和
兴趣,联系,领导者,目标的人
并给其提供可采取行动的东西时
简单地讲:我们是这样做事的
我们做这样的事情。一旦你能够
说像我们这样的人做这样的事情
那么你就会惊奇的发现可以
围绕你的所作所为的部落

觉知就够

头脑须清空已知以让未知出现
没有对自我的方式的了解
美德开始给自己披上傲慢外衣
自我的活动连同其意愿和欲望
它的追寻和积累必须彻底停止
只有那时,有时间的事物才有
可能发生。它不可能被邀请
通过各种修炼、戒律,祈祷和
姿势,去寻求邀请真实的头脑
只能收到它自己的令人满意
投射而它们并不是真实

习惯使我们完全看不到
我们原本可以看的东西
为培养看到不可见事物的能力
我们该经常故意使自己的思想
与感官证据脱钩,将注意力
集中在一个不可见状态
从心理上感知并感受之
觉知就足够了
任何突破它们的行动都会给予
获得、达到的欲望以动力
继而产生出对立面、经验者和
经验追寻者与被追寻的东西
之间的冲突,在它里面看到
虚假就是虚假就够了
因为正是那个洞察将头脑
从虚假中解放出来

非洲,我来了

登上飞机经过11个多小时的飞行
从广州白云机场到达了肯尼亚
非洲,这块神奇又神秘的土地

肯尼亚是非洲不同文化交织复杂
之地,这里有畜牧的尼洛人
农耕的班图人、骆驼与驴子背上
的库希特人所交汇
最中心的地方就位于这里
在地理上中部的高原和裂谷地带
西部平原雨林和维多利亚湖湖区
北部图尔卡纳湖隔开广漠的
沙漠地带,还有东边迎面
印度洋季风的海滨地区

部落是人们安置自己识别的场所
这里有四十多个大小不一的部落
与南边坦桑尼亚的边界继承自
英国与德国殖民者的谈判妥协
与东北索马里的边界则在加上
一战后对于盟友意大利的补偿
同样是意大利但是也是二战英国
的地方,两方的军队在肯尼亚北
部半干旱地带的莫亚莱厮杀
剩下的乌干达则是为了管理方便
以地理标签维多利亚湖与埃尔
贡山为基础,谈判的对象是
布干达的王室

非洲,我来了

锚定修行,驶向人生彼岸

我们扬起信念之帆,锚定人生航向,清楚知晓前行的方向。回首来路,历经风雨,见识过爆发的力量,也明白了自身的智慧足以让我们体验当下的现实。要知道,唯有与现实同行,才是正途。

如今我们已抵达当下,便聚焦此刻的思考。我们拟定了主题:我的工作是什么?我能做什么?修行,是为挣脱生死的束缚;修行者是敢于直面内心丑陋,向自我贪欲、虚荣与胆怯开刀的勇士 。

学会宽恕心中的自己,在彻底的宽恕中,方能体悟到“道”那无限的温暖与拥抱。每个人起初都只能在自己的范畴内行事,在意志与互动的界限里探索。这本是简单之事,可我们却将其复杂化。因为我们时而无法坚持,时而又放不下过去,既没能彻底告别往昔,也未坚定地驶向未来,甚至连指引方向的“北极星”都未能牢牢坚守 。只有坚守初心,锚定修行,我们才能在人生的海洋中,驶向理想的彼岸 。

于行动中转变:寻生活本真

身为计划者,规划生活是我的本能,可这似乎与随心生活的理念相悖。我明白,彻底放弃现有生活、抛开技术与责任,并不现实。但我开始尝试倾听内心的声音,哪怕只是抽出少量时间,让自己全然在场。

行动是改变的开端,当行为发生改变,看待世界的视角也会随之转变。每一次选择全身心投入当下,而不是执着于效率、分心事务或掌控一切,都能创造出一系列有意义的体验。这种体验带来的满足感,远远超过片刻的独处。

在这个过程中,内心始终充盈着平静,仿佛能听到灵魂深处的鼓励,这正是我向往的生活状态。然而,几十年来形成的有害习惯和观念根深蒂固,生活也总是带来意外的挑战。就像冰雕宫殿逐渐融化,外界的虚空在缝隙中显现。但当身心的习气、最后的觉受在清醒中消逝,虚空不再有牵挂,我也将获得落落清醒,圆满于这天地之间 。

不改变自己和他人,顺势助人

君不见:欲重塑他人的认知大厦,
只是徒劳无功的挣扎。
于每个人的认知版图中,
自己才是那座稳固的中心城堡,
都深信自己的判断与理念是正确的。
强行扭转他人,如同逆水行舟,
既费力又不讨好,
你可以通过提升自身气场,
让周围的氛围与能量自然得到升华,
此为生活中的“无为而治”。

每个人都有自己坚守的一方天地,
宛如沉浸在专属的梦境中。
若是莽撞地闯入,强行唤醒对方,
还将自己珍视的观念、
事物一股脑儿塞给他人,
这无疑是在破坏彼此关系的和谐。
你可以在不为人察觉时悄然助力,
不打扰他人原本生活轨迹与体验。

莫总以权威者、主宰者自居,
笃定自己的观点无可置疑。
这种强迫症式的行为,
会让他人心生抵触,
自己莫名卷入他人的烦恼困境中。
我们应体谅他人因对规则、
事理的懵懂而产生的行为偏差,
以包容之心,用自身的方法
展示替选空间的多样和选择的机会,
找到属于自己的门,自己的道路。

对魔法着迷

所有的魔法仪式都
旨在唤起外在的力量意图,
但仪式只是魔法的准备,
是戏剧的前奏。想象一下
你在梦中从悬崖上掉下来。
你必须唤起漂浮在空中的意图。
你没有时间准备自己或讲话咒语。
你所能做的就是决定飞翔,
你会做的
咒语和魔法属性可以帮助唤醒
每个人固有的力量,但不幸的是
但他们不能直接应用它。

不幸的是,在当代人中,
指挥外在力量的能力意图几乎
萎缩了。人们甚至想方设法
从记忆中抹去这种能力,
但今天,任何被称为魔法的东西
都不过是试图与外部意图合作。
试图证明埃及金字塔和类似
建筑是建造的以外意之力。
任何解释原理的假设他们的
建设将被考虑,而不是这个。

建造的古人金字塔无疑会很
高兴得知他们的后代认为祖先是
一个更原始的文明并且正在弯腰
向后尝试在有限的范围内猜测
其构造的秘密内在意图的背景。
时间并没有完全剥夺我们的
以外在意图工作;能力只是
被阻止了。能来的一切
被称为魔术只不过是一种
尝试与外在意图一起工作。

聆听心灵的细语,拥抱本真

内心平静,本不该成为难题,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头脑自寻烦恼,用责备与不满浇灌心中的“玫瑰”,致使它愈发枯萎。头脑舍近求远,总在心灵之外的地方寻觅宝藏。钟摆喧嚣着诱惑,而心灵却安静而巧妙地展露自身的能力与倾向。可惜头脑充耳不闻,还妄图改变灵魂深处那独特的“脆弱”,如此做法,自然徒劳无功。

最终,心灵与思想在否定这些想象中的不完美上达成一致。可这却让外在意图迅速将个人拖入敌意加剧的生活轨迹,因为那些莫须有的不完美已然具象化。头脑以为戴上矫正面具,就能达到既定标准,殊不知这如同追逐海市蜃楼,毫无结果。

人们总是忽视“脆弱”所蕴含的宝贵独特性,盲目地拍打他人成功的“窗户”,却不知明星的成功,恰恰源于将头脑与自身的“脆弱”相协调。那些追寻海市蜃楼的人,不仅一事无成,还对自己满心不满。当他们不断表达对自我的根本不满时,其能量场参数也会相应改变,只会让他们在更不满足的生活轨道上越陷越深。

不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如果你正通过一扇外源门出发。
也许值得环顾四周,
选择另一扇门。
然而,在你大胆打开门之前,
一定要先降低重要性,
看看有什么影响。
即使是你自己的门,如果你
在某个地方赋予了重大的意义,
门也会关闭。例如,
如果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
篮子里,目标就会有两大价值。

如果你降低重要性
并给自己一个替代路线的保护,
门就会重新打开。
通常,曾经敞开的外源大门将在
游戏的某个阶段突然关闭。
对此有如此合理的解释
头脑会脱下帽子,困惑地耸耸肩:
“谁会想到吗?
头脑对实现目标的手段过于困惑,
无法看到现实战略即正确的门。

问题是如果目标真的是你的并且
你准备好给自己许可,
你真正的门就会打开
就像外源的门突然关闭一样。
你准备好给自己许可,
甚至外源的门也会在你面前打开。
正如你可能有多个目标一样,
你有不止一扇门。

特立独行的人

年轻人顺从跟随钟摆的规则是:
“照我做的做!”
他们相信自己体现了
当代一代的现代性
但他们当中有谁会真正
冒险创造和重视新事物?
永远是那些给自己许可
揭示灵魂隐藏品质的人,
成为领导者和特立独行的人。

正是这些少数人发展了自己的个性,
后来成为潮流的引领者,
为他们设定基调,创造新的运动,
追逐新的机会和前景。
他们不模仿别人,
也不严格遵循规则。
允许自己实现灵魂的独特品质。

钟摆通常不会容忍个性的表达,
但在即将到来的明星的情况下,
他们别无选择,
只能接受他们作为最爱。
然后下一轮的最爱被放在基座上,
并作为新的受到关注,
为信徒群众崇拜。

年轻男孩想像其英雄一样强壮,
一个女孩想像其英雄一样美丽,
这其实没什么不对,
但不应该只是模仿他们,
例如,给自己设定
锻炼相同肌肉的任务,
获得相同的移动方式、
说话、唱歌或演奏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