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还是够了

工业化思维建立打造的公司
企业随着网络大数据弥漫渗透
其根基开始动摇,一个个倒塌
企业从传统的转型到现代
势在必行,一家家未赶上转型
的公司纷纷倒闭
当一家似乎蓬勃发展的企业
关门时,我们感到很惊讶

在许多城市里一个位置成功
的果汁店但往往缩放太快
目前时新兴起的在线教育平台
生产预算太大但各类学生不够
往往无法吸引社会创造影响
所需支持的大事业,大项目
我们的文化告诉我们
——我们一直应该加倍努力
齐心协力以最大化我们的回报
但市场上一个可持续的业务
可行的业务,因为它使
客户和创始人都喜欢
并不总是依赖于指数增长

成功不仅是做我们能做的一切
它是需要我们去做得最好
并能够下次再重复继续做一次
这已经足够

赠人礼物

在货币交易中,我们关心的是
“如果”——如果你能给我那个
我就给你这个。初期的本金交换
依靠的就是关于互惠条件的许诺
离开这个条件交易就无法实现
而在礼物馈赠过程中,蕴含的意
思是“然后”,我送给了你这个
然后你对其他人也要有所表示
然后我希望可以改变你的感觉

赠人礼物最好的方式是,不知
道或不关心自己能否得到回报
馈赠体制的奇妙之处就在于
送人礼物的行为全是自愿的
不是契约的一部分。礼物把接
受者和赠与者紧紧联系在一起
同时也把他们和社会联系起来
而契约则通过金钱这个连接
体把个人孤立在群体之外

当遇见陌生人,我们可以跟他
们谈谈生意;当遇见部落成员
亲人和朋友我们会送给他礼物
力量来自于丰富的创造。商业贸
易让东西本身不会产生任何增值
而礼物却随着其传播不断地增值

打破投射幻相,回归真实自我

物质成瘾,以酒为例,成瘾物质会促使大脑释放特定神经递质,带来一种特殊的愉悦感,让人沉醉其中。有趣的是,当我们将自己的能量和品质投射到他人身上时,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越靠近这些被投射出去的品质,大脑就会分泌越多相同的化学物质,让我们兴奋不已,这便是我们不断追寻、想要抓住并有所行动的原因。这些被投射的能量和品质,本就是我们个性的一部分,丢弃它们,就如同砍掉自己的胳膊和腿。即便分开,我们与它们仍有着隐秘的联系,所以我们会不自觉地被拉向它们,在他人身上追逐自己的能量和品质。

然而,在这种投射的运作状态下,我们的心灵看到的只是幻相世界,是由我们的意识和内心阴影投射而成的。在这个世界里,我们迷失了真实的自我,还未触及到真实的世界。只有打破这种投射的幻相,收回被投射出去的能量,正视并接纳真实的自己,我们才能挣脱虚幻的束缚,看清世界的本真 。

偷工减料

生活中有很多次不得不在银行
账户里基本上什么都没有的
情况下重新开始
每次我回首往事,我都会看到
创作和生活是如何支持我的
我看到了所有这些经历是如何
让我生活在一个美丽的地方的
这是我在自己逻辑、分析
左脑的头脑中无法想象的
这是感激之情,是心碎之情
也是同时能感受到的感激之情

这就是生活
你在生活中偷工减料以避免心碎
心碎其实是我们最伟大的老师
很多人努力寻找这些新奇的算法
帮助我更快地找到我的灵魂伴侣
你是一个不怕心碎的人
当经历了这一切并经历了转变时
你内心会非常感激在这个过程中
学到的自己和更高良知的教训
你要做的是去品尝你内的甜蜜
而不是逃离你外的痛苦
业力是在念头里,而非行动里
当你做什么时,无意识里的
念头会唆使下一次行动
消除无意识念头
就是消除未来的业报

我们将变成了什么?

现在的教育总是在制约我们
灌输其去朝某个特定的方向思考
我们总是抱着固定概念、信仰
知识或方程式,去臆测实相或
至乐世界,不可思议的幻觉境界
我们将其锁定为目标,理想
然后便径自朝着特定方向迈进

一旦朝着那个特定方向迈进时
空寂感就不见了
当你留意行走或分析思考
你的内心意识便失去了空间
每当心中塞满着执著、恐惧
财富或是在追求享乐和地位时
空寂感便消失了。这时你的心
被塞得满满的,没有空间了

因此,空间暗示着空无或不存在
脑子里已经没有任何思想的痕迹
故那个空间里便拥有无限的能量
脑子须具有彻底自由和空无品质
也就是说你必须什么都不是才行
我们都想做了不起的大人物
富翁,大官员、CEO等等
这些角色都没什么不对
只是此身份会局限我们的头脑
使它无法朝完整的方向发展

丢弃错误的路径

稀缺性帮助我们识别并丢弃了
不会带来真正丰盈感的错误道路
真正的富裕心态
并不是要获得多少财富
而是了解创造幸福所需的知识
你能丢掉所有东西仍感到感激吗

对我最大的帮助是拥抱不确定
放弃对未来或亲人朋友的期待
如果我要是变得无家可归
那么我的生活将会怎样
每天晚上可以住在海滩上
在星空下睡觉
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
我可以学会在绘画上变得更好
我会有很多自由。可以向双语
无家可归的人学习新语言
去图书馆看书。每天冥想并跑步
可以写一本关于这种经历的书
也可以做义工来帮助人们
很快意识到,即使根本没有钱
仍然可以过上很酷的生活
这样做是我的能力,我的选择

爱默生写道
“生活的目的不是为了快乐
它是有用的,成为光荣的
要有同情心
要把它做得独一无二的
你要做就做好”

构造性干涉

强调了集体意图的放大力量
而不仅仅是个体的物理聚集
许多古老的谚语和教导反映了
这个科学概念。印度的奥义书
中国的易经和基督教的圣经
这些经文包含了强调和谐
对齐和能量放大的洞察和经文
他们使用的术语和叙述的故事
很可能是他们描述今天科学家
所说的构造性干涉的独特方式
本质上,思想波的对齐、意图
的同步及汇聚产生的强烈放大
可能不是现代的启示
而是一种古老的智慧
等待着在当代科学的光照下
被重新解释和重新发现

重新思考我们在宇宙中的角色
不是作为被动的观察者
而是作为积极的创造者
DNA幻影效应的含义不仅是
科学的也是社会上的
就像保留DNA记忆的光子一样
相互联系的真相和我们
塑造现实的力量持续存在
等待集体意识认识到并利用它
一旦这样做了就没有回头路了
我们对宇宙中潜力的理解
我们的位置将永远改变

你从竞争对手那里学到什么?

多年来公司的邓经理一直
是一位成功的财务顾问
他不需要宣传他的服务去
选择他想与之合作的客户
通常只需要推荐接待新客户
便可以建立他想要的那种生意

邓经理会告诉你,他成功的秘诀
在于从竞争对手那里学习
他花了很多时间关注其竞争对手
但他不担心其长处,而是想知道
在哪些方面还做得不够好的地方
发现他们不会为其客户做些什么

然后做他们不准备为客户做的事
现在有时这些东西没有扩展
它们不是我可轻松实现自动化的
系统和流程,对于可能看起来
像短期劣势的局外人,但随着
时间的推移,不容易复制的
事情往往变成了他的竞争优势

可做事情清单

一旦意识到自己的金钱状况
绝对没能力判我悲惨的生活
我仍可过着有趣而充实的生活
其全部精力都减轻。好像现实
对我说:“太好了,花了很多年
但你终于上课通过了。现在
让我们继续这里的其他课程”
自从我学到了需要学习的知识后
在这特定领域就不再需要继续
存在大量的稀缺资源了。

最近学习的本课程的扩展版本
是我也不需要非物理属性
不需要拥有任何东西就可快乐
会在没所有权负担的情况享受
写作乐趣。创意是喜欢的部分
我不需要拥有自己创造的东西。

其中可做各种的事情入门清单:

做更多相同的事情
坚持
说出来
做不同的事情
改变你所做的事情
提高价格
降低价格
做得更好
讲一个不同的故事
服务其他客户
输入新的细分
改变工作的下游影响
赢得信任
做出更大的承诺
组织
获得更好的客户
做对某人重要的工作

企业的目的

企业目的似乎是无人谈论的话题
大家都在忙着重新规划该做什么
从企业的目的是什么到该怎么做
一旦发现后就放在讲故事机器上
并等注意力到来和业务初见成效
 
但这种做法在当前看来是错误的
因为目的不是被分析讨论而发现
它是被创建的
企业和我们的工作也是如此
对你的业务有帮助吗
它是愉快的
它会改善人们的生活
你诚实,坦率,值得信赖吗
如果你觉得同情是空洞概念
再想想。同情是对别人的
苦难和不幸的深刻的认识
再加上自己有想减轻它的欲望
这就是创新的关键

关注你的产品和服务
为他人带来有价值和意义的东西
未来并不是你要去到哪里
而是在此时此刻创建一个现实
那是你企业真正的目的
而且它是你的企业创造的
对于你的亲人,朋友同事
为了你的社区
为了你的孩子
——还有你自己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