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即讯息

那么语言起源于何处
精神的需要亦即激情
激情促使人们相互联合
生存之必然性迫使人们彼此
逃避,逼迫着人类说出
第一个词的不是饥渴
而是爱、憎、怜悯、愤怒
语言的产生虽不以人聚结为
目的却也发展了人类聚结的复
杂性和精细化。英国人类学家
则说语言主要的功能是八卦
背地说别人坏话

如没有文字,人的意识就不能
够更充分发挥潜力,就不可能
产出其他美丽而富有表现力的
成果。口语文化需要产生且
注定要产生文字,尽管后者
带给我们意识的线性分离

柏拉图为之奋斗的整个
哲学思想都依靠文字
他把诗人排除在他理想
的共和国之外
因为他排斥质朴的聚合
意合、口语式的思维方式
荷马史诗使其质朴的
思维方式永世长存
而马歇尔·麦克卢汉的格言
警语戎神谕似的断言富有魅力
他的言论常具有深刻的感知力
他迅速地从一种”探查”过渡
到另一种”探查”
很少停下来做彻底的
文字式的线性解释

探寻内心的永恒小孩

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栖息着一个无形无相、无边无际的存在体。它没有起始与终结,是不老不变、宁静的观照者,是永恒的小孩。

它始终与我们相伴,岁月无法在它身上留下痕迹,却默默地观看着、察觉着一切。当我们看到自己下垂的眼皮、带皱纹的皮肤和银白的头发,就会意识到,这只是岁月在我们外在的脸庞和身体留下的印记,而内在的那个存在体依然鲜活。

好奇心,是天才与小孩共有的特质。他们满怀探索的渴望,无畏失败与批评。因为他们不受人为界限的束缚,不沉溺于种族或文化的狭隘认同,存在于意识深处那纯粹的空无之中,不老不死。

这正是我们最终应回归的本真状态,天真无邪又充满想象力,天生就带着灵性的神奇。我们要努力找回内心的这个永恒小孩,让它引领我们摆脱世俗的纷扰,以纯粹的视角去感受世界,挖掘生命的无限可能,在精神的世界里找到真正的归宿 。

你的问题是什么?

我和老朋友谈论“卡住了”
的感觉。那种莫明的麻痹
隐隐的无聊和突来其来的沮丧
就像轮子陷入到更深的泥潭
深入到了精神的痕迹
经常折磨各种的创意
来自作家,艺术家,设计师
演员,音乐家,画家… 智力
好奇的人通过可能性镜头看
生活,常有东西要质疑和揭发
曝光和补救“卡住了”似乎意外
出现没有事先警告。前一天还
好好的,到了今天…“卡住”。
 
每一天
自己这“卡住”的感觉在增长
就像卡在非常复杂的电脑系统
且其操作系统是无法意识到的
慢慢积累一直到…出现了问题
你还以为可决定和主宰思想
结果是此操作系统在操作你
在后台作为背景,每刻运转着。

识别这操作系统
认识它,脱离它
让自己思想和行动奠基于
更直观智慧,那潜意识的精神
像撞到干斑的滑动车就矫直了
自由专注,协调和快乐前进。

透视文化阴影,破局成长

每种文化都藏着独特的阴影,可能是刻板印象、固定思维模式,像清教徒文化、儒家文化对待性的态度,便展现出一种消极的性别文化特征。人在成长过程中,深受所处文化影响,无意识里的部分观念会在性冲动出现时,通过文化过滤器进行筛选,冲动往往被拒绝、压抑、疏远或投射,文化对各类特质的筛选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以对个性、创造力和自由的看法来说,儒家文化中“枪打出头鸟”的观念,被视为对个性的一种筛选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性与创造力的发展。国人善于借鉴改良已有发明,却在诺贝尔奖上鲜少斩获,这正是文化筛选后个性品质呈现的结果。

生活中,倘若一个人觉得活得很累,很大程度上是被身边的是非所累。我们不应被文化阴影完全束缚,而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突破文化带来的局限,保持内心的清醒与独立,这样才能打破僵局,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加从容 。

主次不分

拒绝放下无关紧要的偏好
我们有好多人的生活方式
是把次要的事物当成主要的
把宝贵的生命能量耗费在讨好
他人,别人对我们的观感
容貌上无关紧要的事
或是所挂的地位名望上

我们把生命消耗在和家人或
同事为了琐事而争吵的怒气中
及对话中充满无关痛痒的谈话
由于“自我的重要感”坚持要
站在主要舞台,于是“自我
就成了生活中的驱动力

你会习惯地球上的饥饿和饥荒
但在餐厅里要多等个五分钟
上菜却感到不耐烦,且有一半
食物还会被当成无用垃圾丢掉
我们得知成千上万的小孩因
枪枝和持枪者而残废或死去
却仍觉得我们无能为力的事
在个人的生活里有太多人相信
我们无法在更大问题上做改变
因此我们把自己沉浸在自我
所提供的琐碎追逐游戏中

转瞬即逝,来去无踪的口语

人的感觉都是在时间里发生的
但声音和时间的关系比较特殊
不像其他的感觉被时间记录下
声音的存在仅仅体现在
它走向不存在的过程中
声音不仅会消亡,从本质上说
声音是转瞬即逝,来去无踪的
人也会感觉到声音是转瞬即逝
你不能让声音停止并得以保留

一切感觉都发生在时间之中
而声音之外的其他一切感觉
都不会以这种方式排斥试图
把握的动作,排斥稳定状态
视觉可以记录在运动的事物
也同时能够记录静止的状态
实际上它更喜欢静止的状态

这是因为我们仔细观看某物时
更喜欢它静止不动并将其分解
我们常把运动分解为单个静照
以便更好了解事物的运动规律
声音则没有与静照对店的状态
一切示波图都是寂静的
我们则存在于声音世界之外
人很难一口气自言说几个小时
口语文化里,长时间的思考
和与他人的交流是联系一起的

看见真相

君不见:空中生妙有
空和妙有本源一体
妙有就是眼前这个物质世界
有人说这个世界是唯心的
有人说这个世界是唯物的
到底是先有空再生妙
还是先妙有再生空
其实是先有鸡还先有蛋的概念
空和妙有如阴阳本源一体
何有先后都是自然的物理现象
唯物和唯心,都是那个概念的
唯那个如如不动

我们的自性本是圆满无缺
只是被无明给覆盖住了
无明就是我们以为丢了
其实并没有丢的东西
并且一直不断在找
有人在物质的世界迷失
俨然看不见神秘的空性
或者说身在其中不知道
——自己就是那个空
就陷入了所谓的轮回
——我们挣扎着与实相的抗拒
无法摆脱对自我形象,观点
理念和身份的执着

苦到极制不想体验了
或小我的乐极生悲了
各种因缘合和
有一天你证悟了空
开悟觉醒了——不再被无意识
牵引,那便是回到了源头的家
回归至爱

你知道自己的礼物吗?

了解并践行整合,
能够让你的生活更加清晰,
将零散的事物融合为有机整体,
为你指引前行的方向,
让你更有效地挖掘自身潜力,
发挥天赋与才能。
很多时候,你可能都未曾
察觉自己拥有这些宝贵的能力。
这正是学习整合的重大意义所在。

在我们自身之中,
存在着不同的维度和方面。
在这种文化和大多数文化中
人们对这些方面缺乏足够的认知。
了解实践整合,实际上是一场
充满神奇色彩的自我探索之旅。
它不同于单纯学习修理摩托车、
驾驶汽车,或者研究制造火箭、
登月等理论知识,
而是深入探寻自身存在的维度
以及内在意识的层面,
充分发挥自身能力,
让自己在这个过程中
不断丰富、成长、发展并觉醒。

内在意识的整合工作
尤为特殊且意义深远。
倘若缺乏相关知识,
我们就会在生活中盲目奔波,
无法真正认识自己的存在,
意识不到真实的自我,
对自身的结构和存在状态一无所知。
而这,也正是追求整体意识的生活
显得如此丰富多彩、
引人入胜且充实的原因。

2016美国总统竞选

结果特朗普获胜!希拉里作为
主要政党的候选人没想到落败
她是不喜欢说废话的公众人物
执党经验丰富而慎重
无论被问及什么政策或危机
她都能良好地掌握局面
而专横的亿万富翁特朗普
是电视真人秀明星
喜欢侮辱与他不同的人
从未担任过公职,专家认为他
不可能赢得他所在党的初选
更不要说赢得总统竞选
美国媒体认为这个候选人
“明显没资格参选,他的参选
更像是恶作剧,而不是在严肃
地竞争入主白宫的资格”

在美国,竞选变得不再只是
一场政治竞争,而是一场为了
争取主导地位而战的生存斗争
重返旧秩序、回归祖辈封闭的
等级制度的情绪,看吧!很快
就在仇视性犯罪和大规模暴力
抢夺头条新闻的浪潮中传遍
这片土地在
这次大选将引导美国走向孤立
分裂筑墙与自我保护、崇拜
财富和以牺牲他人以致整个
地球为代价更疯狂的巧取豪夺

伤痛的意义

在生命中有许多黑暗的绝望时
刻比如某种意外、疾病、财务
危机,分手、财产损失或死亡
把你逼进苦痛、忿怒舞台伤痛
经过一段长时间,你才会开始
从那站起来,达到接受的状态

伤痛其实是一项祝福
而不是在复元的道路上
非得忍受不可的恶魔
它一点都不悲哀,相反的
它是在生命中的黑暗时刻
提供了饮用甜美甘露的机会

对我们大多人来说,伤痛是
我们对损失和悲剧事件的反应
神奇的可能在伤痛过程的中途
就把悲哀转变为甜美的东西了

生命的陷落给了我们驱策
自己走向更高层次的能量
我一读再读这古老的智慧
让它安慰生命尖锐的痛苦时刻
在悲伤和伤痛的时候
开始加入这个智慧
我发现这观念的真实性
每个陷落都让我们产生达到
更高意识所需能量的机会
每一个绝望之中的沉陷
在里头都有提升我们达到
更高更深之处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