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和语言的关系

思维和语言具不同的发生根源
这两个机能沿不同的路线发展
彼此独立。它们间的关系不是
明确和不变的。类人猿在某些
方面表现出人类智力样的东西
而在言语方面,释放机能
社交机能的开始则表现出像
人类语言那样的东西

在类人猿没有人类所特有的
思维语言间很接近的一致性
在思维和语言的发展过程中
二者的表现是很明显。在儿
童的言语发展中有前智力阶段
而在思维发展中有前语言阶段
在某个时刻这两根曲线会合

在‘兰’词学会前就已在那了
在语言获得之初
词语完全是在同这类相似性
和区别的联系中学会的
不借助词语就已被发现了
思维与语言的不同在于
语言毕竟影响了思维
思维有时甚至不受语言影响

创客工艺

今天来到浦江新光村的创客园
这是由古老建筑改造的创客室
创客技工周围总有条鲜明的线条
真正关心并长期工作的勤奋的人
看了其工作和努力让人肃然起敬
相比于其他像IT黑客,工厂员工
穿西服的企业经理或老板老板娘
这些创客技工更值得我们尊重

工匠是铁匠木匠,视觉艺术家
敬业的老师,我们正进入新的
工艺时代,可看到创造新业务
市场销售或企业网站的编码
技术人员可能特别具有才能
与客户打交道的方式具亲和力
或能够欣然快速完成最后期限

他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
仅是把事情做对上
因此作为企业家如果想要成功
你必须要注意每一个因素、
每个过程及你的产品或服务的
每个阶段。必须做到没有什么
小细节能逃脱你的注意

情绪协作,唤醒内在力量

当各种情绪协同合作,内在自我便能沿着预定的轨迹,顺畅地前行。内在自我需摆脱被世俗琐事和个人私利的束缚,要为自身行动由衷感到欣喜。

有一位失明女孩,连续两天沉浸在想象中的旅程里,她赋予这段旅程如真实般的欢乐与鲜活的感官体验。这就如同动画原理,是一段充满想象力的奇妙之旅。她的成功,只会让那些不了解她内心世界的人感到诧异。通过这段想象旅程,她以独特的视角在精神层面审视整个世界,也对城市的方方面面有了深刻的认知与认同。

这些内在的心理活动,不仅会引发相应的外在行动,这是一条在所有物理表象背后发挥作用的定律。进行这类思维训练的人,会逐渐培养出非凡的专注力和内心的宁静,进而不可避免地在内心世界与更广阔的外部世界中,唤醒全新的意识。

女孩坚定地达成了自己的愿望,因为她从实现愿望的视角去看待这座城市,已然处于满足的状态,并且将那些沉睡之人向上天祈愿的渴望,转化为自身前行的动力。

墨守成规的代价

网络数字时代转变主要反映在
慢→快,静态→动态
稳定→变动,原样→变革
慢慢适应→提前先行
机械工具→智能工具
物质经济→非物质经济
稀缺→丰饶,孤立→集合
竞争→协作
世界正在经历强烈快速的变化
网络技术的加速逆转了环境
新环境又转变了工作的本质
而墨守成规是发展最大障碍
不是技术或物质,而是态度

其态度可追溯到几个世纪前
保护自尊,以求高人地位
抗拒变化和占有知识以求权威
稀缺经济中此态度是生存法则
在丰饶知识经济中则自毁一旦

数字化转型的基本原则是
只要有可能,必将会实现
你不做的话,别人就会去做
无论国内外何种行业
总有龙头企业边前进边只
盯着后视镜看路前行
成功可行的马上成了过时的
标志,但也有远虑的灵活
和创造性创业家,其有的
洞察力能看到未来的必然性

格雷欣法则

经济学家格雷欣在400多年
前发现了有趣的经济现象
劣币流于市场,良币退出市场
这就是劣币驱良币的原理所在
后来被人们称为“格雷欣法则

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斯宾塞
指出教育不仅具有生产性
更重要的具有信号传递的作用
许多人愿花重资上名牌大学
出国留学,此学历文凭可作为
将来找工作时传递高能力信号
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达尔文
著名优胜劣汰法则似乎失灵了
低劣战胜优秀,好败给了差的
这就是“逆向选择”

虽无奈却实在存在
在金融领域”劣币驱逐良币”
软件市场为”盗版驱逐正版”
人才市场一般人驱逐优秀人才
自然的“优胜劣汰”规则适用的
是信息充分,竞争充分的环境
随着数字化进程,信息越来越
物化,智能化,趋向完整充分

修行上的指路标

此刻你正在戴着一个识的眼镜
同他人交流,看着大千世界
但你看不到眼镜,也不知谁在戴
你正在使用它,怎么看得到呢
自古以来即使所有道理讲清楚
后却很少有人能直接超越识
不然听完后又变成一堆知识
一堆知识告诉你如何超越识
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幻和真之间没有交集
我们生而执着,见相就着
因为你正在创造这个眼镜
你对真实的存在视而不见
圣灵的声音必须取一个相
才能进入梦中与你来交流
通过内在与灵性产生联接
灵性通过直觉与我们沟通
真实的当下无所住
因为你执着的东西
只是一个指路标和真实无关

你现在全部的“知道”都是识
是你头脑中思维的故事叙述
和你是谁,是你所有的回忆
累积的记忆,不一定客观真实
但是很多记忆都是彩色的
用你知道理解无法拼凑出真实
灵修让你返璞归真,去欲情染缚
再次回到自然真性当中去…

以分享替代稀缺性思维

稀缺性思维是保留自己
想法不被他人所知
分享性思维是要分享
出最好的想法和思维
建立起强大的社区浪潮
到时水涨则船高
稀缺性的思维处理
新情况注定要走向灭亡
开弓没有回头箭
分享才是新的游戏规则
有他没我这个史前的
经济游戏已经过时了
在网络时代我们同甘共苦
息息相关,我们身披全人类

从稀缺性向丰饶思维转变
从零和竞争向彼此合作转变
不仅是正确的或道德的想法
在21世纪,这也是明智判断
物以稀为贵的思维认为——
隐藏想法,卖给尽可能多的人
物以多为贵的思维认为——
集思广益,分享所有的好想法
在无限制获取食谱的网络时代
获得好建议的困难并非关注它
而是集中注意力有察觉遵循它
然后可把配方变成你的洞察力

人的双重性:内在与外在的冲突交融

人,是一种独特的双重生物,本性中潜藏着相互对立的原则,意识深处仿佛进行着一场内战,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这场冲突持久不息,是充满想象力、代表内心诉求的 “年轻或内心人”,与凭借智慧、着眼外在表现的 “智高或外在人” 之间无休止的斗争。

每个人在世界上拥有两个截然不同的思想或观点中心。内在身体在主观体验世界里真实存在,正如外在身体在外部现实中真实可感。内在身体表达了现实的基本部分,锻炼并引导着人。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所构建的内在世界,有着自身真实的结构,存在于更高维度的空间。

内部主体的运动遵循因果关系,而外部运动处于机械、被迫的状态。内部运动决定着与之相连的外部,当把内部主体的运动引入外部时,内在运动就成为推动事件发展的力量,外部运动也会受到内部主体运动施加的影响与推动,二者相互交织,共同塑造着人的行为与命运。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钱是个敏感不可避免的话题
——曾经是粮食,香蕉,鱼
金和银,用来换取除了钱
以外想要的东西,过程简单
我的香蕉换取你的鱼双方方便
价值交换丰富了双方
当然钱可以做其他交易
也许我并不需要你的鱼
但我可拿你的钱从别人
那里买我确实需要东西

这个过程在实际生活
中很有效也很抽象
旧硬币中有个孔
钱每使用一次其价值就减少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背后是无差别脑力体力劳动
换句话说我们将可以
接受纸币而不是金子

钱是货币同时也是一个故事
告诉自己,是有关我们如何
得到这笔钱的,将如何去使用
它和其他人评判我们的故事
我们告诉自己钱去增多
更加激动的故事
同时也告诉自己
钱可能会难赚或变少没有了
所以每个人内心叙述的故事
是如此主观,强有力个性化
它往往能深深地影响我们
做的其他解释和说法
是的钱在那儿
但在此之前还先有个故事
事实证明,一旦你改变故事
钱也会发生变化

信仰与实际现实

如果信仰与现实相去甚远
那在你一生中注定要只挖掘
出自己真正潜力的一小部分
且始终无法推动自己的意识
只好探索自身意识进化的图谱
了解自己,弄清楚自己可
成长的地方以及可能需要
接受和等待超越的东西

以仁义为核心的儒家思想
影响中国文化2000多年之久
多数人不是儒家的继承人
如果你的意识真的相信某事
将始终按照该信念去行事
如你声称坚持信念但行为
不协调,那么你打内心里
并不相信,只是在开玩笑
随波逐流罢了

行动而不是言语理论揭示信念
如果你想了解自己的真实信念
观察自己的每一天之行为
这需要勇气来做
如果你遵循自己的行动步伐
将建立更一致的信念体系
一旦到达那里,你可以开始
自觉朝着赋予你力量的新信念
前进,而你的行为和信念
在此过程中仍然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