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图才是一切

两个人发出相同的声音
会产生非常不同的反应
这取决于声音中的能量
意向性影响声音的结果
即使是特定的咒语也会
引起不同脉轮的共鸣
这取决于给予的人的意图
“奥姆”可能会与心脏脉轮
腹部脉轮或第三只眼共振
这一切都取决于灵性大师
人们开始思考,只要你的意图
在那,发出的声音并不重要。

在一个层面上,这是正确的
在另一层面上情况并非如此
在公式“频率+强度=治疗”
是为三维地球平面创建的
虽然在更高维度中意图确实
创造了一切,有灵性大师可以
打嗝或发出类似这样的声音
并产生奇迹般的结果
但很少有人达到此发展的水平
他们创造的声音并不重要
意图才是一切的答案。

在你能够漂浮或去物质化或做
一些你最终能够做的频率转换
练习之前,我们敦促你需要
注意正在使用的频率以及
你投入这些频率的意图所在。
别总以为“一个人静静待着”
是一种孤独,那其实是
通往更高维度的通道。
在寂静中,外界不再吵闹,
才能听见自己最真实的声音。

故事的力量

考虑清楚你是否想实现你的梦想
荣格认为我们你都生活在故事中
对此他作了如下两个很棒的注解
如果你生活在他人的故事里
你极有可能就只是个跑龙套的
演的还不一定是你想要的角色
或你对自己出演的故事毫无意识
或就是个彻头彻尾糟糕的故事
我们大脑的虚构的故事目前又
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GPT3
让我们现实的真实性变得更加
扑朔迷离,充满了哲学的思辨

相信我:故事的力量非常强大
因为我们最终都成为了潜意识
所暗示的成为告诉自己的故事
成功的步骤,英雄之旅及各种
逻辑框架和模板。这都是你我
写成功剧本所需的基本素材
突然之间它变成了本我的展示
与来自缪斯的偶然邂逅的想法
和直觉,即兴写作和努力工作
不要让人们告诉你的故事欺骗
了你,比起知识,所有的信息
成功真的更需要你内在的勇气

庖丁解牛的启发

问起庖丁熟练的解牛的故事时
他解释说,他用自己的精神与
牛相遇,让道的精神能量接管
“当我第一次开始割牛时
我只能看到牛本身。三年后
我再也看不到整头牛了
现在我用精神而不用眼睛看
感知和理解已经停止
精神在它想要的地方移动”

庖丁身上体现的技巧和智慧的
自发性被称为“从精神上看”
当你“做”某事的感觉消失时
你的天性是激发和实现智能
自发性的。即使生活在运动中
行动似乎正发生,也是毫不费力
因为“我”做某事的感觉已经消失
无为的不作为唤起了毫不费力的
行动,在那里,心灵不依附或
执着于现实的任何方面,我们的
自然状态是一直处于这一地带
但已被我们的智力训练所掩盖

庖丁的技能表明,当我们培养
阴唤起智慧的自发性时会看到
与外部世界隔离的内部世界的
明显二元性是一种幻觉
在智能自发的毫不费力的状态下
两个现实都是一个相同的现实

命运是一位老师

《易经》认为生活中的事件都
是以超越智力,理解力的方式
联系在一起的,卡尔·荣格写道:
《易经》解释说,由于共时性
生活的各方面都有更深刻的意义
这是我们集体和个人共同经历的
当相信命运在你的生活中展开时
就会意识到同步性
同步性是道用来提供其神奇指导
的语言。但精神上的盲人认为这
指导只是巧合。无为,如果真诚
理解和追随,就会使你的内心
世界与外部世界和谐同频

世界这种和谐通过你在生活中
所经历的共时性而显而易见
与命运和你作对的想法不同
共时性表明,命运是一位老师
它能让你的内心变得真诚谦逊
如果你真的能活出无为,宇宙
魔法和奇迹就会通过同步性而
复活。好像道的源头在直接与
你说话。当相信宇宙的运作时
其进化过程会以你的经验被镜像
这就好像现实在引导你,揭示
——关于你自己和内心的故事

回归本真,单纯存在

在生活的洪流中,我们总是忙忙碌碌,一心想着获得与行动,却忘了生命最本真的状态——单纯地存在。

给自己内心存在的特权吧,不要把所作所为视为一切,得到或得不到的东西,其实都不比当下的存在更重要。不妨放松下来,安住于眼前的事物,让自己单纯存在于每一个细胞的活性里,从遥不可及的宏大志愿,回归到眼前的此时此刻。

停止无休止的追寻、梦想、计划,不再刻意企求、操控,也别总想着变成什么、达到何种境界。如果连最单纯明显的“存在”都忘却,不能活在自己的身体里,不能让每个细胞的神奇得以绽放,那么一切都将失去意义,真正的满足也永远不会降临。

要知道,你的存在是自性,它不是任何场,没有任何相,是包容万物的空性本身,没有对立面。你只是个普通生命,要么释放极致的可能性,让生命之花绚烂绽放;要么就如同不发芽的种子,白白浪费了存在的意义 。回归单纯的存在,方能触摸到生命的真谛。

平静中苏醒

成就感——无论是知识、金钱
权力、爱情还是其他别的什么
你和多少人一样都在追逐它们
去追求成就感是永无止境的
你非常希望口袋里装满钱财
你努力让你的头脑知道一切
你想方设法让你的心里充实
你想要爱,你想要人们爱你

但是你的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在你得到成就追求后仍不愉快
头脑的匮乏感使你永不满足
你得到的快乐很少,结果最终
当你环顾四周其生活快结束了
在追逐成就中生命正在被消耗
痛苦都因为所追求的这些东西
你生活中不想要的是空的状态
其实你生活中遇到的所有麻烦
包括教育、身体,家庭、职业
经商,金钱等,都是因为你想
——确保你的生活不是空虚的

其实只需要平静的思维就能实现
生命流动的本性,一旦你的思维
平静下来,其他事情会随之发生
内在的能量在平静,流动中苏醒
而你无须吹灰之力——无为之力

评判是分离限制

评判的本质是分离,限制
是对全有的不同部分的否认
认为你所感知的全有
不同部分是不对等的
偏好是认识到与你有关的振动
评判则否认你不喜欢的事物
认为它们没有你所选择的好
你可以仅仅观察而不评判
可以观察有人使用负面能量
而不加任何个人的评判
如果你认为他们应该改变
改变了以后情况会更好
——这就是评判

别人评判你,你可以接受它
就是评判你自己。当你降低自己
的振动来与别人评判产生共鸣时
你就是在评判自己,你在自己
内心、意识和身体中都创造出
了负面振动。这就产生了反射

他们其实只是给你个机会
让你决定是否相信他们说的
这让你决定如何定义自己的机会
接受评判,你匹配了他们的频率
这就是你感觉很不舒服的原因
如果负面的情况发生,你可以
保持中立。如果他选择不改变
依然爱他,允许他所选择的

解读“世界至善论”中的真理

“在所有可能的世界中最好的。”这句话,不可盲目相信,其中蕴含着两颗真理种子,一显一隐。我们生命中的备选流程中的流包含解决我们所有问题的方法。

明显的那颗,关联着标准刻板印象,即默认事情总体没那么糟。通常,备选方案倾向于选择能耗最低路径,问题的产生往往伴随着巨大能源支出。并且,当人逆势而行时,问题便会出现。人们常把不符合自身计划的变化视作问题,因为变化打破了原有的预期。

而更隐晦的真理在于,若能将看似不利的变化当作积极因素,并善加利用,事情就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这种说法看似无害,却也让人怀疑。但不可否认,其中潜藏着强大力量。它提醒我们,换个视角看待变化,积极接纳并转化,便能将危机变为转机,让不利因素为己所用,从而在看似糟糕的局面中开辟出一条坦途,挖掘出困境背后隐藏的机遇。

采取启发行动

可视化是大脑绘制现实蓝图的方式
通过生动地想象新的可能性
你创造了神经通路
使你更有可能认识到并对
你的视野中的机会采取行动
如果你在想象意外的富足发生
那么突然间你发现自己在寻找它
这不是单纯的白日梦
而是有目的、详细的心理排练
你渴望领导的生活
使用你所有的感官

如果你设想财务自由
感受压力融化的感觉
看到你在检查你丰富的银行余额
时脸上的笑容,听到海浪拍打
你梦想假期目的地海岸的声音
这种多感官的可视化,
使你的潜意识寻找与
这种想象现实一致的机会。

没有行动的可视化就像一辆没有
燃料的汽车,不会带你走远
这给你带来了采取启发行动技术
当你采取行动时
你不知道你是否会成功
也许你在冒险,这是启发行动
这涉及到倾听和跟随你的直觉
也许你需要左转而不是右转
一个微小的声音说现在
去杂货店买一张彩票

觉知是没有内容的明白

“识”是心灵拒绝内在交流时
用间接的方式把分裂的心灵
通过大家共识关联起来
这就是源头的真知
真知主要作用是照亮你的心
驱除黑暗,不使我们困惑不清
黑暗就是无明本身
其代表觉知没有从全局整体看
真知不仅能让你自由,而且
能清楚的展示你一直是自由的
所以真知是一种能照亮的知道
一定要找梦醒知道时分一刹那
不要找后面,因为那一刹那后
“识”,概念就马上涌进来了
那一刹那你已经有个知道
无需解释,不需要证明和定义
大脑也不需要卷入,就是知道。

你的回答是对那一刻的判断
在知道那一瞬间已经马上被
“识”填充了,这个判断试图
对那个「真知」作以解释
先是你的内心有个“知道”
然后头脑的思维跳出来解释
明白即可。此明白里没有内容
如果明白里有内容其实就是幻
没有内容的明白才是觉知
你的心时刻都是明白清楚的
心跟意结合——就是心脑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