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数据带来的剩余,属于我们所有人,这是文化创造的成果。无论是能源系统、建筑连接系统,还是新技术、教育系统,本应合理利用这些盈余来创造更多资产,可现实中它们却在消耗我们的盈余。
我们不应浪费辛苦创造的盈余。孩子们每天花费数小时学习,若能将更多公共盈余投入教育,培养出更多受良好教育的人,他们便能积极参与公共讨论,为社会进步出谋划策。
很多时候,我们并未意识到自己拥有盈余,还在不经意间浪费。但一旦被提醒,作为人类,我们就有责任善用盈余。比如在印度,许多村庄缺水,有人想出低成本过滤水的技术,当相关机构将其引入村庄,不仅解决了用水难题,还创造出更多盈余。
我们要明白,用盈余创建系统,系统又能创造更多盈余。珍视盈余,合理运用,才能让资源循环利用,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让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