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无形,笃信内在

在生活中,我们应学会相信
那些肉眼无法看见的事实,
接纳并信赖看不见的现实。
要明白,通过五感所获取的信息,
仅仅是真相的次要部分。
真正的智慧,
在于将心中愿景变为现实,
重视无形因素,
并深入探究其本质。
我们日常所见的光是有量的,
这个世界的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是分离且有限的。

而本我、源头和大道,
是无量光,
它无法用眼睛去捕捉,
只能凭借内心去体悟。
只有当内心与无量光合而为一,
才能感知它的存在,
因为它无相、无间隔,
是纯粹的能量体,
没有粒子属性,
自然也不是视觉能触及的效果。
由于人的场域信息量有限,
我们看到的只是整体的断片截面。

即便自认为多看了一点就知晓真相,
实际上离真正的真相仍有很大差距。
信仰,是对看不见现实的忠诚坚守。
相信自己内心的真实,
为信仰展开想象,
这一行为便是忠实于无形的现实。
尽管你的想象不被外界当作客观
事实,
但你对看不见现实的笃定认知,
终会让那些无形的事物在世界
崭露头角,被更多人看见。

看不见的事物

在人类漫长进化的历程中
视神经发展后占主导地位
它直接输送到我们的大脑
并使用大量的处理能力来
帮助我们通过视觉识别世界
因此它比我们的其他感官更直接
常常超过我们大脑的其他部分
这样我们很容易被魔术师愚弄

生活中对视觉的过度关注使我们
经常对处理无形的事物感到困惑
我们借助安慰剂效应来安抚信念
听医生说吞下了一粒无害的药丸
或者买了一瓶昂贵的葡萄酒
这种输入有助于我们治愈或享受

当我们处理看不见的事物
比如进化或一个系统的变化
或明年春天将要出现的植物嫩芽
还有病毒的传播和温室的效应
占主导的视神经对我们往往不利
我们看不到许多东西,那看到的
也只能看到我们想看到的——
那是由自己思维编排的剧本决定
而且每个人的视角截然不同
随着个人意识提升,视角也改变

相由心生

外在其实都是你内在真心的延伸
怎么可能还有区别与不同
怎么可能还有你喜欢不喜欢
不管你修炼,习灵什么
如果起步是基于有差别的
——那就落在幻觉里了
你只有一个问题——身份搞错
因果颠倒了。所有看似复杂的
问题其实都是幻相的层层叠加

当你依心而活的时候
就活在“真实世界”——
就是真心延伸出来的物质世界
“一元目光”里没有过去和将来
不会基于过去改变你当下的想法
看法,也不对未来有期待
你所看到的唯有当下

凡是想通过调整看法改变他人
的根基还是建立在“不平等”
和“分裂”之上。心位和角色位
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角度
心位,你是主体——这个你
不带名字,不是身体
是看出去的这个看的源头
是照见的源。角色位
你认为你是一个分离的“人”
——这是你对真我的错误认识
我们平常修行的大坑就是
用想象中的自己去修炼

空有诸多妙

知道你的真心和万物都在一起
万物的本质是作为波动
——无处不在,无所不有
没必要去抓取或拥有什么
你的存在是希望事物的实质
是尚未看到的事物的证据
假设唤醒了你想象力的肯定
人一旦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其更高维度自我便找到了
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

很多事物无需拥有,抓取它
你在拥有抓取时失去的太多
这样你就要对空性有信心
你的想象,空里面有诸多妙
你所看到、听到的一切只是
大海的表面,内涵在海底下

要拥抱未知,允许自己放空
很多东西不断去判断、确定
就会增加物质,相的确定性
那么它在另一端的可能性就离
你更远,无限远,就没有办法
凝聚成你的意识可以接轨的东西
这个道理就是——任何事物的根
都在空里面,你想拥有,抓取它
就相当于把它从根那拔出来了
物质是空性里面的朵朵浪花
浪花一旦离开了大海就断根了

祈求平安

万物,心灵是一体的
如果你因为害怕肉体折磨
而祈求生理,心灵上的治愈
就算你的身体已经治愈康复
他的思想体系所承受的威胁
可能远比生理病症更为可怕
这种心态下的所有祈求未必
真想由恐惧中解脱,它只祈求
大道,本我解除他自己过去
所选的某种症状而已
因此此祈求根本不是为了疗愈

自我的信念越多
良知发挥的余地就越少
因为你把权限都给了小我
由于我们与身体等同
透过病症来判定自己生病
祷告的人因此会向良知祈求
——请让我的病症消失吧
该祷告的背后都有这样的假设
——“病症在我便寝食不安
病症消失我才平安”
但我们内在真正需要的是平安
对良知的任何祈求应为——
请让我看到平安和病症无关
这样的祷告便立竿见影
“心灵相信分裂”是唯一的问题
对于祷告你得清楚知道是在
加强分裂,还是祈求良知

聚焦内心,超脱表象,拥抱信念

当我们集中注意力,
让愿望拥有独特的现实感,
便赋予它成为可见事实的力量。
若在类似睡眠状态下
难以把控注意力,
凝视固定物体或许能带来帮助。
在生活里,
若只关注关系中的对象,
而忽视关系本身,
就难以触及真相。

人生诸多问题,
往往在我们不再执着解决时,
自然消散。许多问题一直存在,
恰恰是因为我们不断应对、解决。
即便想以不作为来解决问题,
本质上仍在解决问题。
所有问题的关键不在表象,
一旦对表象信以为真,
就会陷入纠结,所以莫要当真,
超越表象回归心灵才是正途。

当我们运用得当,
“奇迹、允许、接纳、宽恕、放下”
就不再是工具,而是我们的心境,
是对本我存在的一种感知。
若能成为理想的化身,
便能体会这种感觉。
秉持这样的信念生活,
即便感官可能否定,
只要坚持,
这一假设终将成为现实,
助力我们抵达内心渴望的境界。

韧性是克服挑战的关键

韧性不是天生的特征
而是可以训练的技能
培养你的乐观和希望的态度
相信你能够克服挑战
让你周围的人提升并支持你
强大的朋友和朋友网络,导师
是在艰难时期的强大力量来源
挫折都带有智慧和成长的种子
关键要这些洞察并用其推动前进
反思你的经历,确定出了啥问题
并制定策略以避免未来类似陷阱

不要让挫折成为定义未来期望的
自我实现的预言。退后一步客观
分析挫折,确定导致结果的因素
继续期望最好
创新和对新方法持开放态度
把你获得的洞察付诸行动
用它们来加强你的决心
并完善你通往成功的路径

克服挑战和挫折是通往伟大的
旅程的组成部分
用优雅处理失望
用韧性对抗逆境
并从每一次经历中学习
面临的每个挑战都是成长更强壮
更明智、更有能力的机会
拥抱这些时刻,因为它们塑造了
实现非凡成功所需的品格和韧性

扩展和纪念品

当一个品牌取得成功时
人们通常会有扩展它的愿望
迪士尼乐园是迪士尼电影的延伸
它反映了电影的神奇魔力
也创造了新的和有价值的东西
迪士尼乐园有些迪士尼的精髓
建造了一些附加的和新的东西

华为在其手机上做了同样的事情
扩展了mate,Nova和荣耀品牌
而新的徕卡手表只是一个纪念品
它只是在提醒你,你喜欢原版
它是一种感觉的纪念品
而不是创造者

买个纪念品没什么不好的
徕卡将从他们的手表中获利
而不会对品牌本身的承诺造成
什么损害。但如果留下太多的
纪念品,你就会变成一个空壳
浪费了你所追求的改变的机会

你在最喜欢的音乐家的演唱会
上买的蹩脚T恤只是个纪念品
但他们不应该把它当作自己的
遗产或成长的引擎
每一天,每个创作者都要对
他们下一步要做什么做出选择
我们可以创建一个扩展
也可以决定做一个纪念品

好事多磨

你的想象力就是你自己,想象
力所看到的世界是真实的世界
如果你知道了——想要的东西
不在物质,而在空性里面酝酿
就没有必要急于去显化了
匮乏感驱使你想着拥有和占据

我们很难达到心脑合一的境界
虽然你明白——心能改变一切
但是你平时用的都是大脑思维
故此世界一旦显化出来了东西
就难以改变,还不如暂时把它
放在空里酝酿好再呈现也不迟
使自己的思想与感官证据脱钩
将注意力集中在不可见的状态
定义你的理想并将注意力集中
在以自己的理想认同的想法上
始终如一地看着,然后想象
的状态变成了客观的真实

时间和空间都是连续的,生命
的戏剧只是多维时间块的攀登
俗话说的好——好事多磨
许多事给其时间便水到渠成
一着急就变成梦幻泡影
因为它的根安扎在空性里面
把它硬拔出来就失去了营养
供应无法持久,便奄奄一息

问问自己 ——我在做什么

只要内心存在否认真相的想法,
必然会在内心激起恐惧的涟漪。
你所发出的每一个愿望,
都是对真实的否定,
而每次的否定,
都会让心灵体验到恐怖之感。
这种恐惧,与你的思想身体无关,
纯粹是心灵层面的体验。
当你对自己是谁感到迷茫时,
就会陷入迷失,
恐惧也会随之而来。

你的迷失和不确定感会滋生恐惧。
倘若一切皆为虚幻,
那么我们唯一不确定的就是
自身的真实本质。
每当脑海中浮现出“不确定自己
是真实灵性存在”的念头时,
恐惧便会加剧。
当我们陷入慌张时,
最需要做的就是静下来问自己:
“我正在做什么?”

实际上,
我们是在否定自己的真实本性,
这与外在发生的一切并无关联,
代表着我正在成为非真正的自己。
一旦领悟到这一点,
便能立刻从慌张和不安中解脱出来。
当你感到不安时,
只需做一件简单的事:
收回所有攻击的念头。
因为感受不安的并非你的角色、
身体或自我,而是你的心灵。
心灵之所以无法安宁而感到不安,
是因为你发出了攻击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