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故事的剧本

人往往自以为是,你看
开车比你慢的你会认为是笨蛋
而比你更快者你会觉得是疯子
现实是不该受你的感觉摆布
但要理性处理你每天的想法
问题是你察觉到你的念头了吗

生活被脚本化是因为作为在
你妄想的故事中的英雄角色
想要控制你的脚本如何播放
而你用这些感觉来指导生活
结果总处在与你的经历战争中
所感到恐惧,迷惑,失望
伤心会干扰你的剧本播放
发生的期望会让你的情绪发飙

感情来来去去,生活的随机性
你觉得无法选择体验它们
它们与你息息相关
但可选择如何看待这些感受
和此变化思考和简单察觉
你的感受和将它们视为信息
随着时间的推移
既可以减轻思维的紧张感
当你逃离其故事时
从概念和不合理期望中解放了
也会改变脚本化的感觉
这将成为更可靠的现实指南

允许显现

我们都无法控制外界和他人
只能做自己
安住于当下
允许下一刻自然显现而不评判
允许所有的经验和想法展开
无限的可能性
不给自己设限
不设定方向朝着目标努力
信任并连接圆满和美妙的本我
此开放性超出想象
会让你从蛹蜕变成飘逸的蝴蝶

我豪饮自己内在流动的感受
但始终不会迷路
如果眼下到了回去干活的时间
走向办公室的我恰如他人
或就走到上间,河边看水流
水库游泳,朋友畅谈恰如他人
不折不扣与大家雷同
但在这雷同的后面,我偷偷
把星星散布于自己的天空
在那里,建造起个人的无限
顺势而为,最真实的表达自己
不断拥抱未知,超越拓展自我
不急着下定义, 从察觉开始
活出真实,神奇的自我
对未知的明天充满惊叹
明天可能发生的不确定之事
发生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
是你对即将发生的心怀惊叹

不知道的心

凡事当真就是信了你的判断
不当真是看清了你其实不知道
真相是从“万事万物”中涌现
出的“空无一物”是不可知的
此“不可知性”才是真我本质
未知的实相不可避免会激发
灵魂的探索将我们带入深刻的
灵性联结。如本我是万事万物
那么你无法通过答案发现它
而是通过问题本身

对想在生活体验的事不清楚时
我喜欢探索些新事物
此主动拥抱新事物的默认决定
已成为指引自己生活道路的强
大启发式方法,若我收到邀请
去尝试从未试过的某样事情
就倾向接纳欣然说是

警觉地走向未知
保持“不知道的心”
探索新事物比啥都不做要好
有新的信息输入便是在学习
认清自己,保持求知的饥饿感
摆脱自己打造的思维剧本
世上无“大师”,智慧无法
学习获得,只能来自内的觉醒
你的一切相遇都是领悟的机会

都会成为过客

为了与普遍整体的自我融合,
你必须愿意放下你的个人自我
与其了解自己,不如把所有的
精力都投入到自己身上了解生活,
真的有生命在那里,这与你无关,
不要去了解她,去了解你自己,
了解生活。不要为了让她成为
你认为该成为的样子而去了解她,
你必须为了了解她自己而了解她,
你不能把自己投射到她身上,
她有脉搏,她的生活是真实的,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独立
于你而存在的。

这就是你所看到的。这就是道
会有出生的时间。死亡总会有的
事情总会有结果和成功的时候
总会有一段时间,事情会枯萎
走向失败,对,错,好,坏,
你是在把你的价值体系投射到
现实中吗?一切都来来去去
生命原本就是一场轮回,
一场皈依,遇见与疏离的过程。
无论牵手走过多少路,
无论有多少情话,在耳畔飘过,
最终,都会成为过客。

别人眼中的你

没有人知道你,你是独一无二
那些说你、猜你、判断你
其实他们并没有在说真正的你
是在说其觉知空间里的你
当他们说“你是怎么样”时
此时是用他的大脑、判断
对你的印象在说你,评估你
能用得上是他自己的知见系统
这其实跟你真正是谁没有关系

曾几何时你内心充满激情梦想
那是相当愤世嫉俗的超脱
你的头脑中还没有害怕别人会
怎么想你,勇敢做重要的工作
后来你长大,慢慢被家长学校
和社会催眠,梦想和目标被偷
顺从,接受并捍卫无意识信念

一旦你花很多时间耗费在
在乎别人怎么说我,怎么看我
你的能量是发散而不是聚合的
像在大海逐浪忘记了你就是海
你真正的虚空,清净无为身份
无得也无失——这是真实的你
没有荣耀也没侮辱
正反两种其实都没有
其背景总是平静,无限的

提前经历失败

如果你在做某事前等着对自己
先有感觉。因为现在感到焦虑
当自己感觉更好时会继续努力
——告诉你这永远不会发生
你始终不会到达你想去的地方
因为焦虑让你提前经历了失败

此焦虑用生动的故事告诉自己
但你工作的最坏结果可能很快
会出现,你知道担心不是准备
生活是无常的,鲜活,整合的
你越是经历的事情越多,才能
越丰富,越从容,越有见解

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由30个
山顶游牧民族组成的小村庄的
稀树草原上,我们必须担心
——剑齿虎,狼狗不会吃我们
不要冒犯酋长,要是你冒犯了
他把你赶出部落,你必死无疑
我们的曾曾祖父母吸取了教训
才将他们的基因传给了我们
而没此想法的人死后没孩子了
它以DNA的方式植入我们体内
就像向日葵每天跟随太阳
这是生存的机制

再次做同一件事

创造性工作中,初次和再次开展同一任务,所需时间与精力大不相同。就像写一部小说,可能耗费五年光阴,可重新打字仅需一天。公司推出新标志前,往往要投入1万小时精力筹备,而实际绘制标志或许四分钟就够了。商业计划、战略规划、工厂车间布局等方面亦是如此。

这就是初次与再次的创造性工作差异,初次着手时,我们处于摸索状态,会不断提问、激烈争论、无奈妥协、反复返工、重新开始以及积极探索。而第二次做时,基于首次积累的经验,已然有了清晰路线图,能够径直朝着目标前进。

成功的公司和企业明白,要努力缩小初次与再次做事的差距。尽管第一次总是困难重重,但随着经验积累,后续做事会更加高效。创造力并非凭空而来,它既是一门需要不断打磨的手艺,也是在反复实践中提升的技能 。走捷径看似方便,但始终是糟糕和具伤害的选择。

习惯了剧本

当你出生时,周围的每个人
都开始给你塞小纸条,小脚本
代表对其大脑电影生命的想法
尤其是怎样做才不突出
如何被片场的其他人理解接受
怎么保持安全,可靠,不出格
纸条定义事物的好坏,是非
要做什么以及不该做的
不久这些纸条便堆积如山
多到难以有意识随身携带

秩序是指身边的人都遵循约定
俗成的社会规范且都言行可靠
态度配合,你开始分类并组织
积累起来的纸条然后记住脚本
把它交给你的潜意识

现在有些纸条很有价值
像如何阅读
可大多数是荒唐无益的
比如你不能这样做
不应该那样做
一开始你讨厌他们
别再给我那些该死的纸条
然后接受之,慢慢习惯了
许多时间过去之后
你会发现自己依赖甚至捍卫
这些脚本,要不然怎么知道
应该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呢

永远地失落

在生活里,我们常犯的错误,是拒绝接受当下经验的完整模样。这不是对某一方面的忽视,而是彻底抵触它的全部存在。我们逃避的,不只是当下瞬间,更是永恒的现在,也就是一体意识。一旦远离它,就仿佛迷失自我,陷入时空、痛苦与死亡交织的世界,恰似乞力马扎罗山上那孤独的豹子。

在界限与冲突中挣扎时,我们又满心渴望回到无限的一体境界。可所有欲望与抱负,都只是失去的一体意识的“替代品”,只能短暂安抚心灵,内心深处依旧时常感到空虚失落。

其实,我们内心最根本的渴望,就是一体意识。但终其一生,我们都在抗拒它。总觉得当下不够完美,不能安心于此,于是不断追逐梦想中更好的未来,在时光浪潮里起起落落,寻觅那能满足内心对真理渴望的“终极巨浪”。我们对眼前的“浪花”视而不见,却期盼它能带来深刻启示。这般不断追寻,结果只能是永远在失落中徘徊。不如直面当下,勇敢拥抱一体意识,才能找到内心真正的安宁。

未知使你无法感到安全

当你每天翻阅,滑动手机时
习惯性做那随波逐流的工作
以前我们是被动接受洗脑
通过听取社区单位领导的意见
告诉我们,自己还不够好
我们的父母,老师,通过观看
广告商或耍酷小孩向我们展示
必须做的事和成功快乐的途径

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延续此疯狂
赞美和蔑视,钦佩和贬低打压
大家每天都在互相振奋,互相
击倒用以巩固我们的妄想角色
对每个人每件事以网络欺凌和
部落主义和情绪化咆哮和狂欢
给你点赞,关注,给你的视频
送爱心,给你愚蠢的文章一星
评论,给你发的货品质量差评

你可看到——
外部世界不是幸福快乐的源泉
而是你迷茫,焦虑压力的根源
其实不是环境制造了你的痛苦
而是你诠释环境的故事和脚本
不断的比较和担心混乱的世界
和不确定,不可知的未来
让你内心无法真正感受到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