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与信念:本质的分野

信仰与信念,虽常被混为一谈,实则大相径庭。

信念是收缩的光,精准聚焦于一个理性归纳的观点和视角。它就像小我的降落伞,无论是源于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个人愿望,都能给人带来慰藉。信念具体且多变,如同走过一座跨越深渊的人行天桥,桥另一端的目标或渴望,是你踏上桥的动力。你不断证明桥的安全,实现目标的过程,构成你的故事,推动你前行。

而信仰,源自内心深处,具有本我的潜质,是光的扩展。它不局限于一点,而是照亮整个场景,揭示事物的整体与所有无限的连接。在信仰里,没有清晰的愿景,也无需确认证据,甚至看不到一座有形的桥。它所凭借的,只是对真理的直觉、智力本能,以及向不确定未知的灵性飞跃。信仰能让你如化虫为蝶般实现蜕变,在充满未知的不确定中自由地漂浮,开启全新的精神之旅 。

疼痛和愉快的生物学

疼痛和愉快与情绪密切相关
当疼痛与消极情绪联系一起时
例如苦恼、恐惧、悲伤和厌恶
此联系构成了痛苦
愉快与多种形式的幸福、骄傲
信心,积极的背景情绪相联系

其生物学设计是生物为了
适应的目的而形成的
疼痛是对局部活的组织功能
失调的感觉表征的知觉
当活的组织发生了实际的损伤或
即将发生损伤时,就会产生信号
通过化学的或通过神经纤维传输
中枢神经系统多种层次中形成
适当的表征以便有机体作出反应
发出的信号引起一系列直接来自
白血球局部反应的化学神经反应

愉快是在不同的情境中产生的
是由于觉察到某种失衡引起
的比如低血糖或高渗透度
失衡导致饥饿或口渴
又导致寻找食物或水的行为
这将最终导致吃或喝的行为
愉快是在此寻找过程中开始的
在预期到寻找的目标时开始的
当目标达到时此愉快状态增加

化解内心冲突,拥抱真实生活

内心冲突常常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困扰。我们本能地认为,只要能掌控那些让自己烦乱的原因,就能回归安宁与理性。可现实往往是,我们难以完全支配生活,于是忧虑便悄然滋生。

当我们对自身感到恐惧,对未知充满不安,不了解自身需求时,就会想要占有或者被占有。这种内心的不安定性,催生了优越感、排外感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隔绝。我们害怕未知、不确定,害怕独处、被遗弃,更害怕不被认可。

然而,我们越是防卫,受到的攻击似乎就越多;越寻求保障,保障却越少;越渴望安宁,冲突反而越大;要求得越多,真正拥有的却越少。我们一心想要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于是除了极少数人,对其他人都紧闭心门,对生活也不再热忱,结果却如同慢性自杀。

其实,我们既不应一味寻求关闭所有大门的办法,也不是单纯去发现如何对生活毫无保留地打开心扉。不妨静下心来,问问自己的内心真正想要什么。不要急于刻意选择答案,而是让回答自然、自发地呈现。

真实面对自己

当我们行为和信念发生冲突时
也不会思考。变得不那么聪明
资源也不多且容易被他人操纵
我们始终不清晰只好得过且过
似乎无法朝着一致的方向前进

前面是一条不确定之路
当你通过观察自己行为并承认
自己从未想过要面对的最深
最黑暗的真理而清楚了解
对现实的真实信念
你就会踏上成长之路
使以往成就蒙受羞疚,失去意义

不再害怕面对真实的自己
你比你意识到的要强大得许多
显然有一种力量在控制着我们
谁都无法逃脱抵抗力量的控制
内在抵抗力会在你耳边悄悄
告诉各种各样的故事和理由
来阻止你执行你的工作
它死要保持现在固有的水平
不是因为你讨厌或看低自己
而是其中涉及很多潜意识和
进化中编程大脑中的连线设置
我们须需要采取的行动以产生
成功所需的结果之间的冲突

新媒介:身体延伸与意识迷障

新媒介的独特性质,在于它清晰展现了人在新技术形态下的复杂状态。在新媒介的作用下,人经历着身体的肢解与延伸,进而陷入催眠状态和自恋情绪之中。

从语音字母到计算机,各类媒介都是人的延伸,它们以深刻且持久的方式,改变着人和周围环境。这种延伸既是心理与身体的强化,也是对器官、感觉和功能的放大。但延伸发生时,中枢神经系统会对受影响区域进行隔离、麻醉或自我截除,通过这种自我保护的麻痹机制,让人意识不到正在发生的改变。这就如同身体在遭受震惊或巨大压力时的保护性反应。

当运用新技术对社会机体“动手术”时,受影响最大的并非手术切口本身,手术冲击区和切口区处于麻木状态,真正被改变的是整个肌体。技术变革不仅改变生活习惯,更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评价模式。那种奇特的自我催眠、自恋式麻醉,其实是人类面对新技术带来的心理和社会影响时,因失察而产生的一种综合症,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被新媒介重塑。

唤醒同理心

只有当内心平静警觉时
才有能力真正看到对方
感知相互的情绪和想象
此时经历与人间的给予和接受
那无字符对话,慈悲心的体现
我们每个人都有同理心
要做的是让我们的故事先安静

当陷入压倒性,无选择的境地
其剧本化的感情被打扰
然后真实自我的本质开始接管
每个人都唤醒了一种内心感觉
脆弱性和缺乏控制
把每个人都抛入面临当下
大家都变了兄弟,姐妹
使他们更加彼此关心

像从危及生命疾病的病痛中
恢复过来的人,他们凭直觉
感受到自己的死亡和恐惧
这使得他们感到更有活力
精力充沛,释放和即时性
无需考虑地位,好处和面子
因为他们渺小脑子里的电影
用其琐碎,焦虑和毫无意义
的成见都暂时被关闭了
摆脱了小我所创造的幻觉
确定性,比较和舒适已消散
剩下的是我们的真正本质
好奇心,同理心和创造力

探索维度奥秘:内在力量与生命体验

我们所处的三维世界,其实是四维世界的投影。当我与你相遇,看到的只是四维的你的一个横截面,而完整的四维自我难以全然得见。若要一窥究竟,就得纵观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每个瞬间,并将这些时刻视为当下共存。

比如你计划爬楼梯,那就全身心沉浸其中,真切感受每一步的抬脚与落下,而非置身事外审视自己的行为。

更高维度的生命力量,不在外界,而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宇宙万象本质上都是生命现象,若想获取高维度的力量,只需向内探寻,善用本心。

你真正要做的,是想象自己正在切实地行动,在这一过程中,你会获得前所未有的舒展与扩张,就像进入一场看似受控的白日梦,这便是你的存在本质。在更高维度,你的灵性能量正经历着这一切。当你在三维时空里不期而遇某些情境时,其实早已在第四维度经历过。所以,无需多余动作,只需把这种状态融入三维体验,去自然地经历它,感受生命维度的奇妙连接 。

竞争是作为唯一的精神支柱?

我们经常被教育到
竞争作为一种工具来显示
出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
如果有人掐着你的脖子
给你奖励或鼓励你打破纪录
你会跑得更快、更努力地
工作或更勇敢地战斗
结果加深了对事物的认同
创造了对事物的执著、迷恋
再创造了消费社会和经济架构
在其中,唯一衡量进步的标准
就是——更多,更多
  
无由“更努力”、“无尽地成长”
就是功能失调和疾病
就像机体的癌细胞功能失调
值得注意的是——增长竞争
会带走你内心深处的
独特生命之屋的砖瓦
生命之道是创造自己的方法
发现岩新方法来展示你自己
当你处于竞争
奋斗和追求的状态时
你关心的是决定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你只是想让自己处于
竞争者的前面而失去自己

与自己竞争也许会更困难
它需要更多的勇气,
更少的竞争,更多的警觉
结果会更有远见,更看清自己

宁静的空间

不再从外表形象的表征
从思维去认知——你是谁
便从此被囚禁的形式中自由
是从内在的空间里升华出现
的宁静萦绕内心的精微处地
悟道——即清空自己
达到清虚的极点,时时保持
安静、无念,天真纯净的状态

秉持安静的心
看清世界生灭往复的变化
我们都是世界变化中的小片段
不执迷,糟糕感受会自行离去
此时围绕情景的发生出现转机
从中浮现不从属该世界的平静
此世界本来只是一种形态
宁静是富含临在之感的空境
虚无般的平和与寂静
此刻可享受并顺随这个世界
却并不给它没有的意义和价值
参与到这创造的舞蹈戏剧中
欢心尽情但不粘附于结果
也不会置放不合理要求
诸如——满足我吧
让我幸福,让我富有
让我感到安全,确定
意识思维“缘起性空”
理解世界仅仅是现象
体验“宽恕”感知“纯洁”
将心灵投入宁静清醒

你觉得自己富有吗?

有钱是富有的标志吗
“富有”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与你的曾祖父母相比
我们可以获得一个世纪前无法
想象的信息,技术和物质条件
那可是非常的、国王般的富有
但要是你选择与10公里外或
十年,二十年以后的人相比
就很容易陷入深深的匮乏
还有压力,羞耻及不安全感
拥有完全相同资源和选择的
两个人可能会以完全不同的
方式回答“富有”的问题
因为钱仅仅是一个故事
和你选择的社区或行业或同
龄人群体与你是否相对富裕
有很大关系,对于很多人来说
感觉富有是种选择,一种心态

只有经历过生活的绝对匮乏
就会发现你的生命不需要太多
你本质具足,简单会成为首选
如果你的选择让我们变得贪婪
专横、自私自利和欺负人
那么最好避免它
但如果选择将我们的选择
机会和特权视为通往慷慨
长期思考和分享联系的道路
——那么我们现在就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