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悦与成瘾

快乐是人们一种体验的频率
其本身其实并不会使人上瘾
它并不会有害或不会上瘾
当获得相当的尊重,神圣或
崇敬时,愉悦是值得的追求
你可以享受愉悦的美味,
悦人的旅游不会遇到麻烦

如果享乐本身不上瘾
愉悦的方式可能会让人上瘾
人们对快感有冒险的依恋感
例如吸毒或性成瘾
使人们不再处于控制之中
潜意识的驱动力控制人的行为
感觉是将思想传达给潜意识
的唯一且仅有的媒介
每种感觉会产生潜意识的印象
除非被相反的强烈感觉所抵消
否则必须表达出来

上瘾是重复难控制的行为模式
这模式通常在潜意识中激活的
也是算法。是一种能量形式
此算法是和其内部代码是什么
它们并不复杂。上瘾的基本
算法简化为一行代码

如有我不想处理之事就寻求乐趣

这是理解上瘾最简单的方法
快乐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黑暗
探索愉悦感与美感有关
是人的意识避免模​​式让人上瘾

面对真相

是唯一通往实相的路
如果你不打算跟随灵修导师
那么面对的是感到孤独,空无
而你会发现自己竟是如此空虚
迟钝、愚蠢、内疚和焦虑不安
面对这个真相,注视着它
不要逃避,不为恐惧打开门

生活是由人际关系构成的
只能在关系的镜子中观察自己
坐在角落里冥想是无济于事的
故观察我与外在人、事及内心
种种活动关系才开始认识自己
同时怪罪,分析或批判他人
所见到的只是内心投射的影像
每个人想像的或理想的自我
就是那自我形象,概念屏障
彻底蒙蔽了我们的真面目

如果你想认识自己
并不在认识目前的你
你只是在累积有关自己的知识
要了解一样东西就须活在其中
你必须观察它,认识它的所有
内涵、本质、结构及它的活动
必须具备自由的心智才能观察
自己的心和整个生命的活动
你内心须中立于所有的赞成与
不赞成以及所有的论点之外
只是纯然想要了解真相

智能机器与人类行为:探寻行为真理

制造智能机器,人类行为的实体化不可或缺,同时还需对系统加以约束,否则系统将在无数的自圆其说中迷失方向。从文学与道德层面来讲,道德紧密关联行为,行为远比言语更能映照真实。

行为真理和客观真理具有一致性,然而人们的行为和事实之间总是存在偏差,人们对此也各执己见。当我们站在旷野之前,旷野的存在是客观事实,可它无法给予我们穿越的唯一路径。这世间万物皆有其规律和可能,穿越旷野的方式是多元的,每一种方式都对应着不同的选择和体验,不存在一种绝对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指引,这体现了世界的复杂性和开放性。

在纷繁复杂的事实面前,行动极易迷失方向。我们要明确目标,懂得如何规避痛苦,运用解释型结构叠加于客观实在。若不能以本我去体验生活,而是以一种分离的状态去感受,结果必然陷入得失、对错、真假的二元矛盾中,这便背离了自性本我。

控制偏好

你愿意写剧本、读剧本
看电影还是写评论
当有人乘火车上下班时
他们就放弃了对旅程的控制
他们无法影响火车到达的速度
同时不必全神贯注并掌控所有
相关决策
控制偏好有很大的多样性
且在生活的许多领域都不同
也许你需要控制你的工作
但对控制晚餐吃什么
没有兴趣——反之亦然

我记得温州的一家餐馆
服务员会问你一两个问题
你所喜欢的食物,然后走开
给你带来你没想到或选择的菜
有些人真喜欢这样
有人则因缺乏控制而感到沮丧

虽然我每个人都可能对控制
有固有的偏见,每多一点
放下掌控,你就多一点轻松
多一点平和,多一点自由
这也是可以学习的技能并且
不同的行业将控制权分配
给人作为其等级制度的一部分
有时它基于性别和种姓
但也有由工业父权制
和治理推动的文化习俗
我们可以控制的一件事是
决定是否设法控制自己的日子

稍纵即逝的自由

我们能同时向美善和苦难致敬
向内心的纠葛和困惑
我们的恐惧及世界诸多不公正
歪曲致敬向生命中的悲伤
曲解和背叛等各种残酷事实
致敬是接受它们的存在
从这发自内心的礼敬动作中
发现万物都是有理可循
有道可依
学习向万物致敬
会发现自己的心能含纳
比想象中更多的自由和慈悲

世人视为因果业力的作用力是
以各种形式在生命之流中开展
精神上离弃与灵性的逃避一样
荒谬可笑,它要人们放弃凡俗
的生活与真实生命中的乐趣
只要敞开心灵如实观照
那么每个瞬间都是开悟

开悟本身无法被拥有,它只是
存在于当下那稍纵即逝的自由
在艰困处境和瞬息万变世界中
始终保持内心的喜悦和自由
离家游荡是场冒险的探险
那归乡的旅程又何尝不是

聆听带来的转换

你在聆听他人时也在聆听自己
在对话中描述的是自己对新
信息的反应和由此受到的影响
将这些告诉对方然后对方也就
有同样的体验,你们就能共同
走向更新、更广阔、更好之处
放下旧有的成见就能实现转变

这种对话的聆听和表达都是被
追求真理的欲望驱动的
对话会吸引人,会有趣有意义
那意义感正来自对话双方内心
深处的非常遥远,古老部分
当你一只脚踏入秩序
另只脚暂时伸入混乱未知
你就能找到自己的正确位置
既感到安全又能够灵活应变
允许新的信息渗透你的稳定
帮助你修复和改善它的结构
扩展其范围,组成你存在的
元素便可成更为优雅的形态

这样的对话能将你带到那些
伟大音乐作品带你去的地方
让你和对话者的心灵之间
会产生真实,美妙的联结
事后觉得这对话真很有意义
我们看见了真实的彼此
摘下面具看见彼此探求之心

交易痛苦

糟糕老板的痛苦,粗心的错误
信誉不足的痛苦。不稳,欺凌
不协调的伴侣和工具不足痛苦
现金流不佳,反馈腐蚀和工作
不当的痛苦,不值得你承担

痛苦是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
你可以摆脱痛苦的想法
通过变得更大一点,活得更久
更有名气,更有地位
更加有钱,更有面子
那么痛苦就会消失

这个想法许多人都试过
其结果造成了失落不满的循环
更多的痛苦让你不愿坚持下去
拐角处总是有无痛苦的演出
所以放下,让我们面对痛苦

每天,在每个项目,关系
和工作中,痛苦无处不在
你也可以拥抱当前的痛苦
避免出现新的未知的痛苦

爱上自己所遭受的痛苦
这是避免未来未知痛苦的方式
让你陷于困境
浪费了自己的宝贵的潜力
不要再浪费美好的日子
如果你觉得有创意
明天就去办事
如果你身体健康
花一天时间去郊游
当灵感来袭时把它写下来
日历属于其他人
除非它可帮你到达要去之处

屈服于金色堡垒

为什么我们买得比需要的多
问自己是否购买了太多东西
我认为它会使我远离钱币
世界的危害?如果是这样
那花了我多少钱

在我们的社会中,太多人相信
可以在财产的个人所有权中充
分找到安全感。没错这种信念
有一定道理。当然,食物和水
衣服和住所对于生存至关重要
但是我们一生真正需要的财产
清单很短,而且我们大多数人
已经拥有了这些东西

如果我认为更多的东西会让我
更快乐,并最终解决我的匮乏
那我就错了,如我以前对生活
不满意,最终在以后也不满意
即使在获得所需的物品之后

如果相信通过简单获取新事物
或改变我们的处境就能发现更大
的幸福,那么你将永远感到失望
我们的内部意识声音将永远
不会以这种方式得到满足
当你的旨意和本我的和谐
心灵就在天国此状态
是喜悦、爱、幸福的标志
因你本身就跟本我是一体的

富足而不是稀缺

四百年来,让一本书进入
商店书架的唯一方式是
让另一本书从书架上下来
现在随着在线购物和数字格式,
有无限的货架空间。
它是“和”而不是“或”。
这就是为什么启动比过去
重要得多的一个原因——
它不再是货架空间的有用代理。

现在的媒体出版商理解新的数学。
与其关注有限的访问和短期衡量,
不如滥交于想法,并将实践
和兴趣的社区编织在一起。
想法的魔力在于,
如果我与你分享我们都拥有它。

有声书的启动伙伴也有类似心态
虽然在线市场模型的默认设置是
扣押搜索,保留大部分收益,
以换取在他们的商店中
提供一个稀缺的插槽,
但现在有新的选择。发现不仅
仅发生在在线商店的搜索框中。
丰富是生成性的,如果你想
改变一个系统,改变文化。
如果你想改变文化,
有助于创造条件让人们站出来,
谈论它,并采取行动。

情绪:理性思考的基石

长久以来,我们对情绪和
理性思考的关系存在误解。
然而,现代科学研究揭示出
一个全新的认知:情绪在高水
平认知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从生理基础来看,
基因先天决定了人脑基本情绪
反应的神经回路,
它们位于脑的边缘系统,
与杏仁核、丘脑等调节身体代谢
的皮层下核团紧密相连。

外界刺激,
比如突然的巨响、
巨大物体的惊吓,
会通过这些先天回路
引发基本情绪,这是关乎
有机体生存的关键反应能力。
即使进行与自身利害无直接关联
的认知推理活动,
人脑构建逻辑序列的方式
也依赖已有的躯体标识器。
处于动态变化中的情绪反应。

其脑——身体的神经回路
——躯体标识器机制,
正是人脑理性结构的基础。
虽然在环境剧烈变化时,
该机制可能导致人脑做出
不恰当决策,但一旦缺失,
人脑的理性思考将陷入困境。
这一观点与上世纪哲学、
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
传统观点大相径庭,
让我们重新审视情绪与理性的关系,
为深入理解人类思维打开新的大门。